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为高质量发展与统计创新贡献智慧
——2019 年华东六省一市统计科学讨论会综述

2019-01-18王思彤卢路

统计科学与实践 2019年10期
关键词:统计局指标体系高质量

□ 王思彤 卢路

统计是党和政府科学决策的重要参考和依据。统计部门开展区域性学术交流活动,对提高统计研究质量、传播统计科研成果、繁荣统计科研事业具有重要意义。8月1 日,由华东六省一市统计学会联合主办、江苏省统计学会承办的2019 年华东六省一市统计科学讨论会在南京成功召开。会议主题为“高质量发展与统计创新”。江苏省统计学会会长伍祥,省统计局巡视员、省统计学会副会长彭小年,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校长凌亢、国家统计局科研所研究员何强、特邀嘉宾、论文作者代表、六省一市领队、江苏省各设区市统计学会代表等近70 人参加了会议。

会议得到了中国统计学会、国家统计局科研所、江苏省社科联的重视与支持,江苏省社科联提供了经费支持,国家统计局科研所派员出席会议给予指导。应本次会议的邀请,吴先满(江苏省统计学会副会长、省社科院原副院长)、凌亢、何强、王国钧(江苏省统计学会副会长、南京市统计局局长)、徐盈之(江苏省统计学会副会长、东南大学教授)、张启良(江西省统计科学研究所所长)分别作了主旨演讲,分享了研究成果。

会前,江苏省统计局、省统计学会专门召开了专家评审会,评选出优秀论文48 篇,并编印了《2019年华东六省一市统计科学讨论会论文摘要集》。入选论文普遍具有较高质量,基本反映了华东六省一市统计科研水平。会议期间,论文作者代表分成“高质量发展组”和“统计创新组”两个小组,分别就高质量发展、大数据研究、指标体系构建、统计理论与方法等方面的问题展开了深入而热烈的交流。

提出了体现高质量发展内涵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

论文作者一致认为,在我国经济已经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之际,以统计新理念引领统计新发展,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统计体系,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客观要求,也是充分发挥统计职能、建立现代统计体系、服务党和国家工作大局的必然抉择。

江苏省统计局刘兴远在《高质量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其应用》一文中指出,在发展中有什么样的价值导向,就有什么样的发展走向,高质量发展需要有“高标尺”引领。高质量发展不仅需要有明确的发展思路、精准的经济政策、灵活的宏观调控,而且要有体现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来反映和引领。江苏省统计局等部门从高质量发展的多维性和动态性特征出发,立足省情实际和阶段性特征,以省委提出的“六个高质量”发展部署为思路框架,构建了体现高质量发展内涵的具有可操作性的评价指标体系。江苏高质量发展监测评价指标体系突出科学性、可量化性,运用系统化思维对指标选择进行通盘考虑,绝大多数指标选取结构、比重、强度和人均指标,各指标之间既彼此联系又相互独立,导向性比较明显。

山东省统计局王海波等在《山东省高质量发展监测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指出,加快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指标体系、政策体系、标准体系、统计体系、绩效评价、政绩考核,创建和完善制度环境,推动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山东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新旧动能转换重大工程为统领,以构建现代化经济体系为目标,探索建立了《山东省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并进行了相关数据测算,对山东省“十三五”规划纲要目标中期完成情况评估分析。

总结了各地在推动高质量发展方面的探索与实践

论文作者一致认为,通过近年不断的探索与实践,各地区因地制宜的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已形成了有效的推动各地高质量发展的特有模式。

安徽省宁国市统计局汪德祺在《迈向高质量发展,我们准备好了吗?》一文中介绍,宁国市当前工业基础相对较好、产业结构趋于优化、科技创新发展较快、发展质量出现积极变化,已具备转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为迈向高质量发展夯实了基础。推动宁国工业高质量发展,要建立健全规模工业企业分类综合评价体系,建立与高质量发展相适应的统计体系和考核体系,不以总量和增速论英雄,引入全要素生产率,并统一和明确其测度方法,要多选取强度和人均指标、水平和强度指数等简单直观的指标,发挥考核指挥棒作用,引导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发展。

福建省宁德市统计局沈丽琴等在《促进宁德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思考》一文中介绍,宁德结合高质量发展基本内涵的“七个方面”和发展现状,从优势和劣势、机遇和挑战四个角度厘清宁德迈向高质量发展的基础条件和发展方向,并以宁德版“三大变革”即“一二三”发展战略为重要抓手,“一”就是围绕“一个中心”,即“开发三都澳、建设新宁德”;“二”就是做到“两个坚持”,即坚持开发与保护并重、坚持沿海与山区联动;“三”就是建立“三个生态”,即高质高效的经济生态、山清水秀的自然生态、风清气正的政治社会生态,提出扩优势强产业、抢机遇提品质、补短板调结构、化风险优服务四点建议。

上海财经大学常宁等在《上海经济低碳转型的路径探究》一文中,从主导产业的视角探究上海经济的低碳转型问题,并基于上海市2007 年和2012 年投入产出表等数据展开实证研究,为上海经济的低碳转型提供了政策建议。

