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东察院山徐氏家族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2019-01-19李锦伟
李锦伟
黔东察院山徐氏家族文化中的人文精神
李锦伟
(铜仁学院 武陵民族文化研究中心,贵州 铜仁 554300)
徐氏家族在明清时期创造出了辉煌灿烂的察院山文化,引领黔东,享誉贵州,影响全国。徐宰六、徐穆、徐以暹、徐镇、徐如澍等是察院山人的代表。他们的生平事迹体现了察院山人“立品行”、“正风尚”、“课子弟”、“尊儒道”等传统美德,反映了察院山人积极进取、伸张正义、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精神品质,也包含了察院山文化主张耕读为本,强调人格完善,重视诗教传承,既汲取儒家精神又秉承道家思想,追求超脱之境的文化内涵。徐氏家族始终坚持耕读为本,将儒道互包、兼容并蓄、耕读相济、仕隐皆然、内涵广博的察院山文化代代传承。
耕读为本; 察院山; 徐氏家族; 人文精神
察院山,即现在的茶园山村,是一个有着300年历史的徐氏家族村落,位于贵州省铜仁市六龙山腹地,在行政区划上隶属于碧江区漾头镇茶园山村。为了纪念该家族中曾任南明按察使司副使的察院山开辟者徐以暹及其曾任云南按察使司按察使的伯父徐穆,人们便把此地叫为察院山。该村环境优美,四季如画,历史悠久,文化厚重,是黔东大地一颗璀璨的明珠,也因其优美的自然景观和厚重的人文印记而列入了“中国传统村落名录”。
察院山的徐氏家族,向来坚持“立品行”、“正风尚”、“课子弟”、“尊儒道”等传统美德,习文重教,耕读传家。在明清科举制时代,察院山涌现出2个进士、10个举人,还有不计其数的读书人,其中在外为官者十余人。这小小的黔东山村,可谓人才济济,他们创造出的辉煌灿烂的察院山文化,引领黔东,乃至在贵州文化史上都具有重大意义。然而,通过学术研究的回顾,我们发现学界对察院山历史文化的研究很是不足,仅见几篇论著问世:一是周政文的著作《黔东茶园山文化解读》,作者在该书中依据家族资料对黔东察院山徐氏家族的历史文化尤其是诗教文化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解读[1];二是王者香曾撰文两篇,分别是考察并概要叙述了茶园山庄的开辟、人文、景观及文物等情况[2] 22-24, 以及通过搜集家族资料和南明史料,挖掘徐以暹的生平事迹及其开辟察院山庄的情况[3]1-10。这少数几篇论著当然难以穷尽内涵丰富的察院山文化研究。也即是说,对察院山文化的挖掘和研究,还有很大空间。基于此,本文拟选取察院山徐氏家族几个代表性人物并梳理其生平事迹,从耕读传家的角度概括他们在察院山文化传承中的地位及其身上所体现出来的人文精神,以丰富察院山文化内涵的研究。
一、徐宰六:察院山耕读文化的始祖
有人将察院山文化解读为一种典型的耕读文化[1],是有一定道理的。若要知道铜仁察院山这种耕读文化传统是如何奠基和形成发展的,还必须从迁铜徐氏始祖徐宰六说起。
徐宰六(约1491-1581),号北楼,铜仁徐氏始祖,也是秦朝时奉秦始皇命赴日本寻找长生不老药的徐福的第五十六代孙,世居江西抚州府临川县,明正德间庠生,诗人,于嘉靖元年(1522),由江西临川迁居铜仁[4]21。
徐宰六迁居铜仁的原因,是与当时的社会背景密切相关的。元明清时期,由于政治、经济、军事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全国出现了许多大规模的移民浪潮,尤其是江西地区因人地矛盾非常尖锐,导致大批民众为谋生计,纷纷离开家乡,向人少地广的湖广、四川等地迁移,由此出现了元明清历史上著名的“江西填湖广”、”湖广填四川”的移民运动。而徐宰六就是这场移民运动中的一份子。他先溯长江而上,到达洞庭湖,再从常德逆沅江、锦江而来,最终达到铜仁。当他在铜仁看到此地风景迷人,俨然世外桃源,便决定不走了,于是在铜仁定居下来,从而成为了铜仁徐氏家族之始祖[5]。
作为铜仁徐氏始祖的徐宰六,出生于儒家文化厚重的才子之乡——临川,自幼深受传统儒学熏陶。虽然自己因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在科举的道路上走远,但儒家耕读为本的思想显然在其心中早已根深蒂固,并力图将之传于后人。落籍桃源圣境般的铜仁后,徐宰六生活相对安定,这有利于他更好地践行耕读为本的思想。他在耕读之余,注重对子孙的文化教育和人格培养,常以诗教课之,开启了徐氏以耕读为本、诗教传承的家族风尚,初步奠定了耕读诗教的传统。此后,察院山徐氏家族子孙继承始祖耕读传家之风,把耕读文化发扬光大于黔东大地,影响深远。
