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叔齐伯夷”缪金源
2019-01-18季小平
◎季小平
缪金源,民国时期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教授。1898年出生于江苏省东台县角斜场(盐场场署所在地,现江苏省海安市角斜镇角斜街道)一大户人家。4岁开始先后入私塾、角斜初级小学、栟茶高级小学,1914年入江苏省立第七中学(现江苏省南通中学),1919年考入北京大学,1923年留校任教,主教中国古典文学《作文》(古文)。1937年任教辅仁大学,因坚拒为日本人的奴化教育服务而于1942年含恨饥饿而殇,获重庆国民政府行政院令褒扬。
文底深厚敬业。民国初期,在新文学已经进入北京大学教育课程的情况下,中国古典文学仍然在北京大学课程体系中占据着绝对优势的地位(陈学祖《中国现代新诗诗人大学时期之唐宋诗词教育及其功能》),缪金源教授在中国古典文学课程中执教《作文》(古文),时任北大文学院院长、北大中文系主任胡适评价:“缪金源是个好老师”;生前好友、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教授顾正容的孙子在2014年微博《串珠纪事(8)》中介绍“在北平文化圈中名头很响亮,叫做缪金源,是辅仁大学教授,学问很大,曾一学期专门讲授《庄子天下篇》,享誉京城,人称‘缪天下’……祖父后来曾问缪先生,究竟能背出多少首唐诗,缪先生回答,大概五千首总是有的……”“藏书数量之巨,堆满房间21间,即使是面临饥饿仍舍不得变卖”;“生前向中华书局订购《四部全要》,书款已付结,随出版随寄送,直到1949年停刊”,缪金源夫妇辞世后,原住址仍定时收到寄送,后由魏建功协调改寄顾正容以示酬劳。
广交良师益友。在南通中学期间,与一批志同道合的学友魏建功、吴俊升等一起切磋学问,共同组织课外研究会。在北大执教期间,师从胡适,并与鲁迅、魏建功、吴俊升、顾正容、夏德仪等过从甚密,这些人日后大多成为中国文化界具有深远历史影响的人物。
崇尚民主自由。学生时代的缪金源是一个具有新思想、新思维的新青年和无政府主义者。1919年《新闻周刊》筹备创刊,参与小组主干投票选举。由缪金源作为主要撰稿人之一、1920年1月创刊仅仅17期即被北洋军阀政府强制停刊的《北京大学学生周刊》成为“马克思主义早期传播的重要推动”。1923年与朱谦之等17位北大学生声明自由听课,不要北大文凭,被称为“自绝生”,但他们日后大多学有所成。
不忘关注时政。“当五四潮流激荡间,有志青年寻思改革社会,而改革自本乡开始。一时苏省各县青年组织团体,从事改革乡志者风起云涌。余与魏君建功在如皋组平民社,发刊平民期刊。而缪君则独立刊行一版,名曰《东台人话》,评论地方政事……”(吴俊升《缪金源教授备传》),1923年与魏建功、潘梓年、夏德仪、李浩然、施之瀛等创办《江苏清议》,批评军阀官僚政治。
不忘乡恩乡愁。《栟角公道话》刊物由栟茶高级小学校长蔡美琛倡议所建,仅出两期即停刊,经由其手传与鲁迅先生,为蔡校长题赠诗:“渐次剑锋芒,缘我稍阅世。归来殊落寞,赖公是知音。”1930年为南通中学校长缪文功六十大寿题诗祝寿:“已垂不朽,出公门多大器;更视上寿,以晚节挽颓风。”1920年为祖母八十大寿作诗:“寿从劳力得,福自济人来。”1924年春节,为故乡老屋16扇门题写春联,如(重门二)“境纵喧嚣心自静,体虽劳顿气弥清”、(厨房门)“莫谓平生为温饱,须知物力总艰难。”1925年为栟茶市高级小学二十周年纪念题诗:“同忆廿年,念无日不辛苦。综观全县,只此处有光明。”1927年为角斜初级小学二十周年纪念题诗:“万里归来,对故乡惟应饮泣;廿年过了,到学舍试各问心。”
