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大钊社会-新闻观的内涵及现代启示

2019-01-20李秀荣崔莹莹夏玉玲

唐山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新闻事业李大钊舆论

李秀荣,崔莹莹,夏玉玲

(唐山学院 a.学报编辑部;b.组织部,河北 唐山 063000)

李大钊是中国最早的马克思主义者,是中国共产党的创始人之一,同时他也是一位报刊人、一位新闻工作者。李大钊在报刊上发表各类文章四百余篇,由他主编、编辑或指导出版的刊物近二十种[1]。他在长期的办报著文中积累了丰富的报刊活动经验,形成了鲜明的报刊主张和新闻思想,由此成为中国早期著名的新闻理论和新闻实践的先驱者,在我国新闻史上写下了辉煌的一页(1)李大钊作为报刊人(新闻工作者)不断地被写入中国新闻史,见1987年版胡太春的《中国近代新闻思想史》、1990年版丁淦林的《中国新闻事业史》、2004年版方晓红的《中国新闻史》、2012年版刘家林的《中国新闻史》等。。李大钊的新闻思想包含许多方面,比如被后人剖析和研究的新闻历史观、新闻人才观、新闻自由观、新闻主权观等,而在他的新闻思想中强调新闻社会性特征的观点也清晰可辨。所谓社会性,是指新闻与社会相关联的属性,其含有强烈的社会指向和社会关怀,重视新闻媒体与所在社会之间的互动。我们姑且把这种观点称作李大钊的“社会-新闻观”。李大钊给新闻事业和新闻所下的定义,即“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2]37-39,最能代表此新闻观的内涵,因此本文依此定义对李大钊社会-新闻观的思想内涵进行阐释,并对此新闻观强调的新闻特征“写真”“新的”“活的”进行解读,以期当代媒体人对李大钊的新闻思想有更深层的了解,从而使他的观念和思想得以继承与发扬。

一、李大钊社会-新闻观的内涵

(一)社会性——新闻和新闻事业的必备特征

李大钊深谙新闻、新闻事业与社会之间相关联的属性,因此作出了“新闻是社会状况的写真”和“新闻事业是社会事业”的判断。

李大钊曾说:“今日报纸的需要,几乎成了一种人生必需品的原故,就在他能把日日新发生的事件,用有系统、有趣味的笔法,描写出来,以传布于读者,使人事发展、社会进化的现象,一一呈露于读者的眼前。”[2]243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得到新闻与人类社会关系的一种解读:第一,新闻生产的源动力来自人们及时了解社会的需要;第二,新闻素材源自新近或正在发生的社会现象;第三,新闻是这些社会现象的真实反映;第四,新闻生产后需要在社会上传播。所以,新闻作为人类一种特有的信息传播活动具有明显的社会性。

新闻事业是指新闻机构及其各项业务活动的总称,是一个社会组织系统,自其诞生以来,它便以新闻手段反映社会的经济基础和社会生活,并与其他社会活动发生非常复杂的互动互约关系。因此,新闻事业具有社会属性。同时,新闻事业属于一种意识形态范畴的上层建筑,经济基础决定其性质,因此它也具有鲜明的阶级性。“凡一个报,无论其为一党派或一团体的机关,或为单纯营业的独立组织,必各持有一定的主义和见解。社中的记者,即本此主义与见解发挥宣传的作用。”[2]243李大钊此论断正反映了新闻事业的阶级性或者说是党性。所以,社会阶级论认为,从属性来看,现代新闻事业具有社会性与阶级性两重性质。

