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朱利安·施纳贝尔:好莱坞的导演朋友圈

2019-01-18刘星

摄影世界 2019年1期
关键词:宝丽来雕塑艺术家

刘星

哪怕宝丽来已在2009年破产,今天的宝丽来狂热爱好者们依旧相信那种特殊的影调和情绪是无法被数码相机取代和模拟的。这些狂热者中就有美国著名艺术家、电影导演朱利安·施纳贝尔(Julian Schnabel)。

最近,施纳贝尔风头很劲。首先是在今年的威尼斯电影节上,他执导的《永恒之门》(At Eternity's Gate)入围主竞赛单元,饰演梵高的威廉·达福(Willem Dafoe)斩获最佳男主角,这部电影也是今年纽约电影节的闭幕电影。

作为一名对媒材敏锐的当代艺术家,在几十年的艺术实践中,施纳贝尔是非常成功的“跨界者”。他创作了大量的摄影、绘画、雕塑,并参与了多部电影的拍摄。他之前一部较为人知的电影是《潜水钟与蝴蝶》(The Diving BeE andthe Butterfly,2007),改编于让·多米尼克·鲍比(Jearl-Dominique Bauby)的同名回忆录。在2008年,作为导演的施纳贝尔获得了4项奥斯卡提名,电影《潜水钟和蝴蝶》使得他获得了2007戛纳电影节最佳导演奖、金球奖最佳导演奖以及奥斯卡最佳导演奖提名。

“摄影就像邀请别人来你家”

在刚刚落下帷幕的展览“转瞬”(Instant)上,位于上海的现代艺术基地MAB和奥地利最大的摄影画廊利东画廊联手呈现了朱利安在最近十几年间用超大画幅宝丽来风琴相机(20英寸x24英寸)创作的摄影作品。

2002年,施納贝尔开始用宝丽来相机拍摄:“几年前有人拿这台相机给我,请我用它拍摄一些残障儿童肖像。当他们把相机在我的工作室架好,我开始使用它时,我被它吸引了。之后我便持续地用它来拍照。我并没有对用它拍摄什么有预期的判断,所以我开始用它拍摄自然、我的工作室中未完成的画作,以及人们在工作时的状态……渐渐地,这些对象主题便驻留了下来。”

他的这台大型宝丽来生产于1970年代,目前这种相机在世界上只剩下六台。相机十分笨重,并不便于携带和移动,原本只是用于室内影室设计,施纳贝尔却特别喜欢用它拍摄室外照片。他说:“我真正喜欢的是带着它去海边,拍摄人们在海里、在户外的情形。你其实只是需要一个很长的接线板。另外,我还喜欢这种相机所具有的一个特点——它能让人感知时间。比如说虽然这台相机是1970年代造的,但它拍出来的照片像是来自1940年代的。”

施纳贝尔从未设想过去做一名摄影师,当他拍摄这些照片时也没把自己当成一个艺术家,而只是爱上了宝丽来这个媒介。特别之处在于,一般这么大型的宝丽来通常用于棚拍(需要两人操作,且对光的需求有更多限制),像施纳贝尔如此频繁地在户外取景实属少见。也是因为较多的非棚拍场景,让此一系列作品,在美感之余更显得真实动人。

“我想通过这种媒介会有一种与其他人沟通的感觉。也许能让他们觉得和我更近一些。在某种程度上所有摄影都好像是邀请人来你家。”

好莱坞私人网络

其实在施纳贝尔开始使用宝丽来的时候,他已经是文艺圈的知名人士了。他那时已经有了两部像样的电影长片作品,第一部是《轻狂岁月》(Basquiat ,1996),是关于黑人画家简·迈克尔·巴斯奎特(Jean-Michel Basquiat)的传记,第二部是参与创作了电影《夜幕降临时》(Before Nighf Falls)(2000),改编于雷纳多·阿里纳斯(Reinaldo Arenas)的自传体小说。

这位文艺圈的名人借着朋友圈的优势,积累着自己的宝丽来作品,他几乎不拍摄陌生人。这些照片中的人或多或少都跟他存在某种关系,向观者展现了艺术家的私人网络,并呈现了一个“亲密的世界”。没有滤镜,没有后期,施纳贝尔捕捉氛围和时空的重力——“使用这台相机令我感觉到自己被囊括进了这个世界中。”

