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监管强手段 治理补短板奋力开创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
——2019年全国水土保持现场工作会议精神综述

2019-01-19

中国水土保持 2019年7期
关键词:水土保持监管生态

2019年6月13日,在青海西宁召开的全国水土保持现场工作会议上,水利部副部长陆桂华充分肯定了2018年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对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生态文明思想和贯彻水利部党组补短板、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提出了要求,对2019年的全国水土保持工作进行了全面安排和部署。为了便于广大水土保持工作者学习与领会会议精神,本刊进行了梳理。

1 会议的主要任务

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落实2019年全国水利工作会议要求,聚焦“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总结工作、分析形势、厘清思路、部署2019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重点工作,进一步统一思想、明确目标、落实责任、转变作风,监管上强手段、治理上补短板,奋力开创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新局面。

2 2018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成效

一是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体系基本建立。水利部会同六部委,联合印发了全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考核评估工作的通知,并完成了2018年度实施情况评估。22个省份出台了省级政府对市县的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办法,浙江、四川等11个省份启动考核工作,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职责进一步落实。二是监管力度持续加大。各地监督检查生产建设项目6.9万个,查处违法违规项目1.3万个,立案1 261起,严格执法的态势正在形成。水利部组织开展了多次淤地坝安全度汛和重点水保工程暗访督查,对存在问题通过约谈、通报等方式督促整改。三是综合治理成效显著。全国新增水土流失治理面积5.98万km2,贫困地区受益人口930万人,治理区生产生活条件和生态环境明显改善。四是动态监测取得重大突破。首次实现全覆盖,定量掌握县级行政区及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状况和动态变化。监测成果显示,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面积273.69万km2,较2011年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结果减少了21.23万km2,减幅达7.2%。五是机制创新与科技支撑能力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试点进展顺利,市场的作用逐步呈现。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新技术得到广泛应用,科技创新对水土保持管理的贡献率逐渐提升。

3 深入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内涵丰富、博大精深,涵盖各个领域、涉及方方面面,必须全面系统学、及时跟进学、联系实际学。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把生态文明建设摆在治国理政的重要位置、作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根本大计,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讲话,作出了一系列重要指示批示,推动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发生了历史性、转折性、全局性变化,形成了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2018年5月,总书记在全国生态环境保护大会上,系统阐述了这一思想。2019年两会期间,总书记在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突出强调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极端重要性,高度概括地提出了“四个一”和“四个要”。“四个一”,即在“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中生态文明建设是其中一位,在十四条基本方略中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是其中一条,在五大发展理念中绿色是其中一个,在三大攻坚战中污染防治是其中一项。“四个要”,即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要探索以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为导向的高质量发展新路子,要加大生态系统保护力度,要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

这“四个一”“四个要”是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纲领性论述,是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集中体现,逻辑十分严密、层次非常清晰,既体现了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把握,又确立了生态文明建设在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的地位,还有具体的部署和要求。总书记强调“要保持加强生态文明建设的战略定力,不动摇、不松劲、不开口子”,对水土保持强监管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一定要学习领会好、贯彻落实好。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中国北京世界园艺博览会开幕式上的讲话中掷地有声地提出了“我们应该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追求绿色发展繁荣、追求热爱自然情怀、追求科学治理精神、追求携手合作应对”的行动宣言。这“五个追求”既向世界表明了我国持续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鲜明态度和大国担当,又为共建美丽地球家园给出了中国方案。总书记提出的“科学治理精神”,强调“生态治理必须遵循规律,科学规划,因地制宜,统筹兼顾”,为新时代水土流失防治工作提供了根本遵循和行动指南。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总书记一直非常关心和重视。时任福建省长时,习近平同志多次到长汀视察指导水土保持工作,指出“水土保持是生态省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对水土流失特别严重的地方要重点治理,以点带面”,并发出“滴水穿石、人一我十”的号召。2003年时任浙江省委书记时,习近平同志强调“搞好水土保持、防治水土流失,是治水事业的一项根本性措施,也是改善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紧迫而长期的战略任务。要以小流域为单位,因地制宜,统一规划,采取工程措施、植物措施、耕作措施等各种措施相结合,坚持不懈地进行综合治理”。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与总书记关于治水和水土保持的重要论述,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带头学、认真学、反复学、务实学,在学懂上下功夫、弄通上求深入、做实上见真章。要切实把学习成果转化为实实在在的具体行动和工作举措,进一步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坚决担负起水土保持在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中的政治责任。