(二)“好史料”——社会进化托付于新闻的一种价值

李大钊不仅是中国马克思主义社会学的创始人,也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史学的开创者。他用“同质而异观”来阐释“社会”与“历史”的关系,他指出:“同一吾人所托以生存的社会,纵以观之,则为历史,横以观之,则为社会。”[2]308而且在早些时候,他说:“报与史有密切亲近的关系。”[2]242“报是现在的史,史是过去的报。”[2]243可见“新闻”“历史”“社会”三者之间存在着严密的逻辑关系:新闻是对“人事发展、社会进化的现象”迅捷且精确的记录,同时是为未来社会保留的“好史料”;“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历史是过去旧的社会状况的写真。”[2]39李大钊不仅应用社会学而且应用史学对新闻进行了认真考察,表达了新闻即史的思想,总结出由于社会的进化,使得现在称为“新闻”的被记录的事实将来谓为“历史”。因此可以说,映照现实社会的新闻对于未来社会具有史料价值。

(三)社会责任——无产阶级新闻事业的必要担当

处在袁世凯及其北洋军阀统治之下的中国“满地兵燹,疮痍弥目,民生凋敝”[3]552,呈现的是“农失其田,工失其业,商失其源,父母兄弟妻子离散茕焉,不得安其居,刀兵水火,天灾乘之,人祸临之,荡析离居,转死沟洫,尸骸暴露,饿殍横野”[3]553的社会状况和悲惨景象。李大钊深切感受到时局不宁的社会背景下底层民众的疾苦,所以他用笔记录了《唐山煤厂的工人生活——工人不如骡马》《北京贫民生活的一瞥》《黄昏时候的哭声》,同时把注意力投放到更多的社会问题上,比如“劳动教育问题”“战后之妇人问题”“上海的童工问题”“土地和农民”问题等。而新闻的功能是记录社会、传播信息、反映时代,因此,面对如此多的社会问题,李大钊也希望新闻工作者能够作为社会的瞭望者和观察者,写真社会状况时能“计及民生”,多关注社会底层民众的生存状态和生存空间,关注社会的主要矛盾和主要问题,彰显民生、民意、民情。

当时的政局除了造成“民生益沦于涂炭”[3]598外,政府对民众的精神也是百般钳制,限制言论自由,控制舆论发声,利用各种手段摧残新闻的真实性,并对先进的思想无情打压。在袁世凯统治时期,更是肆意用暴力手段摧残报业、迫害报人,严重压制新闻界。面对这样的社会现实,李大钊热切期望能够获得精神的解放、言论的自由,他反对新闻垄断,反对新闻侵略,试图通过真实的新闻揭示社会现实,以舆论的宣传作用叫醒被蒙蔽的民众。“以新闻警世,以新闻救国”是李大钊与同时期有着爱国思想的报人共同的愿望,他们力争让新闻还原承担社会责任的本性。

李大钊所处的时代是以报纸为主要新闻载体的时代。并且在五四运动时期,报业勃兴,报刊数量激增。列宁曾说:“没有报纸就不可能系统地进行有坚定原则的和全面的宣传鼓动。”[4]由此可以断定此时期的报纸对推动五四爱国运动广泛而深入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舆论导向作用。特别是当时中国的无产阶级需要将新闻事业作为社会公器,通过新闻事业在政治斗争、思想斗争和社会生活方面的影响力,启发人民群众的觉悟、宣传民主与科学思想、传播马克思主义、组织和发动工人运动、揭露国内外敌人的卑劣行径、开展对敌斗争等。无产阶级的新闻事业在当时也试图创造出一种救亡图存的思想空间和舆论氛围。因此,李大钊意欲让新闻媒体或者新闻团体发挥舆论宣传的引领作用,实现如他所言:“遇到国民的运动发生时,我们总可以定一大目标,共同进行,以尽指导群众,而为国民的宣传的责任。”[2]39因此,“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指明了当时社会背景及政治形势下新闻事业的社会责任。

