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互联网+”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2019-01-20李秋艳

通化师范学院学报 2019年12期
关键词:美术学美术互联网+

李秋艳,姜 通

国务院常务会议通过的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提出:利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推动“互联网+教育”发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共建共享[1].这是“互联网+教育”首次被写进国家教育“十三五”规划当中,也标志着在我们下一个发展阶段中,教育将会迎来前所未有的革新.作为素质教育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美术教育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将呈现出强大的爆发力,美术教育的改革与发展也将出现前所未有的新局面、新亮点.高校美术课堂作为美术教育的前沿阵地,在当今高科技时代浪潮中,必须要进行大胆的探索与实践,革新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提升高校美术专业的教学水平.

1 “互联网+”融入高校美术教育的优势

互联网拥有巨大的资源、方便快捷的使用方式和良好的交互性能,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为教育创建新的设计、开发、利用、管理和评价的形态.随着新技术、新业态、新模式的更新升级,数字化带来的创新和变革大大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如人工智能、电子书籍、虚拟现实等技术,逐步深化美术教育的内涵、拓展美术教学的外延,“互联网+”在美术教学模式中的优势得以体现.

1.1 实现个性化教学和服务,有效发挥教学弹性

在以前高校美术课堂的理论课教学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网络多媒体形式将文字、图片、视频等进行演示教学;在实践课授课过程中,教师通过现场的笔墨演示指导学生.在“互联网+教学”的模式下,教学手段已经不局限于此.教师可以运用“互联网+”技术开展相关教学.一方面可以实现跨校网络教学,即在一个固定的上课时间,可以连线美术专业知名教授在网络上进行授课.授课教师可以根据教学计划进行合理安排,形成线上+线下的学习场景,无论是理论讲解还是绘画演示,都能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2]另一方面,学生根据自身对专业课的难易掌握程度,自定义学习目标,自主选择学习内容,也可以与授课教师双向选择,并打破传统课堂界限.[3]“互联网+”形成的新的教学模式已经不受时间、地点、学校、教师等因素的制约和限制,为求知者提供了个性化教学和服务.

1.2 优化教学资源,实现资源共享

网络有着海量的教学资源,美术学专业的教学资源亦如此.这些教学资源,小到期刊文章,大到名家视频教程,都可以实现师生之间的资源共享.例如利用平板电脑建立一个庞大的学习资源库,里面有大量相关课程教案、课件、习题、图片、音频、视频以及各种有趣的互动课程.软件库里有艺术名家作品可供学生进行欣赏,学生可以手触屏幕操作回应,还可以进行摄影摄像的创作互评等操控方式,这些教学资源结合了院校优秀教育资源,能够及时反映最新的科研成果和教学成果,并且可以不断地进行更新和补充.

另外如果学生遇到困难,提出问题寻求帮助时,可以在线寻求解决.具有良好的交互性能是“互联网+”一个重要的特征[4].有了电子邮件、论坛等网络工具,使得教师和学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近在咫尺.通过“互联网+”可以随时开展全面能动式的实时互动,通过平台进行交流、答疑,形成交互式学习.这种新的教学模式增加了师生之间的交流机会和范围.

1.3 带动美术专业发展,培育复合型人才

网络给美术教学带来的不仅仅是丰富的教学资源和灵活多样的教学模式,更为重要的是“互联网+”技术给美术教学带来以前想象不到的应用方式与应用场景.如大数据、云计算技术[5]对事物形状、色彩的辨识与分析,或如APP技术在电子设备上的应用,这些紧随时代步伐的创新技术已经在各行各业、各个领域都得到了较好的普及应用和长足发展,而且优势明显.同样,这些新技术一定会带动高校美术课堂教学模式的不断创新.

应用计算机技术使高校美术课堂新生出跨学科的专业方向,比如计算机技术与美术相结合形成的动漫设计专业.该专业在课程设置上不仅包括基础的绘画、素描和色彩等与美术相关的学科,还包括Photoshop、Flash、3Dmax等这些相关的计算机软件和Lean to Draw、Air Server等技术运用.通过现代艺术理念和艺术创作实践的专业学习,培养学生的艺术审美感知、集散式思维和创作鉴赏能力,使学生成为美术领域以及影视动画领域的高素质、高专业技能的复合型人才.在大数据视角下,高校美术课堂不仅要教会学生人物线描、平面与色彩构成这些美术基础,还要教会学生如何通过计算机技术进行创新表达,这是给施教者们提出的新要求.

2 “互联网+美术教育”的实践探索

2.1 搭建“互联网+”教学场景,促进教与学互动

近几年,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应用,高校美术课堂已经不再局限于画室中,积极开展了线上教学,其中系统化的学习内容,以及线上学习的互动体验,如笔法、墨法的远程视频教学,已经成为课堂教学的有效补充.搭建“互联网+”教学场景,声音、光效、环境等因素交织,把美术课堂互动带到新的高度.通过移动端应用将与教学内容相关的视频、直播或VR展览等信息引入至美术学专业的理论课堂中,使传统教学模式中理论课堂单调与沉闷的问题得到很大程度的缓解.

传统美术课堂受教室空间制约,互动的时空范围也受到限制.“互联网+”不仅仅带来数据上的迭代,更是一次对美术教学互动性的探索.学生可以坐在教室与远在千里之外的专业美术教师进行实时、直接的互动.教师也可以在远程进行范画作业,以此让素质教育真正地普及到每一位学生.

