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河北省李大钊研究40年综述

2019-01-20裴赞芬

唐山学院学报 2019年5期
关键词:李大钊河北省学术

裴赞芬

(河北省社会科学院 历史研究所,石家庄 050051)

李大钊是中国近现代史、中共党史上的重要历史人物,开展李大钊研究是中国近现代史和党史研究的重要内容。改革开放以来,李大钊研究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取得了丰硕的成果,研究领域得到极大拓展,研究内容日趋广泛和深入。

关于李大钊研究史,在一些学术综述中有所体现,比如韩一德、王树棣曾对1927-1981年的李大钊研究进行了全面的考察[1];在《李大钊研究辞典》里,其中有一章节专门梳理了建国以来至1993年的李大钊研究[2];吴汉全回顾和总结了1927-2004年的李大钊研究[3]。这些均对不同时间段内的李大钊研究进行了归纳和总结。在李大钊诞辰130周年即将到来之际,笔者基于学科发展的视角,尝试梳理河北省李大钊研究的进展、成就,简要归纳总结40年(1)1979年是李大钊诞辰90周年,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所(1981年改建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成立了李大钊研究课题组,并参与筹备了“纪念李大钊诞辰90周年报告会”,这奠定了以后社科院乃至河北省李大钊研究的基础。来河北省李大钊研究的各类成果,指陈其得失,以期对河北省的李大钊研究进展及今后的走势有一个客观上的认识和整体上的把握。

一、河北省李大钊研究的进展与成就

(一)基础性研究

国内李大钊研究专家张静如先生在1979年明确指出,李大钊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史料挖掘不足,又缺乏必要的考证”[4],自此,河北学者在基础性研究方面下足了功夫,比如说生平史料的搜集、著述的整理出版等。

1.生平史料的搜集

杨树升、张燕、韩一德等编著的《李大钊年谱》(1981年刊登于《河北文史资料选辑》第3辑,1984年由甘肃人民出版社修订出版),简略概括了李大钊的生平活动。限于当时的研究条件、思想水平等,该年谱史料较少,叙述较多。但正如韩一德老师所说,“总算有了开始”,“正是有了这一基础,才使我们有了提出召开全国李大钊学术讨论会的可能”[5]。

韩一德、王世儒等编著的《李大钊史事综录》(北京大学出版社1989年版,72万字),是加强李大钊研究的一项基础工程,该书全面、系统、翔实地记述了李大钊的生平活动,集资料性与学术性为一体,具有重要的学术参考价值,对推动李大钊研究的深入产生了积极的影响。需要说明的是,当年该书列入了河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的研究项目,曾在河北省社科院工作的韩一德老师为项目的发起人,但该书出版时她已经调离河北。

李权兴等编著的《李大钊研究辞典》(红旗出版社1994年版,200万字),是深化李大钊研究的奠基性著作,在中国李大钊研究界有着广泛而持久的影响。作为首部关于李大钊研究的大型辞书,囊括了著述题解篇、生平史事篇、思想研究篇等十部分,其学术含量和学术价值不言而喻。有学者称该书“可谓鸿篇巨制,震动学术界”[6]。

朱文通主编的《李大钊年谱长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9年版,44万字),把已收集到的李大钊的著述和有关李大钊的生平史料,都纳入到此书之中。张静如先生认为该书整理的年谱是“目前最完整的李大钊年谱”[7]。

《李大钊生平史料编年》(增补新编)一书,是对张静如等编著的《李大钊生平史料编年》的增加补充。原书于1984年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其特点是照录第一手原始资料,以保持资料的原貌和材料的真实性。张静如先生在世时,曾委托河北省社科院研究员王小梅负责增补工作,原则上要尊重并遵循原书的特色,做到凡录必有出处。增补新编稿从原19万字增至35万字。该书拟于今年9月份出版。

