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籍预告片
——一种阅读推广的新路径∗
2019-01-19卫芸
卫 芸
(杭州师范大学图书馆,浙江 杭州 311121)
1 引言
书籍预告片,类似于电影预告片,它是一种用可多可少的文字信息来营造气氛,赋予画面有意义的内涵,通过光影表现纸上文字,构成阅读与观看共同精彩的世界。书中世界当然比短短几分钟的预告片更为丰富立体,里面人物的内心活动,时空的转换都较难表现出来,而利用书籍预告片却能唤起读者的阅读动机,成为名副其实的“原著党”。书籍预告片以其独特的艺术审美形式,创新的制作和视觉感受以及满足碎片化时间的组织形式吸引了大量的青年受众。
2 国内外对书籍预告片的研究
2.1 国外对于书籍预告片的研究
书籍预告片起源于出版业,之后逐渐运用于青少年阅读推广。首次提出书籍预告片(book trailers)的是一家美国公司(Circle of Seven Productions)的创始人希拉里·格兰(Sheila English)。该公司专业制作时长为30 秒至2 分钟的视频,以帮助出版商、作者销售图书[1]。
2002年,佛罗里达海湾海岸大学的Robert Kenny 教授与橙县(Orange County)学区的多媒体专家Ginger Klega 合作,设想使用视频预告片(video trailers),帮助学生通过访问她的多媒体中心网站,并根据学校提供的阅读列表选择书籍,他们称之为“数字书说”(digital booktalk,简称DBT)。最开始的设计团队成员是该大学视觉艺术与设计学院的毕业生。经过几年的努力,以及与佛罗里达大学的Glenda Gunter 教授加盟合作,网站不断更新换代,最新的网站是2013年的修订版。如今,两所大学的毕业生完成课程后都会上传自己制作的预告片。同时,网站还对社会开放,任何注册的用户都可以使用[2]。
2009年美国西杰纳高中图书馆的两位图书馆多媒体专家试行了一个激励高中生阅读的新计划:视频式书籍预告片计划(“Video Book Trailers”project),他们的尝试引起了师生的热烈反响,加深了学生对所选书籍的理解,而且也为图书馆的馆藏书籍创造了新的营销点[3]。
2012年接力出版社为美国作家詹姆斯·帕特森创作的儿童幻想小说量身定制了微视频预告片,时长只有1分钟,却能让读者更直观、快捷地感受到这套奇幻小说的震撼力[4]。
2012年英国暑期阅读挑战计划中,92%的图书馆组织图书馆员访问了7460 所学校,使用各种方式在学校宣传暑期阅读活动,如视频预告片等。该计划的实施不仅使得儿童阅读的数量、范围、时间扩大,同时提高了儿童阅读的主动性和自信。与学校、教师、图书馆员和青少年服务机构建立有效的紧密合作,是促进暑期阅读项目延伸到更多儿童的关键因素[5]。
2012年,澳大利亚布里斯班文法学校实行了一项旨在提高男生阅读兴趣的行动研究,即要求参与者选择一本课余时间阅读的书,分析书籍预告片的关键特征并参与其中,在制作过程中提高了学生在技术、视觉和写作上的素养。研究发现,将阅读与男生喜欢的事情联系在一起可以提高其对阅读的兴趣[6]。Naomi Bates 为书籍预告片的制作者提供了详细步骤[7]。有的网站除了提供制作工具之外,还汇总了书籍预告片的案例[7-9],按照各种方式进行分类供读者查找,比如进行蓝思(Lexile)分级法[8][9],兴趣标签分类法[2],书籍预告片的形式分类法等[2]。2015年新加坡白沙公共图书馆,由一群年龄介于13岁至19岁的义工,协助图书馆管理员制作书籍预告片并在特设屏幕上放映,同时上载图管局网站,通过视觉媒介激发了青少年的阅读兴趣[10]。英国2017年世界图书日的网站中为青少年读者设专栏准备了一个按照年龄分类书籍预告片库[11]。
