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中国近代历史读懂初心使命
2019-01-19路云辉
路云辉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党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历史关头,习近平总书记重提党的初心和历史使命,对党提升政治领导力,率领全国人民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并最终将中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意义重大。
如何才能真正读懂党的初心和使命,这是坚守初心使命的前提。毛泽东同志指出:中国共产党一开始成立,就在自己的旗帜上,鲜明地写上了“共产主义、人类解放、为人民服务”这些熠熠生辉的大字,这就是共产党的政治立场:不是把自己的理论和奋斗束缚于某一阶级与一时的利益上,而是“十分热忱地关心全国全民族的利害,并且关心其永久的利害”(《毛泽东文集》第1卷第483页)。 毛泽东同志这段话,集中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在立党宗旨和使命上面与其他政党的根本区别。习近平总书记也指出,“我们党从诞生之日起就把马克思主义鲜明地写在自己的旗帜上,把实现共产主义作为党的最高奋斗目标” ,强调了我们党与中国近代历史上其他力量在追求历史使命实现路径和党性上的本质区别。
要深入理解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特点,我们必须回溯到中国近代历史中去,看看中国共产党是如何诞生的,体会为什么中国共产党能够在众多的政党中脱颖而出,引领时代, 并获得人民群众的广泛支持。
古代的中国,曾经在人类历史上创造了辉煌的文明。但是进入近代,却被迫签订了一系列不平等条约,中国的独立主权受到严重侵害,极大地影响了人民群众的生活。为了实现民族复兴,仁人志士从学习西方器物开始,中学为体,西学为用,开展轰轰烈烈的洋务运动,但是甲午海战等战役的失败,证明这条路走不通。以后,康梁等维新又尝试通过改良性质的变法,以实现民族复兴,结果依然是失败。以孙中山为代表的先进国人又发动了辛亥革命,虽然推翻了封建帝制,但并没有使中国走上复兴之路。资产阶级改良、革命的道路都走不通,怎么办?面对民族危机,国人只能再寻新思想。而且在社会面临重大危机的时候,不同层面的人们往往能够超越集团、阶级的局限,围绕社会危机进行思考并形成共识,成为主宰一定时代的思想潮流。而在这个历史大变局的紧要关头,谁抓住新思想谁就站在时代前列。新文化运动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下发生了。新文化运动,提倡民主与科学,反对封建专制,反对迷信和盲从,运动目标蕴含革命因子。新文化运动的最大特征就在于“新”,“新”之对立面即为“旧”,当“新文化”无从着手的时候,从破“旧文化”入手自然成了一条可选途径。近代中国弥漫着文化自卑的社会氛围,在寻求新社会、新制度、新文化而不可得的焦灼中,任何对旧制度、旧文化的批判与否定都能在整个社会中激起巨大的波澜与共鸣。正在新文化运动逐步推进的时刻,1917年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主义。俄国革命撼动了中国。中国人不由得感叹:原来还有这么新、这么激动人心的革命理论;理论原来可以通向成功;农业为主体的国家原来也可以迅速走向工业现代化的道路。比较新文化思想,马克思主义无疑具有更大的破旧功能,更有冲击力,更能满足人们对新思想的渴望。正是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新文化的迅速转向,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新文化运动领导人从原来对民主与科学的宣传转而集中宣传马克思主义。1918年陈独秀和李大钊创办《每周评论》,宣传马克思主义。1919年5月,李大钊将《新青年》第6卷5号编为《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再其后,1920年,在上海建立中国共产党发起组。1921年7月,高举马克思主义旗帜的中国共产党正式成立。
从中国近代这段历史来看,正是由于中国共产党掌握了马克思主义这个最新的思想武器,中国共产党才能站在时代前列,中国共产党实现初心和使命才有了现实的路径。而马克思主义本是无产阶级革命的理论,追求人类解放。中国共产党从建党开始就以这样一种理论为指导,无疑使中国共产党的初心和使命具有了极强的现实性。
习近平总书记于2017年10月31日指出,唯有不忘初心,方可告慰历史、告慰先辈,方可赢得民心、赢得时代,方可善作善成、一往无前。我们只有回到历史,真正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的独特性,才能坚守初心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