(四)全社会——新闻应反映与关注的视野范围

李大钊批评当时的新闻界,“所以有很多缺点,就是因为从事新闻业者的眼光不能映注到全社会的生活上的缘故”[2]37;此外“遇着‘督军的举动’,或‘阔人的一言一行’,都是用大字,排在前几版,那穷人因穷自尽,或其他种种因为受环境压迫发生不幸的结果,乃社会上很大的变故,反用小字,排在报的末几版不注意的地方。这是旧习惯未退尽的一个最大的表现,也就是新闻界的一个大缺点”[2]39。李大钊看到了当时新闻视野的“窄”和“偏”,“窄”到只狭隘地注视一地一隅、一家一姓的事情;“偏”到在呈现事实时,偏重上层社会和人物的活动,对底层社会及民众的生活触及较少。因此,李大钊给出新闻报道的视阈范围是“全面”。他指出:“历史不应是专给一姓一家作起居注,或专记一方面的事情,应当是注重社会上多方面的记载,新闻纸更应当如此。”[2]39表明他希望新闻从业者将目光投射到“全社会的生活”,使公众能通过新闻更客观地了解社会生活的全貌。

二、李大钊社会-新闻观强调的新闻特征

(一)“写真”——新闻必要的记述手段

“写真”在汉语中的本义是画人物的肖像,即画画时力求表现人的真实面貌,其引申义为对事物的如实描述。因为具有新闻性的事实本身不是新闻,只有将其作为素材被加工成文字、图片或者语言的形态后新闻才算形成,这样新闻被定义为对客观存在事实的一种反映,这一反映过程契合了“写真”的引申义。李大钊利用“写真”一词说明了新闻是有物质基础的、真实的、客观的,不是虚幻的、虚构的、假想的。是否为新闻,事实起决定作用,著名新闻教育家徐宝璜对此如是说:“新闻与小说有别,须为事实,苟非事实,即非新闻,若登载之,是为假冒。”[5]1924年路透社传播的“中山先生逝世”的消息与事实严重不符,只能称之为假新闻。这一“图乱广州时局”为目的的谣言造成了“广州市面顿呈扰乱不安之象,人心惶惶”。可见这则失真的“新闻”欺世惑众给人们带来的精神之害,李大钊将此事定性为外国宣传机构对中国社会舆论进行的“新闻的侵略”[2]412。因此,真实性才是新闻的本质特征,新闻的本源是事实,只有事实才能成为新闻。

另外,新闻是新闻工作者通过主观认识而对客观事物的一种反映,那么他们自身的学识、情绪、观念、癖性,以及所处的境遇、所遭的时势等主客观因素难免影响新闻的客观性。李大钊在释疑“史学家应否有一个一定的历史观”时给出的答案是要“提防着过于偏执的或误谬的历史观”[2]396,同样,在完成一则新闻的过程中,也需要应用进步的历史观对新闻性的事实进行“解喻”,李大钊给出的“解喻”事实的新闻写作方法或者称记述手段便是“写真”,即新闻工作者在生产新闻时应该提供理性认识,公平、公正、客观、全面地反映事实,且保证构成新闻的基本要素都准确无误。

(二)“新的”——新闻具有的价值要素

李大钊强调新闻“写真”的社会状况是“新的”,因为在社会生活中,并不是所有的社会状况呈现出来的信息都能成为新闻,只有那些或“新鲜出炉”或“泛出新意”对公众有知悉价值的真实信息才有可能成为新闻。因此,新闻的“新”之含义,一是指内容新,二是指时间新,就是说内容新鲜、报道及时。事件发生和被公开报道之间的时间差越短,即“报告的迅捷”,且事件内容越新鲜,越能引起社会的关注,而且新闻的社会效果和舆论导向功能发挥的限度也越大,新闻也越有价值。如是说——新闻贵在新、新是新闻的生命力。所以“新的”是新闻的核心价值要素。