4 贯彻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

贯彻水利部“水利工程补短板、水利行业强监管”的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提出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总思路: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改革发展,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紧紧围绕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强顶层设计,以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为核心,以完善政策机制为重点,以严格督查问责为抓手,充分依靠科技手段,全面履行法定职责,着力提升管理效能,真正做到基础扎实、监管有力、治理有效,为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支撑。

各级水土保持部门务必要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新时代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上来,统一到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总思路上来,不折不扣抓好贯彻落实。

4.1 深刻认识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的必要性和紧迫性

第一,水土流失现象产生的本质,决定了水土保持工作必须强监管。习近平总书记在“3·14”讲话中深刻指出“建设生态文明,首先要从改变自然、征服自然转向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要做到人与自然和谐,天人合一,不要试图征服老天爷”。水土流失的形成和加剧与人的行为密切相关,根子上都是由于不合理的生产方式造成的。无序开发、粗暴掠夺,人类定会遭到大自然的无情报复,这是无法抗拒的规律。在这方面,我们有不少深刻的教训。比如,河西走廊、黄土高原都曾经水丰草茂,但由于人为的毁林开荒、乱砍滥伐,致使水土资源、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给经济社会发展造成了深远影响,到今天仍然在还账。水土保持工作的本质就是要通过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来保护和合理利用水土资源、改善生态环境。而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只能靠监管,而且是强有力的监管。

第二,解决我国新老水问题特别是三大新问题,要求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要强监管。水土流失与水资源短缺、水生态损坏、水环境污染三大水问题密切相关。对此,习近平总书记在“3·14”重要讲话中作了深刻阐述,他指出“解决水供给问题,要从涵养水源入手,从修复破损的生态入手。不治理水土流失,水库修了最后也会变成沙库”“如果破坏了山、砍光了林,也就破坏了水,山就变成了秃山,水就变成了洪水,泥沙俱下,地就变成了没有养分的不毛之地,水土流失、沟壑纵横”。严重的水土流失会导致水源涵养能力不足,影响“盛水的盆”,加剧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会造成水生态损坏,加剧生态恶化;水土流失作为载体还会带来农业农村等面源污染,进入江河湖泊,造成水环境污染。因此,解决我国新老水问题,特别是三大新问题,必须要搞好水土保持,也就是要从强监管着手,靠法制体制机制来科学地保护和利用水土资源。

第三,落实用最严格制度最严密法治保护生态环境的要求,水土保持工作必须要强监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在生态环境保护问题上,就是要不能越雷池一步,否则就应该受到惩罚”。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特别强调要构建激励约束并重、系统完整的生态文明制度体系,让制度成为刚性约束和不可触碰的高压线。近年来,总书记对祁连山自然保护区、秦岭北麓违规建别墅等多次作出重要批示指示,充分体现了中央对破坏生态环境问题扭住不放、一抓到底的坚决态度。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中央关于生态文明建设的重大决策部署,必须加快完善水土保持相关政策标准,强化制度落实,实行最严格的监管。

第四,破解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突出问题,必须要强监管。问题是时代的声音、实践的起点。经过70年长期不懈的努力,我国水土流失面积和强度均大幅下降,状况持续好转,呈现出稳中向好的趋势。总体来看,水土流失治理能力不足的问题已经得到初步解决。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求相比,当前水土保持工作的突出问题是监管整体薄弱。无论是在政策制度、技术标准,还是在监管手段、查处力度上,都存在明显差距,甚至一些地方对强监管的重要性在思想认识上还不到位。2018年,水利部组织在一些地区开展区域遥感监管试点,发现50%以上生产建设项目“未批先建”,60%以上未及时验收,80%以上的违法违规行为未得到处罚,监管缺位、不到位的问题十分普遍且突出。必须正视并着力解决这些问题,及时转变思路,切实把工作重心转到监管上来。

