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机构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机制研究
2019-01-19田雅娟杨志萍
田雅娟 雷 琴 陆 颖 杨志萍
(1.中国科学院成都文献情报中心,四川 成都 610041;2.四川大学图书馆,四川 成都 610065)
科技创新是引领社会发展、推动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而将科技创新转变为生产力,则是知识产权工作要保障的重要目标。我国的科研机构,包括广大高校以及中国科学院等国立科研院所,是科技成果的集聚地。近年来,随着科研需求的变化,科研机构的图书馆服务也在不断推陈出新。2016年12月,我国分别发布了两项国家标准《高等学校知识产权管理规范》以及《科研组织知识产权管理规范》,其中明确提出知识产权服务支撑机构可设置在“图书馆等高等学校负责信息服务的部门”“科研组织中负责信息文献的部门”,承担以下职责:a)受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委托,为建立、实施与运行知识产权管理体系提供服务支撑;b)为知识产权管理机构提供服务支撑;c)为科研项目提供专利导航服务;d)负责知识产权信息及其他数据文献资源收集、整理、分析工作。这两项标准奠定了科研机构的图书馆在科研机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的主体地位及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的基本范围,为学术型图书馆提出了新的业务发展方向。同时,随着科研机构的知识产权产业化及转移转化爆发式增加,图书馆服务必须不断升级,以适应随之产生的新需求。
笔者通过对科研机构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进行深入研究,提出面向科研过程全周期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式与机制。
1 国内外相关研究与动态
国外图书馆开展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时间较早,如起源于1871年的美国专利和商标资源中心项目(Patent and Trademark Resource Centers,PTRCs),目前已发展为包括80余家高校图书馆在内的服务体系,提供包括专利信息检索以及面向企业应用与创新支持的信息服务[1,2];欧洲的专利图书馆网络(Patent Libraries,简称PATLIB)是欧洲的专利信息中心,成员广泛分布于成员国中的国家专利图书馆(这些图书馆多设于国家专利局和大学之中),PATLIB 中心提供专利信息检索及商标、工业品外观设计和实用新型等其他方面的知识产权信息,有些还提供知识产权咨询和教育培训服务[3]。学者冯君对美国PTRCs开展的信息服务进行了详细研究[2];Macias G.J.[4]探讨了作为欧洲专利图书馆项目PATLIB 之一的马德里卡洛斯三世大学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情况;Georg A等对PATLB的专利图书馆适应全球专利信息环境变化提出了新的规划建议[5]。其他国家的学术型图书馆也开展了相关服务,如Roderick M.D.[6]对英国的多个图书馆专利服务进行调研和比较研究。
近年来,国内一些学术型图书馆也开始探索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并有学者开展了研究。刘明丽结合北京工业大学图书馆科技查新工作实践,提出为用户提供专利检索服务、专利检索技能培训等的专利信息服务策略[7];王玲[8]、李玉玲[9]等分别基于天津大学图书馆及华南理工大学的服务实践,提出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内容;陈启梅[10]、张善杰[11]等从图书馆的资源优势与服务优势出发,探讨了图书馆在知识产权转移中的信息服务策略;王丽萍等构建了包括专利信息素养教育、专利信息检索与分析、嵌入科研团队的专利信息服务和决策支持在内的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体系[12]。另外,一些学者对科研机构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模式及发展趋势进行了研究,如张弛借鉴部分高校图书馆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经验,研究了与校内机构、校外政府机构及企业等的合作模式[13];慎金花等对多所高校专利服务情况进行调研,提出我国高校图书馆的专利信息服务的发展方向[14];冯杨等对数字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模式进行了研究[15];张立昆[16]、许思娴[17]、伍亚平[18]等研究了高校图书馆专利信息服务模式等。
目前已有研究中,图书馆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研究尚局限于文献信息服务,而对规划科研、技术预警、市场竞争等需求的情报信息与情报分析方面的服务研究则涉及较少,另外,对于相关服务机制的建立几乎没有相关研究。笔者拟从面向科研过程全周期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为机构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知识产权产出情报支持、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保障制度建设3个方面进行研究。
2 面向科研过程全周期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
科研机构科研产出的知识产权主要涉及专利、著作权、商标、植物新品种、集成电路布图设计、计算机软件等。在以上知识产权的形成、确权、保护、运营的过程中,科研机构的图书馆提供哪些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是我们研究的关键。
2.1 知识产权形成阶段的信息服务
