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品采购工作中缺货原因分析及对策
2019-01-19孔锐
孔锐
665000普洱市人民医院药学部,云南 普洱
医院药品采购工作是保证医院正常运行的基础。在理想状态下,负责药品采购的部门会事先根据医院临床的需求以及历史经验来确定采购的订单,同时随时补货。但是,在实际的采购过程中,由于医院对药品的需求是根据门诊和住院患者用药情况不断变化的,政府对药品的政策,医院的药品采购程序等一些因素加剧了药品缺货现象的产生,这对患者的医疗服务将造成一定的不良影响。为了改进医院的购药工作,减少药品缺货现象对医院正常医疗服务造成干扰,医院的相关科室需要对引发药品缺货问题的原因进行深究,同时提出有效的应对措施。
药品采购工作中缺货原因分析
面对当前医院药品采购工作中频频出现的缺货现象,有关部门要针对不同的缺货现象进行探究,分析其产生原因,为解决措施的构思提供参考依据,从而进一步制定出具体的解决方案。药品采购出现缺货现象的原因主要分为以下几点。
受到经济利益的限制:医院在向患者出售药品时,不仅会涉及一些稀缺的高价药品,或者议价药品,通常还会涵盖大量低价的基础药,此类药品因为其价格低廉,销售利益过小,很多大型制药企业已经将其排除在生产计划当中,因此,当前的低价药品往往是由中小型制药企业负责生产制作。但是大部分低价药品的利润有限,而且很多医院在采购合同中要求药品过期后无条件退回,严重限制了中小型制药企业的经济利益,导致越来越多的制药企业不愿在低价药品生产中投入,最终造成市场药品缺货[1]。
原材料短缺:很多药品在配方中需要特殊的成分才能保证药效,而此类特殊成分往往只有部分原材料才可以提供,因此,制药原材料的短缺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导致药品的生产数量大大降低,引发医院药品缺货。如乙烯雌酚注射液、甲巯咪唑片,因为原材料短缺,国内的很多制药企业已经停止该药品的生产,所以医院不得不从国外进口药品以应对临床需要,而进口药品价格高昂,无法彻底解决医院药品缺货的难题[2]。
药品价格管理的不足:采购药品时首先要对药品的价格进行考量,但是很多医院的药品价格管理机制都存在着严重的不足。由于医院的购药工作关系重大,所以药品价格的调整制度十分重要,然而很多医院在调整药品价格时要求采购价格一定要与医院信息系统中备案的价格一致,如果需要市场变化导致药价上涨,医院采购部门要进行询价、报价、交由医院各级管理部门审批,才能采购系统的药品价格,最终完成采购,在这个采购过程中,往往会暴露出药品缺货现象。
药品召回或停售:近些年药品市场上不时出现假冒伪劣产品,对患者的身体健康以及医院的声誉造成了不良的影响[3]。因此,政府部门也加强了对药品市场的监督,加大了对药品质量的检查,对很多存在质量问题的药品实行召回政策,并停止问题药品的销售。
应对药品缺货问题的策略
建立药品计划和采购的动态调整机制:对于临床必需的低价药、常规药、基本药物要保证足量计划数;对于用量大、中标价较高的药物要注意政府招标和定价政策的变化,同时要督促供应商做好备货工作,医院保持谨慎合理的库存,一方面防止库存量过大,另一方面要确保上游供应商有及时补货应急的能力;对于用量少的特殊和急救用药,要有基础保证,并对库存批号和有效期进行追踪管理,对于长期缺货而临床必需的药品,应上报药事管理委员会并及时处理,引入替代品种以保证临床及时用药。
综上所述,目前全国的各大医院都面临着药品缺货的困扰,该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医院的正常运行,同时为患者医疗服务带来很大的不便。面对越来越大的就医压力,医院要意识到药品缺货现象的严重性,通过制定完善的药品采购管理机制,并且依靠政府部门的宏观调控,加强与供应商、制药公司的联系,从进货渠道上减少缺货现象。同时也要建立计算机信息评价系统,对医院中发生的缺货事件进行记录、分析,以便药剂科或药学部等药品采购单位及时对缺货现象进行整改,这对于医院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提升患者就诊满意度有着重大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