这里以李大钊作为创办人之一的《每周评论》来分析一下“新的”新闻所产生的社会效应。在五四运动爆发前,《每周评论》几乎每期对人们最关心的巴黎和会的新进展,以及国内人民反对皖系军阀妄图依靠日本帝国主义的支持实行武力统一的新情况进行跟踪报道[6],这种评叙杂糅的时事报道具有较强的时新性,使民众不仅在第一时间内了解了纷繁复杂的事件,而且看清了中国军阀的卖国罪行以及帝国主义的侵略本质,启发了民众的新觉醒,由此增强了民众反帝反封建的勇气和决心,从而团结起更多的人,最终把舆论的力量变成了社会的行动力,助燃了五四运动的爆发。这也体现了《每周评论》的时效性,同时证明正确的舆论导向对社会有着巨大的推动作用。

(三)“活的”——新闻描摹的事物本质

“活的”即是变动的。李大钊认为新闻是活的,指出了新闻的本质特征,这其中闪耀着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光辉,是辩证唯物主义在新闻领域的生动体现。

首先,事物是不断运动、变化和发展的。新闻信息源于社会的变动,变动产生新闻,变动是新闻之母[7]。李大钊从社会的变动性角度阐释了新闻是“活的”这一命题。他说“社会是复杂的、多方面的关系”,社会现象也是“不断的、发生的、多方面的”[2]37,“社会上之生活现象,尤为变动不居”[8]516-517。由此造成反映社会现象的新闻是动态的,是发展变化的,即是活的。

其次,李大钊认为“事实与事实之间”会有“相互的影响与感应”[2]243,说明他认识到事物之间是普遍联系的。普遍联系构成事物的运动,而且唯物辩证法认为运动是绝对的、静止是相对的。基于此辩证逻辑,那么动态的事实包含着静态的因素,静态的因素也会转化为动态的事实,静态和动态对立统一。所以一些看似是“与现实的生活不相关联”的刻板的学说和历史等这些“死的材料”,在新闻采写中“都可以觅得机会”转换为“活的、有趣味的材料”。李大钊给出了“死的”材料“随着活的事实表现出来”的具体范例,如登载克鲁泡特金逝世的消息时介绍他的历史和学说;登载但丁六百年纪念日的消息时介绍他的历史和文学;登载为纪念达尔文诞辰一百一十三周年开博物展览会和讲演会的消息时介绍他的历史和学说概要;登载巴黎自治团五十周年纪念日的消息时介绍它的历史等[2]38。如此,通过对静态材料的钩沉,那些“于阅者亦丝毫不发生兴趣”的充篇幅的“死的”材料,可以超越时间层面成为被赋予新闻价值的“活的”材料,“可以引起社会一般人的注意了”,这样,新闻在报道具体事实的同时也完成了新闻传播“输入些知识”的社会功能。

三、李大钊社会-新闻观的现代启示

虽然时过境迁,新闻的社会功能和作用方式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但是李大钊的社会-新闻观所表达的主旨、所蕴含的理念和所洋溢的精神对当代媒体人和媒体活动仍有重要的指导和启示意义。

(一)要有社会生活的实践性,要密切关切社会

马克思说,报刊是有声的、人民思想感情的表达者,它生活在人民当中,和人民共患难,同甘苦,齐爱憎,它把在希望与忧虑之中从生活那里倾听来的东西,公开地报道出来,并作出自己的判决[9]。李大钊继承了马克思的新闻思想,他的社会-新闻观反映出他强调新闻媒体要关注社会民生,而且强调新闻工作者要有社会生活的实践性。他曾指导青年人如何深入社会了解社会民生:“我们要打起精神来,寻着那痛苦悲惨的声音走。我们要晓得痛苦的人,是些什么人?痛苦的事,是些什么事?痛苦的原因,在什么地方?要想解脱他们的苦痛,应该用什么方法?”[10]在今天,媒体人同样需要在纷繁复杂的社会生活中快速寻找和提炼出最关系广大人民群众利益的新闻事件及百姓最关心的新闻话题,所以媒体人需要深入生活、深入一线、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做深入调查,坚持“贴近实际、贴近群众、贴近生活”的原则,“俯下身、沉下心、察实情”[11],以听民声、知民情、解民忧,做到如习近平总书记要求的那样,“必须有群众视角群众路线,主动走到群众中去”,“讲百姓话、想群众事,把镜头、版面、页面多给群众,在贴地皮中把准时代脉动,在接地气中感受民生冷暖”[11]。也只有深入到民众的现实生活,报道出来的新闻才具有针对性和贴近性。