2.2 开拓研究方向,促进传统美术学科新发展

随着信息技术和“互联网+”技术的创新应用,高校美术专业也不断开拓出新的研究方向.数字媒体艺术、视觉传达设计、动画艺术等新专业方向逐渐被学生认可,而且就业优势明显,社会岗位需求量大.这些新兴专业一则离不开电脑、网络,二则离不开美术教学.例如一幅山水画的美术学创作,通过“互联网+”的包装和推广,化平凡为神奇,使之转化成一幅可以展览、可以收藏的画作.在这些专业学生的电脑里,这幅绘画作品可以变成一幅有意境的动画,里面有山、水、舟、桥等物景;还可以用丰富的色彩表达和音效传达形成一个有情节的故事,使学生更能深入体会创作感受.对于这些新兴研究方向来说,美术专业的基础知识是必修课程,有些方向还需要对美术绘画进行掌握,写生、临摹、创作有时也需要学生亲自体会,只有这样才能在电脑和网络上完成优秀的作品.可见,“互联网+”技术促进了美术学专业新的研究方向,而对于这些新方向的教学模式探索应基于传统美术教学的继承,才能真正发展传统美术学科.

2.3 实施美术作品科学化管理,完善教学手段

目前对国画专业学生作品的归档和保存有两种方法,即原作保存与电子保存.原作保存能够清晰地看到学生作品中的材料展现及细节;电子保存主要依靠光盘、硬盘、网盘等媒介,这样的保存方式会保持作品的清晰度,且不必担心原作会受到破坏,随时调用查询都很便利.运用大数据、云计算等信息技术建立国画专业学生作品数据中心,每一位学生以及他们的每一次作品都会编码归档到数据库中,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与比较,教师可以快速了解学生个体作品与全国同期学生作品相互对比参照,从而进行更有全局观、更有针对性的教学安排,让教师的教学更能有的放矢,因材施教.

2.4 搭建美术作品客观评价体系,推进教学质量精准提升

美术学科每年都有主题鲜明的各级各类展览,如全国展览、军队展览、省内展览、市内展览、油画展览、中国画展览、书法展览等.这些展览的征稿流程通常包括初评、复评、展览和评选四个阶段.以前初评阶段,投稿人需要将自己的作品打印成规定尺寸的照片送审.由于在初评阶段投稿作品多,因此有一些展览开始采用网络征稿的形式,即要求投稿人将作品照片按照规定分辨率上传系统送审.这样评委们可以足不出户,在电脑上进行初步筛选,不仅节省了投稿者的费用,也节省了评委们的时间和精力.另外,在初评阶段,运用大数据分析作品主题、色彩搭配、构图形式等内容,评审系统可以很容易区分出来,也可以轻松剔出一些如涉嫌抄袭、雷同的作品.

这种美术作品评价体系的建构,未来在高校作品评选方面也会发挥新的作用.目前针对学生作品的评分主要是根据作品质量、掌握水平、创新表现评分,主要涉及技法和表现力、画质和技法、创意风格、个人观念和总体评价等.但这样的评分弊端是评价结果受主观因素影响较大,难以避免带有评价者的个人意愿和喜好.而“互联网+”下的云计算运用可以给美术作品评分带来新的客观评价方法,将更加全面、合理地对作品的创作难度系数、整体物象能力把握、情感偏向等方面作出准确判断.

2.5 构建美术作品展览数据库,提升知名度和影响力

受“互联网+”语境下媒体传播的影响,互联网催生了一种新的艺术媒介,使艺术从遥不可及走进大众,跳脱出博物馆的藩篱,从海量的知识理论中发现和揭示艺术规律,更是以亲切而难以察觉的方式融入社会日常生活,如美术学专业学生对专业微信公众号的创新开发逐渐成为一种主流.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学生或毕业生运营再造艺术、艺小撮及艺术集装箱等具有专业性质的微信公众号.这些自媒体的运营,通过不同的角度共同构建起由2015年至今的吉林艺术学院美术学院所承办的展览数据库,在使得本校师生作品展览及讲座信息得以被传播的同时,让公众随时随地了解展览最新资讯和详细的作品信息,也吸引众多收藏人士和投资者的目光,进而提升了师生作品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不同类型的移动应用对美术学专业教学具有不同的适用范畴,如移动应用“得到”中的《中国艺术与文化》部分适用于全体美术学专业学生,而部分以拍卖信息为主的移动应用更适用于以艺术品管理与经营为研究方向的学生.不难看出,由“互联网+”实践成果的角度出发,同样需要将美术学专业教学的教学模式构建于学生自主学习研究的基础之上,这一改变的重要意义在于其提升了教师的教学效率以及专业人才的研究效率,同时也为专业人才实践能力的培养与提升提供了有利平台.

3 结语

随着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科学技术不断进步,“互联网+”的应用范围日益广泛,目前我国各行各业都被互联网技术深深地影响着.就高校美术教育而言,我们的教育方式和学习方式都在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利用“互联网+”的模式培养高素质的美术专业人才,既是机遇又是挑战.高等院校的美术教育作为在“互联网+”下的后起之秀,必将成为对传统美术教学的一次“润色”.在大数据视角下,通过对高校美术课堂形成的“互联网+”美术教育的探索与实践,能充分利用好丰富的教育资源,为教师和学生提供教与学的优质平台,利用不断创新的信息化技术手段,让教师和学生都能体会到科技给美术教学带来的便捷与高效.

猜你喜欢

美术学美术互联网+
作品赏析(2)
作品赏析
浅谈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创意美术
黄保华、秦浩明、沈晨晨、王波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