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前启后不忘初心 凝心聚力共谋发展
——辽宁省图书馆学会40年回顾与展望
2019-01-19杜希林
杜希林
(辽宁省图书馆,辽宁 沈阳 110167)
时光荏苒,逝者如斯。不知不觉中,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已走过40个春夏秋冬。40年,弹指一挥间。回眸远望,40年的筚路蓝缕,40年的与时俱进,40年的孜孜以求,40年的荣耀自豪,历历在目,恍如昨日,俯拾皆是。人生四十,已届不惑。一个社会组织经历四十年成长,正日趋成熟,可谓如日中天。在辽宁省图书馆学会成立40周年之际,我们静下心来认真回顾和审视其40年所走过的足迹,有益于承前启后,继往开来,有益于我们坚守初心,砥砺前行。
一、四十年的回顾
(一)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的初创
伴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东风,我国社会发展迎来了拨乱反正、改革开放的春天。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进入伟大的历史转折时期,我国的图书馆事业也得到了党和政府的高度重视,迎来了生机盎然的春天。图书馆工作者和亿万人民一样无不欢欣鼓舞,意气风发。思想的解放,激发了广大图书馆工作者想事干事的热情。为团结带动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关心图书馆事业发展,组织引导广大图书馆工作者关注处于转折和恢复阶段的图书馆事业,有效促进图书馆学理论研究、业务研究,加强业务交流和学术交流,以推动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以赵琦等为代表的我省老一辈图书馆专家学者,于1978年6月开始筹备成立辽宁省图书馆学会。1979年3月27日,依据《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章程》,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组建了第一届理事会,这标志着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的正式成立。辽宁省图书馆学会是我国成立最早的省级图书馆学会之一,其成立时间早于中国图书馆学会。
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的成立,标志着我省图书馆学研究从此进入了一个有组织有领导、加强协作协调、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两个文明建设服务的新阶段,从此全省图书馆工作者有了属于自己的学术活动之家。
(二)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的性质与任务
辽宁省图书馆学会是由图书馆及相关行业或机构科技工作者自愿结成的、依法成立的全省性、公益性、学术性、非营利性的社会组织。从成立伊始便在其《章程》中表明了其性质、宗旨和任务。坚持四项基本原则,贯彻“双百”方针,坚持实事求是和理论联系实际,联系和引导广大图书馆工作者立足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繁荣图书馆理论,促进图书馆事业发展,这是学会工作的根本宗旨。
四十多年来,我国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图书馆事业发生了巨大嬗变,但图书馆学会的性质和宗旨始终没有变,其所担负的核心使命与任务没有变。组织学术研究,繁荣学科理论;发挥资源优势,服务社会发展;举办专业刊物,促进学术和业务交流;开展继续教育,普及专业知识,培养造就人才;加强业界联系,促进协同合作;提供信息咨询,保障科学决策;组织评奖、评先、评优,完善激励机制;举办讲座展览,普及科学文化;承担上级任务,发挥专业潜能,等等,这些内容始终是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的核心业务。四十年来,变化的是学会的管理机制日益成熟,活动主题的与时俱进,活动形式、活动载体的更加丰富和有效。
(三)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的管理机制