除了培养子孙努力读书外,徐宰六也致力于全郡教育的发展。此前,铜仁的教育非常落后,比如从明永乐十一年(1413)设府以来,一直到嘉靖三年(1524),在这一百多年中郡人没有一个中举的。这种状况引起了地方官员的高度重视,也使郡人纷纷关注。为了尽可能地改变教育落后的状况,徐宰六意识到,必须首先把学校办好,延请名师授课。为此,他倾心于兴学之事,先和郡人商议增修学宫,在得到政府支持后,又积极奔走,四方筹措资金。同时,自己因精通阴阳堪舆之学,主动为学宫选址并酌定坐向。在徐宰六等人的努力下,学宫修缮好了,也聘请了名师安心授课,学子当然也更加努力学习。三年后,在嘉靖七年(1528)的戊子科考中就有郑重、王兰、饶俦和戴廷诏四人中举,一时轰动,皆认为是徐宰六之功。难怪其九世孙徐楘自豪地说:“铜仁之有乡荐,公(宰六)实举之;铜仁之有进士,公实成之。”[5]可以看出,徐宰六积极倡导设学兴教,具有文化开发的意义,促进了铜仁文化教育的发展。
徐宰六虽然文凭不高,仅为一庠生,但他博学多才,长于经史,工于诗联,见多识广,有知人之鉴,善于结交朋友,先后与地方官员和文人如参议蔡潮、刘望之,知府方宸、葛政、魏文相、李资坤,名士陈半酸等交往甚密。为了泽及子孙,培育后人,他还主动与当时铜仁的望族及文化名流联姻,如其子徐鹤年娶陈半酸之女为妻,其女嫁给喻家之子。徐宰六的外孙喻政,字漳澜,万历甲午解元,乙未联捷进士,历官南京兵部职方司郎中,福建福州知府,清操自励,爱民如子,时称治行第一。这种与当地望族主动联姻之举,一直延续,不仅为其家族耕读为本、诗教传家奠定了基础,促使徐氏家族人文蔚起,并以其科教鼎盛之风引领整个黔东,对铜仁文化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徐宰六以其广阔深远的文化视角,特别是其重视教育的思想和行为,谓其泽被铜仁是名至而实归的[1]。
徐宰六迁入铜仁后是一直居住于城内(现中南门古城),没上过察院山,还不能算作真正的察院山人,但作为察院山徐氏的铜仁始祖,对察院山文化的形成和发展影响甚大。可以说,后来察院山耕读文化特征的形成就是肇始于他。所以,我们研究察院山文化不能不去关注徐宰六这个具有开创之功的历史人物。
二、徐穆:百姓拥戴的地方好官
在察院山徐氏家族中,外出为官且很有政声的人较多,而徐穆即是其中典型的一个。
徐穆(1565-1624),字钦之,号钟汝,是铜仁徐氏之第三代,徐福第五十八代孙,也是上察院山开辟徐福山庄的徐以暹的伯伯。他从小就非常聪明,异于他人,尚在私塾念书时,就能够做到过目不忘,背诵如流。他有志于通过读书参加科举考试以实现自己的伟大抱负。通过辛勤苦读,他积累了丰富的传统文化知识,在万历二十二年(1594)的甲午乡试中考中举人,可惜在第二年(1595)的会试中发挥不佳,落第而归。回到家乡后,他越发感到自己的知识储备还不够,于是学习更加努力,常常废寝忘食。这样坚持几年下来,他的知识功底和文化水平有了明显长进,学业更为精湛,终于在万历二十九年(1601)的辛丑会试中考中进士。因此,他不仅是察院山徐氏家族中最早中进士之人,也是当时铜仁少有的几个进士之一。
中进士之后,徐穆最初是担任浙江崇德县(今嘉兴)知县。谁知当时官场险恶,尔虞我诈,而徐穆做人为官又酌泉自砥、刚正不阿,不愿意同流合污,于是申请调离崇德县。不久,徐穆被调往河南原武(今原阳县)任知县。他在治理原武县期间,一心为民,很有政声,不久又擢升为南比部郎。在南比部郎任上,因闲暇时间相对较多,他就充分利用这些空闲时间多多看书、赋诗,自娱自乐,生活过得倒也很充实。万历四十年(1612)又被派往福建兴化府做知府。兴化府历来民风犷悍,难以抚驭,徐穆在兴化府任知府时间长达两届六年。在这六年中,徐穆为政始终以人为本,宽大简静,休养生息,在他治下的兴化府百姓安居乐业,几于无讼,社会秩序稳定,政治一片清明,深获百姓爱戴,百姓特意为其勒石立碑,记其政事,称他为“旷古仅见之循良”,极力挽留他[6]。可见,徐穆在百姓心目中的地位是何其崇高。
正是因为徐穆在福建兴化府的治理很有政绩,在兴化府两届任满后,于万历四十六年(1618)又升任云南按察使司副使。有一天,中央派到云南的抚按官见天象有异,怕是将要遭受水旱之灾,想回京报告给皇帝。当时正和徐穆商量这事,徐穆立即建议抚按别这么干,说天象乃祥异事,不一定正确,而水旱灾害是看得见的事,现在灾难还未出现就去报告给皇帝,一是怕有无中生有之嫌,二是给中央政府产生一定麻烦,所以建议既然还没有出现灾难就不要给皇帝汇报了。在他的建议下,最终抚按放弃了这一做法[5]。不久,徐穆又转任河南布政使司参政。当时,沿河各地百姓,每年都要向政府交纳钱物以供修筑沿河堤坝所需,但有些政府官员却借修筑堤坝之名,无端增加各种捐税,大肆勒索百姓。长期以来,当地百姓为此苦不堪言,深受其害。徐穆到任后见此情形,立即整顿吏治,严禁地方各级官员借机勒索百姓的行为,要求减免各种杂税,减轻百姓负担,还百姓以安定安稳的生活[5]。有了他的严格治吏,河南沿河百姓受惠良多。