同时,也要看到,我国水土流失量大面广的基本现状并没有得到根本性改变,广大农村居民在相当长时期内仍将依靠土地生存发展,一些贫困地区水土流失依然严重,急需加快补齐治理短板,提升治理速度和质量,提供更多生态产品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需求。

4.2 推动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需要正确把握几个关系

第一,正确把握“强”与“补”的关系。强监管、补短板是做好新时期水土保持工作的“两翼”,两者既相互联系,又互为补充。一方面,强监管是补短板的重要支撑和前提。从过去来看,近些年来我国水土流失防治之所以取得成效,是在坚持预防为主、保护优先的前提下取得的。从当前来看,我国水土流失状况虽然得到明显改善,但成效并不稳固,稍有松懈就可能出现反复,必须要全面加强监管。在严控人为破坏的前提下,巩固和维护好已有治理成效,坚决杜绝“一边治、一边增,一边还旧账、一边欠新账”的情况发生。从未来来看,要实现水土流失状况的根本好转,必须要着眼调整人的行为,通过严格的制度、有力的监管,让防治水土流失、保护水土资源成为全社会的自觉行动。另一方面,强监管本身也需要补短板。手段不足就是当前监管最大的短板。没有高效管用的科技手段、没有可靠实用的信息化支撑,监管也不可能强起来。

第二,正确把握“上”与“下”的关系。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需要行业上下齐心、分工协作、共同努力。总的来说,就是要建立中央统筹、省负总责、市县抓落实的工作体制。在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方面,各级都有职责,但应有侧重。水利部、流域机构和省级水行政主管部门主要是发现问题、督促落实,市县的重点是做好违法行为的认定和查处。在水土流失治理方面,中央层面主要是制定政策规划、安排补助资金,省级的重点是做好项目安排布局、任务分解及落实地方投资,市县两级的重点是抓好组织实施和长效管理。在动态监测方面,重点是中央和省两级要分工负责、上下协同,继续实现年度高精度全覆盖。地方工作干得好,水利部肯定会在政策资金上给予支持;地方工作不力,也必然要被追责问责。

第三,正确把握当前与长远的关系。搞好水土保持是一项长期的任务,要有“功成不必在我”的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担当。要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做到突出问题优先解决、长远问题提前谋划,实现重点突破和整体推进相统一。当前,要从政策、制度、机制、手段等方面入手,在强监管上取得突破,在补短板上取得实效。重点要快速提升监管能力,集中精力查处一批典型违法案件,在全社会形成强大震慑。同时,要立足长远,以钉钉子精神一步一步打牢基础,积小胜为大胜。通过建立系统完备的政策制度体系、两手发力的综合治理体系、科学高效的监测支撑体系,使人为水土流失得到全面控制、重点地区得到有效治理,水土流失状况实现根本好转。

第四,正确把握监管与执法的关系。严格执法是水土保持强监管的重要内容,更是水土保持强监管是否落地的根本所在。人为水土流失违法违规行为能不能得到查处,是水土保持强监管的关键。要建立水土保持监督检查与行政执法的联动协作机制,特别是机构改革后将执法职能划入综合执法部门的个别地方,要按照职责,明确水土保持部门、水行政执法部门和跨部门综合执法机构的责任分工,加强协作、密切配合,确保违法违规行为得到及时有效查处。

