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地区精神科女护士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研究
2019-01-19钱一平席金荣
韩 燕,钱一平,席金荣
(江苏省淮安市第三人民医院,江苏 淮安 223001)
主观幸福感(subjective well-being, SWB)是评价者根据自定的标准对被评价者生活质量的整体性评价,是衡量个人和社会生活质量的一项重要的综合性心理学指标[1]。主观幸福感一直是近年来研究者关注的焦点,被认为是比工作满意度更能有效、全面地预测工作绩效和工作积极性的一项指标[2-3]。通过文献检索与回顾发现,我国目前关于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研究不断增多,但对于精神科护士主观幸福感的研究较少,尤其是大样本的相关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在当前精神疾病患者逐渐增多、患者及家属的维权意识日益增强的背景下,研究精神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对于稳定精神专科护理队伍、保证患者安全、全面提升护理质量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本研究选取了代表江苏省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苏南、苏北、苏中地区的6所精神专科医院的女护士作为研究对象,探讨其主观幸福感及影响因素,为制订相应的干预措施提供依据,现将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2017年10—12月选取江苏省6个城市(南京、淮安、无锡、南通、盐城、徐州)的6所精神专科医院的临床一线护士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取得护士执业资格证书;②专职从事精神科护理的人员;③女性;④对此次研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各级护理管理者;因休假、外出学习等原因无法完成问卷者。
1.2 调查工具 ① 一般情况问卷:由调查人员在查阅相关文献的基础上自行编制,内容包括年龄、学历、婚姻状况、护龄、职称、是否上夜班、收入状况、劳动关系、对职业伤害(包括心理、身体)的担心程度、家庭对护理工作的支持程度、对医院支持系统(包括人力资源、信息、后勤、暴力应急保障系统等)的满意度。② 幸福感量表:采用总体幸福感量表(General Well-Being Schedule,GWB)进行调查。该量表由美国国立卫生统计中心研制,共33个题目,我国学者段建华修订时认为前18个题目更符合国内的情况[4]。原量表的19~33题主要指向精神科疾病方面,因此本研究选择该量表前18项6因子之和记分,总分为 120 分,得分越高表明幸福度越高。得分在0~24 分被视为主观幸福感低,25~48分为主观幸福感较低,49~72 分为幸福感中等,73~96 分则为主观幸福感较高,97~120 分的被视为主观幸福感高。该量表单项得分与总分的相关度为0.48~0.78,分量表与总表的相关度为0.56~0.88,内部一致性系数为0.95,重测信度为0.85。
1.3 调查方法 由专人负责调查,统一指导语,向调查对象介绍本研究的目的及问卷填写注意事项,取得其知情同意后,在规定时间内,以不记名方式独立完成答卷后统一收回。双人对调查问卷逐一核查,对缺失值大于10%的问卷一律予以删除。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1 326份,回收问卷1 289份,回收率为97.21%,对问卷进行整理后得到有效问卷1 260份,有效回收率为95.02%。
1.4 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资料全部输入电脑,数据录入阶段进行逻辑查错,确保资料的准确性。采用 SPSS 17.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涉及描述性统计、单因素方差分析、t检验、单一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多元逐步回归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被调查精神科女护士一般情况及主观幸福感总体得分 参与本次调查的1 260名护士年龄20~55岁,平均年龄(31.02±7.16)岁;工作年限1~38年,平均(11.14±6.98)年;职称:初级780名,中级407名,高级73名;学历:中专15名,大专830名,本科及以上415名;婚姻状况:已婚491名,单身769名。1 260名精神科女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平均得分为(67.89±14.09)分,明显低于全国女性常模(71.00±18.00)分(n=846)[4](t=-2.768,P=0.007)。
2.2 不同特征精神科女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 分别以11项一般资料作为自变量,主观幸福感得分作为因变量进行单一变量多因素方差分析或独立样本t检验,结果见表1。
2.3 精神科女护士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以主观幸福感作为因变量,将单因素分析结果中有统计学意义(P<0.05)的护龄、职称、收入状况、劳动关系、家庭支持程度、对职业伤害的担心程度、医院支持系统的满意度作为自变量,赋值后进行逐步回归分析。赋值方法:家庭支持程度(1=很大,2=较大,3=一般,4=差);年收入状况(1分:3万~4万,2分:>4万且≤5万,3分:>5万且≤6万,4分:>6万);担心职业伤害(1=很担心,2=较担心,3=一般,4=不担心);医院支持系统(1=很满意,2=较满意,3=一般,4=不满意)。结果显示,对职业伤害的担心程度、家庭支持程度、收入状况、医院支持系统4项自变量进入回归方程,能联合预测护士主观幸福感的21.5%。详见表2。
3 讨论
