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双课融通、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研究

2019-01-19

天津职业院校联合学报 2019年9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创客职业院校

(天津现代职业技术学院,天津 300350)

近年来,为了贯彻教育部关于推进高等学校创新创业教育相关文件精神,我国职业院校积极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创新创业教育,并取得了一定的创新创业教育成果,但是,我国职业院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仍面临两个亟待解决的问题:一是没有将创新创业教育很好地融入到专业教学过程中,因此,创新创业教育不能完全贯穿于职业院校整个人才培养的始终;二是绝大部分创新创业教育资源仅面向一部分表现优秀且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而职业院校学生的整体创新创业水平并没有获得大幅提升。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我们提出基于“双课融通、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以充分激发职业院校学生参与创新创业活动的兴趣,全面提升学生的整体创新创业能力水平。

一、“双课融通、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内涵

一种行之有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既要“面向全体”,又要“重点培养”,“双课融通、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正是以此为目标提出的,其具体内容主要包含以下三个方面。

(一)在第一课堂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面的覆盖”

第一课堂是面向全体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的主要阵地,可以使创新创业教育实现面的覆盖。首先,通过第一课堂,面向全体学生开设专门的创新创业教育必修课程,对学生进行创新创业通识教育,在课程教学设计上,积极营造模拟真实创新创业情境的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进行创新创业自主决策,使学生在学习创新创业基础知识的过程中,不断获得创新创业思维训练,培养学生创新创业意识。其次,使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课程教学有机结合起来,通过专业课程教学内容改革,合理选择课程教学载体,以项目实践为核心,以产品开发为课程教学载体,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到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导学生在完成具体产品设计开发的过程中强化创新性思维训练。另外,开设创新创业类专业选修课,将小型的创新创业项目融入到课程教学项目中,课程教学实施完全以学生为主体,针对具体的创业项目,围绕项目产品的策划、开发、制作以及展销整个环节展开教学,努力营造非常接近真实运营场景的学习环境,在课程教学过程中,使学生由过去纯粹的学习者向学习者、创作者和创业者多重身份的角色转换,强化他们解决创新创业实践过程中实际问题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从而逐渐提升学生在专业领域内的创新意识与能力,真正做到“学、做、创”一体。

(二)创新第二课堂活动,实现“分类施教、重点培养”

一直以来,第二课堂都是职业院校培养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重要途径,通过第二课堂可以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勇于创新的意识,锻炼学生创业项目开发的能力,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创新创业思维习惯。

为了达到全员参与、重点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目标,通过第二课堂可开展“普及型”和“社团型”两类创新创业活动。“普及型”创新创业活动主要是面向各专业学生,举办创新创业沙龙、创新创业成果展、创新创业专题讲座、创新创业集市等活动,为学生搭建创新创业实践经验交流与分享、创新创业成果展示的平台。“社团型”创新创业活动是通过重点打造品牌学生创客社团,为学生提供创业项目实践机会,社团活动以创业项目为载体,完全按照项目化运作的形式面向部分有创新创业意愿的学生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活动,训练学生的项目开发、项目管理、团队合作等各方面的能力。创客社团活动对全体学生是完全开放的,创客社团定期会开展创业实践项目的展示体验活动,针对一年级的学生,成立创新创业兴趣小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爱好,有选择的参加创客社团的相关体验活动,充分发挥不同基础、不同特长学生在兴趣、能力、爱好等方面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意识,学生进入二年级后,根据学生的专业特长和兴趣选拔部分优秀学生进入创客社团,由专业教师进行创业项目指导,实现“分类施教”和“重点培养”。

(三)多专业融合,实现“跨界学习”

教学内容融合是指完全打破传统课程体系的高度结构化和专门化,跨专业进行课程体系的设计、课程的开发和实施,充分考虑专业群各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及专业的交叉、衔接等特点,为每个专业配置模块化的专业核心课程,允许学生根据自身兴趣爱好选择不同的模块化课程组合进行跨界学习,拓宽专业视野。通过相关专业教学内容的融合,实现专业群范围内的课程教学资源整合与共享,提高课程资源开发质量和使用效率。

师资融合是为了保证专业群模块化课程的教学实施,而从专业融合的角度打造师资队伍,完全打破传统的教研室界限,根据模块化课程教学和创新创业项目实施的需要,在充分考虑不同专业教师特长的基础上,跨专业打造教学团队,每一个教学团队由来自不同专业背景具有不同专业特长的教师组成,通过师资融合促使教学团队成员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从而最大化教学团队力量。同时,在项目化课程的教学实施上,建立由专业教师、企业工程师、教学辅助人员共同组成的课程教学团队,实践“一课多师”的协作教学组织形式,全面提升课程教学质量。

