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研究

2019-01-19吴章进

铜陵学院学报 2019年1期
关键词:美术学绘画教学模式

吴章进

(安庆师范大学,安徽 安庆 246133)

目前,我国高校美术学专业教学随着艺术类学生人数的逐年上升,处于不断发展及完善的阶段。绘画课程作为高校美术学专业的必修基础性课程,其教学模式不仅要符合高等艺术教育的要求,更需要顺应现代艺术教育制度发展的趋势,改变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模式,强调绘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在高校美术学专业教学中的重要地位,使教学模式日益符合人才培养精准性与教育发展时代性的需求,充分发挥高校美术学绘画课程对其他相关课程的有利作用,从而促进高校美术学专业整体的教学发展[1]。

一、目前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的教学现状

近年来、我国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的教学得到了一定的发展,但仍处于不断摸索的阶段,具有一定的上升空间。在其发展过程中,考前应试模式的渗透及入学后绘画课程教学模式存在的问题及弊端对高校美术学的整体教学发展起到一定的阻碍作用,其问题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绘画课程考前模式化教学的问题。美术基础培训产业的快速发展为高校美术学专业输送了大批具有一定绘画基础的学生,但与此同时,众多美术生为了取得更好的应试成绩,其绘画课程都接受了应试型的考前模式化被动教育,这种模式化绘画课程训练在内容上固化,在形式上单一,导致学生在进入高校的绘画课程学习过程中表现为缺乏主观的思考能力及综合艺术创造能力,对于绘画课程的认知仅仅片面的停留在对“技法”层面的掌握,违背了艺术发展的规律,对以后的专业学习形成较大阻碍。

(二)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教学存在的问题。1.从绘画课程教学设置的合理性而言,目前许多高校美术学专业的绘画课程教学设置存在不合理性。例如过多的强调理论知识灌输或者过于片面的强调技法知识的训练,将理论教育与技法传授割裂开来,忽略了绘画课程是绘画理论与绘画技巧相互融合的一门课程,只有将二者紧密结合,才能为学生的综合艺术能力打下夯实的思维基础与技术基础。2.从绘画课程教学理念的创新性而言,许多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的教学理念仍然保留了较为传统的模式,即在有限的课时时间内通过课堂讲授绘画课程的基础理论知识,结合示范、修改学生的课堂作业形式为主。这种传统的教学理念模式往往以绘画技法的示范、讲解为主进行教学,缺乏对绘画课程艺术根源、艺术应用等方面的系统性探索,最后导致学生在其绘画课程的学习过程中,艺术创作思想的启发受阻、艺术思维的拓展受到局限,无法激发学生对绘画课程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形成单一、被动的教学模式局面。3.从教学资源前沿性而言,由于时代的发展,绘画课程所涉及的教学资源也日益更新,而目前许多高校的美术学专业在绘画课程的教学过程中缺乏利用具有时代性和前沿性的教学资源引导学生专业意识的进步,仍将“教”与“学”的范围停留在书本上,没有将国内外相关的前沿教学资源引进课堂,导致学生对绘画课程相关知识缺乏更为广泛的认识[2]。

二、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目的

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主要是为了在教学过程中,不仅要让学生掌握相关的理论与绘画知识,同时还需要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优化课程教学的输入方式,引导学生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认知,并通过教学模式的创新进一步完善人才培养的输出,为以后的专业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优化课程教学输入方式。由于绘画课程的独特性,使其在教学输入的过程中,不仅仅单纯的局限于课堂理论知识,而是具有特色的“教”与“艺”结合的过程。通过绘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合理的将绘画课程所包含的教学知识输入进行顺序的优化,形成金字塔式的教学输入方式,由普遍的绘画基础教学逐渐上升为具有针对性的绘画课程教学,既满足了学生个性的不同,也符合艺术类学科教学课程的教育共性,同时也利于加强绘画课程与其他相关课程的衔接,建立起多层次、全方位的课程输入形式。

(二)完善人才培养输出目标。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作为学科基础课程,其根本目的是实现以教育达到人才培养的精准输出。随着国家教育政策的转变以及国民经济的迅猛发展,高校艺术学专业面临着如何在绘画课程的基础教育中奠定人才竞争力的问题。因此,通过对高校美术学绘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可以使学生依托学科专业优势,加强绘画课程在人才培养输出中的重要性,积极探索出多样化的专业人才培养体系,实现全方位的人才培养思路及模式。

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教学模式的创新需要以优质的教学输入和全面的人才输出为主要目的,实现绘画课程教学的良性发展,充分发挥绘画课程教学对学科发展、学生就业的促进作用。

三、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内容

绘画课程是高校美术学专业中将美术理论知识与实践应用知识相互融合的基础类课程,根据其以“艺”育人的独特特点,应从教学观念、教学设计、教学方法、教学成果形式及教学评价方式多个方面进行整体教学模式的创新,以此构建既符合时代特征又具有学科特点的全方位绘画课程教学模式。

(一)绘画课程教学观念的创新。从现代艺术教育理念而言,对学生的艺术综合能力及创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绘画课程的教学过程是传统绘画知识与现代绘画理念结合,共同引导学生学习的教学过程。专业教师应当结合时代的发展,转变以往的教学观念。首先,需要调整绘画技法与绘画理论知识教学比例的观念,除了对绘画技法基础知识的教学,应全方位的传授给学生系统的相关美学理论知识,奠定绘画课程的理论教学基础,提高学生的眼界能力及艺术修养。除此之外,对于绘画技法训练的观念应突破以往单一的传统绘画技法训练模式,打破以技法熟练程度判断作品好坏的观念,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尝试新的、多元化的绘画技法,达到艺术创作能力的不断突破。

