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高校足球教学训练中学生战术意识的养成研究

2019-01-19秦会兵

体育世界(学术版) 2019年6期
关键词:战术足球运动足球

秦会兵

(湖北科技学院 体育学院,湖北咸宁 437100)

1. 足球意识的分类

在足球运动的整个进程中,运动员作为参与者往往会遇到多种多样的复杂状况,这些状况要求运动员对场上的不同机遇做出正确的应对。这一过程基本上是一个完整的认知过程。针对运动员在足球运动过程中有可能遇到的各种状况,我们尝试把足球意识这一概念分为两类,一是足球技术意识,二是足球战术意识。

1.1 足球技术意识

足球技术意识意指在运动过程中,运动员用自己已有的足球运动的相关经验,熟练利用自身技术水平进行合理实践。我们把这种反应更详细的分类成有球技术意识和无球技术意识两种。

1.2 足球战术意识

战术如何进行运用是战术意识最基础的部分,而战术意识的关键要素是运动员自身的技术和体能。同样的,战术意识也是整个战术使用过程的重中之重,其重要组成部分是运动员自身的心理承受能力和智力范畴。战术应用的质量和数量比例越高,其在比赛时战术意识分配的范围越广;战术意识比较强的运动员自然战术应用的自主性较高,战术部署的实际效果越好,从而能够展现出更高的足球水平[1]。然而,大部分参与运动的学生都并非职业运动员。因此,在足球比赛中,他们经常会发现一些技术问题,比如跑错了方向,太多的接应,以及防守选择上的失误。这些问题的本质因素在于学生对足球的认识较少,换成足球行业的专业术语来讲就是足球相关战术意识薄弱。这种现象的出现,与我们身为从教人员在教学过程中还没有进行有效渗透有关。因此,如何利用有限的时间和空间将战术意识建立在非职业足球爱好者身上,是一个值得我们深思的问题。其次,笔者将在自己的足球教学实践中提出一些培养学生战术意识的措施,以供探讨和借鉴。

2. 大学生足球意识现状

很大一部分学生在进入高校前,他们都缺乏系统足球理论教育的学习。因此,这种现象也直接引出了大学生在足球运动中展现的诸多问题:

2.1 盘带过多,适度运球的目的是使进攻更有效,而不仅是为了突破防守以及表现自我。

2.2 原地带球。这种现象十分常见,他们在训练中不懂得如何对抗。

2.3 丢球不反抢。产生丢球代表进攻过程出现失误,有些队员失误后做不到迅速转防,反而跟在对方身后,不去做丢球后的应有的防守决策。

2.4 堵而不截。他们不懂堵其实是为了妨碍对方的有效进攻,而截才是真正转守为攻的制胜点。

2.5 原地等球。只知道等待队友传球,不懂得如何自觉进行穿插跑动进而制造出条件和空当,便利进攻。

2.6 意志不坚。难以积极的进行争点站位拼搏和迅速突围。

2.7 传后观望。将球传出后就以为是已经完成任务了,而非跟进和接应,队友在完成射门之后也没有做好准备候补进行补射。

2.8 视野不宽。逊于观察而且对各种因素的感知能力不足,转移及长传的次数少。

2.9 不懂规则。关键是不知道怎么运用规则。

2.10 不会随机应变。原定路线的方向受阻,不知道怎么在对抗过程中及时修改,随机应变。

3. 高校足球教学过程中学生的足球战术意识养成策略

第一点,高校中在进行足球教学时,必须养成学生有关足球的特定战术意识。作为一名老师,我们必须关注到如何加强学生对足球战术相关理论的了解。在学习足球战术的过程中,通过研究理论知识,学生将更清晰的理解掌握其根本要求和方法时机,从而让他们学到的足球相关战术知识更加清晰科学,为他们养成战术意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因此,我们在进行校园足球教学时,要想让学生养成战术意识,首先要加强学生的相关理论知识。其次,老师一定要重视学生战术意识导向足球技能的培养。等同于技术意识,学生的足球相关技能是否丰富也在极大的影响并决定着相关战术运用是否丰富。换句话说就是学生可以更多的驾驭足球相关技术技能,通常就等同于他们可以掌握更多的战术应对方式。因此高校在开展足球教学时,需要更加注重以培养学生相关足球技能的战术意识为目标。最后,在高校开展教学活动时,学生养成足球类战术意识的目标,需要老师重视所带学生的运动意识能力、运动注意力能力、运动决策能力以及运动记忆能力各项的协同发展。据此分析我们可以得出,足球中的战术意识概念包括足球运动知觉、足球运动注意、足球运动记忆、足球运动思维决策等诸多构成因素。因此高校足球组织在展开教学活动时,要养成学生形成自觉的战术意识,必须注重足球运动中战术意识各种组成因素的完整发展,提高学生的上述能力。