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初创时期,第一批会员仅有128 人,经过四十年的发展,现有团体会员121个,个人会员1979 人。理事会是其最高的议事机构。自其成立之日起,至2018年6月以前,业务主管单位一直为辽宁省文化厅,接受中国图书馆学会、辽宁省民政厅、辽宁省科学技术协会、辽宁省社会科学界联合会的业务指导和监督管理。学会挂靠单位为辽宁省图书馆。2016年成立了中共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委员会,进一步加强了党对学会工作的领导。
四十年来,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始终将管理机制的科学化建设、系统化建设摆在头等重要的位置。从学会成立到现在,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已经历了8届理事会(第一届:1979.3-1985.10;第二届:1985.10-1991.6;第三届 1991.6-1995.9;第四节:1995.9-2000.8;第五届:2000.8-2005.4;第六届:2005.4-2011.5;第七届:2011.5-2016.12;第八届:2016.12——现在)。经过2016年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第八届理事会研究调整,省学会下设公共系统委员会、高校系统委员会、科研系统委员会、党校系统委员会、少儿系统委员会、医学系统委员会、学术研究委员会、阅读指导与推广委员会,同时在各分委会之下又设置了若干个专业委员会。
四十年来,理事会领导下的组织体系、工作机制建设紧密围绕党和政府在不同历史时期的工作重心和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与时俱进,薪火相传。健全的管理机制,科学的服务机制,与时俱进的服务理念,求真务实的工作精神,为学会各项工作的持续健康发展奠定了扎实的基础。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的各项工作,在“计划-实践-总结-再计划-再实践-再总结”的循环往复过程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不断走向新的高度。这其中凝聚着几代学会人的智慧、心血和汗水。
(四)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取得的成就
四十年来,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始终坚持以会员为中心,以繁荣图书馆学理论、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为目标,恪守宗旨,发挥职能,开拓创新,取得了不凡的成就。
1.搭建交流平台,促进学术创新
从创立之初,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就将举办学术会议、创办专业刊物、开展业务培训等作为自身职能发挥的重要形式和有效载体。四十多年来,这些工作模式和载体,为历届理事会所沿用和发展,逐渐成为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工作的标志和品牌。历届理事会无不从辽宁图书馆事业发展实际出发,积极策划组织学术研讨活动,发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为广大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搭建高水平、多元化、开放性的学术研讨与交流平台,传播先进理念、先进技术和先进经验,激荡思维,鼓励创新,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的积极性与创造性,有效促进了学术繁荣和事业发展。
(1)以学术会议为抓手,推动理论创新
聚焦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图书馆实践领域的重点、难点和焦点问题,策划组织学术研讨活动,以不同形式、不同主题、不同层次的学术研讨会为平台,鼓励和倡导广大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密切关注事业发展的前沿,积极开展理论研究和业务研究,这是四十年来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常规的工作模式。