2.著述的整理

在搜集、整理与考订李大钊著述方面,韩一德、姚维斗编著的《李大钊史学论集》(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收录了李大钊的史学论著38篇,为研究李大钊史学思想提供了完整资料。

朱文通主编的《李大钊全集》(河北教育出版社1999年版,192万字),在充分尊重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收录了李大钊文稿577篇,是当时“收录最全、篇幅最大、装帧最精的李大钊文集”[8]。该书曾获得国家图书荣誉奖、河北社科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奖项。虽该书当时号称宏富之作,但距今已经20年,期间李大钊遗文的发掘工作并未停止,陆续发现的佚文和文献资料已经有几十篇。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正着手重新编辑、修订新编《李大钊全集》,增补20年来搜集、挖掘的新篇目,同时订正讹误、补苴罅漏,使“全集”更臻完善。《李大钊全集》(修订新编),将于今年10月份出版。

(二)专题研究

就系统性的专题研究而言,河北学者紧紧抓住“李大钊是河北人”这一主线,研究重点多聚焦于“李大钊在河北各地的种种活动”,相关的专著或编著有:《李大钊与五峰山》(董宝瑞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李大钊在河北》(中共河北省委党史资料征集委员会编著,河北人民出版社1989年版)、《李大钊与故乡》(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中共秦皇岛市委党史研究室编,中央文献出版社1994年版)、《性乐山人——李大钊与秦皇岛》(董宝瑞著,红旗出版社2002年版)、《李大钊与唐山》(王艳萍著,中央文献出版社2012年版)等。

此外,重要的专著或编著还有:《李大钊人格风范》(唐山市李大钊研究会编,红旗出版社1999年版)、《李大钊传》(朱文通主编,天津古籍出版社2005年版)、《李大钊研读》(杜全忠编著,中央编译出版社2006年版)、《李大钊思想评传》(刘建军等著,福建人民出版社2011年版)、《李大钊与早期中国共产党》(裴赞芬、宋杉岐著,河北教育出版社2011年版)、《李大钊史事探微》(中共河北省委党史研究室、中共唐山市委党史研究室编著,河北出版传媒集团河北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李大钊评传》(董宝瑞著,燕山大学出版社2017年版)等。很显然,在系统的专题研究方面,既有宏观上的全面观照,也有微观上的细节解析。

就论文来看,据不完全统计,40年来,河北学者在《光明日报》《人民日报》《求是》《中国近代史研究》《党的文献》《河北学刊》等省级以上刊物发表李大钊研究论文五百余篇,其中很多论文被《人大复印资料》《新华文摘》等转载或论点摘登。论文选题多集中于对李大钊各种思想理论的阐释或解读,对其文化学术思想方面的剖析,以及对其生平史实、革命实践的考证等。

1.思想、理论方面

李大钊既是一个革命者,同时又是一位有创见的理论家,故李大钊的史学思想、哲学思想、法学思想、政治学思想、经济学思想等相关问题既是河北省学术界多年来一直坚持的研究方向,同时又是相对比较成熟的研究领域。在李大钊的思想发展历程中,贯穿着一条思想解放、追求真理的主线,因此对其早期思想的研究中,多以他的宪政思想、调和思想、少年中国的理想及思想的转变历程等为重点阐释内容。李大钊在选择马克思主义以后,便高举马克思主义的旗帜,大力传播,同时开始思考如何把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与中国现实国情相结合,努力将马克思主义应用于现实环境,并对中国革命的一系列重要问题进行了深入探索,形成了他的社会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思想、统战思想、妇女解放思想等,这些思想也成为了河北学者考察的重点。特别指出的是,近些年学者们又将研究视野拓展到李大钊的民生思想、民族复兴思想及初心与使命等领域。

2.文化、学术方面

李大钊有着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根基,又兼具西方现代文化的视野,博古通今,学贯中西,在史学、哲学、文学、法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颇有造诣和建树,为多家报刊撰写政论、时评、通讯等,议论精辟,文笔雄健。他留下了很多珍贵的精神财富,“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是他一生的真实写照。李大钊的文化观以及他在文化传播和学术建构中的突出贡献均成为学者们长期以来不断解读和阐释的重点。

