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皇岛市森林火灾分布特征与气象因子相关性分析
2019-01-19张晨宇李瑞盈张一博
张晨宇 李瑞盈 张一博
摘 要:
利用2013—2017年秦皇岛市森林火灾统计资料及相对湿度、降水、气温、日照等气象资料,通过Arcgis、Excel等软件处理数据、绘图,分析了秦皇岛市森林火灾时间、空间分布特征及其与主要气象因子的关系。结果表明:秦皇岛森林火灾多发生在春季北部山区,且与人为活动有一定关联;林火发生与日照时数、连续无降水日数、气温等因子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呈一定负相关关系。
关键词:
森林火灾;日照时数;相对湿度
中图分类号:S762.1
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191230047
引言
森林火灾是威胁地球生态的主要灾害之一,破坏地表植被,造成大气污染,并对社会经济、人体健康和生命安全造成不良影响。我国是森林火灾多发国家,森林火灾每年都对资源和环境造成严重的损失。秦皇岛市处于我国偏干旱地区,北部青龙县、卢龙县又有较大面积林区,每年3—5月为森林火灾集中时段,森林火险等级较高,造成较大经济损失。研究表明,森林火灾的发生与气温、降水、风等气象条件密切相关,分析森林火灾与各类气象因子之间的相关关系,建立适用于本地的预警模型,对进一步细化森林防火期,在火险等级较高时加强预防和监测,提前做好扑救准备工作有重要作用。并且,通过研究气象条件对林火发展、蔓延的影响,也可以为林业、消防部门的扑救工作提供理论支持和指导。
1 资料与方法
森林火灾数据来自秦皇岛市林业局提供的2013—2017年全市共计5a的资料,气象资料来自秦皇岛市国家气象站观测资料。数据统计及分析使用了Excel软件、Arcgis绘图等方法。
2 森林火灾分布特征
2.1 森林火灾空间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
秦皇岛市总面积7802km2,面积小但地形复杂,东南部沿海,而西北部青龙满族自治县全境和抚宁区东北部、卢龙县北部为中低山区,森林覆盖范围较广。通过统计分析得出,2013—2017年5a内全市共有49次森林火灾记录,有29次出现在青龙县,占总数的59%,其中青龙镇、草碾、祖山镇、马圈子、龙王庙、官场乡、三拨子、八道河8个乡镇有过2次以上火灾记录。秦皇岛市森林火灾主要发生在山区,多数发生在青龙县,卢龙、昌黎、抚宁3县交界处的山地附近也多有火灾发生,沿海地区无火险记录。其原因是沿海主要为市辖区,森林面积远小于北部山区,同时山区较市区风速偏大,相对湿度偏小,有利于火灾发生、蔓延;且山区多为农村,村民防火意识与城区居民相比较差,多有村民携火种入山意外引发森林火灾,加上地理位置较为偏僻,扑救多不及时,引发较大森林火灾。
2.2 森林火灾时间分布特征及原因分析
我国不同地区森林火灾主要影响因子不同,故火灾时间分布特征有较大差异。如,黑龙江大兴安岭林区森林火灾主要由雷击引发,多出现在夏季。通过分析秦皇岛市林业局统计数据发现,秦皇岛市森林火灾基本发生在春季,最早起火日为2月18日(2014年昌黎),次早日期为3月7日(2013年青龙);最晚起火日4月26日(2015年卢龙),次晚日期为4月22日(2015年青龙)。火灾主要集中在3—4月,5a内3月20日—4月9日20d内共有32次记录,基本排除雷击影响。
在选取时段内,有完整起火时间与扑灭时间记录的森林火灾共有44次,绝大多数林火发生在午后到傍晚时段,12∶00—18∶00发生的火灾次数占84%,近1/2火灾在3h之内扑灭,但仍有一定比例的林火持续时间在6h以上。其中2016年4月9日20∶40昌黎县十里铺乡西山场村突发山火,至12日11∶00明火全部扑灭,共持续近62h,过火面积约15hm2,森林受害面积24hm2。
