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2019-01-20甘肃省定西市特殊教育学校
■甘肃省定西市特殊教育学校 杨 敏
一、培养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必要性
随着特殊教育的快速发展,现阶段国内外特殊教育大力提倡“教育一体化”“回归主流”“全纳教育”,大多数残疾程度轻的智障学生进入普通学校随班就读,使我们特殊学校的生源发生了变化,招收的对象已从过去的轻度障碍学生转向中重度障碍学生及多重障碍儿童。由于中重度障碍学生障碍普遍较重,使他们认知、情感、沟通能力以及自我服务、社会适应能力明显落后于轻度障碍学生。中重度障碍儿童及多重障碍儿童也是社会成员的一部分,他们将来也要走向社会、适应社会,成为自食其力的劳动者。因此,中重度障碍儿童及多重障碍儿童的特殊性决定了特殊学校的首要任务就是:教会他们认识社会、适应社会,培养他们生活适应能力和社会生存能力,以及一些简单的技能,在可能的情况下服务于社会。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训练应作该儿童的生存的生态环境及实际生活的教育定位,适应能力决定了智障学生的生活质量,要注重智障学生适应环境的教育。
二、培养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能力的策略
(一)注重智障学生社会适应的基础训练
智障学生社会适应培养过程中,需要注重基础训练,特别是中重度障碍儿童,必须通过基础训练帮助智障学生学会认识社会,学会辨别风险,通过不断的训练形成社会适应性。一方面,智障学生社会适应培养过程中应注重对智障儿童的重复训练,这是智障学生社会适应性的基础训练和重要内容,如正常人的刷牙、洗脸、叠被等动作,只需要简单重复和指导就可以完成,但对于中重度智障学生,其在基础动作方面需要不断进行重复性训练,通过重复性训练的方式帮助中重度智障学生形成固定的条件反射,进而完成基础动作,同时针对学生的实际情况,重复训练需要合理控制频率,一般初期是在课堂上以几分钟一次的频率进行训练,在后期可以一天一次或几天以此,具体的节奏把控需要教师根据实际情况进训练与指导。另一方面,中重度智障儿童需要有人进行陪护,但并不是每一个学生都有足够的资金与人力进行24小时的陪护,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训练中的辨析,学会辨析生活中存在的常见危险和特殊危险,提升智障学生社会适应性。生活常见的风险比较多,教师需要注重常见危险的讲解,如不能吃其他人给的饮料和食品,不能和其他陌生人单独接触,对于不能分辨是否有危险的情况应保持观察和原理,而对于生活中特殊的危险,如天然气、电等也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帮助他们进行辨析与识别。
(二)注重现代信息技术在智障学生社会适应应用
依托现代信息技术,教师可以将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训练的内容利用多媒体的优势进行展示出来,让智障学生在观看中学习,在学习中学会模仿,在模仿中提升自身,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智障学生社会适应。以煮面为例,下面条这一个过程在学校里面实现度比较低,部分学校没有足够的设备让智障学生进行集体学习,学习的效果不是很理想,而且简单的一次示范智障儿童的理解能力有限,也无法完成煮面这一过程。依托现代化信息技术教学优势,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将煮面、下面条这一个过程利用多媒体进行演示,通过演示煮面条的细节帮助智障学生了解煮面条的流程和内容,还可以通过反复播放的方式进行重复训练,提升智障儿童对煮面的认识,帮助智障儿童掌握煮面条这一简单的社会性行为,锻炼智障儿童的自理能力,进而为后续的社会适应性学习提供便利。
(三)注重智障学生社会适应的持久性
教师在智障学生社会适应培养过程中必须有充足的耐久性,认真做好心理准备,做好持久战的准备。一方面,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过程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每一个教师、学校都认为中重度智障学生社会适应经过训练会达到最终的成果,但这个过程需要持续多久并不清楚,因此智障学校教师只能在条件与工作流程方面进行明确,以结果为导向进行划分,按照每一个流程能完成小的结果进行判断,然后在进行下一项训练,每个阶段要完成多少动作,完成多少次,预计完成的结果,实际完成的结果,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训练过程中是否存在问题,哪些问题需要纠正,这些都需要在实际工作中不断进行分析与判断,需要结合智障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调整与优化。另一方面,智障学生社会适应需要教师有持久性耐心,智障学生社会适应是一个从无到有,无不会到会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看似非常简单,但每一步都需要教师要有足够的耐心,在心理上要做好准备,要坚持持之以恒的发展理念。因此智障学校教师在智障学生社会适应培养过程中必须积极转变自身的心态,改变“自我”去理解适应智障学生的行为非常重要。
(四)注重阶段训练,开发智障学生社会适应校本
智障学生社会适应培养过程中应注重校本的开发,要根据学生的不同阶段,制定不同的训练主题和内容,坚持循序渐进的原则,不断提升智障学生社会适应。首先,智障学生社会适应培养的初始阶段,应主要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中重度智障学生初期生活自理能力非常匮乏,简单的穿鞋袜、穿衣服都需要人辅助,因此在初期校本开发应注重学生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具体来说就是先进行课程的开发和设计,围绕校本安排授课,教学过程应按照示范、分解示范、指导、分类指导的方针进行,通过过程性引导,帮助智障学生提升自理能力,最后根据儿童的实际情况进行分类指导,确保每个学生都可以独立完成穿衣的过程。其次,智障学生社会适应中期阶段应注重于培养学生的基本劳动能力。智障学生具备生活自理能力以后,应积极锻炼其劳动能力,通过劳动帮助学生提升自身能力,智障学生的劳动能力普遍比较弱,反应迟钝,运动器官神经受阻,因此通过基本劳动能力的培养可以对其进行有效的锻炼,提升其运动能力。最后,智障学生社会适应后期应培养一定的职业技能。职业技能是提升智障学生社会适应的有效方法,也是培养智障学生未来就业的关键,是融入社会的主要方法,所以需根据不同智障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职业技能培养,开设包括烹饪在内的多种职业课程和校本,最大限度地提升其社会适应能力。
(五)注重第三方合作,共建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训练的支持系统
智障学生社会适应培养过程中,学生必然会走向社会,需要在社会环境中进行适应,因此学校应积极注重于第三方的合作,共建智障学生社会适应训练的支持系统。一方面,智障学校应积极与社区等机构进行合作,通过组织智障学生进社区,社区义工进学校等多种措施,让智障学生走入正常人群的生活当中,减少社会上对智障学生的偏见,让智障学生在正常生活中收获成就感,树立生活的信心,不会因为其他人的目光而感到自卑,提升其生活的能力和适合适应的积极性;另一方面,智障学校要积极与普通教育机构、残联等机构进行合作,开展一系列的教育活动,不断丰富智障学校的课程内容和校本开发,不断丰富智障学校的教育内容,通过与其他教育机构合作,共同开发智障学生职业培训等课程,通过与残联合作参与到残联组织的各项活动当中,为智障学生社会适应性提供更多的保障。
三、结语
我国许多特殊教育学校开始了形式多样的社会适应教育训练实践活动,取得了非常好的效果,但也存在一些问题,需要在实践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教训,形成特殊的社会适应教育方案,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提升智障学生的适应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