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手术室护理方法与效果研究

2019-01-19王小娟

人人健康 2019年11期
关键词: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护理满意度

王小娟

【关键词】手术室护理;下肢骨折;护理满意度

下肢骨折为一种常见的骨折类型,严重影响患者日常生活。现阶段下肢骨折处理方式为手术治疗,通过手术恢复骨折状况,改善生活质量。由于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机体功能较差,手术耐受性性,术中疼痛产生应激反应,因此患者容易表现出恐慌、紧张等情绪,影响手术开展。手术室护理是一种针对于手术开展的护理模式,其可提高手术效果,本次重点分析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室护理要点。

1.资料与方法

1.1基础资料60例下肢骨折符合手术指征的老年患者于2018年月至2019年5月期间接受治疗,以该类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资料完整;年龄/>60岁;符合手术指征;患者及家属同意本次治疗模式,签订知情协议;排除标准:严重基础疾病影响手术患者;不愿配合干预患者;精神异常患者。患者骨折类型:股骨干骨折21例,胫腓骨骨折11例,股骨骨颈骨折12例,其他16例。按照随机数据原则将以上患者分为对照组及研究组,对照组男性患者14例,男性患者16例,年龄61-72岁,平均(65.3±3.4)岁,研究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3例,年龄62~78岁,平均(67.8±5.8)岁,分析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差异不显著,结果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实施一般性手术室护理干预,准备好相应的药物以及器械,按照医嘱建立静脉通道以及协助医师开展手术治疗等;研究组則采取综合性护理干预:(1)手术室环境建立。患者进入手术室30rain前做好环境护理,将室内温度控制在24~26℃,相对湿度为50%-60%,保证患者进入后的舒适性。(2)协助麻醉医师开展麻醉。麻醉前向患者说明麻醉情况,可能出现的不良情况以及处理措施等,告知患者麻醉医师会全程陪同,接触患者焦虑状况;麻醉后简单介绍手术方法以及说明临床医师对于手术操作熟悉性,提高患者治疗信心。(3)术中护理。术中密切观察患者心理状况,对于紧张以及焦虑患者积极开展心理疏导,可紧握患者双手给予鼓励;在不影响手术情况下采取相应保暖措施,并在臀部位置垫上软垫,预防压疮等不良反应;保护患者隐私,减少人员流动。(4)术后护理。手术完成后陪在患者身边,密切观察其生命体征情况,叮嘱后续需要注意锻炼以及饮食等,开展简单的健康宣教,提高患者自我护理知识。

1.3观察项目记录两组患者手术时间,疼痛评价采取视觉模拟疼痛量表,总分为10分,得分越高说明疼痛越明显。

护理满意度采取医院自制量表,评价内容包括护理专业技能、护理服务态度等,为百分制,>90分为满意,>80分为基本满意,<80分为不满意。总满意率=(满意+一般满意)/总例数*100%

1.4数据分析组间数据纳入统计学分析软件,t检验分析计量资料,F检验分析计数资料,检验标准为a=0.05。

2.结果

2.1手术时间以及疼痛程度比较经不同护理干预后,研究组相关指标优于对照组,具体结果见表1。

2.2护理满意度比较对照组30例患者中满意12例,基本满意10例,不满意8例,总满意率为73.3%(22/30);研究组满意18例,基本满意11例,不满意1例,总满意率为96.7%(29/30),两组总满意率差异显著(F=6.69,P=0.016)。

3.讨论

老年人群因骨质疏松等原因容易发生四肢骨折,而四肢骨折有效治疗方式为手术治疗,因手术为创伤性治疗方式,容易使得患者出现焦虑等情绪,加上老年人群的心理承受能力低,基础疾病较多,因此需要加强手术室护理干预。

手术室护理干预是一种专门针对于手术治疗而开展的护理模式,其要求在手术室这个空间中给予患者良好护理,除了对于疾病护理外还需要注重心理护理,从而提高手术治疗效果。在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在手术室护理中采取综合性护理措施,首先,建立良好手术室环境,提高患者舒适性,麻醉前充分向患者说明情况,缓解心理压力;术中除了常规的生命体征护理外还注意患者心理护理并预防压疮护理,经以上综合护理干预后患者的术中指标明显优于对照组,且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为96.7%,提示患者对于该种护理模式高度认可,结果与相关研究基本一致。综上所述,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手术治疗中在手术室采取综合护理干预可提高手术效果并患者患者高度认可。

猜你喜欢

下肢骨折手术室护理护理满意度
护理干预在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并发深静脉血栓的应用探析
中药外敷配合接骨丸内服治疗下肢骨折的效果
全程优质护理对食管癌患者住院时间及护理满意度的影响
创伤骨科下肢骨折手术围手术期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与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