3.1 精神科女护士主观幸福感的总体现状分析 结果显示,1 260名精神科女护士主观幸福感显著低于全国女性常模,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国内其他研究也得出过类似结论。如董桂兰等[5]调查显示,151名传染病医院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明显低于全国常模;高静等[6]研究调查了北京某三级精神病院的122名护士,认为总体处于中等幸福水平。但也有一些不同结论的研究。如曾小娟等[7]研究显示350名综合科女护士主观幸福感较高,且显著高于常模;曾灿辉等[8]研究显示急诊科213名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水平均较高。分析可能的原因:专科医院护士的工作环境、服务对象、职业风险、工作成就感、社会地位等与其他综合性医院护士相比有较大差异[9]。①工作环境。有研究显示,积极的工作环境有利于提升护士的主观幸福感[10],而精神科护士常年处于一个全封闭、较压抑的工作环境中,服务的对象大部分是缺乏辨认能力和控制能力的患者,护士在长期护理这类患者时较易感染负面情绪。有文献报道,精神科是医院暴力最常发生的场所之一[11],精神科护士也成为了“职业暴露”的高危人群[12],精神科护士受患者攻击率为98.47%[13]。②职业认同感。部分护士可能认为一些护理技术价值未能体现在精神科护理活动中,导致精神科护士的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较差。同时,由于社会对精神疾病患者的不理解,使得精神科护士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偏见和歧视,甚至有时得不到家人和朋友的支持[14],这可能影响了精神科护士的幸福感水平。
表1 1 260名不同特征精神科女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比较 (分,±s)
表2 1260名精神科女护士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的回归分析
注:R2=0.215,F=29.301,P<0.01
3.2 不同特征精神科女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分析 表1显示,不同护龄、职称、劳动关系等分类中,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存在差异。在护龄方面,护龄≤5年的护士主观幸福感得分最高,护龄6~10年及11~20年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得分呈逐渐下降趋势,而护龄>20年护士的主观幸福感又略有回升。分析可能原因:护龄≤5年的护士由于对工作的新鲜感较强、精力充沛等因素使得她们的幸福感较高;护龄在6~10年的护士多处于结婚、生子、育儿的高峰阶段,一旦处理不好家庭和工作的矛盾,就容易出现幸福感降低的体验;护龄11~20年的护士基本都是科内的骨干,除了做好本职工作,还要协助护士长承担科室管理、教学等工作,而她们的精力及体力此时已逐步走下坡路,也会导致其幸福感下降;护龄>20年的护士,随着工作经验的丰富、科室地位的提高、家庭趋于稳定,幸福感会有所回升[15]。在职称方面,研究结果显示,中级职称(主管护师)的主观幸福感得分最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与曾灿辉等[8]报道的三级甲等医院急诊科主管护师幸福感得分最低的结果一致。分析可能原因:无论哪种性质的医院,处于中级职称阶段的护士不但是科室的骨干力量,还面临着晋升的压力等。参与此次调查的420名主管护师中有296名(70.48%)第一学历是中专,加之长年在精神科工作,工作中涉及到的护理理论与操作有限,相关的前沿知识接触更是少之又少,且目前职称晋升除了学历,还需要科研成果或论文。以上客观因素可能会导致很多护士在取得中级职称以后很难再有晋升的空间,可能导致其主观幸福感下降。高级职称的护士多数具有较强的领导和协调能力,这会让她们在面对各种压力时能够较从容和理性[15],故幸福感略高。在劳动关系方面,正式在编护士的主观幸福感要高于聘用制护士,这与曹楠、敬雪明等[16-17]研究结果一致,可能与工作的稳定性、待遇差异等相关。
3.3 影响精神科护士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分析 回归分析结果显示,影响精神科女护士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依次为:家庭对护理工作的支持程度、对职业伤害的担心程度、对医院支持系统的满意度、收入状况,决定系数R2= 0.215,表明相关变量能联合预测主观幸福感的21.5%。
3.3.1 家庭支持程度 精神科护士长期与精神疾病患者接触,心理上容易产生焦躁感和压抑感[6],护士的工作性质又使得她们身体劳累;身心的疲劳会让她们精力下降,而与家人朋友的积极沟通交流则可促进其主观幸福感水平的提升。
3.3.2 对职业伤害的担心程度 职业伤害包括心理和身体伤害。目前精神专科医院面临的首要问题是护士对工作场所暴力的紧张和惧怕[18]。仅2017年一年,参与本次调查的6所精神专科医院中有13.95%的不良事件直接导致了医护人员受到人身伤害。精神科护士不仅要面对精神疾病患者的诸多不合作,还须警惕患者的暴力冲动行为导致的不可预知的职业伤害。相关不良刺激使她们容易形成负性情绪也就是所谓的心理伤害,这些因素都直接降低了精神科护士的主观幸福感。
3.3.3 对医院支持系统的满意度 目前专科医院仍存在一线护士人力不足现象[19]。此外,医院的后勤支持系统和暴力应急保障系统不完善、对护理工作的支持力度不到位等状况都直接影响到临床护士的主观幸福感。
3.3.4 收入状况 相关研究结果也显示,护士收入与主观幸福感呈正相关[20-21]。国内精神科护士收入普遍较低,同级别医院收入相差不大。近年来随着物价不断上涨,各项生活支出日益增加,而护士的工资收入增长速度却非常缓慢[22-23],造成护士家庭经济压力较大,可能影响到其主观幸福感体验。
4 小结
本次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主观性较强,且很多主客观影响因素与主观幸福感之间本身可能存在双向影响,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偏差。为了减少研究结果的偏差,研究对象选取时尽量做到科学、全面,样本覆盖了江苏省不同地区、不同经济发展水平的6所城市的精神病院;同时,考虑到男性作为护士具有其自身的独特性,其主观幸福感与女性可能会存在较大差异,因此调查对象排除了男性护士。本次调查结果显示,江苏省精神专科医院女性护士的主观幸福感总体水平仍有待提高。这也提示医院管理者,提高精神科女护士主观幸福感可以从减少职业伤害、关注家庭支持、改善薪酬体系和高效的医院支持系统等方面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