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层教育理念下物理课堂的教学实践
2019-01-20云南省玉溪第八中学原会兰
■云南省玉溪第八中学 原会兰
一、全面分析,做好分层基础
备课是教师开展教学的第一个环节,也是教师对教学中涉及的元素进行分析的过程。因此,为了更好地展现分层教育理念的应用价值,使学生可以在分层化的形式中完成对物理知识的认知与建构,教师应当对教学内容进行分析,对学生自身的情况进行解构,从而设计出不同的教学目标,做好开展分层教学的准备。例如,在《二力平衡》课本分析中,我们可以明确知道平衡力的概念,以及平衡状态的分析等主要内容,以便为分层教学活动打下基础。随后,教师对以往物理课堂的教学经历以及学生在本次知识学习中的表现、学生的个性等进行分析,做好分层的前提。紧接着教师按照学生的特点,对学生进行层次安排,并按照每一层次学生所带有的特色,进行差异化的目标设计,使课堂教学活动的安排更具针对性,让学生在日后参与课堂中,能够获得最大的学习效果。显而易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以及教学对象等进行全面分析,能够为分层教学打下良好的基础,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
二、具体细化,实现有效分层
(一)教学方式分层
教学方式是学生完成物理知识建构的途径,但是,受到传统理念的桎梏以及教育资源的限制,在讲解物理知识时,教师所采用的教学方法相对单一,不会根据学生的不同兴趣偏好进行活动的差异设计,最终导致课堂教学质量不高。因此,在目前开展物理知识的讲解活动中,教师应当结合学生的不同兴趣进行差异性活动的安排,并给予学生相对自由的权利,让学生挑选完成知识建构的形式,从而让学生在自主参与课堂中,实现高品质物理课堂的生成。
例如,在《平面镜成像》中,教师可以结合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兴趣偏好等进行教学方式的差异设计。在课堂中,教师先将设计的两种不同活动形式展示给学生,其一,让学生通过网络检索的方式,找到描述平面镜成像原理的动画,使学生在探究动画内容的过程中逐步认识到其中的物理理论;其二,教师组织学生参与实验探究的活动,使学生依据实践的方式,逐步建构平面镜成像的原理。之后,教师组织学生结合自身的兴趣以及擅长的知识认知方式,选择活动的形式,从而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逐步实现对本节课物理理论的建构。
显然,教师按照学生的兴趣进行教学方式的差异设计,并给予学生自主选择学习方式的权利能够有效地展现学生在课堂中的价值和位置,促进物理知识的有效讲授。
(二)教学内容分层
学生的家庭生活背景以及学生是否通过其他途径接触过物理知识,造成了学生的物理基础素养不同,在课堂中,有的学生表现出对物理知识认知中的“天赋”,而有的学生在物理指的认知方面呈现出一定的困难。而教学内容是学生认知的基础,也是帮助学生建立物理知识经验的资源,在面对学生素养间的差异时,教师也应当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安排符合学生认知能力的学习内容。
例如,在《熔化和凝固》中,教师就可以结合学生的具体实力建立不同的学习内容。首先,教师按照对学生的了解,进行学生学习能力的分层。随后,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实力设计学习内容,如针对课堂中表现和能力一般的学生,教师设定让学生掌握熔化和凝固基础概念的学习内容;而对于表现较强,学习能力较高的学生,教师除了设定上述基础性的教学内容外,也应当融入与生活的联系等内容,促进学生认知综合性的知识。不难看出,教师结合学生的具体情况所设定差异教学内容,能够满足学生的认知需要,促进不同层次的学生提升对物理知识的认知品质。
三、评价分层,升华分层价值
评价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一个环节,也是学生对自己在课堂中认知行为等表现进行深化认知的环节,但是,在以往的物理课堂中,教师要么不重视评价活动的开展,要么采用统一的评价标准和评价语言指出学生的学习状态,显然,学生之间的差异性与教师单一的评价形式之间是相悖的。所以,为了更好地应用分层理念,关注学生之间的差异,教师也应当对评价进行分层设计。
例如,以《运动的描述》为例,在教师开展教学的活动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的心理结构差异等创建不同的评价设计。如对于课堂当中表现积极且对每一问题都回答正确的学生,教师可以设计批判性的评语,使学生可以基于教师的评语,在认同自身、获得心灵上成功体验的同时,意识到自己在物理知识学习中的不足,从而继续坚持进行物理知识的学习。而对于课堂表现效果不佳的学生,教师要多采用鼓励性的语言,让学生可以从教师的语言当中获得养分,坚定学习的信心,为之后继续跟随教师的脚步进行物理知识的建构奠定基基础。
四、结语
总而言之,每一个学生都具有巨大的潜力,作为学生知识认知的启蒙者,我们有必要在学生建构基础知识的过程中,扮演好自己的角色,为学生讲解基础物理理论,带领学生完成物理实践,并按照学生的差异、不同开展分层教学的形式,使学生满足自身的成长需求,在主动融入物理课堂中,逐步完成对物理内容的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