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阅读思维发展目标下的思维导图运用价值及方式
2019-01-20福建省龙岩市松涛小学张胜兰
福建省龙岩市松涛小学 张胜兰
在“核心素养”成为教育改革主旋律的背景下,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应当仅仅重视学生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能力,同时还要在教学过程中能够不断改善学生的思维品质,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和主动性,强化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只有这样,才能够促进学生将知识变成能力。在阅读教学模块中,阅读思维的培养便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只有具备良好的阅读思维,在阅读过程中才能够实现深层理解、有效掌握。在培养阅读思维的过程中,我们应当注意到,思维导图是一种较为直观、形象的教学辅助工具,其以放射性思考为基础,是一个简单、高效、放射性、形象化的思维工具,能够使大脑潜能得到最充分的开发,近年来正引起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也已经开始被广泛运用到了相关学科的教学中,并获得了较为理想的效果。如果能够将其运用到阅读思维培养过程中,对于提高学生阅读思维将能够起到明显的促进作用,本文主要据此展开论述。
一、思维导图概述
思维导图,又被称为“心灵图”“心智图”“脑图”等,是一种主要用于思维训练的辅助工具,思维导图主要是借助类似人脑中的神经网络的结构方式,并通过细化的节点、明确的关系连线、形象生动的画像以及鲜明的色彩搭配将知识以清晰可见的结构化方式由内向外发散,形成可视化的知识树状图。
二、思维导图在学生阅读思维培养中的价值
所谓阅读思维,通常而言,包括学生的信息检索能力(语言整体感知和提取能力)、语言理解能力、表达运用能力、评价鉴赏能力、创新能力高、质疑探究能力等。是一种注重深层探究和灵活运用的思考能力和思维品质,而不是对阅读内容死记硬背、机械记忆。当前,很多学生之所以在阅读方面遇到这样那样的困难,究其原因,主要就是并没有形成良好的阅读思维,基本还都是通过对相关阅读内容的机械记忆进行掌握,这样不但整体效率不是很高,而且时间一长,学生就容易遗忘、模糊,同时也不利于阅读价值的最大化发挥。
与此同时,很多语文教师在开展阅读教学的过程中,所采用的方法还是偏向传统。在阅读教学中,要么就是以阅读理解题目为导向的特点比较明显,要么就是只强调阅读内容的灌输,忽略内在能力的培养。这样的方式很容易让学生产生枯燥感和乏味感,阅读教学效果难以实现提升。而思维导图借助点、线、图形等要素,将原本较为抽象的教学内容通过图形能够生动展示出来,不仅能够展示一些阅读内容的逻辑脉络,同时对于阅读活动过程中不同思考节点之间的关系也能够一并展现。相较于过去只是单纯地说、讲,思维导图可以让阅读教学中的很多抽象环节变得更加直观形象,并且发挥指导、引导作用,同时也是学生比较容易接受、容易理解的。将其引用,能够让学生对阅读内容建立起更加理性的认识,使学生阅读过程中的信息获取能力和语言理解能力得到强化。同时也能够通过思维导图中图形、线条的搭配和色彩的运用,将一些正确的方式方法进行突出展示,提高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表达运用能力和评价鉴赏能力,并帮助学生不断掌握高效阅读的方法。
三、如何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阅读思维
(一)通过思维导图,导入阅读新课
对于学生来说,阅读过程中的信息检索活动往往从新课导入便开始发生,如果能够在新课导入的过程中帮助学生更好理解,对于学生的阅读信息获取有着重要意义。而很多学生在阅读过程中阅读收效不强,阅读文本信息的获取效果不佳,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没有很好开展阅读前的思考准备工作,没有先建立起对阅读内容的系统性认识,往往都是在课堂上教师讲到哪思维就跟到哪,如果跟不上,学习的东西就容易零散。因此,在带领学生对一篇新的文本进行阅读的过程中,语文教师可以依托思维导图,将阅读教学的内容先通过思维导图进行展示,让学生在阅读之前就能够知道这节课阅读教学的主要内容和重点、难点等,并且让学生先跟着思维导图,自己去试着认识、理解,使学生能够在阅读之前就建立起系统的认识并进行初步思考。这样教师在带领学生进行阅读学习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往往很容易和教师的节奏衔接上,同时在阅读过程中,学生自己也会带着自己的思考去进行阅读、辨别、理解,在对阅读信息获取的基础上去对信息进行思维深加工。
例如,在带领学生阅读课外文本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导图把文章中一些能够体现转折、矛盾、冲突的关键词列示出来,让学生们在课前预习的过程中找出这些字,理解它们的用处、用法等;还可以在思维导图中设置一些问题,让学生带着问题阅读,锻炼思维能力。
(二)运用思维导图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
自主探究能力是阅读思维能力的重要内容,要培养学生的自主探究能力,就要提供条件,让学生在自主、自发的情境下进行探究活动,使探究能力得到锻炼和提升,因此,在培养学生阅读思维的过程中,教师在给学生介绍了思维导图,并且讲解了思维导图的具体用法以后,教师可以先给学生推荐一篇阅读文本,然后在黑板上画下思维导图的框架,即只有线条、图形,但是没有文字,让学生通过自主阅读、自主思考,去梳理文章逻辑脉络、关键节点,然后到黑板上在思维导图框架中填上相关的内容,教师则可以从中了解学生自主学习的情况和效果。
除此以外,教师还可以不提供思维导图框架,让学生自己先通过阅读,然后按照自己对文章脉络的理解、对文章重点和难点的判断,在纸上绘制思维导图。在学生自己自主学习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在课堂上巡视,在学生们遇到问题时,提点他们一下,并随时鼓励学生,让学生建立起信心。
(三)结合思维导图组织合作学习
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还可以结合思维导图来组织学生进行合作学习,让学生在合作学习的过程中实现思维的碰撞和取长补短。比如教师在课堂上可以先将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然后组织每个小组根据自己的阅读情况,去以小组的形式绘制思维导图,在此过程中,要鼓励学生之间相互探讨、深入交流,确保绘制的思维导图能够全面、完整。
在小组绘制完成思维导图以后,教师则可以组织小组将各自的思维导图进行呈现,来了解合作学习的情况,并鼓励小组和小组之间就一些问题进一步探讨交流。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在阅读教学中,对于学生阅读思维的培养是一个关键的目标,阅读思维的建立,不仅要能够帮助学生对阅读内容展开深入思考探究,实现深层消化和吸收,并能够促进学生对阅读内容的延伸、联系、创新、灵活运用,促进学生阅读活动更加系统、完整、深入。而通过思维导图的引入,运用思维导图的直观性、条理性、灵活性等方面的优势,能够有效解决在学生阅读思维培养过程中的一系列难点,广大教师应当予以充分关注并积极探索尝试,不断提升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