(二)绘画课程教学设计的创新。传统的绘画课程教学设计多以课堂艺术写生为主,绘画创作为辅。教师在教学设计中仅仅将知识传授环节停留在课堂范围。因此需要对教学设计进行由表及内的深入拓展,结合绘画课程的课程特点,可以在传统的绘画课程教师示范、修改作品这类教学设计环节上,增加绘画课程教学考察、绘画课程互评交流、绘画课程作品竞赛等方式实现教学设计的创新,有目的的引导学生形成自觉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主观意识,明确的传递出绘画课程教学“教、学、研、训、思”的一体化新特点[3]。

(三)绘画课程教学方法及教学手段的创新。传统的绘画课程教学方法多为教师对学生绘画作品进行示范、修改、点评,在这种传统的教学方法中,学生对教师的依赖程度过于增加,常常依赖教师的修改来完善绘画作品的最终效果,毫无学习积极性可言。并且,在教师的示范类绘画教学方法中,由于学生专业水平的不同,无法将教师示范的绘画知识,灵活的引导到自己的绘画作品中进行运用,致使学生的专业发展缺乏个性、缺乏深入拓展能力。现阶段,随着科技的进步,教学形式的多样化发展,高校美术学绘画专业课程的教学方法及手段也应作出相应的创新。比如将多媒体技术运用于绘画课程的教学中,通过多媒体方式将绘画作品的影像有趣的展现在课堂上,提高学生对绘画课程的积极性,同时也便于学生随时整理、分析、记录绘画作品。除此之外,也可以将现代社交方式融合进传统的教学方法之中,比如以微课堂的形式、直播形式,通过视频记录教师绘画示范过程,并通过移动终端设备进行分享,促进教师与学生之间的沟通[4]。因此,通过教学方法及手段的创新,不仅可以激发高校美术学学生对绘画课程的兴趣,也可以使绘画课程的教学符合时代发展的趋势,形成多维度、全方位的教学体系。

(四)绘画课程教学成果形式转换的创新。绘画课程的教学成果是对学生学习知识的总结与肯定。目前高校美术学绘画课程中的大部分教学成果多为艺术作品形式,往往在教师进行打分评定后就失去了其作用与价值,造成艺术资源的浪费。绘画课程可以通过教学成果形式转换的创新,将教学成果进行充分再利用。比如通过选拔,挑选较好的且具有创意的绘画作品,转换成艺术衍生品形式进行推广,或者利用网络进行线上教学成果展示,吸引艺术人士对绘画作品及创作者进行关注,形成“粉丝”效应,改变以往学生对绘画作品分数的片面重视,加强绘画课程教学成果艺术性及应用性的推广。

(五)绘画课程教学评价方式的创新。在传统的绘画课程教学评价中,教师多以结课作品给予学生分数的评定,忽略了学生的综合表现以及平时学习能力。因此,在绘画课程的教学评价方式上应该将学生的学习态度、平时作品、结课作品相互结合,严格、理性的实行比例制评价,改变以往单一靠结课作业评价的教学方式。这样既能引起学生对绘画课程平时、考核作业的重视,也能综合、全面的进行教学评价,实现“教”与“学”的平衡。

四、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的策略

随着新的教育思潮与教育发展趋势,高校美术学专业的绘画课程应提出新的教学模式创新策略,突破传统课堂教学模式的束缚,朝工作室教学模式和项目实践教学模式发展,以教学模式策略的创新,发挥绘画课程在美术学教育中的积极作用。

(一)绘画课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策略。工作室教学模式策略可以针对学生的不同水平及专业爱好方向,有目的的引导学生进行绘画课程学习。比如首先可以对师资的专业范围进行划分,以教师的专业领域为范围建立工作室,然后通过师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实行工作室教学管理。绘画课程工作室教学模式的建立,意味着教学领域及专业领域的集中化,既利于教师进行专项绘画课程的指导与教学,也利于学生对绘画课程学习的深入与拓展。绘画课程的工作室教学模式在一定程度上明确了教师的教学方向,体现出绘画课程的专业化与深入化程度,形成立体的教学模式形态。

(二)绘画课程的项目实践教学模式策略。在教学过程中,绘画课程面临着如何将课程内容实现价值转换的问题。高校美术学的绘画课程可以充分的将社会实践项目引入教学模式并进行结合,建立项目实践教学模式策略。比如,伴随着社会建设需求的增加,出现城市形象墙的绘画项目需求,就可以把学生的绘画课程转移到项目中,通过项目的实施,转换绘画课程的教学形式,通过项目实践教学将绘画课程从“课堂”带向“课外”,实现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的教学多样化[5]。

总之,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的教学模式创新旨在重视教学环节的基础上,加强实践教学对基础教学的促进。使绘画课程的教学模式既符合艺术发展的规律,又符合社会发展的规律,不断促进学科及专业的全面发展。

五、结语

如今,伴随着对美育观念的日益强调与重视,高校美术学专业的绘画课程教学作为学科基础,发挥了重要作用。改变高校美术学专业绘画课程的传统教学模式是一个长时间的过程,需要进一步明确绘画课程教学模式创新所产生的优势,需要科学合理的优化教学模式内容,构建有效的教学模式创新策略,培养出既具有丰富绘画理论基础,又具有高超绘画技艺的综合性实践人才,为美术学学科的长期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猜你喜欢

美术学绘画教学模式
群文阅读教学模式探讨
“思”以贯之“学、练、赛、评”教学模式的实践探索
作品赏析(2)
作品赏析
浅谈新形势下美术学创新发展路径探析
“认知-迁移”教学模式在高年级阅读教学中的应用
黄保华、秦浩明、沈晨晨、王波作品
5E教学模式对我国中学数学教学的启示
欢乐绘画秀
欢乐绘画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