5 推动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落地见效的重点任务与措施

5.1 打好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攻坚战

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是水土保持强监管的重中之重。要以看住人为水土流失为目标,聚焦“发现问题、认定问题、严格追责”三个要素,统筹考虑法制、体制、机制和人员设备等问题,建立系统完备、职责明确、严格高效、规范有序的监管体系,在此基础上实行最严格的监管,确保快速突破、取得实效。一是要精准发现问题。充分运用卫星遥感、无人机等高新技术手段,实现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全覆盖。同时保障渠道畅通,发挥好群众举报和社会监督作用,结合暗访督查,及时精准发现水土保持违法违规行为。二是要科学认定问题。针对不同对象、不同主体的特点,全面梳理建立人为水土流失问题清单,针对问题分类细化认定标准和依据,做到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标可对。三是要严格追责。一方面,要建立健全水土保持诚信和信用评价制度,综合采取行政处罚、信用惩戒、约谈通报等手段,对生产建设单位、技术服务单位和参建各方的违法违规行为严格查处,让违法者、失信者付出沉重代价。另一方面,要构建水利部、直属单位、流域机构和省市协同的督查体系,对各级水土保持部门依法履职情况开展逐级督查,对履职缺位、不到位者,严肃追究责任。

5.2 加快推进重点地区水土流失治理

水土流失治理是生态系统保护修复的重要内容。要牢固树立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按照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思维,深入推进水土流失综合治理,最大限度地发挥水土保持的综合效益,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一是要突出重点区域。以长江、黄河上中游、东北黑土区为重点,加快推进小流域综合治理、坡耕地综合整治和侵蚀沟治理。二是要突出机制创新。各地要结合实际、大胆探索,抓好水土保持工程建设以奖代补、村民自建等试点和推广。加强与有关部门协调配合,充分发挥政府和市场作用,加快治理速度,提升治理质量和效益。三是要突出科学治理。要遵循生态系统的内在机理和规律,因地制宜、分类施策,增强针对性、系统性、长效性。积极推进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打造水美乡村,建设美丽中国。

5.3 全面提升水土保持监测能力

监测是做好水土保持工作的基础。新时期要围绕强监管、补短板的需要,加快构建科学有效的监测体系。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抓好年度动态监测。2018年动态监测首次实现了全覆盖,取得了重大突破,但也有一些方面需要总结完善和提升。要针对问题抓提升,进一步优化技术路线和方法,扎实做好2019年动态监测工作,提高科学性、准确性和时效性。二是抓好监测站网优化调整。在全面摸清现状、问题和成因的基础上,以需求和目标为导向,尽快提出监测站网优化布局方案,推动监测站点建设,建立运行管理长效机制,发挥好监测站点应有的作用。通过点面结合、天地一体,提升监测能力和成果质量。三是抓好监测成果管理和应用。把监测成果及时全面应用到管理工作中,实现监测与管理的有效衔接,为目标责任考核、相关规划编制和决策提供依据。特别强调:新时期监测工作非常重要、要求也很高,各省(区、市)要加强监测机构队伍和能力建设,明确任务、压实责任、保障经费,履行好政府监测职能,为强监管补短板提供坚实的基础支撑。

5.4 大力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应用

水土保持监管强手段的关键在于信息化。要以可靠实用为重点,推动水土保持信息化水平在较短时间内明显提升。一是构建一个平台,尽快建立一个统一、实用、好用的水土保持信息系统。二是完善一个库,按照分级负责的原则,及时录入相关信息,形成一套规范完整的数据库。三是建立一项机制,要建立部门内外、系统上下数据共享的常态化机制。四是要强化一项应用,加大卫星遥感、无人机等新技术新手段的应用。2019年要重点抓好人为水土流失遥感监管工作。水利部已安排专项经费,开展疑似违法扰动图斑的解译和判别工作,并将分省下发清单。各省(区、市)在做好现场核实和查处的同时,也要落实经费,结合实际至少加密一次。有条件的省份要按季度开展,实现生产建设活动全过程动态监管,确保违法行为得到及时发现、及时查处。

