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在阅读中挖掘幼儿发展的积极因素

2019-01-19刘生邦

天津教育 2019年30期
关键词:事物情感幼儿

刘生邦

(甘肃省酒泉市第二幼儿园,甘肃 酒泉 735000)

“太多太多的东西,依赖于对阅读的爱好。”这是《培养天才儿童60法》的作者杰瑞·克里斯(美国)关于阅读的阐述。他认为:培养儿童的第一法是“教孩子热爱阅读”。他经研究得出结论:孩子是否具有“爱好阅读”的天赋,两者之间有很大差异。“优等学生”与“一般学生”相比,“智力仅仅高出平均水平那么一点点”;但天才儿童有一个共同的特质,那就是他们都喜欢阅读。他建议父母:最好在孩子能独立阅读之前,父母就应该让孩子坐在自己的大腿上,听自己讲故事,进而让他们看着书本听故事、讲故事,不久孩子就会慢慢身临其境、能自己阅读了。那么,如何指导幼儿进行阅读呢?

一、在幼儿牙牙学语时进行阅读教育

阅读教育宜早不宜迟。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20世纪七八十年代就向世界发出“走向阅读世界”的呼唤,呼吁各国要重视儿童的早期阅读。新加坡更是要求在孩子18个月的时候,父母就要念书给孩子听。有研究表明:常听父母读书的孩子,智商比不听读书的孩子要高很多,并且容易养成阅读的习惯。在孩子牙牙学语时,父母就应该坚持为孩子阅读。因为阅读不仅能帮助孩子尽早涉足知识的海洋、开阔视野、启迪智慧,更有助于培养增强幼儿学习处事的专注力;尤其在新媒体层出不穷、全民“低头族”、碎片化浅阅读盛行、传统纸质书刊阅读遭遇冷落遗弃的今天,重视并认真抓好幼儿的阅读教育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些滋养和熏陶将会影响孩子以后各阶段的学习和发展。

我们知道,把一个孩子放到一个正常的环境里,没有人特意教他说话,他在潜移默化下也会学会说话;但是把一个孩子放在正常的环境里,没有人教他阅读,他只能是一个文盲。所以,为了孩子阅读,我们在家里应给其开辟一个家庭图书角,经常为孩子购置适合其阅读的书籍,父母也要养成与孩子一起阅读的习惯,每天至少花15分钟时间与孩子一起阅读有趣的文章。但不能用多媒体浅阅读来取代纸质书籍的阅读,因为两者的大脑功用和阅读效果是不一样的。

在孩子阅读遇到生字及不理解的词句时,父母要通过耐心引导孩子通过学习拼音识读、与孩子一起讨论分析、交流心得等方式给予适当的启发指导;并通过自己的耳濡目染激发孩子自发阅读的兴趣冲动,进而养成其独立阅读的好习惯。

二、在阅读中培养幼儿的语言感知能力

阅读也是让幼儿感悟生活、体验各种生活情境的重要途径。阅读能把知识与感悟深切地融入幼儿的情感世界,让幼儿在阅读中获取知识、感悟道理、体验生活、增长见识。幼儿阅读虽然具有很强的机械性和说教性,但其有助于培养幼儿的语言感知和说话表达能力,其阅读的广度或将影响决定他未来的优秀程度。

幼儿园《语言》《科学》《社会》等领域的教材生活性、实践性、趣味性都比较强,这些教材中呈现的大量图例和故事内容生动有趣、通俗易懂,若在教学中充分引导阅读,充分调动幼儿眼、口、脑等多种感官参与信息收集,则更能引发幼儿的感官应激,比枯燥的“讲道理”更能触动幼儿的情感体验。这种多感官协同活动,能达到由表及里、由浅入深的认知效果;同时,读也是“说”的重要基础,是培养幼儿思维和语言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我们在平时不经意能听到一些幼儿俏皮诙谐、平仄押韵、出口成章的顺口溜,有些就超出了幼儿的语言创造能力。这正是基于平时朗朗上口的阅读及丰富的阅读想象,才培养造就了幼儿超乎寻常的语感。