经调研走访得知,每年3—4月为秦皇岛市春耕时节,农民多有“燎地边”行为,部分林火为农田春耕前焚烧秸秆失控蔓延引起。另清明节前后村民有在田间地头烧纸祭拜的习俗,进一步加大了火灾隐患。同时午后为一天中气温最高时段,空气干燥,在湿度、风速风力等气象条件适宜情况下,田间小火极易失控扩散至林区,造成森林火灾。
3 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相关性分析
3.1 气温与森林火灾
研究表明,森林火灾与气温变化有密切关系,温度升高加快了可燃物内水分蒸发,使其干燥易燃;同时温度还会影响可燃物着火点,促使火险迅速蔓延。故气温越高,森林火险等级越高。
考虑秦皇岛春季氣温总体上呈上升趋势,故不以森林火灾前期的气温变化幅度为依据,而是采用日平均气温与历史同期平均气温差值距平进行分析(表1)。发现绝大多数森林火灾出现时,温度距平为正,当温度距平大于2℃时,林火发生的次数占总数67%以上。另外对林火日的气温日较差进行统计分析,得出当气温日较差大于7℃时,发生火险次数占总数98%;日较差大于10℃,火险次数占总数的85%以上。其中气温日较差大于20℃的日期,全市当日不止1个着火点记录,通常青龙、卢龙2个县交界地区多个村镇在当天不同时间分别起火。
3.2 降水与森林火灾
有效降水可使森林可燃物含水量增加,相反,降水量越少,可燃物含水量越低,森林火险越高。一般来说,1mm降水量很难影响到林内地面可燃物湿度,而大于5mm的降水能使林内可燃物吸水达到饱和,大大降低林火发生的概率。秦皇岛市春季干旱少雨,降水时间短且降水量小,故森林火灾频繁发生。统计全市森林火灾发生前期降水情况得到,连续无降水日数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呈正相关,95%以上的林火发生前期连续5d未出现降水,其中77%的林火前期连续9d以上无降水。
另外,2015年3月1—30日青龙国家站无降水记录,即近1个月内青龙县无有效降水。根据林业局森林火灾统计数据显示,2015年3月15—26日,青龙县共有大小共16次火灾记录,时间集中在3月20—22日3d内,空间上主要分布在山区林区。
3.3 相对湿度与森林火灾关系
相对湿度同样可直接影响森林可燃物含水量,从而对森林火灾产生影响。分析相对湿度与森林火灾的关系得出,在统计时段内,98%的林火发生当日平均相对湿度小于60%,77%的林火发生当日平均相对湿度小于40%;92%林火发生当日最小相对湿度小于20%。
有研究表明,部分地区3、4月相对湿度偏低的年份,对应的森林火灾发生的次数偏多。进一步分析2013—2017年秦皇岛5个国家站2—5月相对湿度变化,发现春季相对湿度与森林火灾发生次数有一定关联,但相对湿度低的年份与火灾次数多的年份没有相互对应。以青龙为例,5a内2—5月份的相对湿度在2016年偏小,2、3月份相对湿度为5a内最低值,而根据林业局记录,青龙县火灾次数最多年份为2015年,尤其2015年3月22—26日青龙站连续20d无降水,几乎每天都有多个村镇出现着火点。说明林火与相对湿度有一定负相关关系,但相对湿度不能作为判断森林火险的唯一指标。
4 结论
通过分析2013—2017年5a内秦皇岛市森林火灾的分布特征,得出秦皇岛林火分布具有较明显的地域性,集中分布在秦皇岛市中部和北部山区地段,时间上集中在春季,人为纵火比例较高,多与春耕活动和清明祭祀有关。
分析秦皇岛市森林火灾与气象条件的关系,得出林火发生概率与日最高气温、气温日较差、连续无降水日数呈正相关关系,与相对湿度负相关。
参考文献
[1] 关宏实,朱丽莉.森林防火与气象因素的关系[J].绿色科技,2010(12):83,86.
[2] 李学敏,黄志萍,谭萍.湖南林火分布特征及其基于气象因子的预报模型[J].农业与技术,2015,35(17):159-160.
[3]孙镆涵,魏磊,李晓峰,王羚翔.大兴安岭呼中森林火灾气象保障服务中的思考[J].黑龙江气象,2019,36(02):27,36.
作者简介:
张晨宇(1992-),女,本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天气预报与气象灾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