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商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及发展措施
2019-01-19丛兆波
丛兆波
摘 要:目前我国商业经济管理存在部分监管机制缺失、法律法规不健全、行业相对过剩、实际消费受到抑制等问题,导致了我国商业企业风险防范意识不足。所以应该加强宏观调控,完善行业法律法规,建立风险防范体系,改革市场金融体制。本文针对这些问题提出了相应的解决对策,希望能够提供参考。
关键词:商业经济;管理问题;应对措施
引言:商业经济和人们的生活是紧密联系在一起的。商业的快速发展直接关系到社会的进步和发展。所以,对于建立和谐商业,营造和谐的市场环境,是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的迫切要求。
一、商业经济发展的实践成就
1.现代电子商务的发展
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发展,也不断地改变了零售商业的经营模式。由于我国电子商务的不断发展,让销售的总额也在不断提高。我国的电子商务发展速度已经超过了世界上的平均水平。随着阿里巴巴在美国的成功上市,让网络购物变得越来越广泛,物流行业也越来越多,传统的实体经济逐渐被电子商务所取代。所以,为了能够促进经济的迅速发展,就必须要把实体经济和网络技术结合起来,只有这样才能不断创造新的技术和方法,让我国的电子商务能够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2.改变商品批发市场
在我们国家,虽然批发市场的数量随着电子商务的发展在不断地减小,但是由于商品的批发市场是销售商品的中转站,交易的总量还是在快速地发展,所以实体批发市场正在向电子批发市场转变。
3.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
农产品是农民生产的,所以在商品市场上需要政策支持。农产品是全体人民的生活必需品,农产品生产是公益性的。如今,农产品批发市场的公益性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各级政府必须要积极参与和妥善安排农产品批发。
4.零售业的发展
由于电子商务的快速掘崛起,让实体零售行业受到了非常大的影响,市场份额在不断减少,企业很多的实体零售店面临着倒闭。但面对电子商务,零售销售额仍以每年超过10%的速度增长。这说明网上购物并不能完全取代零售业的地位,零售业也在学习电子商务的发展模式,试图找到一条适合零售业的道路。
二、商业经济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是城乡商业发展不平衡,农村消费环境差。在很长的时间内,城市和农村两者之间的结构和生产水平都受到了影响。由于城市和农村的发展差距大,商业银行在城市和农村建立的网点数量、结构类型、操作方法等等都存在著很大的不同,所以就会严重地影响到农民的生产和生活水平。目前,村级网络发展缓慢,消费环境堪忧。企业经营规模小,物流成本难以降低。第二是城市的商业网点分布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竞争激烈。人口密集的地方多,郊区和较远地区分布比较少。改革开放以来,由于全国的商业网发展非常快,好多大型超市不断出现,功能也比较多、设备好,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很大的方便。
但是由于商品市场建设和发展没有统一的进行安排,导致商业的网点布局不符合要求。第一,大型商业网点分布非常密集。第二,各大连锁超市开设了很多的专卖店导致郊区和新建住宅商业网点非常少。第三,零售企业的规模在不断变大,商品流通渠道的主导力量已经变成了零售商。除此之外,零售商向众多供应商收取费用,不仅增加了供应商的成本,还迫使“唯利是图”的供应商直接涨价或减产减料、降低质量等变相涨价,将成本负担转嫁给消费者。它还限制了消费者的选择,因为它阻止了那些付不起钱的供应商把产品放到零售商的货架上。零供给关系的紧张和摩擦冲突的加剧,不仅使商业环境恶化,不利于双方的发展,也给消费者、金融机构和社会稳定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第四,商家损害消费者权益的事件发生。随着买方市场的形成和商业竞争的加剧,商业服务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三、解决商业经济问题的有效措施
1.加强宏观调控促进商业经济健康发展
商业经济容易受到理性投资的推动,有市无价的现状会最终导致出现经济泡沫。泡沫在合理可控的范围内可促进经济的持续发展,相反不受控制的经济泡沫势必将给社会、人民带来危害。因此,我国宏观调控的总体政策必须立足于国家对商业经济的战略规划,通过改善中央和地方政府对商业经济调控政策,以实现快速、高效的宏观调控目的。
(1)就土地管理政策而言,土地是商业经济发展的基础,中国应根据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的现状进行合理调整,对土地供应有一个规范和前瞻性的认识;在建立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方面,采取科学、合理、集中管理的模式,逐步消除对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同时,建立相关的管理体系,确保经济持续发展。
(2)其次,我国应充分借鉴发达国家先进成熟的商业经济开发经验,结合实际情况,改进、完善商业经济的相关法律法规。把开发、确权、交易、价格、物业管理等法律制度建设贯穿于商业经济的全过程,使我国在公平公正的市场氛围下健康发展。