3.生平史实、革命实践方面

李大钊作为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始人之一,是中国共产党的杰出代表人物。对他的生平史实的考证,是长期以来河北学者关注的重点,比如说李大钊与滦州起义的关系探析、李大钊留学日本时间的辨析、李大钊人物交往相关史实的考察等,这些考证为研究某些争议和源流提供了新的思考和创见。李大钊的革命实践,表现出了李大钊等早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彰显着他们的丰功伟绩和精神风范。因此,对其革命实践的研究,在河北学界一直是经久不衰的课题,比如说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的创建、李大钊与北方各地中共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李大钊与北方工人运动、李大钊与第一次国共合作、李大钊与共产国际等问题的研究。

纵观40年,河北省的李大钊研究呈现出了较好的连续性和延展性,发展势头良好,研究走势一方面向传统学术的治学方法回归;另一方面又与时俱进,借鉴各种新的研究范式,实现研究范式的多样化和转型。研究范围有所拓展,研究选题趋向于学术前沿、热点问题,学术成果有了丰厚的积累,开辟了很多富有洞见的论题,在全国李大钊研究中占有重要的地位,有着重要的学术话语权。特别是很多研究课题被赋予时代内涵,不断丰富和发展,比如说“民族复兴”“民生”“文化自信”“初心和使命”等也逐渐引入李大钊研究中,这一方面凸显了李大钊研究的学术价值及现实意义,另一方面反映了河北学者的时代担当。

二、促进河北省李大钊研究开展的各类平台

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之所以取得丰硕的成果,与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的指导和支持分不开,与省委、省政府的指导与支持分不开,与学者们的辛勤努力分不开,与促进李大钊研究的各类平台分不开。这些平台的搭建,为推出高水平成果夯实了基础,为深化李大钊研究作出了贡献。下面就几个重要平台作简要论述。

(一)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

1979年,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所(1981年改建为河北省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室成立了以韩一德为首的李大钊研究课题组,同年河北省社会科学研究所参与筹备了“纪念李大钊诞辰90周年报告会”,这次会议为以后河北省社科院乃至河北省的李大钊研究奠定了坚实的基础。1984年河北省委宣传部、河北省社会科学院等单位在乐亭县联合召开了“纪念李大钊诞辰95周年学术研讨会”,这是第一次召开全国性的李大钊研讨会,自此拉开了全国性李大钊研究的热潮。1989年中国李大钊研究会成立,同年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成立,挂靠在河北省社科院历史研究所。同时,李大钊研究课题组改为李大钊研究室,以促进和推动全省李大钊的研究。

从1989年开始,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多次与北京大学、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等单位联合举办学术会议。多层面的合作交流,拓宽了研究视野,研究内容也不时让人耳目一新。截至目前,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参与或主办的研讨会、座谈会有十余次,为进一步深化李大钊研究提供了契机。其中,2017年与中国李大钊研究会等有关单位联合举办、唐山学院具体承办的“纪念李大钊就义90周年暨李大钊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是90年以来召开的规模最大的一次李大钊思想研究学术研讨会,来自全国各地一百余名专家学者参加了此次会议,会议取得了圆满成功。今年是李大钊诞辰130周年,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正在积极筹划,力争推动李大钊研究再掀高潮。

(二)唐山师范学院李大钊研究中心

唐山师范学院李大钊研究中心(其前身是1994年建立的唐山师专李大钊研究室)自成立以来,主要致力于李大钊思想研究、唐山地域文化对李大钊思想的影响研究、李大钊精神的传承研究等,取得了一批研究成果。特别是该校申请的国家社科基金“李大钊思想与中国共产党初心和使命关系研究”成功立项,大大促进了生产力的提高,一些高质量的研究成果在《光明日报》《中国教育报》等刊物上发表,这样就形成了以课题带动科研,以科研促进学科建设,进而提升学校核心竞争力的良性发展局面。

