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打破藩篱,解除枷锁

2019-01-18曹雉文

科技传播 2019年1期

曹雉文

摘 要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随着形势的发展,党的新闻舆论工作必须坚持改进创新,推动媒体融合发展。各大媒体平台纷纷放大招出新招,推陈出新,在组织架构、人力资源配置、机制体制等方面积极探索,创立融媒体工作室,其行动力、自主性和市场化让工作室进行内容制播方面更灵活开放且充满活力,这将引领未来电视舆论新生态。

关键词 媒体工作室;频道制;融合促进

中图分类号 G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708(2019)226-0069-02

1 频道制与工作室制的特点对比分析

1.1 体制上的比较

频道制:频道是打开电视按下遥控第一印入观众眼帘的“台”。频道制是从之前的“部门制”、“中心制”改革发展而成。

一是管理的专业化。频道制是电视台组织架构的第二管理层级,频道长对制作人员聘用、栏目设置、广告投放、收视率及其他日常行政管理负总责任。每个频道有自己独特风格,有新闻频道、经济频道、军事频道、电视剧频道等,它有利于集中资源,统筹管理,以收视率为主要考核指标,实行优胜劣汰制,更好地促进频道内各栏目质量水平的提高和资源的有效利用,确保受众的忠诚度和广告投放的收入。

二是经营产业化。频道不仅把控着播出平台,还自制自产节目。对于在外制作好的节目,收取频道版面费用和插播广告费用。频道制类似公司制,频道对经费、人力资源和版面设置等有自主支配权,对广告投放有自主经营权,节目收视率与广告收入成正比,只需按点返还回扣给总台,因此频道对每个栏目以收视率来衡量绩效和收益。

工作室制:工作室在电视台尚属探索模式,是独立于频道制的另一种管理模式,由一群采编制作的业务骨干组合而成,各项经营管理均独立运作,独立制作生产节目,独立的营销团队找寻赞助资金并用以支付节目制作费用、在频道内购买时间段的版面费以及日常管理的行政费用和劳务费用等。

工作室直接隶属台领导,管理层级少,没有太多的条条框框的限制,自主决策权较为充分,而且团队一般具有共同的理想和利益,并为之努力奋斗,因此行动力和执行力比较强,是广电媒体抗衡新媒体的有力利器。

1.2 生产力方面的比较

频道制:传统广电媒体的一个节目从选题到播出需层层审批把关,反复审定,流程较为繁琐,有些节目是周播式,因此时效相对较慢,加上传播方式单一、传播途径窄、受众面小等,这些均拖慢了传统广电媒体的生产力,已然跟不上日新月异、高速发展的媒介传播科技的步伐。在新媒体多渠道多形态的传播方式冲击下,频道制的体制受到强烈冲击;新媒体看似“不按套路不按常理”的经营管理方式,更贴近市场;新媒体的个体效率和行业效率使得广电频道在生产力方面面临巨大的挑战,迫使广电频道制不得不改革创新。

工作室制:其生产力主要体现在体制的灵活带动运作和人员的灵活。体制的灵活创新了工作室内部的运营模式和节目生产方式,工作室综合利用更多新媒体的技术优势,加上内部资源高度整合、共享共创,使得内容生产、表现形式和表现手法创新以及资源集约方面的优势充分体现,加之“谁能谁上”的竞争意识大大激发了内部人员的工作激情和行动力,因此,使得工作室的生产力尤为显著。

2 工作室制对广电媒体新媒体融合的促进作用

对于广电媒体来说,观众是客户是上帝,内容是其核心,只有生产的内容满足观众的需求,才能长足发展。广电媒体应主动出发,积极探索,努力在新媒体战场上拔得头筹。打造工作室品牌和发挥工作室内容生产优势是广电媒体融合发展的主要探索之路。

2.1 包装推广手段上的促进作用

工作室就像台里的一个个“作战小分队”,快速且灵活,弥补了传统广电媒体及时性和互动性较差的短板。工作室根据节目需要自主进行选题和内容创作,除了在台里的频道平台上播出,还有专人进行线上线下快速推广运营,如移动手机端App、微信公众号入口端、微博、抖音、自主开发的新媒体发布管理系统等以及与优酷、腾讯视频等合作,全方位推广传播。线下运营还可以开发多种多样的宣传项目,例如主持人见面会、慈善会、旅游、美食、培训等。