之后,徐穆再升任云南按察使。刚上任不久,就有一些人想贿赂他以获得某些好处,均被他果断拒绝,维持自己做人为官的清廉本色。比如,当时有人拿一酒瓶子给他,让他尝尝瓶子里的酒好不好。他不知道这里面有蹊跷,待他开启瓶子后,见瓶子里全是黄金,他先是一怔,旋即想到一个处理这瓶黄金的好办法,就是将这些黄金全部充公,归于学宫,充当学校的办学经费,同时按法律惩处行贿之人[6]。他的这一做法不仅严厉地打击了行贿之人,表明了自己并不是贪腐之官,而且也震慑了官场的贿赂之恶习,此后再也没人敢给他送礼行贿了。同时,他对中饱私囊、狡黠欺骗之恶习也是深恶痛绝。以前有一观察使修理城堡,理应给工人足数的工资,但他却只给工人一半,另一半全部收入自己囊中,一个叫夏尽忠的守卒因和他关系要好,秘密领得百余金饷物。徐穆知晓这事非常惊讶,立即曝光其事,并以罪惩罚之。徐穆有一叫范齐富的老乡有一天受狡黠者欺骗,辛辛苦苦积累下来的五十余金工资全部被骗光,跑到徐穆那里倾诉。徐穆见其可怜状,决定彻查此事,经过徐穆的努力,终于查出作案之人,并如数追回被骗之金,还给齐富[6]。徐穆的嫉恶如仇、精心内典、为民着想的为政之风给当时腐败的官场和黑暗的政治带来了一丝亮光。云南的父老乡亲和福建、河南的百姓一样,都称颂徐穆的为政之德。
天启甲子年(1624),徐穆病逝,享年六十岁。他历官二十余年,“所至民怀吏畏,治行卓著”[7]220。他“所至见德,所去见思,甘棠之咏,异地同声,忠信可格豚鱼,良不诬也。大抵钦之为人,心则渊澄,器则岳峙,为玉韫不为丸跳,而淡泊无欲之衷终始不渝。”[6]
三、徐以暹:察院山庄的“开辟者”
作为有着贵州最具魅力的民族村寨、少数民族特色村寨和传统村落等称号的察院山正逐渐为世人所知,可是关于它的历史可能就知之者较少了。要了解察院山的历史,有一个关键性的人物是绕不开的,他就是察院山庄的开辟者——徐以暹。
徐以暹(1606-1699),字赤海,徐福第五十九代孙,迁铜徐氏始祖宰六的曾孙。30岁时,徐以暹考中明崇祯丙子科举人,不久被明朝廷授以官职,担任广东潮阳县知县。不久,明亡,但广东仍在南明朝廷势力范围内。以暹有意加入南明政权进行抗清,被南明桂王擢升为广东按察使司佥事,分守肇罗道[8]17。
当时,广东沿海地区时常有流民因生活所迫,聚众为“贼”,抢掠百姓,给当地百姓带来严重危害。南明朝廷为稳定社会秩序,就派有胆识并遇事果敢有决断的徐以暹去招抚这帮“海贼”。徐以暹认为这帮“海贼”是可以争取过来充实抗清力量的,故只身前往“贼巢”,试图说服他们莫害百姓,一致抗清。当他到“贼巢”时,天已晚,就决定先在那里住一晚,再谈事。当夜深人静时,徐以暹在熟睡中鼾声响亮,异于常人。“海贼”听其鼾声,感到非常吃惊,觉得徐以暹绝非常人。加上以暹身长九尺,体貌丰硕,乃“真异人也”。待第二天清早醒来,徐以暹稳坐帐中,召集这些“海贼”,给他们讲道理,晓以民族大义,希望他们以民族利益为重,不要欺负百姓,加入到抗清斗争中来。在以暹的说服下,这帮“海贼”终于纷纷表示愿意服从,听命于南明朝廷[7]221。正因此事,南明朝廷觉得徐以暹办事能力强,又升任其为广西按察使司副使,分巡桂林道。在该任上,他为官清正廉洁、刚正不阿、一身正气。当时,南明朝廷内政治黑暗不堪,官场贪腐之风盛行,徐以暹对这种现象深恶痛绝,多次建议当政者严厉打击和惩处这些贪残骄纵之官,但结果反遭这些贪官的联合排挤。见在这种腐败不堪的政治中无法力挽逛澜,他不愿同流合污,于是决定辞官回家。清顺治九年(1652),遂乞归,结束了在两粤十余年的为官生涯[5]。
辞官后,徐以暹本打算回归故乡,但因战火连绵,道路中断,难以回归铜仁,只好举家避居于广东一山区。当然,当时他之所以选择避居于广东而没能想方设法回到铜仁,还因为他对南明朝廷依然抱有一丝幻想,企望南明朝廷能够革新吏治,重新构建一个风清气正的政治氛围。因此,他愿避居于广东以便观望。没想到,南明小朝廷继续沉沦。徐以暹一直等了整整十年也未能看到自己想要的结果。顺治十八年(1661)南明朝廷最终灭亡。徐以暹见反清复明彻底无望,于是打消此念头,是年便携家回到铜仁。
徐以暹辗转终于回到家乡,可是呈现在眼前的是一幅破败景象,家园一片荒凉,尤其是徐氏家族中成员一个不在。 因为其家族成员早在十三年前(1648)的戊子兵变中遭到毁灭性的灾难。在这次兵变中,铜仁遭到流寇的屠城,受难者不可胜数。徐氏家族除了徐以暹因为在粤抗清,以及其子徐懋德先被掳后逃脱而幸免于难外,其余大大小小几十口人全部惨遭杀戮。所以,经过这次兵变,铜仁徐氏只剩徐以暹父子一脉仅存。
徐以暹面对这苍凉之地和亲故无存的惨状,悲怆至极,同时又为躲避清朝统治者追究,“家居杜门,绝口不言在粤时事”[5]。虽然如此,他抗清之意还未完全泯灭,依然静观政治形势发展,甚至对当时的吴三桂反清还抱有过幻想。直到吴三桂覆亡后,徐以暹为了逃避是非之嫌和家族命运再遭不测,于康熙十八年(1679)移居察院山。有学者把徐以暹开辟和移居察院山的原因概括为“避秦”或“避清”[3]1,故察院山文化从其初衷来讲可算是一种隐逸文化。