4. 大学生足球战术意识的具体养成途径

4.1 强化足球相关理论知识的学习,提高文化素质

面对学生自身知识储备及个体悟性的不尽相同,足球教师或教练员应设计有针对性的教学方法持续增加大学生的足球理论知识储备,通过举办相关知识讲座、对经典案例观摩分析以及学生自主总结训练和比赛经验等途径,让学生能够更深层次的了解足球的相关知识和基本规则,提高思维和判断能力,辅助足球意识的养成[2]。

4.2 开阔学生视野,增加对观察及判断能力的训练

通过养成在赛场上的观察力,提升运动员对赛场战机的定位和预知判断才能。但这只是养成自觉战术意识的开端,我们对战术意识养成的最终目的应是有战机时会利用,没有战机时能够创造。针对当下旧训练模式对比实际比赛实践之间的差异脱节,我们需要强化应用方面的训练,提升队员在运用和开创战机方面的能力。所谓在应用上进行的训练其实就是按照赛场的规则和比赛过程中的突发状况,改造“技术战术和意识多方向合并练习”的训练方式并提出确切的要求。在队员自身的战机意识养成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个人方面的战术意识外加局部方面战术意识这两个角度。

4.3 与对抗性练习结合

经过1v1的对抗,养成学生在掩护下迅速突破及控球的能力,防守时做到冷静封堵,抢截并主动进攻积极铲球的反应意识。通过一系列相关练习,养成学生在传球和接球时能够做到及时反应与及时应变能力。通过22、33、44等多种攻防训练方式,能够默契合作负责局部位置,对基本战术的打法做到熟练。结合有针对性的训练攻防,使学生的整体合作类足球意识得到提高[3]。

4.4 加强战术思维相关的训练

战术思维是发展足球运动的战术意识中最核心的内容。战术思维所必须的敏捷以及灵活性的要求,是战术意识发展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核心环节。该内容要求学生能够做到在训练中熟练运用脑力,实践时积极思考,将战术思维巧妙联结战术的训练,完成阶段性目的:培养良好的战术意识。因此,老师要做到巧妙引导学生和运动员将战术目的作为中心进行练习,并努力运用技战术,在时间、地点和合作上达到协调一致。

4.5 通过比赛养成足球意识

强化训练是提高足球意识的关键手段之一。根据Bapuluofu提出的条件反射理论,运动员可以通过密集训练养成标准的动态形象,完成自动化的水平之后意识得以增强[4]。因此,有必要进行强化性训练来提升学生的足球意识。足球技术必须通过竞争来缓和,并逐步得到提升和提高。为学生建设参加实战的条件,在实战中积攒经验和强化建立足球意识都是相当关键的。基于这个原因,每场比赛都必须有目的在整个游戏中运行通常的教学竞赛训练的内容。按照学生每个人的实际要求,必须及时归纳赛后的经验,协助学生良好的解决实战中遇到的问题,特别是需要多跟强队和风格迥异的球队比赛。同时允许学生观看高水平运动队之间的训练竞赛,分析他们训练比赛的结果,归纳胜负的经验教训从而持续培养足球意识。

5. 结论

足球战术意识的培养源于足量实践的足球运动。是运动参与者在大量的实践与比拼中逐渐积累融合形成的经验体会。个体的战术意识也是足球团队运动非常重要的内容,我们应充分的认识并关注到这一点,在足球教学过程中,老师要有意运用各种方法帮助学生提升战术意识,增强足球相关理论知识的灌输,并通过大量体育训练,帮助提升学生的技巧和战术训练水平,经常组织教学观摩比赛或组织观看高水平赛事,培养学生的细心观察能力和现场适应能力,使大学生提高足球战术意识。总之,在高校足球教学活动中,学生个人足球意识的养成必须是一个细水长流的过程。教师必须在充分考虑大学生个体的不同特点后,制定科学的教育教学计划,逐步提升和发展学生的足球意识。

猜你喜欢

战术足球运动足球
在足球运动中培养学生团结协作能力路径探析
高中校园足球的开展现状及对策研究
浅析激发幼儿足球运动兴趣的策略
中间战术
高校校园足球发展现状与发展模式研究
让足球动起来
少年快乐足球
如何对抗毛球!全方位战术考察
认识足球(一)
巧用翻边战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