2.2 人员融合上的促进作用

工作室打破原本的部门组的管理,由若干个志同道合的人合作组成。通常由一两个牵头媒体人申请创办工作室,然后根据自身工作室的定位来自主招募拥有业务专长、资源优势等主创人员。他们可以跨专业、跨地域甚至跨媒体,共同策划,协同工作,构成合作、開放、共赢、共享的格局。

2.3 内容生产上的促进作用

目前,受众的信息需求有明显的分层和分化,因此媒体在内容生产上要迎合受众的需求,自然要进行分类制作。而工作室内容制作恰好以专业化、垂直化原则来分类,例如财政类工作室专注财经方面的政策、形势、动向等,健康工作室专注卫生医疗、食品安全等,文化类工作室专注文化传播、交流等……内容覆盖各领域,并形成自己的品牌特性,满足多元化受众的需求,不仅能大大延伸新闻报道的广度和深度,而且能极大提升受众的黏度和忠诚度。

2.4 市场经营上的促进作用

市场大环境的变化倒逼传统广电频道必须在经营思路上创新转变。工作制可以集约频道制长期积累起来的政府、行业、企业资源,盘活这些资源成为广电媒体经营改革成功的重要因素。

例如,广东广播电视台的“马志丹工作室”“尹铮铮工作室”“陈星工作室”“任永全工作室”等获得政府扶持资金或与大企业结盟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可见,工作室一旦形成自己的品牌和公信力,社会效益将越大,加上灵活的市场运营模式,占据了一定的市场份额,为广电媒体、政府、企业搭建一个前景广阔的合作平台,同时盘活内部资源存量、对接市场,使早期积累的资源优势具备了变现的可能。

3 展望未来,打破藩篱,解除枷锁

电视媒体工作室作为传统广电媒体融入新媒体的试金石,不仅要由做内容生产,还要做内容、渠道、项目等运营。在大改革的背景下,工作室如何打破体制的藩篱,灵活管理、创新经营,在未来媒体产业发展中找准位置,在未来电视业态中占据一席之地?

3.1 破除资金短缺的发展瓶颈

资金是发展的瓶颈。工作室根据市场的需求和变化来调整自身的运营策略,但不稳定的资金来源和支持,使工作室运行风险较大,“断米”现象时常发生,这种运营方式难以承担更大的经济风险。

首先要发展移动传播载体。

工作室面向市场,以开展移动社交、产业经营做项目、做栏目来支撑自身发展,应专门成立运营中心,营销人员密切关注媒体市场上,尤其是新媒体市场上出现的风向标,及时调整内容制作及营销策划方案,以最新最前沿的流行方式来装点内容制作,同时最大限度满足商家的宣传需求。工作室应嵌入移动传播领域,抢占移动传播的流量,籍借移动客户端功能的便利性及广泛应用性,集聚圈粉,打响自身品牌,利用大数据,跨界整合新的传播关系网,形成自身的移动媒体传播矩阵。

其次要内容为王。

内容为王是实现节目收视与经营获利双丰收的关键,节目内容生产是提高节目收视率的基础,节目收视率又是对投资赞助起决定性作用的数据。如果收视率低于1%,那这个节目对于打开市场真的“回天乏术”了。从目前流行的微视频来看,现场直播式的内容是较受欢迎的。因此,工作室在生产制作内容的时候,可以结合节目主题,加大现场直播感,同时,注重与受众的互动性,这是情感沟通的重要渠道,用以弥补传统广电媒体单向输出的缺陷。

3.2 解除体制上的枷锁

把广电媒体比喻成一个庞大的生命体,而工作室就是能在广电媒体这个生命体之外实现自主体外循环且赋予融媒体基因的组织。广电总台在资金使用、人事聘用、项目立项等权力下放至工作室,让工作室直接进入媒体市场“谈项目”“谈生意”,“对上对下”的沟通流程简化使得自主权扩大,指挥棒缩短,运作效率自然提升,这种弹性的管理模式,打破了传统的层级制和直线职能制,使得工作室能够自主灵活地根据市场导向争取项目争取赞助商,竞争点击量等,实现扩容增值。

参考文獻

[1]张惠建.媒体融合背景下的组织扁平化探索——基于广东广电工作室的改革实践[J].新闻战线,2018(1).

[2]关于频道制改革,你是否有这些疑问?[EB/OL].搜狐网,[2017-10-11] http://www.sohu.com/a/197552289_657264.

[3]《深度融合下的频道制改革[EB/OL].[2017-5-15].谭天的博客,http://blog.sina.com.cn/tianten2007.

[4]刘梦.融媒体工作室人力资源配置现状、问题与对策[J].新闻研究导刊,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