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精准扶贫背景下贵州省农村体育的实然与应然
2019-01-19黄涛,张婕
黄 涛,张 婕
(遵义医科大学 体育学院,贵州遵义 563000)
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社会文明发展程度的标识之一。脱贫攻坚工作是当前举国上下的核心要务,是关系到实现同步小康的重要举措。而脱贫攻坚的主要战场在于农村,因而农村体育的发展对推动精准扶贫进展有其独特的意义。近年来,贵州省政府高度重视精准扶贫工作,并出台了一系列的政策制度,农村体育的发展也应紧密围绕脱贫攻坚任务,探索在精准扶贫背景下贵州省农村体育的发展。
1. 精准扶贫对贵州省农村体育发展的需求
中共中央党委总书记习近平同志在2013年考察湖南湘西时做出了“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 ”的重要指示[1],“精准扶贫”作为一种新时代的治贫方式被正式提出。具体而言,其主要是针对以往粗放扶贫方式而言,针对不同贫困区域环境、不同贫困农户状况,运用科学有效程序对扶贫对象实施精确识别、精确帮扶、精确管理的治贫方式。[2]
“精准扶贫”的概念一经提出,各级省市不断开始探索实践战略方式。贵州省作为西部经济欠发展区域,同时也是少数民族及农村人口聚集的地区,是脱贫攻坚任务最艰巨的省份。在2013年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一词时,全省共有贫困人口745万,治贫工作是贵州省长期以往的工作重心,2014年,首先在全国范围内出台了《贵州省贫困县扶贫开发工作考核办法》,并在同年建成省级精准扶贫信息平台,对贫困人口、扶贫项目和扶贫资金实行精准化管理。至今,通过贵州省启动的全省领导干部访贫困村、贫困户等一系列活动,帮扶贫困户近40万户,贫困人口150余万人,成效显著。[3]
随着贵州省“精准扶贫”步伐的深入,为充分实现贵州省委十二届三次全会提出的《关于深入实施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发起总攻夺取全胜的决定》,需从生产、教育、医疗、生态、社保等多方面共同出发。体育作为社会文化生活的一个重要方面,从其与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关系而言,是标志着一个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精准扶贫”不可或缺的是提高贫困人口的社会文化生活水平,而贵州省是我国农村人口大户,解决贫困问题的重要所在于农村。
农村体育的发展,从其本质功能上而言,在于提高广大农民群众的健康水平,丰富社会文化生活,提供一定的经济产业效能。贵州省实现脱贫攻坚的需要农村体育的发展予以辅助,以在实现可期的背景下,拓宽贫困人口的发展方向,丰富其社会生活氛围,为其提升幸福指数奠定良好的社会基础。
2. 精准扶贫背景下贵州省农村体育的实然
2.1 体育意识淡泊仍是阻碍贵州省农村体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对于农村体育的发展,长期以往,体育意识的淡泊在众多学者的研究中,均被列为重要影响因素,这与广大农民群众对于体育活动的认识不足密切相关。而在多数的研究中,也多次提到了要“提高农民群众的体育意识”[4],作为推动与发展农村体育的重要措施。
然而,在当前实施精准扶贫的背景下,这一突出的现象仍是没有得到有效的解决,在走访贵州省赫章县、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水城县等国家级贫困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当地农民群众对于参与体育活动的主动意识仍然不高,体育观念并未深入农民群众的思想之中。究其原因,笔者认为重点仍在于贫困人口思想观念的落后。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扶贫先扶智,扶贫必扶志”,改变贫困地区落后的思想观念是精准扶贫的关键因素。
农村体育的开展依赖于广大农民群众的体育意识,而体育意识的强化需要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则有赖于教育扶贫,因而,精准扶贫背景下贵州省农村体育的发展需要以农村学校体育扶贫工作作为突破点。
2.2 体育扶贫设施建设工作顺利开展,但区域特色较为缺乏
从丰富农村人口社会文化生活,贵州省至扶贫工作开展以来,长期着力于农民体育休闲健身场所的建设。如2017年,贵州省投入资金近1.3亿元,完成了551个全民健身路径工程、115个乡镇农体工程、1531个行政村农体工程、2个社区全民健身活动中心、12个县级以上老年体育活动中心等项目建设,其中投入4200万元,支持毕节市实现乡、村两级农民体育健身工程全覆盖。[5]近年来,贵州省农村体育社会建设逐步加快,体育扶贫工作顺利开展。