品格感人泪肠。北平沦陷后,他却始终抱定“然誓饿死不失节”的气骨。当同仁陆续南下时,他因体弱累重,事实上不能离开北平。他在战前,收入相当丰厚,每餐都有鱼肉珍馐。但沦陷后在辅仁大学教书时,因为入不敷出,已经减到每天一粥一饭。1939年离开辅仁大学,生活更加困难。他在1941年4月25日给魏建功和夏德仪的信里说:“自离辅大后,生事良苦,岁杪又举一男(共五女一男),以贫困故,概不服药。老父因仰食者众,且季弟营小医院于沪,两年来亏耗血本万金,今年不复能相济。然誓饿死不失节!”自此以后,他从“每天一粥一饭减到每天两顿粥,到最困苦的时候,全家只落得一天只喝一顿粥了!经这样冻饿折磨,一死了之。”北大同仁赞颂缪金源是位傲骨嶙峋,临大节而不可夺的朋友。次年,他的夫人冯承钧也因贫病交迫追随金源于泉下了(冯承钧,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民国时代最重要的中外交通史家)。缪金源夫妇辞世时,挚友魏建功已随西南联大迁至四川,身后事只好由在京其他同乡帮忙操办,七个孤儿在京别无亲戚,大家商量最好的办法是送回江苏老家。生前好友顾正容教授自告奋勇,于1943年送7个孤儿回江苏。其时大女儿缪学周13岁、最小的缪学齐未满周岁。7个孤儿一下子涌入缪家,因缪家家道一落千丈,生活相当艰难。大女儿缪学周自父母辞世后,独自一人承担起照顾弟弟、妹妹的责任;二女儿缪学思、三女儿缪学潜由缪金源的父亲缪趾荣做主送人家当童养媳;四女儿缪学夷在老家生活一段时间,后于50年代后期到上海,一直住在大姐家中,后嫁到江西;五女儿周学庠从军任职于南京军区,后转业在南京;两个儿子交缪金源妹妹托带。1945年冬,大女儿缪学周从上海回角斜看望弟弟,见两个弟弟孤苦伶仃、无依无靠,遂将二人送到浙江诸暨外婆家,1947年托人将两个弟弟带到上海,独立承担起照顾弟弟的责任。1950年缪学周带着两个弟弟到北京找到魏建功,(魏建功于1948年从台湾完成推行国语任务回到北平),托关系将两个弟弟送入北京香山慈幼院小学读书。当时有许多有钱人感于缪金源的事迹愿收养,缪学周坚辞不允,说这是爸爸的“两条根”,一定要坚持把他们抚养大,此后魏建功夫妇视缪金源的两个儿子为己出。被送给别人作童养媳的缪学思当时11岁,除了读书不会干活,幸好婆家善良,每每读到《红楼梦》中的林黛玉时,常会泪流满面;而缪学潜命运则很悲惨,常受婆家虐待打骂,36岁时病故。缪金源的嶙峋傲骨、民族气节,失去的不仅仅是自己的生命,也付出了儿女颠沛流离、命运多舛的代价,真正家“破”人“亡”,令人唏嘘不已。
缪金源教授气节感染着身边的人。抗战胜利后,由缪金源教授生前同窗好友、著名教育家、曾任国立北京大学教育系主任、台湾“中华民国教育部”次长、香港中文大学新亚书院第二任院长吴俊升撰写的《缪金源教授备传》记述“缪君与魏君交最久,相知亦最深……君凶闻传至重庆,余请于部以事迹呈行政院,获院令褒扬……昔人慎言:慷慨赴死易,从容就义难。缪君夷然忍饥至死以完大节,其从容为如何?然则君之死,至难亦至烈矣。悲夫!…距可再无传述,以终负故友?用就所知,书君遗事以备史家之采择焉”;缪金源教授夫妇辞世后,大家商量最好的办法是送七个孤儿回江苏老家,好友顾正容自告奋勇慨然应承,跨越几个战区克服重重困难送他们回到角斜;魏建功除了抚养好友的两个儿子外,还撮合孙女与缪学周的儿子结为伉俪;缪金源教授生前学生之一、日后成为中国古典文学研究专家、获2015~2016年度影响世界华人大奖“终身成就奖”、2018年入选“改革开放40周年最具影响力的外国专家”叶嘉莹女士当时对自己的恩师题挽诗“挽缪金源先生:山林城市讵非讹,箪尽瓢空志来磨。又见首阳千古节,春明也唱采薇歌”。《采薇歌》相传由叔齐、伯夷饿死前所作的一首先秦古歌,表达了“不食周粟”的坚决态度。缪金源教授在日本占领北平实施奴化教育、拒绝亲日分子登门送礼相邀后紧闭门而不出,在拖家带口艰难度日情况下发出“然誓饿死不失节”的羸音,已经远远超越了叔齐、伯夷的悲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