俄罗斯联邦新闻出版与大众传媒署自2012年起便每年组织举办“全俄书片花(book trailers)检阅大赛”,借助于书片花推广图书与促进阅读在俄罗斯图书馆中成为了一种流行、创新性实践[12]。
2.2 国内对于书籍预告片的研究
国内针对“书籍预告片”的实践多集中于出版界,对即将出版的图书进行宣传,称为“图书宣传片”“书籍宣传片”。图书馆界也有类似的活动,但尚不多见。比如四川大学图书馆打造的“微拍电子书”系列活动,它以宣传推广数字阅读和多媒体UGC(User Generated Content,用户生成内容)服务为目的,鼓励读者通过拍摄短视频的方式来推介图书馆的电子资源。李晓蔚以该活动为案例,从用户参与、运营环境和接受程度3方面论证高校多媒体UGC服务的可行性;从多媒体制作环境、信息共享空间和馆员深度参与等方面提出了提升高校多媒体UGC 服务的策略[13]。更多的高校依托于包含视频/电影/微电影的系列活动开展图书馆资源宣传、阅读推广等工作。柴会明基于全媒体时代媒体宣传特点,分析了当前图书馆宣传模式存在的问题,以及当前图书馆“微电影宣传”现象的成因、现状与发展前景,并以此为例对全媒体时代图书馆宣传推广工作提出建议[14]。于艳波侧重于论述利用微电影在图书馆开展经典阅读推广的策略[15]。周秀霞简述了东北师范大学图书馆的“书随影行”活动,该活动是以电影展播为初始点的一系列阅读活动,还总结了活动设计的思路、原则、实施的模式以及经验与启示[16]。
3 书籍预告片的特点和优势
3.1 短小精悍,有趣有用
在数字化环境下成长的年轻一代,深度阅读和集中阅读时间减少,浏览和扫读时间增加,缺乏深度阅读以及长时间持续阅读的能力。由于阅读对象可选择性太多,以至于还需要花时间来决定阅读哪一个文本,点击哪一个超链接以及是否要下拉阅读页面。而运用书籍预告片,就是用画面、镜头、文本、声音、配乐对书籍进行了再包装和宣传,其强大的视觉感染力能瞬间抓住读者眼球,顺应当代阅读趋势。
3.2 内容和形式天马行空,不拘一格
书籍预告片的艺术表现形式可以严肃、夸张、幽默、荒诞、悬疑、冒险,也可以气势逼人、清新淡雅。剪辑技巧和后期特效,画面与对白的对接更能极大地激发学生的创新能力。预告片所承载的信息既可以是书籍大纲,也可以是书籍的“前言”“引子”,既可以从细致入微的角度出发进行重构解读,比如提炼一个关键章节,也可以从宏观的角度深层解读,比如从书籍的写作背景年代出发,也可以剖析挖掘作者。内容灵活多样,有巨大的发挥空间。
3.3 图书馆搭台,读者唱戏
图书馆不仅是阅读推广的践行者,更要引导其他的阅读团体也成为阅读推广中的一员,不断补充新鲜血液。与传统的阅读推广工作不同,书籍预告片的制作主动权可以交给读者,尤其是高校学生,他们年轻有想法,接触的都是新鲜事物。而且阅读推广的受众和对象如果是同一群体,那么无疑效果会事半功倍。
4 书籍预告片的研发模式
书籍预告片的创作素材分为两种,第一种为“无中生有”型。即从内容到形式,从文本到画面完全由创作者自己裁定。另一种为“移花接木”型。即利用已有的由书籍改编成的电视电影素材制作书籍预告片。人员配置上,一个优质书籍预告片的诞生需要一批具备一定艺术创作能力、视频制作能力、编辑文笔水平较高的开发人员,而图书馆馆员在技术和精力上毕竟有限,因此建议将主动权交给读者,让读者参与制作,反客为主。
4.1 学生社团为研发主体