三、在阅读中培养幼儿的健康人格

幼儿的认知过程是外界刺激与幼儿心理情感交流契合的过程,而情感体验则贯穿于幼儿成长发展的过程和空间。从今天的教育发展状况来看,知识技能教育受到重视且发展相对比较好,而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在平时的学前教育中常常停留在口头上。尤其对幼儿阅读习惯的培养,没有站在孩子一生成长发展的制高点来谋篇布局。阅读能力决定幼儿对事物的认知能力,而认知能力又影响幼儿对事物的评判和体验结果。长期有计划地对孩子进行阅读训练,对挖掘培养孩子观察事物、认识事物的敏锐性和缜密性具有独到的诱发激励效果;反复有效的阅读不仅能识字识词、言辞达意,更能对幼儿情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促使其产生尝试体验的冲动。比如学习游泳,我们可以通过听讲、读书、看影视等途径获得相关知识,然而作为幼儿总想模仿体验一把,由最初的听读看到有想“动”的体验冲动,这就又经历了一次质的飞跃。其人格内涵也得到了进一步丰富和拓展。

能对幼儿进行有效阅读训练的课程当数幼儿园的《语言》《社会》《科学》等三大领域了。其最大特点就是突出内化和体验的功能,对幼儿进行品德情感教育培养。例如:幼儿园每天安排幼儿进行经典诵读,让其感受诗文词赋的优美韵律和深远意境,既传承弘扬了中国传统经典文化,又让幼儿感受领悟了人文历史和大自然的美好。有了这些亲身体验,随着年龄的增长,幼儿就会对经典诗文所描述的情景有一定的感受和理解。这样从看绘本、读故事、讲故事、实践故事来逐步培养塑造幼儿健康完善的人格,要比教师千言万语、苦口婆心的说教产生的效果更为深切久远。

四、在阅读中培养幼儿的探究精神

探索是幼儿学习知识,发展能力的必要途径。有谚语说:“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吟诗也会吟。”阅读的突出特点是给了幼儿直观的感受、体会、领悟,以及再认识、再发现、再创造的认知方法。幼儿年龄小,好奇心强,对未知事物具有极大的兴趣。幼儿经过反复阅读、并通过对语言的感受和情感的过滤体验,对外界事物的感知就会在脑海中产生初步的表象,就会萌发对外界事物探究涉猎的冲动。这就要求父母或教师在对幼儿进行阅读教育时必须坚持“以幼儿发展为本”的理念,应该尽量多进行引导启发,突出幼儿的主体地位,引导幼儿注意身边的科学现象,支持鼓励他们多观察、多发现、大胆提问、大胆质疑,激发他们自主阅读的积极性,让他们在主动体验中认知外界事物,使所认知的事物与其情感产生“共鸣”,从而感受生活的多姿多彩和知识的奇妙有趣;更让幼儿在体验中有所感悟,在感悟中有所升华,进而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养成探索自然、征服自然的科学探究精神。

五、让孩子与父母在一起阅读中成长

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指出,“家庭是人生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要给孩子讲好人生第一课,帮助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家庭教育对孩子的重要影响不言而喻。家庭教育不等于只教育孩子,只有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都受教育、都有进步,才是真正完全的家庭教育。身教胜于言教。我们要求孩子爱好阅读、喜欢读书、养成阅读的习惯,父母自己首先要培养读书的兴趣,经常阅读、爱好阅读,与孩子一起读书欣赏、一起讲故事、一起讨论问题、分享体会,通过自己的身体力行影响和感染孩子。

孩子是父母的一面镜子。父母要教育孩子,首先自己也要受教育;要改变孩子,首先要改变自己;要求孩子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虽然随着年龄增长,精力有所下降;但也要把阅读作为颐养身心、健脑益智的好习惯、好方法持之以恒。这样不仅使自己受益匪浅,自我得到巩固提升,而且对孩子也进行了潜移默化的引导,培养了孩子动口动脑的良好习惯;同时也能加深孩子与父母的亲情,从而达到学习知识与培育情感双赢的效果。

六、结语

中华文化中“己所不欲,勿施于人”的思想精髓在父母、家庭教育孩子方面也有异曲同工之处。为人父母、为人之“师”,自己都做不到的事如果一味要求年幼的孩子去做,往往会适得其反。我们期待每个家庭、每位父母都能重视幼儿阅读习惯和能力的培养。让孩子与父母在一起阅读中成长。

猜你喜欢

事物情感幼儿
如何让幼儿爱上阅读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美好的事物
如何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失落的情感
情感
如何在情感中自我成长,保持独立
奇妙事物用心看
让幼儿的每一天充满阳光——论幼儿自信心的建立和培养
TINY TIMES 3: A REAL HI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