徐以暹开辟察院山庄据险避世,正值兵荒马乱之时。察院山虽是一个桃源之所,由于走得匆忙,粮食储备不足。所以,初到察院山的生活是极其艰难的,熬到第二年冬天,就完全断炊了,唯有靠儿孙挖蕨采蔬以补粮食匮乏来度过艰难的岁月。不过,“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察院山的满山蕨薇,使徐以暹一家得以度过这艰苦的一冬,预示着这个家族的严冬已尽,春日将临。
当年在铜仁城的家园已经不在,察院山成了徐氏家族新的栖居之所。对新的察院山家园的重建,徐以暹一家可谓精心构造。为了防止兵痞、流寇和土匪进入,在距察院山庄约2公里处的唯一进村要道依地势搭建了防御功能极强的山门,称为“卡子门”,依此可以把来敌有效地阻于门外。后来人们把该门当作察院山的山门,并书“徐福山庄”于门墙上。为了保证家族成员衣食无忧,徐以暹一家辛勤劳动,在山庄前开阔的平坝地上开垦出大片农田,耕作其上,其乐融融。同时,为了提升生活情趣,满足精神追求,还在山庄右面植松,左面种竹,以藉松风竹节之气熏陶子孙;还种竹栽花,引泉移石于园中;每当春和景明,俯观游鱼弄影,仰听时鸟变声;往往招二三村叟,牧童樵夫,于绿荫深处,话烟月课雨晴,致足乐也[5]。这样的田园生活也很有乐趣,并充满生机。
经过几年躬耕努力,初步达到衣食自足无忧,居住条件得到根本改善和提高,以暹又在村左面的山桠口建立学堂,农闲之余,教课子弟,重新开启耕读文脉传承的文化时代。所有的这一切,推动着这个从灾难中苏活过来的家族,在一切从头开始的努力中恢复重振家风的自信,揭示了这样一个曾经具有特殊理想与使命的家族重遇生机、继往开来的历史时期的到来[1]。
作为察院山庄的开辟者,徐以暹在隐逸避世中重燃其耕读诗教的家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为后来察院山文化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四、徐镇:一身正气的清官
从察院山走出来的诸多官员,均秉承着徐氏家族清廉自律、勤政为民、清正为官的优良家风。而徐镇在继承和发扬这种优良家风中成效更为显著,声名远播,令世人敬仰。
徐镇(1724-1794),字方岳,号竹村,自幼器宇不凡、资禀聪慧。他勤学苦读,成绩优异,于乾隆十五年(1750)庚午科乡试中以全省第六名的成绩考中举人。可惜在乾隆十七年(1752)壬申会试中发挥不佳而落第。不过,朝廷见他不管是外形还是内才均很优秀,故选其为大挑一等,分发到四川任知县,期间先后担任过南充、新津、铜梁、汶川、绵竹等五县县令。乾隆二十九年(1764),擢升为知州,三年后又升为知府,期间历署天全州、雅州府、资州直隶州、潼川府、龙安府、叙州府、重庆府五府二州的知府(知州)。乾隆四十九年(1784),又先后平调江西建昌府和福建漳州府任知府。不久,又迁任汀漳龙道道台,管辖汀州府、漳州府及龙岩州。但在该任上,由于所辖某县漏报一个监毙案件,作为道台的徐镇对此有失察之失而被罢官。乾隆五十四年(1789),他被罢官后回到家乡铜仁察院山,结束了三十多年的官宦生涯[8]。
维护地方社会秩序的安定,是地方官员行政的重中之重。长期作为地方官员的徐镇,对所辖之地的社会治安也着实下了一番工夫,当然取得的成效也相当明显。据称,在四川绵竹县有个叫九龙山的地方,一直以来土匪猖獗,气焰嚣张,经常抢劫附近百姓和过往商旅,抢完就逃往深山老林,给民众带来严重灾难。长期以来,官府也拿他们没有办法。后来,朝廷见徐镇办事雷厉风行,求真务实,治理能力强,故派他担任绵竹县知县,以维护该县尤其是九龙山地方社会秩序的安定。徐镇上任后,广泛开展调查,尤其是重点征求解决九龙山匪患的方法,并付诸实践。他摸清情况后,“派幹仆改装入夥,狂饮而成擒”[8],即派人乔装成土匪模样混入九龙山,和土匪们打成一片,待时机成熟借喝酒之机把大小土匪头子灌醉擒拿,再里应外合,给九龙山土匪以致命打击。这样,官府在九龙山给土匪以震慑,基本平定了九龙山的匪患,县境由此也赖以安定。
可见,徐镇在维护地方社会秩序方面的确很有经验。正因如此,朝廷有类似需要时,往往派徐镇担此重任。比如为了镇压台湾林爽文起义,需要从福建漳州调集军需物质。在这种情况下,漳州知府的作用就相当重要,后勤补给关系着前方军事战争的胜负。因徐镇的行政才能,朝廷立即调时任建昌知府的徐镇到漳州府任知府,主要任务就是负责后勤军需物资的输送。徐镇到任后,狠抓军事战争的后勤保障,前线需要什么,他悉心输送,供给无误。这充足的后勤保障,为迅速镇压林爽文起义奠定了基础。所以,台湾林爽文起义的平定有徐镇的功劳在内。林爽文平定后,张玛球依然依恃大海的险阻,负固海隅,不顺服朝廷。当时徐镇又设法收捕张,仅用了二十几天就把张玛球铲除,于是海疆以靖,漳州沿海地区恢复平静[7]222。