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出发创新武术教学的研究
2019-01-18李伟
李 伟
(广州市番禺区少年儿童业余体校,广东广州 510000)
青少年们正处于身体及心理素质发展的关键时期,他们的身体神经、肌肉、骨骼及学习兴趣等都处于可塑阶段。通过分析青少年身心发展的特点,将该特点与武术教学实践有效结合,能够不断从中发现并总结有利于青少年武术教学优化发展的规律与方法。
1. 青少年时期学生发展特点
1.1 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
青少年时期的学生们身心发展速度较快,因此身心发展具有较为明显的变化和特征。这种变化突出体现在他们身心发展的阶段性规律,包括像身高、体重、力量的不断增长,大脑及运动神经的不断发展等等[1]。这些身体各方面素质一方面能够不断增强青少年们学习的好奇心及自信心,另一方面也会在他们的成长过程中引起一些心理变化。因此,青少年时期学生们的身体发展与心理变化相辅相成,相互影响、共同促进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并且,青少年因其身心的发展对外界事物的认知能力有了明显的提高,因此其对于武术等以身体运动为主的体育运动学习能力也不断提升。总的来说,青少年的身心发展具有抽象逻辑思维与辩证思维逐步发展成型的趋势,但是由于青少年所处的特殊年龄阶段,学生们容易出现情绪不稳定或大幅波动等特点。
1.2 青少年身体动作学习特点
青少年在学习身体动作时通常具有泛化到分化到自动化的一般规律,泛化是指他们在接触学习一个肢体动作时脑子里形成大概的动作形态,并且依据对动作的整体印象来判别自己动作的准确度。分化是指在学习中学生们在记住该动作大致形态的同时,将该动作分解为几个步骤以便于在训练中加强该动作的完成质量;自动化是指学生们在对动作有了大致印象及分化细致训练后,能够在追求动作质量的同时表现出动作的精髓[2]。以上这些青少年身心发展和身体动作学习特点使得教师在武术等其他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青少年整体教学的差异性、顺序性、阶段性等特点。
2. 基于青少年身心发展特点的武术教学策略
2.1 合理设置青少年武术训练的教学内容
武术在中华民族几千年的传承中具有其丰富的内涵及训练方法,武术学习是一个在一招一式训练中循序渐进、日积月累的过程,因此青少年在武术学习初期的进步和提高速度并不会很快。青少年武术教学的教练要注意这些特点,帮助在武术学习过程中出现停滞不前或进步较慢现象的学生们加强训练。而在这个过程中,武术教学的训练内容就变得十分重要。针对青少年武术教学的训练内容,可以分为武术体能训练、技术训练及心理训练三个方面。
2.1.1 体能训练是武术学习中的基础,主要考验青少年的动作速度、力量、柔韧度、灵活度等各方面。为了帮助青少年们在教学中完成正确的武术动作并提高武术水平,武术教练需要针对青少年生理发育特点合理开展武术训练及教学。例如在力量训练中,由于青少年的骨骼尚在发育阶段,教练需要注意在力量要求上的循序渐进,不能因急于求成而使得力量要求强度过大。例如教学初期尤其针对十二三岁的青少年,比较适宜用伸展练习来发展他们的肌肉力量。但是武术教练需要加强在速度、柔韧性、耐力方面的训练,因为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们柔韧性等发展的最佳时期。
2.1.2 技术训练是武术教学中的重要部分,包括基本功、动作及动作组合还有武功套路练习等的训练。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成长较快且敏捷度较高,武术教练需要在该时期为其武术学习打下坚实的基本功基础。例如,武术教练可设置日常的基本功训练,包括马步、弓步、正踢腿、侧踢腿、冲拳、推掌等。另一方面,由于青少年时期学生的抽象思维较为灵敏,武术教练应当加强武术组合动作之间的联系教学。例如,在进行侧腿踢教学之前联系正腿踢的动作步骤,在巩固学习中掌握两者的相通之处及动作要点。