然而,回顾当前贵州省农民建设工程项目的建设情况,其仍主要以传统体育竞赛项目为主,其中,篮球场地占据绝大多数。虽从项目在民众间的普及程度而言,选择一些社会普及度较高的项目场地设施建设无可厚非,但仍需关注到的一点是,对于农村贫困人口而言,存在的普遍现象仍然是农作需求大于娱乐需求,现代竞技项目需结合贵州省农村人口的现实情况有的放矢。因而,对于贵州省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应是与农民需求相结合的,而非单纯的从全社会整体发展情况来建设。
2.3 农村体育的组织与开展缺乏精准扶贫政策指导
农村体育的组织与开展需要有效的管理制度,也需要专门的基层体育组织来推动农村体育的发展。然而,在实际走访各地贫困县的过程中,笔者发现,贵州省多数乡镇并未设立专门负重农村体育活动开展的相应组织机构,也缺乏专人负责。更多地呈现出的是职能部门、管理机构的合并与共同管理,因而出现“农村体育活动无专人组织”、“体育活动缺乏定期规划”等现象。
无需赘言,脱贫攻坚是当前贵州省政务工作的核心要务,地区工作的开展多应以扶贫工作为最高指导。2018年,贵州省政府发布了《贵州省精准扶贫标准体系》,作为各类扶贫工作开展的指导文件,包括基础通用、项目管理、基础设施、社会保障4个构成部分,共26项标准。[6]然而,在这26项标准中,却极少体现关于农村体育的组织与开展方面的要求。在以脱贫攻坚为核心工作的背景下,贵州省农村体育的发展显然缺乏相应的政策指导,这是当前贵州省农村体育组织与开展面临的现实问题。
3. 精准扶贫背景下贵州省农村体育的应然
3.1 以农村学校体育精准扶贫工作为贵州省农村体育开展的意识基础
如前述所言,农村体育的开展依赖于广大农民群众的体育意识,而体育意识的强化需要改变落后的思想观念,思想观念的与时俱进则有赖于教育扶贫。教育扶贫作为贵州省精准扶贫工作的主要内容之一,在贵州省《2018年脱贫攻坚春风行动令》发布后,全省各级教育部门、各级各类学校即组织开展了教育扶贫助脱贫攻坚的“春风行动”。[7]
农村体育的开展应以贵州省教育扶贫工作为契机,通过在农村学校体育中树立良好的体育氛围与意识,以点带面,以青少年为突破口,带动农村地区整体体育氛围,强化广大农民群众的体育意识。同时,通过各类社会宣传活动进行辅助,以为贵州省农村体育的开展奠定良好的意识基础。
3.2 以帮扶地区特色的有效识别为贵州省农村体育设施建设的依据
贵州省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依赖于农民体育健身工程,然而,农民体育健身工程有其统一标准,即1块混凝土标准篮球场,配备1套标准篮球架和2张室外乒乓球台。[8]显然,其可提供的体育活动项目有所限制,不利于多方位调动农民群众的体育活动参与。
帮扶对象的精准识别和精准帮扶是精准扶贫的主要治贫方式,这一点上,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也应以精准识别为指导。贵州省是多民族区域,各个地区的民族特色不一,相对于传统竞技项目而言,与其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各类民族特色体育更贴近广大农民群众。[9]因而,贵州省农村体育设施的建设应以帮扶地区的有效识别为依据,建立具有区域文化特色的活动场所。
3.3 以农村体育扶贫标准体系的建立为贵州省农村体育发展的指导
各类标准体系的建立目的在于为工作的开展提供客观有效的评价,以指导工作进行针对性调整与推进。贵州省农村体育的发展也应有相应的标准体系作为评价与推进工作的有效指导。《贵州省精准扶贫标准体系》自发布以来,有效推进了贵州省整体脱贫攻坚工作的步伐。贵州省农村体育的发展应以《贵州省精准扶贫标准体系》为指导思想,建立具体的农村体育扶贫标准体系,做到有据可循,有理可依,提高农村体育发展的效率。
3.4 以农村体育产业的开发为贵州省精准扶贫的特色发展
本质上而言,贵州省农村体育的发展在当前最终依旧需要落实到脱贫攻坚工作上,因而,农村体育的发展应是贵州省精准扶贫的有效手段。通过提高农民群众的体育意识,使其参与各类体育活动,提高体质健康水平;通过组织开展各类农村体育活动,丰富广大农民群众的社会文化生活;最后,还应充分发挥体育的经济功能,通过开发各类农村体育产业,作为发展区域经济的途径之一。
诚然,从区域经济的发展来看,在贫困地区开发体育产业的现实可能性会受到一定的限制。但贵州省有其自身的体育特色,如山地户外产业和体育旅游业,由于其天然的地理优势,近年来,贵州省山地户外产业蓬勃发展。[10]而从贵州省地貌特色上,其开展山地户外运动的区域多为农村贫困地区,因而,从现实条件上,在贵州省开发农村体育产业有其独有资源。以农村体育产业的开展为贵州省精准扶贫的特色发展,是实现贵州省精准扶贫与农村体育共同发展有效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