不难看出,徐镇为官期间,对地方社会的安定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徐镇处事应变能力很强,施政也很讲究方式和方法。比如1768年,朝廷正对缅甸用兵,需要由四川协济军用马匹到云南。没想到当时四川运往云南的马匹因疲瘦大多被驳回,如果这样肯定无法完成任务,将对前方军事战争造成不良影响。在这紧要关头,当时的总督立马想到了徐镇,委托时任雅州府知府的徐镇去接办总运。当时被驳回的马匹陆续已经在道,徐镇见状赶快制止,并赶赴云南,先从已经运到云南的马匹中选择符合标准的膘壮者交差,同时安排专人对剩余瘦弱的马匹收集起来就地加意畜养,并亲自去军营拜见收马长官,向他请求放宽收马时限并说明此举缘由。经过他的劝说,收马长官心悦诚服。经过月余的精心畜养,原来的瘦弱马匹也变得膘肥体壮,达到标准,并如数交与军营。这样,四川全省协济之马,如数交清,稳妥地完成了这一军需重任[5]。再如,徐镇任江西建昌知府时,为了支持福建兵饷,有一中丞奏准由临近福建的江西各府采卖蓣薯(山药)。正当农历五六月份,江西各府陆续呈报蓣薯采卖情况及起运日期,但建昌府一直没去报解。上司就行文去严催,正当这时,却收到福建送来的关于建昌府采卖蓣薯的回批。该中丞大惊,问明缘由,才知这是徐镇灵活处事的结果。原来徐镇早知道蓣薯为福建特产,极多极贱,且天气毒热,由江西采购并运至福建,费时较久,必多沃坏。所以徐镇认为,与其在江西采购,倒不如差人就在福建购交[5]。徐镇通过这一做法,既省时又省力,很好地完成了上司交办的任务。这几件事反映了徐镇为政处事的应变能力非常强,能够灵活地处理好随时出现的各种情况。
徐镇为官刚正不阿,义正言辞,为了正义和公平敢于犯上。如任绵竹县知县时,徐镇严禁赌博,否则严惩不怠。有一次,他抓到一些参与赌博的人,对之进行审问。在这批赌博人中有一个是总督手下的官吏,他恃着有总督庇佑而桀骜不服,并说他是总督派来办理公务的,不能惩罚他。徐镇对该官吏毫不畏惧,曰:“我今日问你犯赌不?”[8]意即:我不管你官有多大,是谁的人,也不管你是来办理什么公务,我只知你违反了赌博的禁令,就应该受到惩罚。说完,徐镇严格按照规定对该官吏进行惩罚,并通告总督。总督见他这样,只能哑口无言,但由此也心生妒恨,后来就找机会把徐镇调到更偏远的地方去了。再如,在江西建昌任知府时,徐镇在处理一个案件时,不合巡抚意,巡抚要他遵驳改正,徐镇坚决不从,认为自己最熟悉其案情,事实就是如此,就应该如此判决。巡抚又说省里负责司法、监察的臬司(即按察使)也是持遵驳改正、重新判决的意思,要徐镇再作考虑。徐镇依然坚持己见,并说如果上司们想要改判,别再找他,请另派贤员[8]。从这两个事例中,足以展现徐镇为官坚持主见,耿介正直,为维护正义而不畏权势的优秀品质。
徐镇为官严明清正、不畏强权,而对百姓则是体恤有加,爱民如子,视民事如己事,深得百姓爱戴。早在四川绵竹任知县时,解决了一件长期以来争而未决的水利纠纷案件,百姓为之拍手称快。原来自明朝始,绵竹就有百姓因水利纠纷而争论不休,一直延续到清朝,历经上百年时间,这种水利纠纷案始终未能有效解决。不仅使官府头痛,也令百姓不安。徐镇到任后,在了解其案件情况后,积极思索,寻找有效解决水利纠纷之良药。在吸取以往的经验教训基础上,他认为:要彻底解决水利纠纷,不能再像以前那样就纷争而息讼,应该寻找这些纷争的源头并尽可能地从其源头来断绝纠纷事件的产生。他发现,当地百姓之所以长年为水利而纷争,关键在于缺乏平时储水的水库。如果在上游修建一个大型水库,平时储水,待天旱时从中放水,不是可以很好解决下游群众的用水问题吗?这样不就不会产生争水纠纷吗?为此,他设法筑堰,以时宣泄,终于解决了长年的水利纠纷案,百姓深受其利。当地百姓为了纪念徐镇的筑堰之功,亲切地将其称为徐公堰[5]。徐公堰的修筑为一利民之举,实是徐镇为官爱民、体恤百姓的典型反映。
正是因为徐镇在施政中以百姓利益为重,其德政之声不仅在绵竹广为传播,也在其他地方深得民心。许多地方的百姓都希望他去做他们的父母官。比如,潼川府百姓听说徐镇将去那里赴任,欢欣鼓舞,奔走相告,热烈欢迎这位亲民爱民的父母官就任。而当徐镇要调离潼川府时,潼川百姓又父以告子,兄以诏弟,集体请求他留下。在无法达到目的后,又奔走共聚,争抢着为徐镇送行[8]。由此可见,徐镇早已在百姓心目中享有崇高地位,甚至人们为了能够留下他而主动去代捐请留。如1789年,时任汀漳龙道台的徐镇因失察属县漏报监毙案而被罢官。当地士民遮道请留,愿代捐复。徐镇笑着向百姓道谢:“尔等意良厚,然我官此,无他可信,只不受贿耳。今若此与受贿何异?”[7]222因此力辞不允,浩然而归。丢官后百姓自愿去为他请命,力求复官,这在古代历史上还真少见。而徐镇能使百姓自发产生这一异举,足见他为政确实是深得民心。