1979年10月,第一届理事会即举办了“第一次科学讨论会”,这可以说是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学术年会的肇始;早在1981年8月,第一届理事会期间,即组织召开了“东北地区图书馆学首届科学讨论会”。如今,学术年会是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学术交流、业务交流的一个品牌;“东北地区图书馆学科学讨论会”,每两年举行一次,连续举行十七次,如今已成为东北地区图书馆界加强交流、合作发展的重要标志。与此同时,省图书馆学会将引导和组织会员参加中国图书馆学会及其所属分委员会举办的学术研讨活动作为重要工作内容。在历次学术活动中,积极组织和引导广大会员参与研讨,踊跃撰稿。省学会还积极支持辽东北五市、辽西五市和辽南四市因地制宜的学术研究活动。据统计,四十年来,我省会员为各类学术会议撰写学术论文达17070 篇。主题多样、形式各异、层次不同的学术会议,有效推动了我省图书馆学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为我省图书馆事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提供了动力源泉。
(2)以科研立项评奖为契机,繁荣学术研究
通过组织会员参与成果奖评选和申请课题立项活动,对丰富会员的学术视野,锻炼会员的学术研究能力,拓展会员课题研究、业务探索的深度和广度,提高广大会员的综合素质,繁荣学术研究具有重要意义。四十年来,省学会历届理事会高度重视会员科研立项申报及学术成果评奖工作,不仅有效提高了我省图书馆学理论研究的档次和水平,同时也极大地调动了广大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学术研究的积极性,加速了一大批优秀学术研究成果的形成与转化。据统计,最近5年,省学会先后组织会员申报辽宁省自然科学学术成果奖和辽宁省哲学社会科学成果奖参评成果207项,其中98 项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有两部著作被评为全额资助出版成果;上报省社科联各立项研究课题34项,其中10项课题被确认为省级立项课题。
为了促进图书情报学科的发展,学会积极为会员创造良好的学术研究环境。2016年省学会与省社科联联合开展了基础研究合作课题立项工作。省学会经调研后确定基础研究合作课题选题指南,向广大会员征集基础研究课题64 项。经省社科联评审后,其中12 项基础研究课题被定为立项课题。
2019年8月,学会被辽宁省社科联授予“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辽宁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基地”称号。
(3)以学术交流园地为载体,加速成果传播与转化
学会成立伊始,即将编辑出版会刊、编译出版专业著作作为重要的工作内容。作为会刊的《图书馆学刊》(以下简称《学刊》)与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相伴而生。1979年9月,《学刊》出版了创刊号,到目前为止已出版到第41 卷294 期。《学刊》由最初的季刊,到双月刊,又发展到今天的月刊,经过了几代办刊人的努力和坚守。
40年来,《学刊》认真恪守办刊宗旨,坚持“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注重图书馆学理论与实践的紧密结合,融学术性、知识性和实用性于一体,立足辽宁,面向基层,服务全国,为图书馆工作者搭建了良好的学术交流平台。
《学刊》在1979年创刊之初,定位为季刊,属于内部刊物,每期4个印张,16开本。成立了《学刊》编辑部,没有成立《学刊》编委会,刊物版权页仅署名为“《图书馆学刊》编辑部编辑”“辽宁省图书馆学会 辽宁地区中心图书馆委员会出版”。1979年当年仅出版1 期,1980年开始步入出版正轨,每年出版4期。
直到1986年,《学刊》正式成立了由朱玉培为主编的编委会;1987年,《学刊》改为双月刊出版,并于当年第5期开始,《学刊》终于变成了公开发行的期刊,即有了国内统一刊号:CN21-1033。自此刊物版权页的主办者署名也变更为“辽宁省图书馆学会 辽宁省图书馆”。
在《学刊》40年的发展历程中,其内容随着图书馆学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不断与时俱进,栏目设置不断调整与更新。同时为了追求内容与形式的和谐统一,其出版形式也因时而变,历经多次改版。如1987年改为双月刊;2001年改为大16 开本;2005年由4个印张扩版为6个印张,又从6个印张扩版为9 个印张。2019年《学刊》正在筹划一次形式与内容新的改版。
