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技术与“宜兴窑”文化保护策略初探
2019-01-20王伟红
王伟红 杨 柳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 江苏 宜兴 214200)
1 “宜兴窑”概念及研究范围
“宜兴窑”一词最早是在1934年由吴仁敬、辛安潮先生所提出。20世纪50年代,由考古学家罗宗真先生在宜兴县城内进行了窑口的勘测与调研;1959年,刘汝醴先生和顾景舟先生在鼎蜀镇一带做古窑调查,在均山西麓的汤渡镇附近发现一处古窑址。20世纪80年代初,南京大学教授蒋赞初先生依据宜兴的一系列窑址的发现,对宜兴的古代陶瓷业的发展做了系统的总结性研究。20世纪90年代后期,故宫博物院专家称宜兴古代生产的青瓷为“宜兴窑”。2003年,南京大学文化与自然遗产研究所开始参与宜兴紫砂陶工艺“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项目。2010年““宜兴窑””的紫砂陶艺被列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均陶工艺、堆花工艺、彩陶工艺、青瓷工艺等被列为省、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前,大家公认“宜兴窑”口可分成青瓷系、紫砂系、均陶系等不同工艺体系和窑址群体系。 “宜兴窑”代表着宜兴先民的制陶工艺和智慧,对其的研究和保护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但普通大众对其分类体系及保护意义并不了解,认识和地域上的偏差也使得其逐渐成为了一具既不可使用又不被大众理解的保护空壳。
2 “宜兴窑”目前的保护方法及面临的问题
随着技术和节能理念的发展,电窑的烧造成为主流,“宜兴窑”逐渐衰落,但其独特的建筑样式是先民们智慧的体现。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音乐,礼仪,节庆或祭祀活动。对于“宜兴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包括它在开窑前的祭祀活动,崇拜祖先和图腾。对“宜兴窑”的烧成温度的控制是关键,而烧窑的主管工头则必须是经验丰富的烧窑匠人,否则火势过大会造成陶器崩裂,火势过小达不到“千度成陶”的温度,则陶器全部报废。即使每次都由经验丰富的窑工来点火,但因天气、摆放位置等不可控的原因,造成在“宜兴窑”内烧制的陶器并非全都成功,每次都有百分之十左右的报废率。因此,“宜兴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还包含“宜兴窑”的烧窑技艺(宜兴丁蜀烧窑人代代身口相传的技艺),在机器大工厂生产的今天,人们日益开始珍惜手作的技艺,而“宜兴窑”烧造技艺中人的继承就显得尤为重要。在实际调查中,烧窑人的年龄大多在45~60岁之间,年轻人的身影十分罕见,能够沉淀下来学习“宜兴窑”的烧造的年轻人是少之又少。
因此,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和虚拟现实技术在各项领域中的应用,“宜兴窑”及其背后的烧造技术和文化将以新的形式向大众进行展现,改变传统博物馆中以照片陈列的方式向大众进行介绍为观众主动地吸收和学习。
3 “宜兴窑”文化保护策略
“宜兴窑”的烧制环节复杂,前期准备工序需要2~3个月的时间,不仅需要准备充足的松枝或竹枝,同时需要大批量的陶器原坯。刮风下雨之时也不适合开窑烧制。在烧窑时对火候的把握十分重要,通常由具有多年烧窑经验的窑工来负责点火以及温度的把控,由于窑体较长,窑头、窑尾和窑身均有不同程度的温度把控,所以内部摆放原坯的位置也是依靠窑工多年来的经验所摆放,烧制出来的陶器也多有“窑变”等着色不均匀的痕迹,甚至一部分会因火候不当而报废。因此,烧窑是一项需要融合多种技术经验的工作。另外,人们常说“千度成陶”,在烧窑时窑体内部温度需达千度以上,虽有外壁所护,但窑体周围温度仍旧较高,从点火到熄火通常需要十多天时间,这期间是不适合大众参观的,这点也给很多前往“宜兴窑”参观的游客很大的遗憾。现在利用VR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解决这一问题,既可以保护参观者的安全又可以让参观者实际地感受到“宜兴窑”烧窑的乐趣。在对“宜兴窑”虚拟烧造体验的实现方面,重点在于提高参观者的参与体验性,将烧窑复杂的技术和经验进行适当的浓缩和提炼,使参与者体会到其中的乐趣,同时丰富了他们的经验。在此设计中,将整个烧成过程提炼为4大部分:第一部分装窑,这个里面涵盖将陶坯放于匣钵,经过户口摆放于窑身,且放置防倾斜的垫脚石;第二部分烧窑,这个环节包括预热在炉口填煤,封户口;第三部分烧制,成对地向麒麟洞中填入松枝或竹枝,填完一对用泥巴封一对麒麟洞;第四部分开窑,这部分首先需要打开炉口和麒麟洞,使窑体进行降温冷却后,搬出匣钵,取出烧制后的陶器。整个过程是一个仿真的虚拟环境,参观者可以参与其中,完成整个虚拟烧制的过程,在整个过程中参观者也在实践的过程之中学到了“宜兴窑”烧制的原理,既避免了现场观察周期长有可能被烫伤的问题,又如真实体验一般将“宜兴窑”的烧制过程快速地进行了了解,符合博物馆参观中短时速效,体验丰富的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