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2019-01-19周正骏
王 敏 周正骏 王 亮
(铜陵学院,安徽 铜陵 244000)
在2018年全国教育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改革是教育事业发展的根本动力。应用型本科院校作为面向区域经济,以应用型专业教育为基础,以社会人才需求为导向,培养高层次应用性人才的院校[1],更应该推进教育、教学模式改革,培养创新型、复合型、应用型人才。
一、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特点
《公共关系学》是应用型本科高校财经类、工商管理类专业主干课程或基础课程,学科特点鲜明,主要表现:
(一)综合性强
《公共关系学》是一门综合性的应用科学,由经营管理学、信息传播学、人际关系学构成其理论基础,其学科体系同时吸收了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学、广告学等学科的最新成就。
(二)实践性强
该课程教学目的除了让学生掌握公共关系学的基本理论知识外,还要密切联系实际,在实践中努力培养现代公共关系意识,完善自身的公共关系素质,提高实际的公共关系能力,掌握处理人际关系的技能,保证学生在未来工作中,能够很好的处理各种复杂的事件[2]。
对于这样一门综合性、实践性极强的课程,怎样通过有效的课堂教学尽量缩短学习和实践运用之间的距离,达到培养学生技能,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目的,是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关系学》教师面临的一项重要课题。本课题组以铜陵学院《公共关系学》课程为研究对象,探讨课程教学方法改革,希望能为促进应用型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提供科学的参考依据。
二、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一)教学改革是教育发展的必然选择
“十三五”规划明确提出要推动教育的产教融合,一方面推行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的应用型人才和技术技能型人才培养模式,另一方面推动专业设置、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与生产实践对接[3]。从教育的发展趋势来看,教学方式的改革是教育的必然趋势。随着高校扩招、科技发展、信息化提升,对应用型高校的人才培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新时代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必须进行教育改革,而课程改革是教育改革的基础。当前,《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还处于重理论轻实践阶段,缺乏对学生技能运用、创新意识、道德品格等素质的培养,学生无法通过课程锻炼出符合社会经济发展和企业需求的必要能力。
(二)应用型高校人才培养的理性需求
应用型本科高校是我国高等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满足中国经济社会发展以及推进中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应用型高校立足服务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针对自身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文化传承创新等方面存在的供给侧结构性问题,以行业企业岗位标准为人才培养标准的主要内容,以推动区域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为增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能力的基本导向,以文化传承创新和引领地方发展为价值依归,全面提升大学自身的供给能力,为社会提供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办学定位和培养目标共同决定了《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的必要性。
(三)现实教学过程改革的迫切需要
德国教育学家第斯多惠在《德国教师培养指南》中提出,“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知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反观当前的《公共关系学》教学过程,仍是被理论知识传授所主宰,学生被教师牵着鼻子走,亦步亦趋,高耗低效。教学过程中,老师授课费力,学生学习吃力,缺少生气与活力。“认知学习理论”强调,教师的角色应是学生构建知识能力的支持者,教师应该通过激励与唤醒,为学生创造一种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这种环境中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操作性强、功能多样性、综合性强是公共关系学的学科特点,当前的教学培养模式不能有效适应新时代下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不利于培养学生实践能力、创新精神以及自主学习能力,不利于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与可持续发展相一致。
