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及诊断、治疗研究
2019-01-19刘晓红孟宪梅通信作者
刘晓红 孟宪梅(通信作者)
014060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内蒙古包头1
014030内蒙古科技大学包头医学院第二附属医院,内蒙古包头2
反流性食管炎是指胃、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进入食管引起的食管炎性病变,各个年龄段均可发病,中老年人群为该疾病的主要发病群体。流行病学调查结果显示,受人口老龄化进程加快、饮食因素、心理因素等多种因素等的影响,近年来我国人群的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率呈现出不断上升的趋势,不仅严重危害了患者身心健康,同时也造成较严重的社会经济损失。因此,仍有必要加强对反流性食管炎发病机制和诊断、治疗进展的探讨,以进一步提高该疾病的防治水平。
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
目前普遍认为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可以概括为食管对反流物的防御能力降低和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侵犯作用两方面。
食管对反流物的防御能力降低:该病理机制具体表现为抗反流屏障被破坏、食道酸廓清功能下降。正常生理状态下,食管下端的括约肌是在食管与胃交界线上方3~5 cm范围内的高压区,该处静息压通常在15~30 mmHg,在体内构成一个压力屏障,防止胃内容物流入食管。而患者日常生活中食用的一些食物或疾病治疗使用的一些药物以及呕吐、过度劳累等因素均可能会导致上述高压区的压力降低,继而导致食管对反流物的防御能力不足,引发反流性食管炎[1]。食管酸廓的主要生理功能是清除反流物容量,但不能彻底清除,剩余反流物的酸性可以通过唾液的中和作用降低。若反流物的酸性不被降低,则会增加对食管黏膜的刺激作用,引起食管黏膜损伤,发生炎性反应,并逐渐加重,最终引发反流性食管炎。此外,还有研究发现,一些炎性疾病也是反流性食管炎发病的危险因素,其中慢性咽炎近年来受到的关注度较高。一项国外研究调查显示,反流性食管炎患者中,有超过70%的患者伴有咽部异物感和堵塞感。分析具体机制可能与唾液的分泌及吞咽功能抵抗大部分酸性物质产生的化学、物理侵蚀有关,具体机制尚未完全明确,仍在实践研究阶段。
反流物对食管黏膜的侵犯作用:反流物进入食管后即表明食管黏膜的抗反流能力已经下降,防御机制明显减弱。此时,反流物会利用胃酸、胃蛋白酶对食管黏膜产生侵犯作用,且对食管黏膜造成的损伤程度与反流物的性质和量有关,当反流物刺激性较强,量大时即可能引发反流性食管炎。此外,近年来还有一分部研究发现,反流性食管炎的反流物中有胆汁,胆汁能够利用胰酶和胆盐对食管黏膜产生侵犯作用,进一步加重食管黏膜损伤[2]。
其他发病机制:长期研究发现机体免疫功能下降也会增加发生反流性食管炎的风险。炎性反应是多种疾病的重要病理机制,也是导致机体免疫力下降的主要原因。研究表明,机体免疫力下降的人群,其血液中炎性因子的表达水平会有所升高,当食物反流进入食管后,对食管黏膜产生刺激作用后,炎性反应会进一步加重,最终诱发疾病。
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进展
反流性食管炎的诊断方法:早期诊断技术不发达,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断主要依靠询问病史、典型临床表现分析和24 h 食管内pH值监测。实践证实,该种诊断方法的敏感性高于90%,特异性高于85%,在较长一段时间内被我国临床作为诊断反流性食管炎的金标准。伴随着诊断技术的不断进步,X线检查、食管压力测定、核素扫描、滴酸试验等多种诊断方法也被用于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诊断,各种诊断方法既具有自身的应用优势,也存在不同程度的应用局限性[3]。内镜为现阶段各国医疗领域公认的反流性食管炎诊断金标准,实践发现,该种诊断方法不仅能够直观地观察到病灶情况,还能对病灶严重程度进行分级,在反流性食管炎鉴别诊断中也发挥着不可替代的应用价值,目前我国医疗领域已广泛开展。
