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着力构筑弱有所扶的大救助体系
——访江苏省张家港市民政局局长范一明

2019-01-18

中国民政 2018年24期
关键词:张家港市大病救助

2018年岁末,有“团结拼搏、负重奋进、自加压力、敢于争先”美誉的张家港又发布了一个暖人心扉的信息:患病对象医疗费用平均报销率可达93%。近年来,张家港市在推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积极践行“民政为民、民政爱民”理念,聚焦“因病致贫”群体,持续加大财政投入,不断完善救助政策体系,有序拓展救助内涵,强化救助资源统筹,优化救助流程,加强救助能力建设,探索形成了深化社会救助改革可复制、可推广的“张家港经验”。张家港市是如何进一步完善社会救助制度的?是如何破解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难题的?如何在患病和贫困之间构筑起坚固的“隔离墙”?帮扶工作如何做到互联互通?日前,本刊记者采访了张家港市民政局局长范一明。

记者:今年张家港被民政部办公厅列为全国35个县(市、区)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地区之一。7月底,市民政局拟定了“弱有所扶”大救助综合改革——张家港市实验区工作方案。这项工作进展得顺利吗?有哪些突破和成效?

张家港市民政局局长范一明走访困难家庭

范一明:张家港市现有低保对象2507户、低保边缘对象841 户,其中大病(含重残)占总户数的 55 %;特定重残 4034户;此外,2017—2018医保年度,除特定对象外,还有自负费用2万元以上的大病对象6297人。我们围绕2018年民生实事项目“缓解因病致贫”,今年重点构建以因病致贫家庭扶贫帮困工作实施意见为总领,以大病保险、社会医疗救助、长期护理保险为支撑的因病致贫群体精准帮扶救助政策机制。今年5月28日,我市《关于进一步做好因病致贫家庭帮扶工作的实施意见》出台后,大病保险、社会医疗救助、长期护理保险为支撑的政策也都陆续出台。除政府规范性文件外,我们民政、人社、财政等部门还围绕生活救助和医疗救助联合下发了配套文件。生活救助方面:出台《张家港市因病支出型贫困家庭生活救助实施意见》:对一年内家庭人均可支配收入低于本市上年度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家庭医疗费用支出之和达到一定额度的家庭,按照最低生活保障标准,给予全额救助或者差额救助,并定期复核,确保因病致贫家庭基本生活不因医疗问题而受到影响。10月份办理完成首例救助,给予家庭救助14175元。医疗救助方面:一是出台《关于做好临时救助对象中的大重病患者享受医疗实时救助资格审核工作的通知》,对符合条件的当年度以“大重病”或“医疗费用支出过大”等原因由市民政局审批享受临时救助;申请医疗实时救助时当年结算的个人医疗费用支出达到我市大病保险起付标准2倍及以上对象可享受医疗实时救助。二是出台《关于适当延长部分因病因残困难人员社会医疗救助期限的通知》,对低保等家庭中有患部分重病,因收入增加不再符合救助待遇的,延长其社会医疗救助待遇的享受期限。

除了建立一套完善的政策体系,还有一个高效的救助服务中心和一个科学的管理平台。今年,张家港市率先在苏州设立了社会救助服务中心。中心除了原先家庭经济状况核对职能外,主要落实全市“一门受理”机制和救助资源统筹的深度融合,实现让困难群众“只进一扇门”“最多跑一次”。而社会救助服务中心的高效运行,依托于链接各方资源的社会救助管理平台。

社会救助管理平台实现以困难家庭为中心的数据的互联互通、信息共享和实时比对,实现救助系统的精准识别救助对象、大病信息和医疗费用预警、线上线下一体办理三大功能,推动社会救助受理、分办、转办工作增速提效,并最终实现救助管理“五精准”,即:精准识别对象、精准使用资金、精准选定项目、精准整合力量、精准实现救助。该平台实现了民政、教育、人社、住建、卫计、房管等救助业务主管部门救助数据对接,并达成张家港市、镇、村三级的纵向贯通,形成从查询—导入—登记—派单—反馈的社会救助工作链条,有效解决头绪多、跑腿多、手续多的问题;救助申请的受理、分办、转办实现线上线下一体化,打通与部门和乡镇之间横向和纵向的阻隔条,着力解决“救急难”个案,形成救助合力,确保求助对象及时受助。

2018年元旦,范一明局长慰问老年公寓百岁老人。

记者:今年有一部电影《我不是药神》广受好评,其中“谁家还能没有个病人,你就能保证自己一辈子不生病吗?”这句话令人潸然泪下。重病是致贫最快速也是最普遍的原因,如何缓解因病致贫问题,是脱贫攻坚中的“难中之难”。张家港市“对症下药”提出了“缓解因病致贫”这个民生实事项目很有意义,是破解因病致贫难题的有力举措。针对“缓解因病致贫”这个项目,我们民政局主要从哪几个方面进行了考虑,主要的工作措施有哪些?