三、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课程教学重理论轻实践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重申了党的新时期的教育方针,在原有“德智体美”基础上,增加了“劳”,更加全面地定义了新时代的教育方针与新时代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应有的基本素养。重申劳动的育人价值,即强调教育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应用所学文化与技能,有效开展自主发展和社会实践的基本能力。目前,《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教学模式大多还是采用传统的上课模式,这种以课堂教学为阵地,以教材为内容,以满堂讲为模式的课堂教学方法,对学生掌握理论基础知识,奠定扎实的学科基础,无疑是收到了良好的效果[4]。但是,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无法有效激发学生的内在动力、自主性和学习兴趣。特别对于《公共关系学》课程更注重实践运用,更需要培养学生技能和综合素质这一要求来说,这样的传统教学模式尤为欠缺。
(二)教学手段单一
当前,信息技术和互联网科技飞速发展,各种新时代教学新方法应运而生,对传统教学方式产生极大冲击。在教育改革和信息化的过程中,很多教师的教学手段和方法都进行了一定的改进,但仍存在很多问题。教师在《公共关系学》授课过程中虽然采用了多媒体教学手段,但大多只是将课本内容做成了电子课件,把“黑板公关”变成了“课件公关”,枯燥的课堂气氛无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能动性,对知识点的认知也是肤浅的。虽然运用了案例教学等教学方法,但不少授课案例过于陈旧,缺少细节,教师只是转述案例过程,缺乏对案件的系统性分析,而学生观后无异于隔靴搔痒;观看影视纪录片也是公共关系学教学的一种方式,但观后不讲解、不分析、不讨论,忽视了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最终只是囫囵吞枣,浪费教学资源。因此,必须对《公共关系学》的教学手段进行创新,以提升教学的实际效果。
(三)师资队伍素养有待提升
教师教学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和教学效果的关键因素。当前,应用型院校的教师队伍以青年为主,他们大部分是从高校毕业进入高校工作,理论素养较强,都没有接受过系统的公共关系培训与锻炼,公共关系实务操作的机会较少,更不用说公共关系思维意识的养成。由于教师自身公共关系实践能力的缺陷,使得教学过程很难具有全面性、深入性与实践性,进而可能会导致学生理论知识不扎实、理论与实践脱节的教学现象出现。同时,社会在不断进步,知识结构与经济结构也在不断发生改变,对人才的需求同样在发生转变。《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知识结构也在随着社会发展和人才需求的改变而发生改变。因此要求教师不断更新专业知识与技能,逐步提升自身综合素质,创新教育教学手段,提升学生的理论和实践能力。当下,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老师自身教学素养还有所欠缺,势必影响该课程教学的有效开展。
(四)课程考核体系有待完善
当前,在《公共关系学》课程考核方式上也存在一定的弊端。不少应用型本科高校课程进行了考核方式改革,由考试课转变为考查课,期末总成绩由传统的“期末考试成绩+平时成绩”的模式变为“期末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平时成绩”的模式,其中平时成绩以学生出勤、课堂表现、作业情况和案例小论文等形式来评定。期末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以《公共关系学》课程所学知识为基础,以社会组织的公共关系为研究对象,研究公共关系的实践应用。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平时成绩评价往往流于形式,期末老师布置课程论文(或课程设计)后未必进行必要的教学指导,很多学生都是通过网络资料查询复制而成,纯粹是为了应付,未达到设计课程论文的培养目标,不利于与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四、应用型本科高校《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改革探究
(一)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加强实训教学锻炼
课程内容是落实教学目标的载体。第一,教材是课程教学的主体,但是由于部分课程教材缺乏全面性、系统性或者教师对教材选取不合理,可能会导致教学过程中,学生对教学内容产生歧义,降低了教学的有效性。因此高校教师需要对教材进行科学、创新的改革。将教材内容中的公共关系理论知识的传统语言表述进行形象化、生动化的设计,并增加具有实践性的知识内容,改变传统教材理论性过强、语言概念化、抽象化使学生难以理解的编制形式[5]。第二,丰富课程教学内容。公共关系学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综合性学科,涉及现代社会学、心理学、经济学、市场营销学、行为学、广告学等一系列学科,需要培养学生熟练掌握多种知识原理的运用,同时具备公共关系思维、人际交往能力、创新能力等多种素质。因此在《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过程中,就要充分融合各学科的理论内涵和知识内容,为学生综合能力的培养打下理论基础。第三,加强实训教学锻炼。应用型高校培养的是应用型、复合型人才,学生要成为应用型人才,除了加强理论知识学习外,还要加强实训教学锻炼。教师在《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授课过程中,不仅要以课程教材为参考,更多是要以教材内容为基础,以实时公关事件为框架,丰富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讨论的热情,更新学生的知识库,丰富学生的阅历。教师应根据社会对人才的需求,通过鼓励学生承办各类校内外比赛、庆典、公关广告等活动,锻炼学生处理公共关系问题的能力,培养出合格的应用型高素质公关人才。
