APP下载

清末新小说中的“黄祸”论评析

2019-01-20郑丽丽

唐山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2期
关键词:日本

郑丽丽

(唐山师范学院 中文系,河北 唐山 063000)

所谓“黄祸”,作为以西方中心论为底色的史学概括,意指来自黄色人种的祸害,即 13世纪初,成吉思汗率蒙古大军西征欧洲,对白人世界发动的一场致命性的侵略与冲击。近代西方社会仍然沿用这一语词,强调黄种民族潜在的威胁。1895年,德皇威廉二世勾描草图,延请画家H·克纳科弗斯创作油画《黄祸图》,并赠予沙皇尼古拉二世。画面上象征日耳曼民族的天使手执宝剑,告诫着欧洲列强的各保护神:“黄祸”已经降临!威廉二世还在画上题词:“欧洲各民族联合起来,保卫你们的信仰和家园!”[1]义和团运动的发生,恰好验证了西方人这一“黄祸”想象,中国人俨然成为野蛮与暴力的代名词。从鸦片战争到“八国联军”进京,面对船坚炮利的西方国家,清廷节节败退。“日俄战争”不但是立宪国战胜了专制国,也被看作是黄种人对白种人的胜利,并由此激起中国通过政治改革重立于世界强国之林的民族信心。清末新小说以其富于时代性的特征参与了这一过程,其功能性定位决定着阅读期待指向了民族-国家的建构,所谓“黄祸”被赋予了不同于西方的认识价值,翻转成为“中国梦”的逻辑起点。

一、“黄祸”论所唤醒的民族意识

“庚子事变”引起的间接后果是“黄祸”论在西方再次甚嚣尘上。周锡瑞在《义和团运动的起源》英文版序言中有言:“在中国历史上,几乎没有什么事件比义和团运动更广为人知。对北京公使馆的戏剧性包围,在 1900年夏天吸引了整个世界的注意力,它为当时报刊耸人听闻的新闻以及半个世纪后的好莱坞编剧们提供了丰富的素材。”[2]这节文字可以说是切中肯綮。

短篇小说《新聊斋·唐生》[3]以精简的篇幅叙写了“庚子事变”之后,发生在“黄白”人种间的一出爱情悲剧。生于广东的唐姓男子五岁的时候就跟随父亲到了美国,已在美居住十几年,“性拘执而狷洁自好,虽幼即离故乡,而爱国之念甚挚。”邻居的女孩漪娘,“与生年相若,两小无猜,爱好若兄妹”。漪娘是芝加哥人,父亲也是商人,“稍长,情义愈笃,形迹无间,几忘其一为新世界之人,一为旧帝国之人矣”。庚子事变之后,“美国各报纸嘲支那者日益众。生每眷怀故国,辄忧愤不胜”。因忧心与漪娘结婚会因舆情的压力使她受屈,唐生决绝斩断情丝。据小说结尾作者旁白,与小说相类似的故事曾在旧金山某华文报纸中刊载,并认为:“推唐拒婚之心,则保国存种之大义皆于是乎焉。”显而易见,庚子之变后白人对黄种人的拒斥,已是不容忽视的社会心理,同时,也刺激着民族情感,甚至唤醒了民族意识的萌生。

明治维新之后的日本,日渐坐大,意欲成为亚洲领袖的政治追求也逐渐成形。经历了种种屈辱的国人,欲借鉴日本模式以求新变几乎成为共识。梁启超在《清议报》第一册的办刊宗旨中就有“交通支那日本两国之声气,联其情谊”,章太炎甚至在《正仇满论》一文中认为:“自民族而言,则满、日皆黄种,而日为同族而满非同族。”[4]一直到民国初年,孙中山先生还有“中日两国协力而行,则势力膨胀,不难造成一大亚洲,恢复以前光荣之历史”[5]的言论。在这种氛围,同文同种的日本就成为国人亲善有加的对象。

当然,知识人对日本这种亲善的姿态,可以说是一种政治策略,其最终的目的乃是借鉴日本政治改革经验实现国家富强。梁启超所言颇具代表性:“日本固今世之雄也……若我中华,则岂非亚细亚大陆之中心点,而数千年来之主人哉。”[6]在“天朝帝国”的记忆中,日本只是曾经的朝贡体系中一夷而已。当然,改良派与革命派主张联日的初衷也不相同,正如葛兆光所分析:“或是处于困境时对日本支持的感铭在心,如梁启超;或是出于反满的汉民族主义以及反观中国时的痛心疾首,如章太炎。”[7]