反流性食管炎的鉴别诊断:长期临床观察发现,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表现与其他原因引起的食管黏膜损伤的临床表现具有较高程度的相似性,应加强鉴别诊断。如病情较严重的反流性食管炎容易被误诊为食管癌,针对此类型反流性食管炎建议进行多部位病理组织活检,若病理活检未见癌细胞则为严重反流性食管炎。霉菌性食管炎多见于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也表现为烧心、上腹部疼痛等,但该疾病内镜检查可见食管黏膜被白色牛奶皮样物质覆盖,采集进行刷片检查可见真菌丝和孢子。嗜酸性细胞性食管炎病理检查可见大量嗜酸性细胞,与反流性食管炎的病理表现存在明显差异。消化性溃疡患者发病后临床症状与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临床症状高度相似,但该疾病内镜检查可见胃或十二指球部有溃疡病变,较好鉴别[4]。克罗恩病患者发病后内镜检查可见食管有溃疡和糜烂,与严重反流性食管炎患者的内镜表现较相似,但该疾病病灶往往可延伸至胃肠道,与反流性食管炎存在明显差异,为与反流性食管炎进行鉴别诊断的要点。
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进展
长期临床实践证实,治疗反流性食管炎的关键为阻止胃和十二指肠内容物反流,但时至今日,我国临床尚无能够直接、有效发挥上述作用机制的药物。因此主要采用能够间接实现上述治疗目标的药物对患者实施治疗。早期多为口服用药和静脉注射用药,现阶段的给药途径包括内镜下给药。
反流性食管炎的药物治疗方案:常用的药物主要为抑酸药物和促动力药物。抑酸药物为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应用最广泛的药物,该类药物能够减轻酸性成分对食管黏膜的损伤,并能为已经损伤的食管黏膜创造良好的修复环境,常用的药物种类包括奥美拉唑、埃索美拉唑、雷贝拉唑等,疗程至少8周。促动力药物单纯应用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多难以获得理想疗效,因此,多与抑酸药物联合应用。其他治疗药物还包括中和胃酸药物,主要为含镁、铝、铋等碱性盐类的复合制剂,单纯应用也难以获得满意疗效,需要与其他药物联合应用。因此,反流性食管炎的西医药物治疗以联合用药方案为主。祖国传统医学在反流性食管炎的治疗方面积累了较丰富经验,且有许多经验用方,如小陷胸汤、黄连清胆汤、黄芪建中汤等,用于治疗反流性食管炎均能获得良好疗效。此外,还有大量研究报道中西医结合方案治疗反流性食管炎能够获得优于单纯西医药物治疗和单纯中医治疗的临床疗效,现阶段已有多种中西医结合方案在反流性食管炎的临床治疗中得到应用[5]。
反流性食管炎的内镜下治疗:调查发现,有较大一部分反流性食管炎患者在口服或静脉给药治疗结束后病情复发,需要长期用药,分析原因可能与口服、静脉给药,药效吸收较慢有关。内镜下给药,可将药物直接注射至患者病灶,局部有效药物浓度高,能够更加迅速缓解患者机体痛苦,疗效可靠[6]。但长期观察发现,内镜下给药治疗的禁忌证较多,如食管裂孔疝、食管蠕动功能异常等,该种治疗方法是否具有临床推广应用可行性还需进一步实践验证。
综上所述,反流性食管炎是一种良性消化内科疾病,发病后尽早明确诊断、及时接受治疗不会对机体健康造成严重危害,若延误治疗可导致疾病康复周期延长,病情反复发作,甚至会增加患者发生食管癌的风险。对反流性食管炎的发病机制及诊治进展进行总结,不断吸取经验,为临床制定该疾病的有效防治方案提供客观参考依据,有利于进一步提高该疾病的防治水平,减轻该疾病对患者身心健康和社会造成的负面影响,现实意义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