(二)要肩负社会责任,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

新闻的社会性特征其中重要的一点是新闻的社会责任,新闻媒体作为社会舆论的重要载体,对社会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也具有很强的破坏作用。而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天然地与正确引导舆论的社会责任绑在了一起。当年李大钊意识到马克思主义重要价值后,便毫不犹豫地推动当时的舆论,利用《新青年》《每周评论》等报刊热情讴歌十月革命、宣扬马克思主义、传播革命思想,成功引导了一批知识分子和青年学生走向马克思主义。可见正确的舆论导向对人的思想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非常重要的。所以,新闻媒体人需要做“党的政策主张的传播者、时代风云的记录者、社会进步的推动者、公平正义的守望者”[11],肩负起社会责任,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为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营造积极向上的舆论环境,创造良好而纯净的舆论氛围。

当今社会是一个信息爆炸的社会,新闻更迭的速度在不断加快,媒体竞争更加激烈。为了争夺受众,一些媒体或对热点事件过度渲染,制造新闻“噱头”,哗众取宠;或取悦部分民众,满足他们的猎奇心理,专门窥探一些公众人物的个人隐私,捕风捉影,大肆炒作。这些行为都与媒体的社会责任相背离。如果一个国家的媒体不把正面的宣传作为主要任务,而是让大量庸俗的鸡零狗碎的报道遮住人们的视线,那么社会的价值观则会偏离正确的轨道,从而造成社会的紊乱。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舆论导向正确是党和人民之福,舆论导向错误是党和人民之祸。好的舆论可以成为发展的‘推进器’、民意的‘晴雨表’、社会的‘黏合剂’、道德的‘风向标’,不好的舆论可以成为民众的‘迷魂汤’、社会的‘分离器’、杀人的‘软刀子’、动乱的‘催化剂’”[11]。因此,“舆论的力量绝不能小觑”[11]。社会主义新闻事业肩负着“以正确的舆论引导人”的理想与使命,需要将社会效益放在第一位,不忘初心,积极传递主流意识和社会正能量,不断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满足人们的精神需求,构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为促进社会和谐发展做出贡献。

(三)要快速及时地进行新闻报道

新闻界对新闻确定的定义中几乎都包含了正在、新近、最新、及时等这类时间限定词。从新闻起源的角度而言,社会快速地变动,客观要求反映社会事实的新闻也要快速做出反应。1917年李大钊在其发表的《〈甲寅〉之新生命》中写到:“今日之世界进化,其蜕演之度,可谓流动矣,频繁矣,迅捷矣,短促矣。”[8]445而现在我们所处的世界比当年的世界进化之快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在这迅捷进化的世界中人们也会更急切地渴望了解社会全貌,那么“尽力把日日发生的事实,迅捷的而且精确的报告出来”,“使人事发展、社会进化的现象,一一呈露于读者的眼前”[2]243,满足人们尽快获取信息的需求,是新闻的“职分”。这就需要媒体人紧跟时代步伐,保持强烈的时代敏感性和新闻敏感性,及时地捕捉新闻信息,并快速推送,“抓住时机、把握节奏、讲究策略,从时度效着力,体现时度效要求”[11],由此来体现新闻的价值。

随着信息传播的渠道越来越多,人们获取信息的途径也越来越广,当遇到某个社会热点问题时,各种新闻资讯可谓铺天盖地,然不乏不实消息充斥其间,一些人不加甄别便纷纷转发、评论,使带有短见和偏见的负面舆论迅速扩散,从而带偏舆论方向;而别有用心之人,则趁机扰乱视听,制造舆论混乱。面对此种状况,如果“准确、权威的信息不及时传播,虚假、歪曲的信息就会搞乱人心”[12],而让真相跑在谣言前面,不仅能掌握舆论的主动权和话语权,抑制谣言的生产和传播,将非理性舆论制造出来的压力或“网络暴力”消解在萌芽中;而且能为快速处理矛盾、科学决策提供条件,从而安定人心,维护社会稳定。这是权威新闻媒体及时发声产生的社会功效,体现了新闻时新性和时效性的特殊属性。