学习者的融合是根据创新创业项目开发对专业的需求,跨专业打造学生创客团队,创客团队成员由来自专业群中不同专业的学生组成,并由两个以上不同专业背景的专业教师指导,创客社团活动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模式开展,使不同专业背景的学生互相学习、互相交流、互相启发,实现专业技能互补,创新思维交流,让师生在项目实践中共同成长。

教学资源融合包括实践教学资源的融合和课程教学资源的融合,通过整合专业群中相关专业的资源,可有效解决专业群内资源不足或重复建设的问题,有利于实现资源共建共享。建立多专业共享的实训基地和创新创业学习交流平台,既可以为所有创客学生提供实践锻炼的机会,使创客社团的创新创业活动朝着实战化发展,也可以为学生提供许多成功的创新创业案例供学生参考和借鉴,帮助创客学生提高创新创业的成功率。

二、“双课融通、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施路径

(一)打造融“产、教、创”为一体的实践平台,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

构建融“产、教、创”为一体的实践平台,是职业院校强化学生创新创业实践能力培养的有力抓手。职业院校可通过深化产教融合,在教学场地共享、教学资源共享、教学成果共享的原则基础上,引进企业先进的设备,建立“校中厂”和校内“创意工坊”,打造具有真实企业生产环境的校内实训基地,使课程教学与企业生产高度融合,打造以专业技能训练为基础,综合实训为提高,创新创业实践求发展,具有真实生产环境的校内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同时,依托校内“创意工坊”,以“开放、创新”为引领,建立创业培训工作室、创新创业模拟工作室、创新创业成果展厅,积极开发创新创业项目,鼓励创客社团学生根据自身的专业特长和兴趣,在老师的指导下,开展创新创业实践活动,逐步将学生的创新创业设想转变为创业实践行为,在创业实践中不断积累项目运营管理经验,提升学生的实际创业能力。

(二)构建“底层可共享、中层可渗透、顶层可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融创新创业教育与专业教育为一体

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与专业教育相互融合,只有这样才能形成合力,最大程度地提升学生的专业知识技能以及创新创业能力。而课程是创新创业教育的基本载体,职业院校要实现专业融合,并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应该以专业群为单位,构建“底层可共享、中层可渗透、顶层可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

“底层可共享”是指专业群中各专业具有共同的公共基础课和专业基础课,其中,除了培养学生德、智、体、美、劳等基本素质的课程外,在公共基础课中还增加《创业基础》、《创业思维与方法》等创业类通识课程,为学生进一步学习专业课程和进行创新创业实践提供方法论,而专业基础课是培养专业群学生学习专业核心课程所必需掌握的基础知识和技能。“中层可渗透”是指专业群中不同专业方向开设的专业核心课程内容可以相互渗透,使学生能够根据专业发展的需要进行跨界交叉学习,从而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和视野,同时,通过课程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程教学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顶层可互选”是在学生掌握了扎实的专业核心技能后,帮助学生进一步开拓视野,拓宽职业能力范围而开设的专业群互选课程,包括创新创业类选修课,既可以培养学生的知识迁移和岗位迁移能力,还能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和创新能力。

“底层可共享、中层可渗透、顶层可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通过合理平衡专业课程与创新创业教育课程的比例,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实现专业融合,既可以使学生掌握扎实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又能通过跨界交叉学习帮助学生开拓视野,激发学生的创新创业灵感。

(三)深入开展“课堂教学革命”,培养学生创新性思维

课堂教学是训练学生创新性思维的主要阵地,深入开展专业课程的课堂教学革命,改革传统教学理念和教学方法,突出项目化教学,在专业技术技能课程教学过程中引入CDIO工程教育模式,将实践教学与理论教学有机结合,引导学生在产品研发到产品生产的整个生命周期中主动探索专业知识,加强学生基础专业技术知识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新产品的开发过程中鼓励学生进行创新。充分运用讨论式和启发式教学,以学生为中心,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感受课程项目的筹划、设计和实施过程,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习惯。创建以小组为单位的探究式学习模式,教师根据项目教学的目标和内容,精心准备,提出有适当难度的问题,引导各小组学生在完成项目任务的过程中,积极思考,相互交流与启发,使学生的思维相互碰撞,撞击出创造性的思维火花,促进学生创造思维的发展。