(三)秦皇岛李大钊干部学院

2014年,秦皇岛李大钊干部学院在中共秦皇岛市委党校挂牌成立,同年,与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联合举办了“纪念李大钊诞辰125周年暨秦皇岛李大钊干部学院成立座谈会”,邀请国内五十余名专家学者,形成了一批具有较高理论价值的研究成果,从而大大提升了干部学院的学术研究水平。秦皇岛李大钊干部学院自成立以来,研发了一系列党性教育课程,今年4月,被中组部批准纳入了省部级党委(党组)批准的干部党性教育基地备案目录。

(四)“李大钊研究”专刊

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会曾创办会刊《李大钊研究》。《李大钊研究》第一辑1991年由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自1997年第六七辑合刊以后,2002年又以《河北省社会主义学院学报》的增刊形式出版了《李大钊研究专辑》,此后再无出版。《李大钊研究》是当时研究李大钊的专刊,刊载学术文章,介绍前沿和动态,每期刊载“李大钊研究论文目录索引”,这在互联网尚未普及的时代,为研究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该刊在早期李大钊研究中,起了非常重要的作用,许多李大钊研究者都是从这里成长起来的。学界对该刊的评价很高,认为该刊的大多数论文是精品之作,“学术质量高,专业性强”,杂志质量“不在今天的所谓的‘核心刊物’之下”[3]310。

(五)“李大钊研究”专栏

自2016年第1期开始,《唐山学院学报》创办了“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栏目,这是一件非常有意义的事情,既体现了该学报的积极进取和社会责任感,又进一步深化了李大钊研究。截至2019年3月,该栏目已刊登八十余篇高质量论文,其中有的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有的被《新华文摘》论点摘编。如今,该栏目已经得到党史界和李大钊研究界的充分认可和高度赞扬,成为李大钊与中共党史研究一个重要的平台。

需要提及的是,《河北学刊》也对李大钊研究作出了不小的贡献。该刊常以李大钊专题研究的形式组稿,比如2009年的“回归与转型”专题、2016年的“民生问题与中共党史研究”专题,其中,2009年第6期刊发的李大钊研究的三篇文章,均被人大复印资料全文转载,一篇还被《新华文摘》摘登。

(六)中共唐山市委党校弘扬李大钊精神的精品课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依托已有的科研优势(研究成果《李大钊研究辞典》《李大钊与唐山》等),充分发挥党校作为轮训党员领导干部、加强党性锻炼的阵地与熔炉作用,从挖掘、梳理文化资源入手,重点打造了“弘扬李大钊精神”专题课教学品牌,自2012年推出以后经过不断完善与提升,获得中组部、省委组织部颁发的“好课程嘉奖”,并被用作河北省干部基地培训选用课程。2017年,中共唐山市委党校围绕李大钊精神的弘扬与传承,打造《红色文化的传承》微党课,获得唐山市微党课大赛二等奖。2018年,该校完善、创新管理机制,专门成立了教学科研咨政课题管理领导小组,以老带新、自由结组、双向选择,进一步调动了教师队伍积极性,并重点列出了“李大钊的马克思主义观”“李大钊与中国共产党”“重温大钊精神,不忘初心使命”三项教学研究课题,组建强干的团队,集中攻关,以“创新、一流、务实、高效、担当”的精神推进教学科研咨政一体化。

三、对河北省李大钊研究的回顾与展望

肯定地说,40年来河北省李大钊研究成果卓著,特别是在资料整理、学科建设、学术交流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学术影响力逐渐扩大。但是,仍有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有待进一步加强和完善。