(二)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式,培养学生的实践应用技能
新时代教学方式改革应从传统的以教师为中心的知识传授型向在创新实践中获取知识转变。《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应该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性、主动性和独立性,变“组织教学”为“动机激发”,变“巩固知识”为“自我表现”,变“运用知识”为“实践创新”,改变传统以讲授式为主的课程教学方法,根据课程内容的不同特点,强调理论与实践的联系,并采用相应的教学方法,使学生掌握专业技能、知识和理论[6]。
第一,情景模拟教学法。《公共关系学》课程是以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为最终目的。传统教学方式仅靠老师一人讲授,场景单调而且形式刻板,很难引起学生的共鸣。情景模拟教学法是以一个公共事件为中心,创建与事件发生相近的虚拟场景,学生通过扮演角色,模拟事件发生、发展过程,站在各自角色角度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让学生从模拟情景中理解教学内容,为学生提供一个观察、思考和实践的展现个人能力的机会,达到培养学生知行合一的教学目的,实现理论知识向实践能力的转化。笔者在教授公共专题活动的教学中曾采用情景模拟教学法。将学生分为不同主题的团队,由学生自己确定主持人、嘉宾、记者等角色,尽可能发挥每一位同学的特长,设想各种角色特征,推动公共事件的发展,学生通过角色扮演处理可能出现的各种问题,锻炼了他们的语言表达、与人沟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二,案例教学法。公共关系案例在教学中起到连接理论与实践的作用,它具有生动性、趣味性、贴近现实性和便于记忆等特点,使学生置于实际的环境氛围中。首先,案例选择至关重要。一个好的案例可以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强化理论知识学习。实践性强的案例,特别是在最近发生的事件,容易引起学生的共鸣,便于学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案例分析。其次,案例选择要紧紧围绕教学目的,不能为抓热点而抓热点。然后,需要组织学生分组讨论。分组讨论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团队精神。
第三,“互联网+”教学模式。互联网的飞速发展为教师改变传统教学模式提供了技术支持。微课以教学短视频为主,录制方便,录制时间较短,内容精炼,情景真实,主体突出,目标明确。在《公共关系学》课堂中,可以使用微课案例解决教学内容中的重点问题和难点问题,并且大大缩短课堂讲授内容。同时,视频短片的播放,让真实的情景重现,提高了学生的注意力,提高课程教学效率。教师通过社交媒体加强师生互动。课前,教师可将教学案例提前通过社交媒体分享给学生,让学生提前接触教学内容;课中,可通过弹幕了解学生疑问并及时回答;课后,可通过微信群、qq群分享知识与案例,以便学生课后学习和讨论。社交媒体让传统的单项知识传授教学模式变为双向的、多向的信息传递和交流模式。
(三)加强师资队伍再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对教师专业素质能力提升做了详尽的设计和规划,指明了提升教师专业素质能力的目标和实现路径。教师是教育发展的第一资源,是人才培养的关键力量。但目前的公共关系教学中,部分教师的教学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第一,教师应正确定位。公共关系学教师必须确立以教学对象为主体、以学习者为中心的新的教学观,强调能力培养,关注学生全面发展,更要充分利用现代化技术手段,尝试构建个性化、数字化、终身化、网络化的教育体系,创造处处可学、随时可学的学习氛围[7]。第二,教师应提高自身专业素质。作为应用型本科高校的《公共关系学》课程老师,要不断完善充实自我,培养全新教学理念。知识是师生心灵交汇的载体,也是联系师生精神世界的纽带。因此,在《公共关系学》课程教学中,教师就要不断提高业务水平,增加知识宽度,夯实基础,钻研教材,使科学性和思想性有机结合。第三,教师应加强实践能力。《公共关系学》课程的性质要求授课教师除拥有扎实的理论基础外,还须拥有丰富的实践经验。教师应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锻炼教师对理论知识实践性的深刻认知,进而能在教学过程中传递给学生更具体实际应用型的知识内容。还可以通过校企合作,横向课题等方式,鼓励教师多参与企事业单位的各种公关策划和咨询等工作,增强教师的实践能力,做到教学和实践的良好互动,从而提高公共关系学课堂的实效性。
(四)创新考核方式,建立课程教学评价体系
教学质量考核和评价是确保教学质量和教学目标实现的重要手段。《公共关系学》作为一门实践性极强的课程,在教学考核中,应重点考核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笔者认为,对于《公共关系学》课程的考核不应该拘泥于试卷分数、课程设计,而应该侧重于考察学生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考核评价方式应多元化,如:学生课堂讨论参与程度、团队合作情况互相评分、角色扮演评价、社会实践评价等等。这样可以突破试卷对学生的束缚,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让学生从被动变为主动地学习。构建课程教学评价体系不仅能有效指导学生的学习状态,更能帮助教师提高课程教学质量。教学评价体系的范围应以人才培养目标为依据,如:学生的理论知识、创新意识、实践能力、多学科知识运用能力,以及团队协作精神、独立创新精神、思想品格等。在应用型高校中应减少理论知识分数的比重,鼓励学生向着实践能力发展并引导学生挖掘自身的潜在优秀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