(四)要有求真务实的态度

新闻是对社会生活进行的写真,是习近平在2016年党的新闻舆论座谈会上谈到的“根据事实来描述事实”,如此,新闻来自事实要求新闻工作者在实践中应该用事实说话,坚持新闻的真实性;而且,现在的新闻是未来的史料的观点也要求新闻工作者要想为今天负责、为历史负责,新闻必须真实,要将真实性视为新闻的生命。而做真实的新闻,媒体人首要的是有一个求真务实的态度。

求真是一种境界、一种品格,也是坚持马克思主义科学世界观和方法论的本质要求。李大钊曾说:“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作,不驰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2]406媒体人求真需拥有追求真理的沉潜之心,在实践中坚持唯物的反映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要虔敬真相,不被“利害所迫诱”而做有偿新闻,成为某些“势力之囚奴”[8]517;要尊重事实,即便事实不如人所期望,也要客观报道,不主观臆断,也不受公众情绪和其他媒体的左右;要去伪存真,维护新闻媒体的权威性,不以自身的公信力为虚假新闻“背书”;更要遵守法纪,不滥用新闻采访报道权,不搞新闻敲诈。

务实是一种信念、一种素质,是从实际出发、认认真真、孜孜前行的实干精神。目前可以说是一个自媒体的时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全媒体不断发展,出现了全程媒体、全息媒体、全员媒体、全效媒体,信息无处不在、无所不及、无人不用,导致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发生深刻变化,新闻舆论工作面临新的挑战。”[12]其中一项挑战是大量虚假、畸形、负能量的自媒体新闻造成了舆论乱象。而且除了这些“乱花渐欲迷人眼”的庞杂信息的干扰外,媒体人极易被眼前“零碎事象所迷鹜”,仅看到事件表面的真实,不能看清事实的本质,从而以偏概全、认假为真,生产出的新闻与事实真相背离。正所谓眼见不一定为实、有图也未必有真相,能有一双慧眼看清事物的本真面貌实有必要。因此,媒体人应付坚守正道的躬耕之力维护良好的舆论生态,务实笃行的从业之道是在“必有比较的多方面的知识”的基础上,“载笔纪事”时对新闻事实“察其变、搜其实、会其通”,即按照李大钊提出的关于治史的三个要义进行深入调查、深层挖掘、深度剖析,以“求人类进变之迹”、得“真确之证据”、“考证精核事实”、避免“驰空武断之弊”[2]242-243,从而站在战略性高度,全面了解新闻事件的起因、过程及结果,做真实的新闻。

四、结语

透过“新闻事业是一种活的社会事业”“新闻是现在新的、活的社会状况的写真”可以看出,李大钊社会-新闻观强调了新闻和新闻事业的社会性、新闻的社会史料价值、新闻的社会责任以及新闻的全社会视野,而且其中的“活的”强调了新闻的灵活性和变动性、“新的”强调了新闻的时新性和时效性、“写真”强调了新闻的真实性和客观性。这些都可以为我们今天的新闻事业提供历史参照和思想启迪。因此,探索革命先驱李大钊充满理论自觉与责任担当的新闻思想,借鉴其中新闻活动的使命要求和价值标准,继承和发扬“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的精神主旨,对新时代新闻事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新闻事业李大钊舆论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
阿桑奇突然被捕引爆舆论
市场经济对新闻事业的影响
中国记协发布《中国新闻事业发展报告(2017年)》
突发事件的舆论引导
我国首发新闻事业整体发展报告
谁能引领现代舆论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