徐镇在四川为官22年,刚直尽言,忠厚好施,与人有情,于物无著。即使仕途沉浮不定,也难改变他做人的格调与风采。难怪当时涪州周东屏总宪称徐镇为“四川数十年来第一真清官”[5]。他历官三省,性谦谨,不近名、不喜功,不违道以干誉,不阿上以求合,所至任劳任怨而不辞,耿介正直,与众不同,不媚权势、要津,敢于刺戟,喜傲上。正如平阳徐昆在《竹村徐公家传》中所云:“(徐镇)所至民怀德,吏畏威。虽僻壤,妇人、童子皆知公(徐镇)为四川第一清白吏。盖公以实心办公,视民事如己事,故得人心有如此者。”[8]在乾隆五十九年(1794)徐镇逝世后,当时的大学士如嵇璜、纪昀、刘墉等对其“洁己泽民”、“廉泉自甘”的高风亮节和“群颂神明”、“屡敷治绩”的赫赫之功给予了至高的肯定和深切的怀念。
五、徐如澍:察院山文化之集大成者
从察院山走出去并在全国享有声誉的诸多文化名人中,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人物不仅在铜仁和贵州,而且在全国都是久负盛名的。这个人就是徐镇的长子徐如澍。如果说徐镇为察院山文化的发扬光大者,那么徐如澍可以称得上察院山文化的集大成者。
徐如澍(1752-1833),字郇南,号雨芃,亦号春帆,别号静然。正当其父亲徐镇以大挑一等身份分派到四川任知县的那一年,徐如澍出生于察院山。徐如澍自幼聪慧,父亲徐镇非常喜爱他。四岁那年,父亲就把如澍带到四川,随任读书。在父母的耐心教育和自己的努力下,徐如澍学业大有长进。十八岁那年,他回到家乡铜仁参加童子试,获得去省城参加乡试的资格。第二年,即乾隆三十五年(1770),十九岁的如澍在乡试中考取第十七名举人,又于乾隆四十年(1775)会试中获取第六十二名进士,殿试二甲第六名,授庶吉士,由此开启其仕宦之途[5]。
徐如澍一生为官四十四年,是察院山徐氏家族中为官时间最长的人。在这四十多年官宦生涯中,担任的官职众多,调换频繁,先后主要担任过御吏、给事中、内阁侍读学士、府丞兼学政、鸿胪寺卿、通政司副使等不同官职[9]21。直到嘉庆二十四年(1819),年已67岁的徐如澍辞职归乡。道光十三年(1833),学识渊深、道德高尚的徐如澍辞世于故里,享年八十有二,可谓硕德大年,寿终正寝。
徐如澍为官原则性极强,平生痛恨行贿受贿之举,厌恶溜须拍马之人,办事坚持公平公正原则。嘉庆四年(1799),他调往京畿道,奉命管理街道。街道衙门向有陋规,讲求人情。如澍到任后对这些陈规陋习尽力加以纠正。当时行政过程中有人向他行贿、求情,均被他严厉拒绝,甚至遭到痛骂。他这种严正的办事风格,令同仁慑服。
当时官场还流行贡献巡幸之风,即各级官员为了讨好上司,纷纷向上司贡献一定财物以获其好。如澍认为这不仅败坏政治,更害百姓。因为各级官员在这过程中会巧立名目、千方百计搜刮百姓,直接危害百姓利益。为了正政风、护民利,如澍向嘉庆皇帝奏了《却贡献省巡幸》的折子,要求从帝王到百官杜绝献纳之风,并且自己率先以身作则,带头践行示范[5]。比如嘉庆七年(1802),朝廷派他巡视通州漕务。按以往惯例,巡漕公馆一切费用,均由所巡地方相关部门提供。这不仅会加大这些部门的负担,而且还可能会导致一些地方官员因邀功而任意搜刮百姓的恶劣影响,所以,如澍对地方部门供给巡视官员一切开支费用的现象强加指责,要求杜绝这种现象发生,并身体力行。他在催漕至天津期间,沿途地方官纷纷贡献财物于他,均被他一一驳回,并出示禁令,同时奏请严定章程,规范巡视之法,重塑清白吏治[5]。可以看出,徐如澍为官时是继承了其家族长期流传下来的清正廉洁、爱民恤民、伸张正义的优秀品格。
当然,在徐如澍四十余年的为官生涯中,徐如澍历官乾隆、嘉庆两朝,又蒙皇帝赏识,职务也从庶吉士到通政司副使,虽然历经频繁的变更,但相对而言,居官清要,在官场并不显得多么的位高权重,也就是说他四十多年的为官生涯长期未被重用。究其原因,与他得罪权臣和珅有关。和珅是乾隆帝宠幸的大臣,权倾一时,位极人臣。朝中无人敢与其争锋。徐如澍最初为官时,和珅闻其名,意欲延揽至门下。然而徐如澍性恬淡,平生不慕荣利,尤其不屑于依附和珅这样的权奸来败坏自己的清名,因此对和珅的盛情邀请置之不理。和珅受到如此羞辱,虽然当时咽下了这口怨气,但一直耿耿于怀,怀恨在心,想尽方法暗中破坏其升迁。直到嘉庆四年和珅倒台后,那些过去依附和珅的官员一一被牵连,然而徐如澍却因与和珅毫无瓜葛而安然无恙。正是因为其爱憎分明、不攀附权势的刚直性格而得到士大夫们的愈加敬重[10]41。总之,徐如澍行政中体恤百姓、爱民亲民、清正廉洁、公平公正、伸张正义、敢于犯上的行事风格和精神令人敬佩,值得后人学习。