(四)加强学生创客社团的建设与管理,提高社团活动质量

要充分发挥创客社团在创新创业教育中的作用,必须将创客社团活动纳入学校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中,并制定完善的制度,对创客社团项目的申报、审批、社团活动实施与评价进行规范化管理,并为创客社团配备相应的硬件设施和专业的指导教师,鼓励创客社团精心设计活动的内容,制定详细的创客社团活动计划,并聘请社会上众创空间和风投公司的专业人才来学校授课和指导,提升创客社团活动质量。同时,通过深化产教融合,整合合作企业的资源,积极引进企业已经完成或者正在实施的项目,将这些项目作为创客社团锻炼创新创业实践能力的载体,引导学生对这些项目进行实践创新,衍生出新的项目,逐渐形成创客社团的实践案例库。另外,鼓励各创客社团指导教师编写创业项目化教材,使创客社团活动更加规范,并将创客社团活动纳入学校的学分制体系,加强学生参与创客活动的学时、学分管理,学生参加创客社团活动达到一定学时后,可获得类似选修课一样的学分,提高学生参加创客社团活动的积极性。

(五)“赛创联动、课团共育”,培养学生创新创业精神

职业院校可以利用“产、教、创”一体化的实践平台,打造二级学院、学校、省市以及全国四级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平台,鼓励学生结合专业特点积极参加各级各类竞赛活动。充分利用第二课堂,将创新创业大赛和职业技能竞赛相结合,选择竞赛项目作为社团活动载体,定期开展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国“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等各项赛事的选拔赛,选拔优秀学生进入学生创客社团和职业技能大赛专项训练团队进行重点培养,积极做好各项赛事的宣传、选手选拔、大赛准备等各项工作,鼓励学生人人参与技能竞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活动,让学生在合作学习模式中学习相关知识的同时参与职业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提高学习兴趣,发现差距,体现学生学习成就感。

同时,完善技能大赛和创新创业大赛奖励制度,加大奖励的力度和广度,设立技术能手奖学金和创业之星奖学金,对在各种创新创业大赛和技能竞赛中表现突出的学生给予奖励,提升师生参加各项赛事的积极性,营造“以赛促教”、“以赛促学”、“以赛促创”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通过大赛来不断培育和锤炼学生的竞争意识和创新精神。

三、“双课融通、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价值体现

“双课融通、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融专业教育与创新创业教育为一体,确立了“全面覆盖、重点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可以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实现专业融合,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一)确立“全面覆盖、重点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

“双课融通、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确立了“全面覆盖、重点培养”的创新创业教育理念,通过构建“底层可共享、中层可渗透、顶层可互选”的专业群课程体系以及专业课程教学内容的改革,在第一课堂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结合专业开展特色社团活动将创新创业教育植入第二课堂,既有面向全体学生与专业知识学习和技能训练相结合的融入性创新创业教育,也有针对部分有创新创业意愿且有专业特长的学生的分类施教和重点培养,有利于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水平的整体提升。

(二)形成可供借鉴的“双课融通+工坊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

通过搭建融“产、教、创”为一体的实践平台,在第一课堂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并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学生创客社团活动,可形成一套可供借鉴的“双课融通+工坊实践”的创新创业教育体系,该体系以“第一课堂教学为主导,第二课堂社团活动为延伸,工坊实践为引导”,能够有效地将创新创业教育融入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并依托“创意工坊”来加强创新创业实战训练,通过三者的相互衔接,使创新创业教育全面覆盖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始终,全方位、多角度地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三)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

通过在专业教育中融入创新创业教育,以及开展创新创业沙龙、创新创业集市、创新创业大赛等各类活动,实现“赛创联动、课团共育”,可以激发学生参与创新创业的兴趣,引导学生把大量的课余时间花在与专业知识和技能增长以及提高自身创新创业能力的第二课堂活动中,从而营造良好的创新创业校园文化氛围,极大地提高各专业学生参加第二课堂创新创业活动的参与率,丰富职业院校学生大学三年的课余生活,提高学生的创新创业能力。

(四)实现专业融合,促进师生教学相长

“双课融通、专业融合”的创新创业教育模式的实施,有利于促进不同专业教师和不同专业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营造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和学生与学生之间相互学习相互促进的教学氛围,将传统单纯的直线式“师—生”学习交流转变为网状立体的交流,帮助专业教师和学生拓展专业视野,使师生通过专业内部、相关专业之间以及理论和实践之间知识整合和融会贯通,最终完成多种专业知识和技能的融合,全面提升师生的专业综合素质,实现教学相长。

总之,提升学生创新创业能力一直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目标,打破专业之间的壁垒,加强专业融合,注重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融通,并强化实践训练,是培养职业院校学生创新创业能力的有效途径,职业院校应科学构建专业课程体系,积极开展形式多样的第二课堂活动,搭建完善的创新创业实践平台,努力营造一个鼓励学生创新创业的教学环境,有效促进创新创业人才的培养。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创客职业院校
基于职业院校创新人才培养的数学建模实践活动探索
职业院校财务会计网络化建设
高校“人工智能”第二课堂建设探讨
第二课堂
如何加强职业院校学生的德育教育
“小创客”有法宝
浅谈职业院校中的美术教育
晋江“四点钟学校” 孩子们的第二课堂
创客
创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