2.1.3 武术心理训练主要是指青少年们的精神、品质训练。武术训练的坚持需要青少年们吃苦耐劳的品质,积极进取的上进心以及互助合作的团队精神。例如,为了在武术训练中锻炼学生们青少年时期易动摇的心理素质,武术教练在训练中可以组织一些表演赛和武术比拼,让青少年们逐渐适应和克服在比赛和表演中的心里波动等。除此之外,武术教练还需要注重在训练过程中对学生们的心理指导。例如,通过鼓励和表扬性的话语激发青少年武术学习的自信心;通过变更武术训练场合和训练内容等激发青少年武术学习的兴趣及动力等等。
2.2 优化创新青少年武术训练的教学手段
在青少年的武术教学训练中,武术教练可不断创新自身教学目标、手段等帮助学生们更好的掌握武术技巧。我们通过以下几个方面进行分析:
2.2.1 引导学生掌握单个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武术及武术的学习是具有技巧的,对于单个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讲解就是武术技击中一种常见的形式。在进入正式的身体训练之前,教练可像学生们讲解该武术动作的本质及运用[3]。例如,对于一些电影或电视情节中经常出现的经典武术动作,教练能够通过视频的动态播放,引起学生们对于该武术动作的学习兴趣及作用回忆。并且注意在讲解过程中分析该武术动作的攻、守概念。例如,在学习“弓步冲拳”这一武术动作时,我们以向左的弓步冲拳为例。该动作经过马步格挡出击为弓步冲拳,这其中的马步格挡即是对方进攻时我方的防守动作,因此在分解动作马步格挡的练习中时需要注重身体重心的稳固。格挡后的进攻动作是通过借助腰部力量促使右脚蹬转成左弓步,左转身体并以右手出拳。因此,在攻击动作的练习中,学生要注意腰部和右拳力量的集中使出。通过讲解单个武术动作的攻防含义,青少年们能够在该年龄段的可接受范围内更加容易掌握动作要领。
2.2.2 武术教练在青少年武术教学中可积累自身经验,编创一套具备攻防含义在内的动作组合。很多青少年学习武术的初衷不仅是为了强身健体,还有很多学生对武术的学习兴趣来源于他们的“武侠梦”。然而,实际训练中的武术动作教学大多是个人动作练习,这样青少年们很难在武术学习中满足他们的初衷。对了加固青少年们对武术学习的兴趣,武术教练可以利用攻防积极含义编篡一套自己的武术动作组合,这样的武术动作组合能够让青少年们两两组队进行攻防训练。例如,教练可将五步拳中的弹腿冲拳与弓步冲拳相结合进行教学,弹腿冲拳为进攻方的进攻动作,防守方以弓步冲拳的马步格挡作为防守并以弓步出拳为还击动作。学生组队进行两个动作的相互练习,在训练的一攻一守中促进青少年们的对武术动作的理解及掌握速度。
2.3 融入武术文化礼仪,明确青少年武术教学意义
俗话说,习武之人先习德。在青少年武术教学的第一堂课中,教练一定要注重对学生“武德”的树立与培养并且以身作则。学习武术的根本目的是强身健体、保护自身及他人安全的,而不是通过武术的力量去打架或蓄意挑事的。由于青少年发展阶段的学生们情绪易波动、好胜心强,并且在武术训练中学生之间难免会有一些身体上的小摩擦,所以教练需要在青少年的武术教学过程中特别强调这一点。为此,教练可在课堂中进行最基本的武术文化礼仪教学。例如在课前及训练前要求学生间相互致敬,比如最常见的“抱拳礼”。抱拳礼是左手为掌右手为拳,并且以左掌掩盖右拳也表明了习武之人其实并不崇尚以武力解决问题。通过在日常教学中向青少年们灌输武德及武术礼仪让学生们了解什么是真正的武术,并以此确保青少年武术学习心理的健康积极发展。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青少年时期是学生们身心发展的一个特殊及关键阶段,武术教练如果能够基于青少年的身心发展特点、规律等对武术教学进行合理科学的设置与创新,能够促进他们武术学习速度及学习水平的快速发展。通过对武术训练教学内容、教学手段及教学目标的优化发展,能够帮助青少年实现身体素质等全方面健康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