徐如澍在仕途上虽然不是很得意,但在文化教育事业方面颇有建树。乾嘉时期,为了更好地传承中国历史上优秀的传统文化,政府组织了一批饱学之士对传统历史典籍和文献进行校订、编撰与整理。学识渊深的徐如澍得到统治者重用,先后授以武英殿四库馆分校和编修、三通馆纂修、实录馆总校等史官职务,参与历史文献典籍的校订、编撰与整理工作。在他参与下完成的如《四库全书》、《皇朝文献通考》、《皇朝通典》、《皇朝通志》、《清实录》等典籍均是大部头的资料文献汇编,是我国传统文化中重要的组成部分,可以说这是徐如澍对中华文化所作的突出贡献。他不仅参与中央政府组织的典籍整理,而且也参与地方政府组织的文献编撰,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纂修了道光《铜仁府志》。该志共十二卷,为后人展现和保留了大量的地方历史文化资料,这是当时退休闲居于察院山的徐如澍为家乡文化事业发展做的一大贡献,起到了重要的文化传承作用。
徐如澍非常重视人才的选拔。他先后担任过不同级别、不同地方的考官、监试、乡试提调、学政等官职,多年从事乡试、会试选拔人才的工作,选拔出大批人才。如主试四川时,经他选拔的有真才实学的士人就有72人;他在充顺天乡试同考官时,又选拔了才俊15人;在京城充会试同考官时,再得11人[5]。另外,他见西南诸省人才相对较少,为了尽可能改观这一面貌,曾利用在朝廷任职的机会,极力为云南、贵州、四川、两广争取学额,也足见其关心教育,重视选拔人才。
徐如澍不仅重视人才的选拔,也重视人才的培养。他在京为官时,嘉庆皇帝见他学识渊博,品行端方,就让他督率各教习加意训课皇室宗族子孙,他尽心尽力,为皇室人才的培养贡献了诸多精力。徐如澍善于抓住机会在地方上为国家培养和输送人才。如嘉庆十六年(1811),他在回察院山服丧期间,被延请至贵山书院任主讲,当时来院诸生三百余人,在他的善诱提点下,成长了一批才学之士,后来这批人中考中进士者达十余人。晚年辞官回乡后,他依然尽力为地方文化教育和人才培养献计出力。
徐如澍不仅乐于培养和提携他人,更注重于族中子弟的培养。如澍对子女个个关爱,谆谆善诱;对弟妹关怀备至,时刻教导;对族人如兄如父,友爱有加。最终,在其人生仕途和文化生活中,徐如澍以博洽的学识、极具感召力的人格、精到的艺术鉴赏力,扶持、庇护、引领其兄妹十四人,子侄三十二人、孙及侄孙四十六人和妻子李氏、滕氏,妾许氏、陈氏,儿媳徐楘妻许韵兰、舒芳芷,徐枟妻甘德廷、徐枚妻糜氏,共九十七人的家族化的诗人集团。使察院山徐氏家族优秀子弟实现文化交流、诗学融合,形成了家族诗化的泱泱诗风。其中徐如澍同胞兄弟三登仕版,同堂兄弟有五人同朝为官,皆居官清正廉明。有五人有诗集,十四人都工于诗,八人善书法,二人精于画[1]37。这种家族人才济济之现象的出现与徐如澍的悉心培养和影响密切相关。
徐如澍的文学和艺术造诣也很高,尤其精通诗书。他是一个诗人,早年学诗从杜甫诗作入门,真实而形象地反映现实生活;初年以韩愈、苏东坡为准绳,继承了他们豪放的风格;中年转学陶渊明,表现其守制不阿的耿介品格;到了晚年又转向白居易、陆游两家,诗风为之一变,以此达到“救济人病,裨补时阙”的政治功能。他作诗的观念是“陈言务去,直抒胸臆,不求工而自工。”表现自然、朴实、淡雅之风。他诗作有《宝砚山房诗集》二十卷,一千六百余首。
徐如澍的书法也很精到。他初学颜真卿,继学米芾,中年又仿欧阳询,晚年泛及李邕、赵孟頫诸家。生平尤得力于颜、米。可见,徐如澍的书法和作诗一样,均是兼容百家,各取所长。其诗书不仅在铜仁、贵州,而且在全国均小有名气,影响深远。
徐如澍是铜仁孕育出的人中豪杰,亦是贵州士人的典范。他胸怀济世经国的大志,走出巍巍大山,以光明磊落、刚直不阿的人格赢得了朝野人士的普遍赞誉,增进了华夏民众对贵州的了解。他继承并发扬了察院山人为学、为人、为官、处事的优秀品格,引领着察院山耕读诗化的文化走向辉煌。
六、结语
作为贵州偏远的一个小山村,察院山人在明清近四百年的时间里,创造出辉煌灿烂的察院山文化,引领黔东,享誉贵州,影响全国。本文仅选取察院山文化的部分代表人物的生平事迹作考察,但从这几个代表人物身上,足以看出察院山人积极进取的精神品质和相互包容的丰富内涵。总之,察院山文化是主张耕读为本,强调人格完善,重视诗教传承,汲取儒家精神,同时又秉承道家思想,追求超脱之境的文化,体现出儒道互包、兼容并蓄、耕读相济、仕隐皆然的文化特征。在明清近四百年间,察院山涌现出大量人才,出了两名进士、十名举人,有优贡、拔贡、恩贡、岁贡生十六人,有太学生十三人,有府学廪生、庠生一百四十八人,有近一百八十人能诗,产生了八十六位诗人和三十五位书画艺术家,包括有女诗人十六位。察院山人始终坚持耕读为本,将其家族文化承续相传,绵延至今,影响深远。
[1] 周政文.黔东茶园山文化解读[M].北京:学苑出版社,2010.
[2] 王者香,徐世汪,徐承钦.黔东文化古村茶园山庄与铜仁徐氏[J].贵州文史丛刊,1993(6).
[3] 王者香.南明抗清重臣黔东茶园山开辟者徐以暹行状考[J].铜仁师专学报,2002(2).
[4] 徐寿生.铜仁徐氏宗谱[M].刻印本家藏资料(世琛藏),1986.
[5] 徐承锦.铜仁徐氏先世事略:前编[M].刻印本家藏资料,1940.
[6] 明嘉议大夫云南按察使钟汝徐公墓志铭[Z].察院山藏.