的确,甲午战争对国人的冲击远大于鸦片战争。国人震惊于西方的船坚炮利,在有识之士的推动下,鸦片战争后国人开展洋务运动以自救,所谓“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文化自信心并未被打破。甲午战争败于曾经是藩属国的“蕞尔小国”日本,给国人带来的屈辱与震惊情绪可想而知。随之而来的理性反思开启了政治改革的步伐。

在改良派鼓吹之下,日本模式成为最具可行性的改良之法,但贪全求快又缺乏民意基础的戊戌变法以失败而告终。“庚子事变”之后,清廷不得已实施新政改革以自救,全盘照搬了日本政治改革经验。美国学者任达甚至认为,“新政改革主要有思想和体制两方面,如果不以日本明治维新运动为比较,对两者都难于理解”[8,p2],并将 1898-1907年称作中日关系“黄金十年”。一方面清末新政改革确是以日本为蓝本,自此真正迈向现代;另一方面,日本也愿意支持中国的新政改革,“谋求在中国帮助下,阻止俄国和其他西方列强可怕的推进”[8,p22]。直到 1907年底,罗斯福以行政命令方式,将部分庚子赔款作为教育专款专用,才打破日本对中国的单一影响。

日本对于中国政局的影响,还表现在改良派与革命派都将日本作为根据地,联络同志,创办发行刊物,指导国内改革与革命的进程。日本政要甚至出面力图促成两派合作。写于此一时期的小说《痴人说梦记》[9]就用了大量篇幅描写了改良派与革命派在日本的活动,日本政要与民间人士对他们都多有支持,比如横滨的一家店主藤田宫炼,“专喜结交中华豪杰”。

日俄战争爆发后,“黄祸”论再兴。此时,知识人从历史与现实角度予以批驳。这标志着民族国家意识成为政治格局考量的根本底色。

主张改良立宪的《东方杂志》,其创刊号的《新出东方杂志简要章程》第一条开宗明义:“本杂志以启导国民,联络东亚为宗旨。”所谓“联络东亚”就是联合日本。这本刊物从创刊之日起就对日俄战争的发生、发展十分关注,一方面是对于中国因实力的贫弱而被迫保持中立的无奈,另一方面则是借以敦请清廷立宪而积蓄政治话语的力量。其时撰录的文章常常把世界划分为西欧与东亚,白种人与黄种人,并以此衡判爱憎和喜怒。《东方杂志》创刊号首篇社论即《论中日分合之关系》,认为此番日俄相争,决定着“亚欧之荣落,黄白种之兴亡,专制立宪之强弱。”[10]

为回应西方的“黄祸”论,《东方杂志》自创刊之日起亦倡言以“文明排外”为己任。其第一卷第2号还转录了《中外日报》的《论黄祸》一文,认为世上有色人种从来受白色人种欺侮。这次俄人在旅顺遭日本攻击,只是“白人受辱于黄人之第一次历史”,甚至放言:“日胜俄败,正天下太平之福,而白人之受福尤甚焉!”[11]

日俄两国作为中国的邻国,就地缘政治而言,都有着毋庸置疑的影响。表面观之,中日甲午战争根源于朝鲜,日俄战争根源于中国,但日本的这两次主动出击的战争,其战略实质是争夺亚洲的主导权,前者奠定了日本在亚洲的大国地位,后者则使之确立了国际话语权威。此时日本已然跻身列强,成为一个现代民族国家。

日俄战争爆发后,中国知识界基本秉持拒俄亲日的姿态。一方面是源于所谓“同文同种”的文化认同而建构的亚洲意识,另一方面则是因为将日俄战争视为立宪国与专制国之争,从而出于自身的政治理念而倾向日本并希冀其获得军事胜利,进而以之为模范推进中国的立宪进程,“大哉,日俄战争!……彼俄之见衄于日也,非俄之败于日也,乃专制国之败于立宪国也”[12]。甚而对日本存有诸多幻想,“此时吾国苟能利用时机,亟张百政,而与日本相结合,日必出全力助我无疑也”[13]。质而言之,出于文化认同考量的亚洲意识让位于现实政治格局的衡判,即政治利益的选择。不难发现,日本军国主义一厢情愿的“大东亚共荣圈”政治设计,已伏笔于此时历史的深处。