致力于科学研究的科研人员,尤其是处于科研起步阶段的科研人员,往往对于知识产权保护及权利申请方面的知识缺乏了解。因此,培养科研人员知识产权的保护意识、提升科研人员保护知识产权的能力,以及提高他们利用现有知识产权信息的能力至关重要。图书馆应该从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知识产权申请种类与程序、知识产权信息检索、专利情报分析等几方面做好培训服务。(1)了解知识产权保护中,尤其是知识产权申请前的注意事项,以保证科研成果顺利获得授权,培训知识点有:专利申请基础知识、专利侵权检索、专利新颖性检索;(2)了解科研人员自身的权利义务、所获的科研成果知识产权权利归属等方面的法律规定,培训知识点包括:专利法、著作权法、集成电路布图设计保护条例、植物新品种法规等;(3)掌握知识产权申请程序及授权要求,培训知识点包括:各知识产权法律法规,相关审查知识等;(4)对于科研成果产业化中最重要的知识产权—专利,进行专利情报分析以助科研布局,培训知识点包括:专利分析方法、专利分析系统或工具使用等。
2.2 知识产权确权阶段的信息服务
知识产权确权阶段,是科研成果取得知识产权的关键环节,科研成果新颖性的确定、专利导航与预警、专利布局方案等,都是科研成果获得知识产权并进行价值转化前必要的先行工作。
(1)新颖性检索服务。为保障项目的独创性,避免重复研究造成科研经费和人力资源投入的浪费,科研项目立项时,需进行全面检索,即新颖性检索;同时,依法授权的各种知识产权,新颖性均为必要条件。在此方面,图书馆可以提供查新服务,对已有技术文献进行检索分析,确定项目新颖性。除了新颖性检索,还需结合法律状态检索,进行防止侵权检索。专利权人对其专利享有独占权,在专利权有效期内,行为人未经权利人许可实施其专利,即构成专利侵权行为。防止侵权检索是指对现有发明专利保护范围予以清查,并确定己方技术、产品是否落入现有有效专利的保护范围之内,如有侵权风险则可提前设计规避措施。
(2)专利导航。通过对某一研究主题的专利进行检索,统计主题词频、专业分类、IPC 分类、专利申请人、专利发明人、国别省市分布、时间范围分布等指标,对专利总体趋势、技术构成、技术功效、技术活跃度及重点专利进行分析,帮助技术研发人员从整体上掌握技术发展的趋势及现状,识别本领域的技术热点,并且对未来的技术发展进行预见。
(3)专利布局。通过专利分析进行合理规划,构建系统化的、更强力、更具有竞争力的专利组合,使知识产权在市场价值转化中既有强大的生命力,又适应市场竞争环境,获取更大收益。
2.3 知识产权运营阶段的信息服务
通常来说,能够进行运营的知识产权主要是指专利。在专利转移转化前,需要对其价值先进行评估。专利价值兼有技术价值、市场价值和权利价值。专利价值涉及的多种因素中,技术的因素主要有专利寿命、被引用次数、保护范围、所有权关键的发明人、引用其他专利的个数、权利要求数等[19]。吴鸣[20]提出,对专利价值进行评估的要点在于:①申请状态:申请、实审、公开、授权、侵权/无效诉讼;②专利种类:发明、实用新型、外观设计、从属专利;③有效期限:缴费记录、专利保护期;④状态报告:授权、无效诉讼、权利转移;⑤权利强度:独立权利要求强度和领域宽度,主项与实施例关系;⑥外延价值:市场前景、前期投入、市场寿命、技术成熟度、许可提成。通过以上指标对知识产权价值进行分析,可以为知识产权的市场化操作提供基本参考。
为帮助科研人员加强专利技术信息传播与专利市场化,图书馆可帮助科研人员搭建信息平台进行扩大信息传播面;另外,为促进专利的转移转化,应围绕市场全面提供情报信息,包括跟踪竞争对手科技研发及专利布局动向,通过专利分析对竞争对手分析、市场布局分析、技术标准布局等开展信息服务。
另外,从宏观上为机构制定发展战略提供知识产权产出情报支持,为科研机构战略决策层制定机构发展战略。专利产出与机构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具有正相关的关系,因此,从机构专利产出的角度对机构科技活动的水平进行分析可以总体把握机构的科技发展水平及竞争力[21]。通过分析专利量、技术领域、被引、权属、法律状态、合作者等内容,从定量化的角度对科研机构的研发实力、研发产出、未来研发趋势、技术革新贡献等方面进行分析,为科研机构发展战略部署提供重要科学依据,从而为提升科研机构自主知识产权及创新能力提供方向引导及决策辅助。
3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保障制度建设
为提升知识产权公共服务能力,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迫切需要通过完善制度建设来提供保障,从而不断提升知识产权信息服务能力,强化服务开展效果,支撑创新驱动发展。因此,有必要在以下几个方面建立和完善相应制度保障。
3.1 培训管理制度
保障用户培训能够有序开展,制定年度规划,对于培训内容、培训时间、培训管理等进行设计。
3.2 馆员能力提升制度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是一项专业性非常强的工作,不仅要求服务者具有高水平的信息服务素质,还要求其具有高水平知识产权专业水平,熟稔知识产权法律法规,因此有必要制定馆员的能力提升制度,保障高水平的信息服务水准。另外,应积极利用外部资源,如建立与国家知识产权局和地方知识产权局的联系沟通渠道,使馆员即时了解最新的知识产权审查、授权规定,以及专利文献检索的新资源、新方法,提升专利信息服务能力。
3.3 机构内合作机制
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工作与科研机构的相关科技管理部门的工作有一定的交叉,图书馆在开展工作时,对与之相关的业务工作的接洽、沟通、交流应从科研机构上层部门设定管理规定,保障图书馆与相关科技管理部门的有效沟通与合作。
3.4 用户反馈机制
建立收集用户需求与反馈渠道,制定反馈响应制度,完善信息服务内容与模式,保障信息服务工作更加适应用户需求。知识产权服务保障制度的建设,不仅能够保障知识产权服务工作的有效开展,保证服务质量与效果,更能够促进图书馆馆员的业务素质和服务能力的提升,为科研机构图书馆不断提高科研创新支撑水平提供可持续保障。
4 结语
知识产权存在于科研活动的每个环节,且随着国家以及各研究单位对知识产权的重视,其重要性也将越来越显著,而与之相对应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也将得到快速发展。拥有全面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基本素质,为科研人员提供全方位的知识产权信息服务已经成为新阶段科研机构图书馆的使命之一,也必将为推动我国科技创新发挥更大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