5.5 扎实抓好水土保持扶贫工作

脱贫攻坚是一项重大的政治任务,水土保持是水利行业落实脱贫攻坚部署的重要内容。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从“两个维护”的政治高度,以专项巡视发现问题整改为契机,用心用情用力做好水土保持扶贫工作。一是突出优先。要切实加大对贫困地区特别是深度贫困地区的支持力度,确保中央资金优先安排落实到贫困县。二是突出精准。要坚持问题导向,真正摸清不同区域贫困群众的需求,精准使用资金、精准安排项目、精准配置措施,注重加强与建档立卡贫困户对接,尽可能让贫困人口直接受益、尽快受益。三是突出实效。要重点围绕产业脱贫,把水土保持项目安排与培育当地优势产业、发展农村经济有机结合,为贫困地区群众增收致富和当地经济社会发展创造条件。四是突出监管。要加强水土保持扶贫工作的监督检查,层层压实责任,确保扶贫资金安全,确保中央支持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做好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任务十分艰巨而繁重。各地要围绕新时代水土保持目标任务,狠抓关键环节,强化责任落实,凝聚各方面力量,确保不折不扣地完成各项任务。一是压实政府主体责任。搞好水土保持工作,必须依靠各级政府的高度重视。要抓好对省级政府实施规划情况的考核评估和省级对市县的目标责任考核,强化结果应用,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通过两级考核评估,构建由地方政府负责、水利部门组织、相关部门协同、社会广泛参与的齐管共治格局,为水土保持工作提供坚强保障。二是强化逐级督导检查。督导检查特别是暗访督查,是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重要手段。要坚持明察暗访相结合,以暗访为主,及时深入了解各级履职真实情况。对发现的突出问题,采取限期整改、约谈、通报等方式,督促问题整改到位,推动各级把责任抓牢抓实。三是严格查处违法行为。对生产建设活动监管中发现的违法违规行为,要挂牌督办、严格查处。通过公开通报、曝光一批典型案件等方式,形成强大震慑,树立水土保持社会管理的权威,督促生产建设单位依法履行水土流失防治主体责任。四是注重政策机制创新。要按照符合中央最新精神和法律法规要求、贴近地方和基层实际、可操作易操作的原则,科学制定各项政策措施。结合新形势新情况,不断创新管理机制,发挥好政府投入的撬动作用,充分调动社会力量和群众参与水土流失治理的积极性。五是突出科技创新引领。必须紧紧抓住创新这个核心,通过创新推动工作、提升水平。聚焦管理需求和重大问题,坚持阶段任务与长远目标衔接、战略研究与基础研究相结合、科研攻关与成果应用相统一,力争取得一批有实实在在作用的科研成果。按照“确有必要、管用实用”的原则,系统梳理、优化完善水土保持标准体系,提升水土流失防治工作的科学性、实效性。

6 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干部队伍

6.1 提高政治站位,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旗帜鲜明讲政治,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严明党的政治纪律、政治规矩。按照中央部署,扎实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确保达到“理论学习有收获、思想政治受洗礼、干事创业敢担当、为民服务解难题、清正廉洁作表率”的目标。要坚决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对水利工作的重要指示批示和中央决策部署,把“两个维护”落实到水土保持工作的实际行动之中。

6.2 压实主体责任,着力强化党风廉政建设

全面落实从严治党管党总要求,切实履行党建和党风廉政建设主体责任,层层传导压力,逐级落实责任。强化行业廉政风险防控,抓紧修订出台水土保持行业廉政防控手册,针对廉政风险点,将防控措施具体到每个环节、落实到每个岗位,构建全过程、全方位、全覆盖的廉政风险防控体系。建立并公布水土保持权责清单,强化对权力运行的制约和监督,做到依法用权、秉公用权、廉政用权,推动权力在阳光下廉洁、高效运行。

6.3 持续改进作风,坚决反对形式主义官僚主义

要坚决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特别是表态多调门高、行动少落实差、制定政策不接地气、工作不敢担当负责等突出问题。要严格执行中央八项规定和实施细则精神,驰而不息转变作风,坚持抓细抓常抓长,建立长效机制。要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解决群众实际问题,说实话、办实事、出实招、求实效,以优良作风推动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

6.4 提升能力本领,不断强化干部队伍建设

要把握时代脉搏、聆听时代声音,坚持与时代同步伐。积极弘扬和践行“忠诚、干净、担当,科学、求实、创新”的新时代水利精神,深化认知认同,注重实践养成,使其内化为价值观念,外化为自觉行动。要持续加强学习、严格自律,以创新的精神、务实的作风、负责的态度,不断提升自我学习能力、举一反三能力、自我革命能力和抓落实能力,强化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法治思维、底线思维,真正做到政治过硬、本领高强。

