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 加快脱贫致富奔小康步伐
2019-01-19黄锋
黄 锋
(宣汉县水土保持局,四川 宣汉 636150)
1 水土流失现状
宣汉地处四川盆地东北边缘,大巴山南麓,嘉陵江水系二级支流州河上游,幅员4 271 km2,辖54个乡镇、491个村、77个社区,人口132万人(其中贫困人口20.94万人),是国家扶贫开发工作重点县、全国革命老区县、秦巴连片特困地区、全省扩权强县试点县和少数民族地区待遇县。总体地貌“七山一水两分田”,是长江上中游水土流失最严重的县(市、区)之一,亟待治理的水土流失面积达2 100多 km2,占全县土地面积的49%。水土流失已成为宣汉县最严峻的生态环境问题,成为区域经济落后、群众生活贫困的主要原因。
2 主要治理成效
近年来,尤其是自2013年实施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以来,宣汉县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坚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与助推脱贫攻坚两手抓、两不误、两促进,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作为强基础、惠民生、利长远的民生工程,纳入全县国民经济发展规划,放到突出位置来抓。按照“规划引领、改革创新、统筹推进”思路,以“治一方水土,兴一方经济,富一方百姓,美一方家园”为治理目标,初步形成了“水保围绕产业干,产业跟着水保建”的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模式,取得了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带动了项目区生态产业发展,推动了项目区乡村振兴,助推了脱贫攻坚。宣汉县通过大力度整合、高标准建设、精细化施工,先后对黄家沟、杨家河、陈家沟、赵家沟、清水滩、大阳沟、王家湾等7条小流域进行了山、水、田、林、路、园、村,沟、凼、池、渠、堰综合治理,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57.24 km2,其中:坡改梯378.4 hm2、营造水保林2 597 hm2、栽植经果林1 258 hm2、实施封禁管护5 128 hm2、推行保土耕作6 362.2 hm2;整治山坪塘11座、新建蓄水池81口、建沉沙凼322个、修沿山排洪沟44.36 km、新修生产道路70.65 km。总计完成投资6 176.14万元,其中中央投资4 035.00万元、省级投资1 741.00万元、县级配套400.14万元。经过治理初步形成了“山上树、山腰果、坡变梯、渠成网、路相通、沟相连、旱能灌、涝能排”的小流域综合防治新格局。
水土保持生态建设呈现出“三增加、三减少、三改善”的成效,即:增加了基本农田,增加了粮食产量,增加了项目区群众收入;减少了坡耕地面积,减少了土壤侵蚀量,减少了贫困人口数量;改善了生态环境,改善了生产条件,改善了群众生活。涌现出了一大批以治水保土为特色的新农村建设典型,促进了乡风文明,带动了乡村振兴。如:庙安乡黄家沟小流域所辖的八庙村治理前流传着这样一首歌谣:“八庙村上十道梁,坡坡坎坎难种粮,跑水跑肥土瘠薄,一遇大雨现岩壳,一年四季皆忙活,粮食亩产不满箩,农民穷得叮当响,哪有余钱存银行”。通过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村发展了青脆李、脆红李、西瓜、猕猴桃等特色生态水果产业,水果远销广东、深圳、香港、云南、陕西、湖北等地,仅夏季水果收入户均就达3万元以上,提前脱贫摘帽。如今呈现的是生态幸福田园景象:“层层梯田绕山转,条条道路到农田,‘三跑土’变‘三保土’,望天田成灌溉田,产业发展促增收,轻轻松松挣万元,山青水碧春常在,幸福生活抿抿甜”。八庙村成了远近闻名的“花果山”(春观花、夏品瓜、秋摘果、冬赏雪),被达州市评为十大乡村旅游基地,被四川省评为2018年省级“四好村”。另外,还有黄家沟小流域的胜观村、陈家沟小流域的黄马村、大阳沟小流域的黄花村、赵家沟小流域的大田村也获得了省级“四好村”,走上了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人与自然协调发展之路。
3 主要做法
3.1 突出规划引领,构建发展新格局
(1)注重前瞻规划。按照“适度超前、量力而行”原则,提前锁定规划范围、建设内容、规模及标准,编制宣汉县2015—2030年中长期水土保持规划、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项目“十三五”规划。
(2)注重统筹规划。按照“统筹规划、注重实效”思路,把水土流失治理与水土资源开发利用、区域经济发展、农建综合示范区建设、产业结构调整、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等规划有机结合,确保水土保持工程项目与项目区内其他建设协调推进,发挥财政资金最大效益。