安徽省统计局黄然等在《放大孵化器效应,增强创新驱动力》一文中指出,创新引领发展,科技企业孵化器已成为助推合芜蚌示范区创新发展的强劲动力,要从创新型强省建设的战略高度,进一步提升对科技企业孵化器建设重要性的认识,进一步完善支持企业创新、激励创新人才、优化创新环境的政策体系。

浙江省桐庐县统计局陈璀在《政府服务视阈下的营商环境分析研究》一文中介绍,桐庐县作为全省“最多跑一次”改革的试点,聚焦重点难点,在企业投资项目审批领域、在商事登记领域、在便民服务领域以及在法律法规的衔接方面,都创新实施了多项有力举措,为企业和群众提供了前所未有的便利,改革成效也较为明显。

江苏省盐城市统计局胥传广等在《基于大数据分析盐城城市商业魅力与能级提升》一文指出,作为政府部门,应高度重视大数据、深入了解大数据、主动运用大数据,切实把大数据思维的价值观和方法论融入政府管理理念中,更多运用大数据分析预测公众需求,研判社会问题,充分把握城市内涵发展的新特征、新业态、新模式,做到科学决策、精准发力、高质量发展。

总结了统计工作在高质量发展中的作用与作为

论文作者一致认为,高质量发展为统计事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统计部门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的新任务、新路径和新要求,以提高统计数据质量为中心,以优质的统计服务助推高质量发展。

江苏省南京市统计局王国钧等在《构建“3·1·5”统计质量保障体系,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优质统计服务》一文中指出,统计部门作为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统计工作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性工作。构建服务高质量发展的统计体系,既是高质量发展的自身要求,也是中央把握经济发展一般规律与我国统计改革实践探索相结合的科学部署,是做好新时代统计工作的根本要求,更是统计部门责无旁贷的主体职责。南京市通过探索建立“三位一体”统计数据质量防控机制,积极推进一个统计信用体系建设,不断完善“五张网”的数据质量“防火墙”系统,建立健全了“3·1·5”统计质量保障体系。

江苏省宿迁市统计局魏丽在《统计融入高质量发展的实践与思考》一文中指出,统计融入高质量发展是贯彻落实中央部署的关键,是全面履行中央深改组意见的扎实抓手,是提升统计公信力、拓展服务领域、开创统计工作新局面的有益尝试。统计部门应该抓住当前有利时机,积极从统计职能出发,加大统计工作影响面,主动促进统计与高质量发展的融合,让统计思维、统计方法、统计指标、统计产品等成为各地推进高质量发展的必备要素。

分析了大数据时代统计工作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论文作者一致认为,随着大数据、人工智能、云计算等新技术的迅猛发展,统计环境发生深刻变化,统计数据生产方式发生根本性变革,推进大数据研究,成为现代统计发展的必然要求。开展大数据研究,要系统阐述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工作应用面临的形势和机遇,全面分析当前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工作应用现状及存在的问题短板,并提出应用大数据推动新时代政府统计发展变革的对策建议。

山东省统计局袁晓勇在《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工作深入应用的思考与研究》一文阐述了大数据的概念及其在政府统计工作中的作用定位,从加强顶层设计,高屋建瓴做好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工作应用的顶层推动;加强思想解放,科学有效找准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工作应用的契合点和切入点;加强知识培训,厚积薄发做好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工作应用的势能积累;加强重点突破,脚踏实地拓展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工作应用路径;加强战略定力,持之以恒推动大数据在政府统计工作应用的长远发展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

江西省统计局陆锋等在《“大数据”在统计中的应用初探》一文中指出,现代信息社会已经进入了大数据时代。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不仅丰富了数据来源,还可以辅助验证政府统计数据质量,可有效提高政府统计效率,为统计分析提供了新思路。

江苏省苏州市统计局陈鼎昌等在《“大数据”背景下统计数据资源整合探索》一文中介绍,统计数据资源整合既是大数据发展的潮流所趋,也是实现统计数据生产现代化的的必经之路。苏州统计资源整合紧扣大数据时代要求,坚持“苏州智慧统计”建设方向,围绕有效提升政府统计部门的数据收集整理能力、质量控制能力、分析挖掘能力、存储管理能力、发布解读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建立元数据规划合理、数据存储安全、数据覆盖全面、数据处理高效、数据共享便捷、统计产品多样、管理平台统一的苏州统计大数据系统,实现统计数据、业务平台、产品发布和共享交换的整合。

拓宽了新时代统计指标体系建设的思路和举措

论文作者一致认为,要全面认识和把握经济发展新常态,准确反映发展经济社会运行状况,需要统计工作把握大势,构建更加科学适用的统计指标体系,为党政领导科学研判经济形势提供可靠的统计支撑。

东南大学徐盈之在《南京绿色发展与统计制度设计研究》一文中介绍,南京在持续刷新经济指标记录的同时,也面临着资源环境约束日益趋紧、污染排放日趋严重、生态系统退化明显等严峻生态环境问题。作者从不同层面构建指标评价体系测度南京绿色发展水平,建立了涵盖产业转型、绿色建设、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4 个方面共15 个指标的评价体系。