2.加快农村现代流通体系建设,实现城乡协调发展
农村流通是一项基础性和一定公益性的工作,我们要尽力在优惠政策上,营造环境,服务企业。加大对企业资金、土地、电力、选址等方面投入。推进企业统一税务登记和审批,降低乱收费。大型流通企业应积极开拓农村市场,创新的工作理念,并在关键城镇和乡村通过连锁经营,形成一个销售市场网络。各类中小商业企业通过自愿连锁、统一采购的方式,建立销售网络,在农村地区设立专卖店,提高流通行业的组织化和集约化水平。通过这一网络,布局农村和专业合作社优质特色农副产品,支持农产品流通,解决好农产品购销问题。从而提高农村购买力,扩大农村市场消费,实现经营者与农民的双赢。完善供销合作社经营网络,强化基层合作社服务功能。充分发挥各级供销合作社的资源和网络优势。通过采用集中采购、统一配送、连锁经营等现代流通方式,将改变、升级、整合和优化现有的供销合作运营网络,并建立和发展“一分之三”连锁服务体系消费品、农副产品和农业生产资料。
3.增强中小零售企业的竞争力
随着国外零售业的不断发展以及国内大型连锁企业的不断竞争,中小零售企业要生存和发展,就必须提高市场竞争力。由于自由连锁的发展,把很多的分散经营的中小企业联系在了一起,并且发挥了很大的经济效益,所以只有让企业的经营能力得到提高,才能够让企业从各自发展到共同合作。不断提高管理水平,才能够让中小零售企业和其他的大型零售企业进行竞争,不断发挥自己的优势,实现差异化的发展战略。不同类型的企业要发挥各自的优点,把资源集中在优势上,扬长避短。积极发展城市社区业务,提供便利服务。社区商业是城市商业的基础,是居民在一定区域内购买生活必需品的场所。中小零售企业应重点发展和占领这一岗位,以服务社区家庭为宗旨,满足居民的生活需要。
4.建立平衡的工商关系协调机制,实现互利共赢
建立市场均衡的机制,能够对零售商过高的市场权力进行制约,对协调零售商和供应商供给关系有一定的帮助。供应商能够对零售企业进行统一的谈判和供应。并在供货协议、渠道费、付款日等问题上采取统一策略,维护中小供应商的利益,并且充分发挥供应商的作用,不断发展壮大中小零售商,来牵制大型零售商的市场势力。中小零售商通过各种形式的自由连锁、特许经营和企业兼并,发挥规模经济效应,提高整体竞争力。从而改变了大型零售商的寡头垄断地位,增加了供应商的渠道机会,使供应商摆脱了对少数大型零售商的过度依赖,促进了供应商与零售商之间的权力平衡。建立供应链管理和战略合作伙伴关系。促进相互支持,形成合力,为消费者提供及时、准确、方便、快捷、经济、安全的商品和服务。提高经济效益,实现互利共赢,构建和谐发展新格局。
5.营造企业信用消费环境
商业企业应该遵守诚信,以诚信为企业经营和发展的基础,让诚信指导企业的行为准则,不断加强企业的自律。必须以诚信来对待消费者,信守和消费者之间的承诺,要让消费者有对产品的知情权,不能够欺骗消费者,必須自觉地维护消费者的权益。遵守商业道德,制定科学合理的经营程序,不随意提高价格和收费的标准,不生产有毒有害物品,不经营假冒伪劣商品。建立健全责任制,必须对各岗位进行监督,建立考核和奖惩制度,让企业能够有理可循,有法可依,可以进行充分的操作。
四、结束语
总体而言,我国商业经济的发展取得了长足的进步,但也面临着一些不利的现象。必须认真分析和评估,明确其存在的优势,认识行业目前所面临的种种困难,不应盲目自信。同时要积极吸收国外优秀知识,开展创新活动,切实提高管理控制能力,确保我国商业经济的积极发展,在竞争中站稳脚跟。
参考文献:
[1]中国经济生活10年调查:京沪房价10年上涨近400%[J].搜狐财经,2016-03-08.
[2]雷泶,丁美.从房贷利率看我国利率市场化[J].才智,2016,(4).
[3]刘世钊.经济新常态下商业经济企业转型发展[J].经营管理者,2016,(3).
[4]刘文丽,闫鸿.我国商业经济业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北方经贸,2009,(4).
[5]吴燕.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研究[J].产业创新研究,2018,01:69-71.
[6]张霞.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探究[J].中国商论,2018,20:3-4.
[7]杨秀芬.经济转型条件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应用[J].中国商论,2018,23:166-167.
[8]姜友林.经济转型背景下商业经济创新发展模式探究[J].人民论坛,2015,21:93-95.
[9]紫石,奚希.新常态下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旬刊,2017(9):45-46.
[10]刘凯元,许青.浅议新常态下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J].商业文化月刊,2017(26):17-21.
[l1]李佳玲.浅析新常态条件下商业经济的创新与发展[J].中国商论,2016(28).
[12]孙茜.新常态条件下商业经济的创新与发展[J].现代经济信息,2018(9).
[13]劉凯元,许青.浅议新常态下商业经济的创新发展[J].商业文化,2017(26).
[14]徐妍.基于供给侧改革视角下商业经济创新策略[J].现代经济信息, 2018,(9).
[15]李向荣.浅析供给侧改革视角下的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战略[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7,(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