(3)注重特色规划。坚持“因地制宜、突出特色”原则,针对小流域不同条件确定采用不同的治理模式。依托脆李、西瓜、猕猴桃等特色产业基础,将庙安黄家沟打造成生态经济型小流域;依托洋烈水乡、清水走廊旅游资源,将君塘杨家河打造成生态观光型小流域;借助水资源丰富、坡耕地较多优势,将陈家沟打造成粮食安全、生态安全型小流域;利用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成果,发展蓝莓产业、建设生态农庄,将赵家沟小流域打造成生态清洁型小流域。2018年,借助巴山大峡谷打造国家AAAAA级景区契机,整合国土部门的土地整理项目、农业部门的退耕还林基本口粮田建设项目、水利部门的高效节水项目共计3 000多万元,将王家湾小流域打造成农旅型小流域的“茶溪谷”“茶博园”。 2019年,紧紧围绕县委、县政府打造“北部山区特色产业园区”的思路,将白堰沟、板桥河2条小流域打造成“十里桃花园”的水保生态产业园。
3.2 注重机制创新,增添发展新动力
(1)民营企业活跃水保产业。“筑巢引来金凤凰”。很多个体业主或回乡创业青年,纷纷看上经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项目区,流转土地,发展特色产业。四川假日田园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就盯上赵家沟小流域大田村73.33 hm2高标准的石坎梯田、新建的3口蓄水池、配套的8 000 m水渠及新修建的4 km生产道路等较好的基础条件,投入资金1 800余万元建立了丘陵地区及川东北片区第一个蓝莓种植基地,已初步实现产值200余万元。累计吸纳该村及周边4 200名群众就地务工,使130户近500人脱贫摘帽。探索出了“土地流转收租金、群众务工拿薪金、合作经营分股金”协同增长的持续增收新路径。目前,全县民营企业投资水保生态建设如雨后春笋,如:四川松柏生态农业有限公司在毛坝镇天坪村、冒尖村、大堰滩村共流转土地733.33 hm2、荒地200余hm2,前期已栽植晚熟脆李73.33 hm2、林下间种西瓜13.33 hm2。宣汉大地正形成“水保围绕产业干,产业跟着水保建”的良好态势,项目区也实现了“撂荒地变成金土地”“老百姓变成新股东”“小山村变成大景区”的华丽转身。
(2)“两项机制”强化监管。健全全程监管和资金逐级申请两项机制。认真实行公示制、招投标制、监理制、群众投劳承诺制、县级财政报账制,项目竣工后及时进行项目审计和财务决算,保障了项目建设公平、公开、公正。水保部门对工程的各个环节进行经常性指导监督,施工中跟班作业,对项目资金和工程质量全过程监管。对项目资金实行县级财政报账制,先由施工队伍提出拨款申请,县水保局驻工程技术人员根据工程建设进度、质量和工程量拟出工程拨款计划单,再分别按程序审签后拨付;自觉接受财政部门的监督检查、审计部门的年度审计,杜绝挪用、截留工程资金等违法违纪现象。
(3)“多种主体”加强管护。坚持“谁受益、谁管护”原则,工程竣工验收后,与项目所在村村委会、专合组织签订管护合同,明确管护责任;实行治理成果确认制和产权移交制,把建设好的梯田、经果林、水保林、山坪塘、蓄水池等及时移交给受益农户,明确受益农户的管理维修和使用责任。实行工程管护回访制,形成林有人护、地有人管、路有人修的管护机制,为工程长期发挥作用保驾护航。
3.3 强化统筹推进,凝聚发展正能量
(1)强化组织保障。国家水土保持重点建设工程实行县领导挂包制,定期现场办公,针对具体问题现场研究、现场解决。每个项目均成立县、乡两级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加强工程建设的组织领导。
(2)强化队伍建设。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水保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明确水保局为公益一类副科级事业单位,编制22人,其中引进和培养高、中级专业技术人员10名。
(3)强化多元筹资。县委、县政府在财力十分困难的情况下,每年都足额配套了水土保持重点工程建设项目的独立费用,尤其是县财政能够每年将收取的水土保持补偿费除上缴中央国库的10%外,全额预算用于水土保持事业发展。同时,整合国土、农业、水利、林业、农发、扶贫等涉农资金共同打造水土保持示范小流域、清洁小流域,助推项目实施区域产业发展,提升经济效益。
(4)强化责任落实。县政府与项目乡镇政府,乡镇政府与项目村村委会,层层签订治理任务目标责任书。县水保局与派驻各工程点的技术指导人员签订技术目标责任书,确保治理任务、质量监管、技术服务等责任落实。
(5)强化督促考核。严格执行“工作预决算”制,定任务、定时限,分工协作、合力推进;实行目标绩效管理,定期督查通报,从严从实考核奖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