《学刊》现为月刊,9个印张,即144页,大16开本,四封彩色印刷。每期刊发学术文章30篇左右,约20多万字。现常设栏目主要有:专家视点、理论园地、管理纵横、信息组织、服务经纬、数字网络、文献考略、研究综述、域外采风等;此外还设有专家访谈、专题论坛以及案例赏析等交替栏目。
自1986年《图书馆学刊》第一次成立编委会以来,其主编几经变更,多为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辽宁省图书馆馆长或业务副馆长担任(1986-1990年,《学刊》主编为朱玉培;1991-1993年第5期,《学刊》主编为王振东;1993年第6 期-1995年第4期,《学刊》主编为王文超;1995年第5期-2000年第4期,其主编为韩锡铎;2000年第5期-2016年第5期,其主编为王荣国;2016年第6期以来,其主编为王筱雯)。
《学刊》在40年的发展历程中,一贯恪守办刊宗旨,严格遵守各项出版法规、标准、规范和编辑工作制度,在实践中认真贯彻落实期刊编辑工作的三审制度和“三校一读”制度,努力提高刊物的内容质量和出版质量,尽力做到开卷有益。
近年来,适应现代信息技术和传媒技术的发展,本刊努力营造数字化出版环境。本刊采用了由北京玛格泰克科技公司开发的期刊编辑出版管理系统,并建立了《学刊》官网。所有来稿由作者通过登录本系统注册后上传稿件,实现了《学刊》来稿三审以及与作者联络的网络化、自动化、数字化办公,大大提高了期刊编辑工作效率。
学刊编辑为了提高《学刊》编辑出版质量付出了很多努力,除了主办单位不断加大对学刊的投入和管理力度,不断提出更高的目标要求以外,建立专家审稿机制、策划访谈、设置专栏、加强约稿等,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为了提高为作者、读者服务的满意度,《学刊》加快数字化出版的进程,实现了印刷期刊与数字期刊的同步出版。为提高《学刊》的影响因子,编辑部严格把握采选文章的质量,同时大量缩减每期刊发文章的数量,经过实践检验,《学刊》的引文率和下载率明显提高,《学刊》的影响因子正逐步得到改善。
多年来,本刊被国内各大知名数据库收录,其传播力和影响力无限延伸,不断增强,在读者、作者心目中树立了良好的形象,在业界赢得了良好的口碑。很多作者、读者通过多种途径对本刊给予积极的评价。在前不久公布的一项统计中,我国图书情报学近十年十大热点文章,《学刊》所发文章有两篇入围前30位,其中一篇排名第8位,一篇排名第11位。这可以从另一个侧面折射出本刊的办刊质量和学术影响力。
四十年来,《学刊》所取得成就和贡献凝聚在41 卷计294 期《学刊》所发表的洋洋万篇文章的字里行间(294期《学刊》,累计发表学术文章9340篇;近5000多万字),凝结在几代办刊人所付出的智慧和汗水里。
《学刊》自2003年以来,连续被评为辽宁省一级期刊,曾连续被中国图书馆学会评为图书馆学优秀期刊。近年来,本刊连续两度被中国人文社会科学期刊AMI综合评价报告收录为扩展版核心期刊。
2.发挥培训职能,提高从业者素质
辽宁省图书馆学会从成立之日起,就将馆员业务技能培训作为一项核心业务来发展。四十年来,学会密切关注图书馆实践的前沿,紧密结合图书馆从业者的实际需求,以多种形式的业务培训为依托,充分发挥社会联系广泛、专家资源丰富、熟悉实践发展前沿的优势,积极开展各种形式的业务培训,积极向广大会员和图书馆工作者传达新理念、新技术、新方法,在图书馆人才培养和专业队伍建设方面做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四十年来,学会紧密围绕时代特点和图书馆行业发展实际开展培训工作,结合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发展阶段、不同时期的工作重点,学会培训工作的内容与形式不尽相同。在学会初创时期,也正是图书馆事业建设恢复时期,传统的图书馆分类编目、读者服务、参考咨询等基础业务知识培训成为当时学会工作的重点;随着现代信息技术的广泛应用,计算机技术、数字化技术、网络化技术、多媒体技术、云计算技术、大数据技术、新媒体技术等都曾成为不同时期的培训主题;星火计划、市场经济、知识经济、老工业基地振兴、阅读推广、图书馆法、文化扶贫……这些概念都曾成为学会培训工作关注的热词。培训工作的内容与时俱进,紧扣图书馆事业发展脉搏;培训工作的形式不断演进,承办、主办、协办不拘一格,专家授课、业务讲座、专家报告、经验介绍、现场实操重在成效。
四十年来,省学会所举办的各种形式和内容的培训不胜枚举。这些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贴近实际的业务培训,让受训者学到了新理念、新知识、新技术、新思维,有效提升了广大馆员的专业素养和实践能力,为图书馆事业的与时俱进、传承发展,培养储备了人才,提供了智力支撑。
3.发挥社会教育职能,传播科学文化知识