[7] 中共贵州省铜仁地委档案室.铜仁府志(据民国缩印本点校):卷之十•人物[M].贵阳:贵州民族出版社,1992.
[8] 徐昆.竹村徐公家传[A]//(清)敬文,等,修.徐如澍,纂.道光铜仁府志:卷之八•传[M].道光四年刻本.
[9] 徐世汪.铜仁徐福传人[M] .刻印本家藏资料(学玉藏),1999.
[10] 厐思纯.明清贵州七百进士[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2005.
Humanistic Spirit of Xu's Family Culture in Chayuanshan Villa in East Guizhou
LI Jinwei
( Wuling National Culture Research Center, Tongren University, Tongren 554300, Guizhou, China )
Xu's family created a brilliant Chayuanshan culture in the Ming and Qing dynasties which led the East Guizhou, gained a good reputation across Guizhou and affected the whole country. Xu Zailiu, Xu Mu, Xu Yixian, Xu Zhen, Xu Rushu, etc. are representatives of Chayuanshan people. The life stories of these representatives are mainly manifested in the traditional virtues of Chayuanshan people, including "regularizing moralities", "correcting conducts", "teaching young generations", "advocating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which reflects the spirits of Chayuanshan people such aggressiveness, justice, courage for undertaking responsibilities and dedication and also contains the cultural connotation that Chanyuanshan culture advocates to regard ploughing and reading as the foundation of life, emphasizes personality perfection, focuses on inheritance of poem education, absorbs Confucian idea and upholds Taoist spirit and pursues the detachment from the realities. Xu's family always regards ploughing and reading as the foundation of life and inherits the Chanyuanshan culture with compatible Confucianism and Taoism, inclusiveness, combination of ploughing and reading, detachment from the realities and profound connotation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
Regarding ploughing and reading as foundation of life, Chayuanshan Villa, Xu's family, humanistic spirit
2018-10-12
贵州省教育厅高校人文社科研究重点项目“贵州少数民族族规家训搜集整理研究”(2017zd06);贵州省重点学科暨铜仁学院校级一流学科“民族学”。
李锦伟(1978-),男,江西永新人,教授,硕士研究生导师,研究方向:明清史,武陵民族文化。
G127
A
1673-9639 (2019) 01-0090-10
(责任编辑 黎 帅)(责任校对 车越川)(英文编辑 田兴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