此时,知识人也渐渐觉察不能一味“依赖”日本,1905年发表在《东方杂志》第二卷第 6号《论自强图存》、第 7号《论日俄战局结后中国之危险》两篇文章都强调了自强图存。同年,陈天华在其《绝命书》中也表达了这一复杂的态度与意绪的纠结:“今日欲与日本同盟,是欲作朝鲜也,居今日而欲与日本相离,是欲亡东亚也。”[14]不能否认,日本的胜利打破了西方在东方战无不胜的神话,也给予国人以战胜西方列强的信心。正是日俄战争的现实“教材”,才彰显了立宪理念的现实性,才能理解新小说为何会将应对“黄祸”论的题旨,纳入有关未来中国的想象。

二、以和平为底色的“醒狮”

甲午战后,西方列强在中国掀起了瓜分狂潮。华侨谢缵泰1896年6月曾绘制“东亚形势图”“图中以熊代俄国,犬代英国,蛙代法国,鹰代美国,日代日本,肠代德国。其旁题词曰:沉沉酣睡我中华,那知爱国即爱家!国民知醒宜今醒,莫待土分裂似瓜”[15]。图文有着振聋发聩的警示作用。虽然清廷被迫实施“门户开放”政策暂时避免了被瓜分的危机,“陆沉”与“醒狮”却成为当时政论文与文学文本中高频词,足见时人的忧患意识与改变这一局面的急切之情。

中国虽然已经遍体鳞伤,但必将重新崛起甚至再领导世界,成为当时有关未来中国想象小说的共同愿景,《中国现在记》就认为:“中国兴学通商,整军经武,照此下去,不难凌轹万国,雄视九州。”[16]彼时中国在政治上业已主权独立,并且在实业、教育、军事各方面极度发达,尤其是军事力量已经超越了西方,但中国本着和平的原则,主持着弭兵后的世界和平,是《新中国未来记》《新中国》《新年梦》《新石头记》等小说对未来的共同想象。不难发现,这种领袖群伦、引领万邦的乐观主义,是与条约体系相异的朝贡-帝国体制的现代“发扬”。不妨说,因惨痛的现实而启动的反思,缺乏必要的学理梳理以及必须的问题意识的沉淀,在此沦落为不堪的精神胜利的自欺式的“光大”。《新石头记》中的“‘文明境界’就是‘帝国心态’的文学想象”[17]。

唯一一篇详细描写中国和西方列强在未来发生世界大战的小说,是“科学小说”《新纪元》(1908)。这篇小说的叙事时空场景是百年后的1999年,美澳两洲华工后裔均已建立共和国,而此时中国已经成为国力强盛的统一大国:

久已改用立宪政体,有中央议院,有地方议会,还有政党及人民私立会社甚多。统计全国的人民,约有一千兆,议院里的议员,额设一千名。所有沿海沿江从前被各国恃强租借去的地方,早已一概收回。那各国在中国的领事,更是不消说得,早已于前六十年收回的了。通国的常备兵,共有二百十五万,若遇有战事,并后备兵一齐调集起来,足足有六百万。国家每年的入息,有两千三四百兆左右。内中养兵费一项,却居三分之一,所以各国都个个惧怕中国的强盛,都说是黄祸必然不远,彼此商议,要筹划一个抵制黄祸的法子。无如中国人的团体,异常固结,各种科学,又异常发达,所有水陆的战具,没有一件不新奇猛烈。这个少年新中国,并不是从前老大帝国可比,因此往返相商,实在想不出一个抵制的善法。[18,p439]

议院决定改用黄帝纪年,“请政府饬下地球上同种诸国,及附属于中国之各贡献国,一体遵照”[18,p439],借以联络黄种诸国。欧洲白种各国,“个个惧怕中国的强盛,都说是黄祸必然不远,彼此商议,要筹划一个抵制黄祸的法子”[18,p439]。白种人筹划召开万国和平会议商议,“专行会议抵制黄种的办法”[18,p439]。时逢欧洲耶律国内匈奴后裔黄种人与欧裔白种人发生纠纷,以至酿成内乱,耶律国王向中国寻求保护。中国出兵远征欧洲,挑起了黄白人种的大战。