2019年6月14日,水利部总工程师刘伟平在水土保持现场工作会议上作总结讲话,对如何更好地学习陆桂华副部长讲话进行了解读,对贯彻此次会议精神提出了要求,对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进行了强调,其要点如下。

1关于会议的主要收获

这次会议是在水利改革发展关键时期召开的一次重要会议,也是机构改革后水土保持的第一次全国性会议。大家普遍认为,这次会议主题鲜明、内容丰富、简洁紧凑、务实高效,对于在新起点上统一思想、凝聚共识,谋划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改革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是确立了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总思路。陆桂华副部长的讲话,从学习贯彻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和总书记治水重要论述的政治高度,从水土保持工作的本质、实践历程、现状问题和未来发展的视角,深刻阐释了水土保持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水土保持监管强手段、治理补短板的工作总思路。大家一致认为,这一思路是水土保持服务经济社会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大局的紧迫要求,是解决当前突出问题、推进新时代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必然选择。当前,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的任务十分艰巨,等不得、慢不得、更含糊不得,必须牢牢把握这一总思路,扭住不放、狠抓落实,全面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加快补齐重点区域治理短板,不断开创水土保持改革发展新局面。

二是发出了推动强监管补短板落地见效的动员令。陆桂华副部长在讲话中从“强”与“补”、“上”与“下”、当前与长远、监督与执法的关系,对强什么、如何强、补什么、怎么补进行了深入论述,提出了打好人为水土流失监管攻坚战、加快推进重点地区治理、全面提升监测能力、大力推进信息化应用、扎实抓好扶贫工作等五项重点任务,并明确了五项保障措施。大家一致认为,2019年是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的开局之年和关键之年,必须进一步增强责任意识、进取意识、机遇意识,围绕这些目标任务,找准切入口与着力点,不折不扣抓好落实,确保强监管取得突破性进展、补短板取得实质性成果。

三是提振了全国水土保持干部职工的精气神。会议充分肯定了2018年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取得的积极进展和显著成效,陆桂华副部长在讲话中点出的5项亮点工作,更是一份凝聚着广大水土保持干部职工心血和汗水的成绩单。大会的12个交流发言特色鲜明、重点突出,集中反映了一年来各地各单位的实践探索成果,值得相互学习和借鉴。讨论中大家一致认为,2018年党和国家机构改革中,水利部水土保持职能得到进一步优化和加强。一年来,按照新的职能要求,全国水利水保系统上下齐心、开拓进取、扎实工作,开展了大量创新性工作,取得许多突破性进展。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任务更加繁重,事业发展前景更为广阔,只要我们坚定信心、奋力拼搏,一定能克服一切困难和挑战,创造更加辉煌的工作业绩,为生态文明建设作出更大的贡献。

四是明确了全面抓好党风廉政建设的总要求。陆桂华副部长在讲话中,对落实全面从严治党政治责任作出安排部署,要求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大力弘扬新时代水利精神,讲政治、敢担当、善作为,不断提升干事创业的能力和本领。大家深刻认识到,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不是挂在嘴边的一句口号,而是实打实、硬碰硬的具体行动,必须全面加强党的建设,打造忠诚干净担当的干部队伍,弘扬科学求实创新的优良作风,坚决防止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以全面从严治党的新作为推动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新跨越。

2关于会议精神的贯彻落实

一是要凝心聚力抓落实。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需要从思想观念到行为方式进行一次深刻转变。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把学习贯彻会议精神与贯彻落实水利改革发展总基调紧密结合起来,教育引导广大干部职工深刻领会调整人的行为、纠正人的错误行为的根本要求,充分认识水土保持工作贯彻落实总基调的极端重要性,切实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这次会议决策部署上来。