培育学生社团,助力阅读推广。阅读推广仅依赖图书馆是无法深入进行的,阅读推广既要走出去,也要请进来,关注读者体验,紧抓读者需求。校园社团是由有着共同兴趣爱好的学生自发组织的,每个社团都有它的特长和优势,有类似技能的学生汇聚在一起发挥不同的作用。图书馆可以委托学生会或者学生社团制作,以征集或者竞赛的形式进行,并以一定的奖励吸引成员。2017年杭师大图书馆就尝试在馆内数十个电子显示屏及官方微信、微博等平台,发布了由本校同学制作的首支“书籍预告片”类似电影预告片一样的视频介绍书籍,很快引起了师生的关注,纷纷表示看了视频后增强了阅读的愿望。
4.2 学院为研发主体
学生社团里熟悉各种技能的高手毕竟在少数,制作书籍预告片的周期会比较长,数量也比较少。因此,就书籍预告片的制作而言,应积极争取专业教师、相关学院的支持。譬如,可以在美术、设计、影视艺术、教育技术等专业学院开设相关课程,邀请专业教师加入,把预告片的制作作为学分要求、学业成果。图书馆作为服务者可以提供资料和场所。这在国外已有例可循,如美国佛罗里达“数字书说”计划为了保障项目的可持续发展,联合了相关课程的学院、教师、学生,将视频预告片的制作作为完成课程的必要条件。
5 利用书籍预告片开展阅读推广服务的思考和展望
5.1 用心制作,润物无声
利用书籍预告片开展阅读推广服务是一种有意义的方式,它是基于读者对书籍的深层次加工。如今很多阅读推广活动都偏好于规模庞大、座无虚席的活动,参与者并不是真正喜爱阅读,从书籍中汲取营养;而制作书籍预告片是一种真正将阅读内化的阅读行为。刘青华认为“阅读是个人接受知识与信息的过程,是一种私人体验,图书馆不要过度介入,这是图书馆核心价值的要求[17]。素材的收集、内容的选择、预告片剧本的编写、拍摄剪辑,满足了读者参与的欲望,融入读者对书籍的看法,是对创作者的各项写作技能、多媒体技能的全面考验。选什么书?怎么选?这都需要创作者进行深度阅读和思考。
5.2 建立书籍预告片创作激励机制,推行多样化的营销策略
预告片的形式与内容的构思,其叙述方式、叙事节奏与文字文本有较大的区别,为了创造出优秀的书籍预告片,制作者需要用复杂的方式对书中的思想观点进行重构。这是艰苦的脑力劳动,不仅要依靠创作者的兴趣爱好,还要给予适当的支持和奖励,既可以是物质激励也可以是精神激励。其一,举行征集评优活动,通过微信、微博平台推送。从杭师大图书馆微信公众号平台上看,大学生对“上头条”的欲望很强。可以根据不同主题征集预告片,将筛选出的优质预告片分期在平台上推送,进行评比,对获奖者进行宣传和奖励,并向其他高校图书馆、公共馆推荐,扩大影响。其二,以特殊时间段为契机,嵌入书籍预告片制作。比如在读书节、文化活动月期间,围绕某个主题或作者,将书籍预告片的制作融入选书、品读、策划、制作、分享、书评、推广、反馈等一系列动作,依托图书馆的设备和空间,拓展阅读的维度,动手动脑,让阅读变成一件鲜活有趣的事情,使其更具吸引力。其三,巧妙利用二维码,将数字资源实体化,从而实现对特定预告片的介绍和推广。可以将书籍预告片生成的二维码贴在书架、展板上,或者放置在图书馆发放的宣传单、手册、海报上,方便读者扫描感兴趣的内容。
5.3 创建书籍预告片网站,推动资源共享、整合和利用
积累了一定的预告片数量,就可以筛选出一批优质预告片,进行加工、整理,适时推出预告片网站,形成规范有序、便于检索的数据体系,保护好知识产权,推动资源共享、整合、利用。网站可以包括以下两个方面:(1)技术资源。其中包括:罗列制作预告片的一般步骤;剧本创作的方法,教学资源链接;搜素图片、音乐的网站链接;视频剪辑的工具以及如何使用工具的教学资源链接等。(2)预告片资源。把预告片按照某种标签进行分类,比如主题、作者、书名。(3)评论社区。读者可以在网站上评价、讨论、留言、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