范一明:“因病致贫、因病返贫”在现实生活中不时上演。一些家庭,往往病倒一个,就塌下一个家。我们认为必须建立起金字塔形的帮扶政策体系来保障因病支出型困难家庭。具体来讲,就是用“五道防线”在患病和贫困之间构筑起一面厚重的“隔离墙”。一是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基础性保障机制;二是构建大病保险和长期护理保险的普惠型保障机制;三是针对十六类人群的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四是开展村级医疗互助,由村(居)委会组织全体村(居)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的前提下,通过“老百姓出一点、村集体赞助一点、社会资助一点”的模式,对住院村民按病种进行补助,实现了大病大补、小病小补。该项目从去年7月1日杨舍镇善港村首家试点以来,已扩展到了21个村,累计募集资金1011.63万元,为3106人次发放互助金200.369万元;五是慈善项目帮扶,创设慈善项目,通过设立冠名基金和专项基金,帮助患病困难家庭走出困境。2018年《张家港市慈善项目库(2018—2019年版)》共设计488个慈善救助项目供社会各界选择认领。此外,根据基础数据库和调研情况分析,近期设计的克罗恩营养费补贴和尿毒症患者公交费补贴项目已正式实施,为两类大病对象减轻一定的经济压力。这种叠加帮扶的方式让患大病的家庭实实在在得到了实惠,社会反响很好。通过这五项举措,有效缓解了因病致贫、因病返贫问题。

记者:据了解,2018年8月,张家港市出台最新医疗救助政策——《张家港市社会医疗救助实施细则》,切实减轻了困难人员大额医疗费用负担。这一充分衔接基本医疗保险和大病保险制度的政策有哪些亮点和特点?

范一明:《实施细则》的出台是进一步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的需要,也是进一步适应精准扶贫新形势的需要。有这么几个亮点:一是新增了救助对象。主要有七类人员:临救大病人员、精减退职职工、参核退役人员、建档立卡人员、低保大学生、困难残疾学生及重度残疾人。二是提高了救助标准。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救助对象的门诊救助限额,由原来的1000元提高到2000元;经批准享受恶性肿瘤化放疗、尿毒症透析门诊特定项目医疗待遇的救助对象的门诊救助比例,由原来的85%分别提高到90%、95%;参加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救助对象住院与门诊特定项目累计医疗费用超过35万元的个人自负部分的救助比例,由原来的85%提高到95%。三是增加了自费救助及专项救助。自费救助:在大病保险目录内的住院自费费用在6000元以上部分,由社会医疗救助资金分费用区间段按70%—85%比例救助。专项救助:对低收入人员获大病保险补偿后,其大病保险补偿金额占其自负费用之比不足75%的,由社会医疗救助资金补足至自负费用的75%。四是限定了救助目录。仅对符合大病保险目录范围内的费用进行救助。

《实施细则》有以下六个特点:一是制度体现规范性。我市社会医疗救助制度从决策主体、决策内容以及决策程序等方面都符合相关的法律法规以及上级文件精神。二是范围体现完整性。社会医疗救助制度的覆盖范围为参加本市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和居民基本医疗保险的参保人员中符合一定条件的人员。我市在苏州市提出的救助范围基础上结合实际,进一步扩大了救助对象的界定,体现了救助范围的完整性。三是筹资体现多元性。社会医疗救助资金按照政府主导、制度互联、社会参与的原则筹集,接受公民、法人及其他组织对社会医疗救助的捐赠,充分发挥残联、慈善机构等社会团体对社会医疗救助的支持作用,实现多渠道筹资。建立与经济社会发展水平和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的动态调整机制,实现社会医疗救助资金的稳定运行。四是结算体现科学性。符合条件的救助对象持本人社会保障卡在社会医疗保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时,除按规定享受基本医疗保险待遇外,直接刷卡结算实时救助待遇,体现了待遇结算的科学性,减少了救助对象待遇享受的环节。五是政策体现延续性。《实施细则》的制定是在原来政策基础上,尊重苏州文件精神进行了完善和调整,救助对象保留了我市特殊人员,救助待遇在原来基础上根据苏州要求进行了提升,体现出了政策的延续性。六是经办体现可操作性。社会医疗救助制度对于各相关部门职能以及经办流程都做出了明确的规定,并实现了医疗救助待遇的实时结算,在经办程序上具有可操作性。

记者:传统的救助主要以经济救助为主,但事实上很多大病家庭由于家庭中有一个长期患病的对象,精神压力也很大,张家港现在有没有做一些经济救助以外的帮扶?

范一明:早在2012年,我市就被民政部命名为拓展社会救助服务内涵试点单位,积极探索专业社工介入社会救助领域的办法和措施。我市持证社工队伍不断壮大,连续11年位列苏州各县市第一,为我市社会力量参与社会救助提供了人才支撑。近几年社会组织蓬勃发展,又为社会工作者参与社会救助服务奠定了组织基础。去年,我市锦丰镇试点建立社会救助关爱平台,通过政府搭台、社会化运作的模式,针对困难对象实施精神帮扶,帮助改善个人心理问题、就业问题、发展能力提升问题。今年,市镇两级财政专门拿出400万专项资金,以购买服务的方式,委托专业社会组织运行和实施关爱援助项目,并由专业评估机构对项目的组织实施开展过程和成效评估。专业社会组织从社会救助对象的个人发展、子女需求和社会融入等角度进行评估分类,尽可能满足这些困难家庭经济帮扶外的其他需求。除了去年开始实施的6个社会救助关爱项目外,今年又梳理了4大类21个项目,涵盖了长者服务、家庭支出、健康障碍、成长发展等方面。

记者:从您刚才的介绍中,我们了解到张家港在破解因病致贫问题上已经做了大量的工作,也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下一步是不是还有一些跟进措施或者说有哪些规划和打算?

范一明:明年呢,我们将进一步丰富完善“一体系、一中心、一平台”的因病致贫精准帮扶体系,全力推进社会救助综合改革试点,织密“9+1”现代社会救助制度体系,逐步构筑起弱有所扶的张家港大救助体系,让困难群体以健康的姿态步入全面小康社会,切实提升老百姓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猜你喜欢

张家港市大病救助
张家港市鹿苑小学教师作品
张家港市侨商会正式成立
由“中华富强”轮失火救助引发的思考
Intensive Training of Maths(4B)
水下救助抢险
张家港市德积小学
救助小猫
煮饭时加了点它 就能防治5大病
探路全覆盖式大病保险
大病医保 重细节保落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