中国军队在黄之盛元帅带领下,与欧洲列强展开海空大战。依照气学、电学、光学等科学原理想象制造出的各种武器悉数登场,步行器、海镜清、水雷、水底潜行雷艇、海战知觉器、洋面探险器、空中炸弹、各式气球、绿气炮、流质电射灯、五万倍的显微镜、日光镜、避电保险衣、引电药水、吸碳气电机、追魂砂、如意艮止圈……无不新奇猛烈,黄种人大胜白种人,“黄白两种的优劣,就此一战定局”[18,p452]。白种各国主动求和。在与白种人签订的停战合约之中,西方列强曾经强加于我国的赔款、割地、驻兵、设立租界、传教(向白种人传孔子之教)等不平等条约悉数出现。黄帝纪年正式开启,世界进入了黄种人主导的“新纪元”。现实却是,此小说出版三年以后,中国开始采用西历纪元。

这篇小说中黄种人与白种人的军事较量与由中国全权开出的和约的签订,显然植入了鸦片战争以来国人曾经体验过的受辱创伤记忆。这一移植并没有生发出理论反思,渗透着帝国-朝贡的政治思维定式。“河清海晏,永享太平”[18,p561]的日子也并没有由此到来。英、俄两国不肯签和约,“说是签了这字,世界上的白种人就要做黄种人的奴隶……各报馆便演成论说,一唱百和,数日间欧、美各国所有国民都起了大风潮,与这和约反对”[18,p561]预示着黄白之争还将继续……小说结尾“强弱由来无定许,全凭人力挽天行。”[18,p561]这一开放式预言道出了写作目的,虽然当下的现实是白种战胜黄种,不久的将来黄种战胜白种也为未可知。

1905年,刘师培在《醒狮》杂志第一期发表的《醒后之中国》一文与小说《新纪元》的主旨如出一辙。刘师培指出:“吾所敢言者,则中国之在二十世纪必醒,醒必霸天下。地球终无统一之日则已耳,有之,则尽此天职者,必中国人也。”这篇文章对醒后中国之版图、民族、陆军、实业、宗教、政体等作了展望。以“中国醒后之版图”为例,“中国其既醒乎,则必尽复侵地,北尽西伯利亚,南尽于海。建强大之海军,必复南洋群岛中国固有之殖民地。迁都于陕西,以陆军略欧罗巴,而澳美最后亡”[19]。

继《猛回头》发出“猛睡狮,梦中醒,向天一吼;百兽惊,龙蛇走,魑魅逃藏”[20]的强音,与前述刘师培的文章发表在同一年,陈天华发表在《民报》上的小说《狮子吼》亦指出:“原来此山有一只大狮,睡了多年,因此虎狼横行;被我这一号,遂号醒来了,翻身起来也大吼一声。那些虎狼,不要命的走了。”[21]

辛亥革命成功后,丘逢甲有“中国睡狮今已醒,一吼当为五洲主”的诗句。直到 1924年,孙中山发表《勉励国民》的演讲,仍情真意切地鼓舞国民:

我们知道中国几千年来是世界上头一等的强国,我们的文明、进步比各国都是领先的。当中国顶强盛时代,正所谓千邦进贡、万国来朝。……因为睡着了,所以我们这几百年来文明就是退步、政治就是堕落,所以变成现在这个不得了的局面。

我们是中国人,在今天应该要知道我们现在这个地步,要赶快想想法子怎么样来挽救,那么,我们中国还可以有得救。不然,中国就是成为一个亡国灭种的地位。大家要警醒!警醒![22]

“神州陆沉”的忧患,强烈地刺激了国人的文化自尊,也正是这一刺激,使得“醒狮”终于成为极具民族-文化特质的精神象征。如此,才能理解,及至今天,每逢节庆或重大事件,华人街头舞狮这一庆典的仪式化所包蕴的民族记忆生成的历史逻辑。

的确,庚子事变后,如沉渣浮起的“黄祸”论尖锐并且野蛮地伤害了中华形象。然而,正是包括清末新小说在内的文化自觉,昭示出中国作为一个超大型的文明国度所具有的应激能量。不妨说,这一源于近代的文化自觉,正是今日文化自信的逻辑必然。

猜你喜欢

日本
日本元旦是新年
日本强烈地震
日本古代艺术
探寻日本
日本的流浪汉与我
《黄金时代》日本版
日本:入住书舍,与书共眠
日本神社
去日本怎么玩?它告诉你
第 位首相考验日本耐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