(一)树立话语意识和创新意识,提高学术质量

不可否认,40年来河北学者努力从不同维度加强李大钊研究,研究领域不断拓展,研究成果数量大为增加。但成果质量方面,可以说良莠不齐,不少成果理论深度不够,学术性不强,换句话说,梳理性、重复性的浅层次研究成果比较多,而真正有影响力的学术成果不多。这就亟需我们树立话语意识,提高学术质量。而要提高学术质量,就必须创新,创新将是未来李大钊研究的重要使命与方向。张静如先生在《创新与中共党史研究》一文中曾经明确说过:“学科要发展,必须不断创新。作为各个学科的研究者,必须具有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创新精神。”[9]要创新,就要开阔视野,另辟蹊径,要跳出传统思维框架和方法论的窠臼,更新科研观念,更新方法,要将政治学、经济学、法学、哲学、史学等诸学科的研究方法运用于李大钊研究中。从时代发展的认识高度不断推陈出新,坚持与时俱进,研究中要兼顾问题意识,开拓新领域,选取新角度,把李大钊研究与时代发展要求结合起来,吸收和借用一些新的概念,比如应用“初心与使命”“民族复兴”“文化自信”等概念来解读李大钊思想或人生轨迹。这些将是河北省李大钊研究的重要学术增长点。我们要努力结合学科特点和河北省的实际,通过总结和创新,提高学科建设水平,从而构建出具有河北特色的李大钊研究。

(二)加强系统性的专题研究,加大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申报力度

河北省的李大钊研究,在系统的专题性研究方面起步较晚,且相当数量的成果是对过去研究成果的梳理整合,真正学术意义上的专著不多,尤其是个人专著更是寥寥无几。河北省李大钊研究不该也绝不能仅停留在基础性的研究工作上面。目前,李大钊研究中的某些领域,比如说,李大钊的初心研究、他的家风研究、党的建设思想研究、北方革命活动研究、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等还不够深入,亟需拓展空间。所以,我们应该找准自己的思路,既要抓好基础性的工作,又要开展系统性的深化研究,使河北省李大钊研究成为一门更加成熟的学科,走上更加有序、良性发展的道路。另外,在李大钊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申报上,我们应加大力度,从而形成课题带动科研、科研促进学科发展的良性循环。我们要理性反思,取长补短,主动作为,突破发展瓶颈,从而使河北省李大钊研究能够进一步提升、深化。

(三)整合研究力量,加强科研队伍建设

习近平同志在2010年全国党史工作会议上指出:“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史工作,关键是建设一支高素质的党史工作队伍。”从河北省李大钊研究团队自身素质的发展来看,学术视野越来越开阔,学术创新意识越来越强,为推动河北省李大钊研究的创新发展提供了人才上的保障。河北省李大钊研究力量大体分布在省市党校部门、省市党史研究室及省社科院,另外,河北省高校中,唐山师范学院李大钊研究中心近几年发展势头良好。整体上看,河北省李大钊研究力量和其他兄弟省市的研究力量比起来,具有明显优势,毕竟李大钊研究和地方文化结合紧密,李大钊研究本就应该成为河北省的学术优势。今后努力的方向,我们应该集全省之力,整合研究力量,做强学术优势,使研究更加体系化;特别要打造一批在李大钊研究领域有学术影响力、有话语权的高水平学术人才;注重加强科研梯队建设,形成合理的科研梯队,切忌出现人才断层;另外,河北省重点高校在李大钊研究方面不仅不该缺席,而且应该加大力度设立李大钊研究方向的专业,加强学科建设,完善专业方向,为培养研究队伍提供人才支撑。

总之,河北省40年的李大钊研究,有成绩,也有不足,我们要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总结,不断创新,只有提升整体学术水平,才能推动河北省李大钊研究实现新的发展、新的突破。愿河北省李大钊研究结出更多的硕果,拥有更强的学术话语权!

猜你喜欢

李大钊河北省学术
李大钊《青春》
与李大钊一起就义的路友于烈士
李大钊
学术是公器,不是公地
2020年河北省对外经济
国家开发银行河北省分行
河北省
学术动态
河北省
中共早期领导人李大钊英勇就义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