南京特殊教育师范学院孙计领等在《江苏省残疾人事业发展评价研究》一文,根据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内涵和内容,基于2017 年江苏省全国残疾人基本服务状况和需求信息数据动态更新数据,根据数据的可得性和构建指标体系的简约性、科学性和合理性原则,选取了8 个维度的指标用于反映江苏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包括收入、教育、就业、社会保障、基本医疗、康复、无障碍和文化体育活动。以区县为单位,对江苏114 个区县残疾人事业发展水平进行评价。

上海市统计局许亦楠在《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介绍,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已经进入新的阶段,长三角区域一体化发展的实现又对国内其他地区高质量发展起到带动与示范作用。文章从回顾长三角区域一体化的历史进程着眼,分析进一步推动一体化发展的背景,关注区域发展理论与政策面的新进展,进而构建交通发展、科技创新、生态环境、生活便利、产业发展等方面的长三角区域一体化指标体系。

上海市静安区统计局陈新光等在《初探宁波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评估指标体系》一文以宁波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表演类)为例,对开展的《宁波市“非遗”保护评估指标体系》工作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对该统计指标体系在实践检验中存在的不足进行了分析。“非遗”保护评估统计指标体系架构主要分为两大类:基础类指标和提升类指标两大指标,是一套内含“目标取向”、“工作要求”、“过程特点”、“结果状态”的“四位一体”的评价统计指标体系。

上海市嘉定区统计局“产城融合研究”课题组在《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研究》一文中介绍,课题组首先对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基于人本导向、产业支撑、功能匹配三个方面构建了上海国际汽车城产城融合评价指标体系。

浙江省舟山市统计局何燕在《中国(浙江)自贸试验区统计体系的研究与实践》一文中介绍,浙江自贸区特色的统计指标体系共分为12 类,主要反映了浙江自贸区企业、贸易、投资、海事服务、金融服务等发展情况,其中企业发展情况包括新增注册企业情况、财政税收情况、科技创新情况、四上企业生产经营情况和财务状况;贸易发展情况包括利用外资情况、进出口情况、大宗商品线上交易情况;投资情况主要指固定资产投资;海事服务包括保税油加注、港口航运情况;金融服务主要指金融创新情况。12 类指标中涉及了油品全产业链中的油品储存、加注、加工、贸易、交易等相关内容。

浙江省温州市统计局潘淑珍在《温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指数研究》一文中介绍,温州市海洋经济发展指数指标体系涵盖了发展水平、发展成效和发展潜力三个方面的子指数,共涉及14 个指标,其中发展水平指数主要体现海洋经济发展的规模、结构、效益和开放水平;发展成效指数主要体现海洋经济发展的稳定性和民生改善状况;发展潜力指数主要体现海洋经济的创新驱动和资源环境承载能力。

江西省韩志生等在《江西省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一文中介绍,江西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监测评价指标体系总体架构由三级指标构成:一级指标6 个,二级指标15 个,三级指标73 个。一级指标有“产业兴旺”、“生 态 宜 居”、“乡 风 文 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其他”6 个方面。

分享了统计理论与统计方法的前沿学术研究

浙江省临海市委党校李绍泰在《台州发展湾区经济的路径研究》一文中,通过采用莫兰指数(Moran's I)来检验数量间是否存在空间自相关,利用2005 年至2016 年浙江省11 个地市的数据测算了对外开放度指标,建立空间模型,选取了拟合效果最好的空间杜宾模型,得出了各地市的对外开放度出现了显著的空间溢出效应,城镇化、新产品产值和产业结构优化是推动对外开放度的重要力量。

福州大学郑珍远等在《华东六省一市经济增长推拉效应的实证研究》一文中介绍,国内学者利用投入产出交叉模型研究经济增长比较少。作者根据2012 年华东六省一市的七张投入产出表,通过构建投入产出交叉模型,从需求拉动、供给推动两个角度对华东六省一市的经济增长的推拉效应进行了实证研究,研究各产业部门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和推动作用。

福建江夏学院旷开金等在《福建省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耦合协调测度及时序特征研究》一文中,通过熵值法确定权重,构建经济环境系统、社会环境系统及资源环境系统协调度评价指标体系,建立耦合协调度模型,并运用时间序列分析模型,分析福建省2001~2015 年15 年间社会环境和经济环境及资源环境系统的时间序列特征及综合协调度,探讨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耦合协调程度时间序列特征。

猜你喜欢

统计局指标体系高质量
坚持以高质量发展统揽全局
高质量项目 高质量发展
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这个根本要求
“三部曲”促数学复习课高质量互动
欧盟统计局数据确认加速从中国进口电动自行车
层次分析法在生态系统健康评价指标体系中的应用
供给侧改革指标体系初探
各地GDP增速大排行
测土配方施肥指标体系建立中‘3414
土地评价指标体系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