二是要咬定目标抓落实。各地各单位要按照会议要求,根据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深入分析研究本流域、本地区当前工作中面临的突出问题,对照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逐项梳理分解、逐一细化实化,把会议确定的路线图、时间表变成施工图、进度表,把目标任务落实到单位、到岗位、到人头,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局面,真正把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的顶层设计变为行业上下同向发力的具体行动。同时,要注重加强与发改、财政、自然资源、林草等相关部门的沟通协调,着力构建纵向带动、横向联动、内外互动的工作格局,凝聚水土保持改革发展的强大合力。

三是要强化担当抓落实。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任务重、难度大、要求高。各级水土保持部门要结合“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结合整治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积极践行新时代水利精神,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责任担当。既要敢于较真碰硬,坚持原则、恪守底线,不怕得罪人,真正让监管“长牙”“ 带电”;又要善于担当,紧跟新形势新要求,努力转变观念、更新知识,主动练好本领、提升素质,不断增强能力本领。要切实抓好水土保持领域廉政风险防控,扎紧制度笼子,以优良作风保障水土保持强监管补短板落地见效。

3关于当前的几项重点工作

一是着力强化人为水土流失监管。近日,水利部印发了《关于进一步深化“放管服”改革 全面加强水土保持监管的意见》(水保〔2019〕160号),对新时期人为水土流失监管工作作出全面部署,这是水土保持强监管方面揽总的文件。围绕文件落实,水利部还将陆续制定出台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检查及责任追究办法、水土保持领域市场主体信用信息办法等六项配套办法。各地各单位要认真学习领会,强化制度落实,抓紧建立并实施逐级督查制度,督促各级依法履职到位、不缺位。对2019年水利部组织开展的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工作,各地要高度重视,按分工做好疑似图斑现场复核和违法违规项目查处。长江经济带11省(市)还要按照监督执法专项行动工作安排,抓紧做好辖区内违法违规项目梳理排查、清单制定及查处等工作,并对典型案件进行挂牌督办。

二是认真抓好淤地坝安全度汛。根据气象部门预测,2019年黄河上中游可能发生局地暴雨洪水,淤地坝安全度汛形势不容乐观。黄土高原七省(区)要切实绷紧安全度汛这根弦,从最不利的情况出发,做最充分的准备。要切实落实行政、技术、巡查“三个责任人”责任,加强汛期日常巡查,所有淤地坝工程必须空库运行,严禁蓄水运用。严格执行汛期24小时值班和逐级报告制度,全面落实各项防汛和应急避险措施,确保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从6月开始到汛期结束,水利部将组织开展4次较大规模的暗访督查,并通过提醒、约谈、通报等方式,督促整改落实。

三是加快推进水土保持信息化应用。各省(区、市)要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遥感监管工作安排部署,保障经费,加密频次,实现生产建设项目过程动态监管,确保违法违规项目得到及时发现和查处。同时,要及时做好水土保持业务数据录入,强化数据质量把关,加强与相关部门的信息共享,为推动信息化应用打好基础,进一步提升水土保持管理效能。

四是切实做好年度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在系统总结2018年经验的基础上,水利部进一步优化了工作方案,但各省(区、市)承担的任务没有变。各地要落实工作经费,按时保质完成,全面掌握水土流失状况和动态变化,及时反映水土保持工作成效,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生态文明制度落实和相关决策制定提供有力支撑和依据。

五是组织实施好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评估工作。2018年,七部委联合开展了对省级政府的水土保持规划实施情况年度评估工作,评估结果已体现在报送国务院的规划年度实施进展情况报告中,并将作为生态文明建设年度评价中各省份水土保持指标达标情况和规划五年考核的重要依据。近期,水利部将会同相关部委深入调研、完善评估工作方案,请各省(区、市)主动汇报,切实做好2019年规划实施及评估相关工作。同时,各省(区、市)要下力气认真抓好本地区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制度落地工作,用好考核评估这个指挥棒,进一步推动落实地方政府主体责任和相关部门职责;水利部门要主动作为,履行好行业主管部门的职责。

猜你喜欢

水土保持监管生态
辛店沟水土保持示范园
水土保持探新路 三十九年写春秋
数字监管 既能“看病”也能“开方”
“生态养生”娱晚年
水土保持监测
水土保持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综合监管=兜底的网?
生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