通过举办讲座、展览、送文化下乡等形式,积极进行科普宣传,广泛传播先进科学文化知识,这是学会采取的主要工作方式。
四十年来,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紧密联系社会发展现实和百姓生活实际,密切关注社会热点问题,以讲座、展览为载体,积极传播先进文化和科学知识,很好地满足了广大群众学习知识、开阔视野、文化休闲的需要。近年来,学会与挂靠单位联合承办的“辽海讲坛”,历经多年的发展,已逐渐趋于成熟,产生了品牌效应;围绕藏书、阅读、文化传承、文献保护等主题所举办的一系列的展览,深受社会各界群众的欢迎。比如,近年来学会相继举办的中国图书馆学会会员摄影展、党员进社区活动展览、“我与中华古籍”摄影大赛优秀摄影作品展、“同筑中国梦,共度书香年”楹联展览以及“民国时期文献保护计划”展览,等等,这些展览对宣传文献知识,教化读者,倡导阅读,推广阅读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多年来,学会注重发挥自身优势,积极发挥教育职能,始终将策划和开展科普活动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内容。积极参加社科联和科协组织的活动月、活动日、科普日活动。贴近实际、特色鲜明、卓有成效的科普活动,得到了省社科联和省科协的认可与扶持。近年来,省学会申报的学术活动、科普活动,连续获得省社科联和省科协的立项支持和经费资助。
4.延伸拓展学会职能,承接政府委托任务
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学会必然需要承接部分政府托付的工作任务,这是学会工作未来的发展趋势。近年来,省学会承接了多项政府委托工作。2015-2016年,省学会受省文化厅委托完成了《走进图书馆——辽宁公共图书馆概览》从提纲设计、书稿征集到编辑出版的全部工作;2016年省学会受省文化厅委托完成了辽宁省最美基层图书馆的评选工作。2017年承接了省文化厅委托的第六次全国县级以上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任务,在评估工作的组织、培训辅导、材料审核、平台维护、问题咨询解答、评估实施与总结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为圆满完成全省公共图书馆评估定级工作提供了系列化的服务。在承接这些工作的过程中,充分发挥了学会组织专业人才集中、专业信息丰富的优势,不仅提高了工作效率,更体现了政府部门对学会的信任与支持。
5.积极倡导创先争优,发挥典型的示范引领作用
自学会成立以来,一贯积极倡导并开展创先争优活动,重视发挥典型的示范与引领作用。通过创先争优活动激发广大会员参与学会活动的热情和积极性,通过典型人物、典型案例的引导与示范,以点带面,助推事业发展。四十年来,通过学会推荐获得各级、各类荣誉称号的典型人物、先进单位数不胜数。无数的典型人物、典型事迹、先进单位,以个体的荣光为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增了光,添了彩。
多年来,辽宁省图书馆学会连续受到中国科协、中国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省科协、省社科联等多家单位的表彰,所获得的奖项、荣誉称号可谓举不胜举。比如,连续多年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年会征文组织奖、最佳组织奖、突出贡献奖;多次荣获中国图书馆学会授予的“先进学会”称号;连续多年被省社科联授予“标兵社团”称号。2015年被全国社科联授予“先进学会”称号;2017年被评为全国社科联创建新型智库先进社会组织。2019年8月,辽宁省图书馆学会被省社科联命名为“辽宁经济社会发展研究基地——辽宁公共文化服务研究基地”。
二、学会未来展望
学会是群众性的社会组织。立足现实,放眼未来,深入调查研究,积极开展理论创新、技术创新、业务创新、服务创新,为社会实践提供强有力的智力支撑,是其重要的任务与使命。学会是凝聚专家学者的纽带,学会是新思维、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的渊薮。繁荣理论研究,助推实践发展,这是学会工作永恒的主题。基于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的实践基础,我们可以对其未来发展做如下展望。
(一)坚持以人为本,服务会员发展