照片中,我们能看到知名影星威廉·达福(willemDafoe);马克斯·冯·叙多(Max von Sydow),他曾参与由施纳贝尔执导的电影《潜水钟与蝴蝶》,出演主角的父亲;能看到艺术家玛莉娜·阿布拉莫维奇(Marina Abramovic);也能看到他的一对女儿罗拉(Lola)、斯黛拉(Stella)以及双胞胎儿子奥尔莫·路易斯(Olmo Luis)、赛·胡安(CyJuan)。

这些拍摄对象,或许是凝神的片刻,或许是专注于别处的一瞬,都被施纳贝尔捕捉下来。但身为电影导演,他拍照的时候却没有职业病加身——他并不试图去改变被拍摄者的情绪,正如他说:“像克里斯托弗·沃肯(Christopher Walken)及米基·洛克(Mickey Rourke)在照片中显得如此放松,是因为他们本来就是我的朋友,他们觉得在我身边很自如和舒服。克里斯某日给我电话,说采访他的杂志需要拍摄他的一些照片,但他不想让杂志的摄影师过来拍他,因为别人来拍,他会觉得不舒服,所以他来到我家。”

别于聚光灯下的他

除了电影受到广泛的好评,施纳贝尔的绘画和雕塑也受到关注。

1951年10月26日,施纳贝尔出生在纽约,年幼时随父母迁往德州,之后获得休斯顿大学美术学士学位。1973年,施纳贝尔在休斯顿的当代美术馆举办了自己的第一次画展。1980年代中期,他已经是“新表现主义”运动的重要代表人物。

西班牙建筑家高迪在巴塞罗那古埃尔公园所作的那些镶嵌画,直接影响了施纳贝尔对于镶嵌的爱好,并将这个想法融合到了他之后的创作中——在碎盘子上作画。1979年初,他在玛丽·布恩画廊举办了他的第一次纽约個展之后,同年又展出了一些融入了碎瓷器的“盘子”绘画作品,从此,瓷盘碎片是他作品画面中常常出现的材料。

2018年夏天,施纳贝尔在巴黎奥赛美术馆的展览中,一些经典馆藏和他不同时期创作的20幅绘画并置陈列。看到自己的画作与梵高、高更、马奈、塞尚、库尔贝的作品放在一起,施纳贝尔是异常激动的,“我简直没法相信我的作品会与这些画作在同一时间展出!”

摄影在成为一门独立的艺术之前,也经常和绘画捆绑在一起,在后来的发展中,也诞生过画意摄影流派,直到今天人们还在借摄影来模拟画中的意境。施纳贝尔对于形状、光线和颜色都是那么敏感,无论照片还是绘画,他都擅长将日常拍出高度个人化的感受。

除了人物之外,施纳贝尔拍摄的雕塑作品也很有意趣。“我喜欢布朗库西(Constantin Brancusi)拍摄的他自己的雕塑,很有意思。你知道有时候我不喜欢别人拍摄我的作品,特别是雕塑。所以我喜欢自己拍,尤其用宝丽来相机拍。我认为拍摄雕塑与拍摄人的肖像是完全一样的。并且,如果你去看一些曼·雷(Man Ray)的绘画,比如他1954年的一些作品,以及《误解》(The Misunderstood,1938)……便可以看出,在某些隋况下,物可以被文学化地赋予身份,并成为人的替代物。”

对于施纳贝尔来说,不同于绘画和雕塑,摄影的有趣之处在于其偶然性与毫无修饰,宝丽来的质感在抓取转瞬即逝之物的独特美学让他的照片独树一帜:“我只是想拍下他们所共有的同种特质,以及他们身上一些具有一致性、连贯性的东西。”而这些照片中的影像也仿佛将于转瞬之间,冲破时间的禁锢。正如同古老的现代寓言:相片作为一种具有魔法效力的封存器皿;在作品前,我们等待的永远是那即将开始的“下一秒”。

猜你喜欢

宝丽来雕塑艺术家
巨型雕塑
写实雕塑
小小艺术家
小小艺术家
用Lightroom添加宝丽来边框
“Plao”是一种态度
自然雕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