每一位会员都是智慧的载体,每一位会员都有理论创新、业务创新的潜质,每一位会员都是学会活动、事业建设的主体。图书馆学会必须坚持和贯彻以人为本的理念,即以会员为中心,以会员为依托,组织策划开展丰富多彩的学会活动;以形式多元、内容丰富的学会活动凝聚会员,培育和激发广大会员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塑造具有较高专业素养和实践经验的图书馆从业者队伍。这是学会工作的核心任务与目标。
从辽宁省图书馆学会的实践来看,无论是各种层次的学术研讨活动,还是内容丰富的业务培训;无论是立足实际的项目研究、学术评奖,还是讲座展览、科学普及;无论是政府转移职能的承接,还是创先争优活动的开展,等等,其目的无不是为了提升会员的专业素养,拓展会员的眼界,优化会员的知识结构,激发会员的工作积极性,让会员在工作和活动中获得宝贵的实践经验,实现图书馆专业人才队伍素质的整体提升。学会组织以智慧的服务凝聚会员,会员以智慧的服务反哺事业发展,促进广大会员个人进步与图书馆事业协同发展,这是学会工作未来努力的方向。
(二)发挥角色优势,服务事业建设
学会组织始终立足于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前沿,汇聚着优秀的专家资源,拥有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的丰富经验,学会是联系社会各界和从业人员的桥梁和纽带。紧跟时代步伐,顺应时代潮流,立足于图书馆理论研究和实践发展的前沿,不断发现图书馆事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深入研究解决问题的办法和方略;不断发现国内外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的新理念、新技术、新模式以及优秀案例、典型案例,立足实际,及时加以借鉴、融合与宣传推广,为图书馆事业发展提供不竭的智力源泉,促进图书馆理论创新和业务创新,这是学会工作永恒的主题。
长期的学会工作实践告诉我们,学会工作需要科学定位,加强调查研究,始终把需求放在首位,做到有的放矢。学会工作必须以会员需求、从业者需求、事业建设需求为中心,以提升从业者素养能力、提高事业建设水平为目的,精心策划服务的内容与形式,有针对性地提供高效的服务,这要求我们学会工作者必须树立服务意识。学会的一切工作都需要立足于图书馆实践的前沿,以提高从业者素质、促进事业发展为目标,广泛调研,精心策划,科学设计。同时,学会工作需要因时而化,不断创新。图书馆实践在不断发展变化,在不同的历史发展阶段图书馆的管理与服务必然面临很多新的形势、新的任务、新的挑战,学会工作必须不断赋以新的服务形式与内容。
(三)创建智库型学会,强化学会服务功能
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生态的变化,图书馆事业的生存与发展环境发生了巨大变化。图书馆学会必须适应这种变化,对其服务内容、服务形式适时做出调整、改革和创新。创建智库型学会,延伸和强化学会的服务功能,已成为学会工作必须面对的重要课题。
1.加强新技术应用,提高智慧服务能力
在互联网+时代,图书馆学会工作应融入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元素,同时充分利用微信、微博、BBS 等新媒体技术,搭建现代化、立体化的智能服务平台,准确把握服务需求,提高学会服务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为因需服务、个性化服务和精准服务创造条件。
2.加强合作,协同发展
在大力倡导跨界合作的今天,学会应加强与会员、与专家学者的合作,同时更应重视与各类型图书馆、政府机构、企业公司、社会组织的合作。合作可以拓展学会发展的空间,可以扩大学会服务的影响力,同时也可以丰富学会服务的资源,促进学会各项工作的良性发展。
3.理论联系实际,孵化转化成果
图书馆学会是图书馆理论创新、业务创新的孵化基地,是图书馆专业人才成长的摇篮,是支撑图书馆事业繁荣发展的智库。智慧服务,引领未来。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应把握历史机遇,正视严峻挑战,继承优良传统,不断开拓创新,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学风,大力强化图书馆学研究成果的孵化功能和转化功能,为建设普遍均等的图书馆服务体系,为实现图书馆事业的繁荣发展提供优质的服务。
继往开来,砥砺前行;凝心聚智,共谋发展。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辽宁省图书馆学会在新时代大有可为,并且一定会大有作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