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素问·腹中论》四乌鲗骨一藘茹丸中“鲍鱼汁”探析
2019-01-18莫迪麟
● 莫迪麟
乌贼骨丸出自于《素问·腹中论》,由四份乌鲗骨(即今之乌贼骨,又名海螵蛸)及一份藘茹(即今之茜草),再加上麻雀卵合成丸剂,服用时需配以鲍鱼汤。《素问·腹中论》提出本方主治之病为血枯病,其证候特点是“有病胸胁支满者,妨于食,病至则先闻腥臊臭,出清液,先唾血,四支清,目眩,时时前后血”。其病机则为:“病名血枯。此得之年少时,有所大脱血,若醉入房中,气竭肝伤,故月事衰少不来也。”一般认为本方治疗血枯经闭,以乌贼骨及茜草通瘀血,麻雀卵及鲍鱼汁补益气血,后世多只用乌贼骨及茜草,去麻雀卵及鲍鱼不用,则失《素问》本义。清代张锡纯《医学衷中参西录》根据《素问·腹中论》创立安冲汤、固冲汤,虽保留乌贼骨及茜草两药,惟余配以生龙骨与生牡蛎,与《素问·腹中论》治血枯病治法大不同。后世认为鲍鱼汤能补益气血,是因为将鲍鱼的药源定为贝壳类海产石决明之肉。惟笔者根据历史及医学文献的记载,认为鲍鱼不可能是贝壳类海产,而乌贼骨丸送服鲍鱼汤并非因其有补益气血之功。
1 考“鲍鱼”一词
由于鲍鱼汤出自《素问·腹中论》,考究《黄帝内经》成书于春秋战国至秦汉间,如司马光《二程全书》谓:“此周秦之间医者依托以取重耳。”系当时医道大成之巨著,非成于一时一人之手[1]。《黄帝内经》书名首先记载于《汉书·艺文志》,因此粗略估算《黄帝内经》成书于《汉书》成书之前。虽然不同学者对《黄帝内经》成书有争议,但肯定的是《黄帝内经》成书不会在三国时代或以后。因此研究春秋战国至秦汉间对鲍鱼的释义,即可得知鲍鱼在《素问·腹中论》属何物。
《湖南长沙马王堆一号汉墓竹简·木楬》载:“鹿肉鲍鱼笋白羹一鼎。”(《释义》:“盐渍鱼,干鱼。其气腥臭”)而《说文解字·鲍》云:“饐鱼也。”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鲍》曰:“盐鱼湿者为饐鱼。”东汉·刘熙《释名·第四卷·释饮食第十三》曰:“鲍,腐也。埋藏淹使腐臭也。”南朝·梁顾野王《玉篇》又云:“渍鱼也。”《论衡·四讳篇》曰:“夫更衣之室,可谓臭矣;鲍鱼之肉,可谓腐矣。”《史记·卷六·秦始皇本纪》曰:“会暑,上辒车臭,乃诏从官令车载一石鲍鱼,以乱其臭。”从以上文献可得知,鲍鱼在秦汉之际为鱼类之物,以盐腌制并会发出腥臭。按太史公司马迁之说,可知鲍鱼之腥臭甚至可覆盖尸之臭味。古代文献之中,鲍鱼之臭已被常常运用于形容小人、恶人的特点,如成语“鲍鱼之肆”及“鲍鱼之次”,前者出自汉·刘向《说苑·卷十七·杂言》:“与恶人居,如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亦与之化矣。”而后者“鲍鱼之次”出自西汉《大戴礼记·曾子疾病》:“与君子游,苾乎如入兰芷之室,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与小人游,贷乎如入鲍鱼之次,久而不闻,则与之化矣。”有文献甚至将鲍鱼之臭借喻为暴君,如《韩诗外传·韩诗外传卷第九》云:“鲍鱼不与兰茞同笥而藏,桀纣不与尧舜同时而治。”另外《吴越春秋》提到鲍鱼羹乃粗茶淡饭之意,其曰:“子胥既渡,渔父乃视之有其饥色。乃谓曰:子俟我此树下,为子取饷。渔父去后,子胥疑之,乃潜身于深苇之中。有顷,父来,持麦饭、鲍鱼羹、盎浆,求之树下,不见,因歌而呼之,曰:芦中人,芦中人,岂非穷士乎?如是至再,子胥乃出芦中而应。渔父曰:吾见子有饥色,为子取饷,子何嫌哉?子胥曰:命属天,今属丈人,岂敢有嫌哉?”因此,鲍鱼乃盐渍鱼可证。
医学注家均一致认为鲍鱼属腌鱼,如陶弘景曰:“鲍鱼,俗人呼为魚邑鱼……又言盐魚邑之以成故。”王冰《重广补注黄帝内经素问》:“鲍鱼味辛臭温平无毒。”吴昆《黄帝内经素问吴注》:“腐物也。”马莳《黄帝内经素问注证发微》:“鲍鱼汁,俗之腌鱼卤,味辛臭,温平无毒。”张志聪《黄帝内经素问集注》:“鲍鱼味咸气臭。”高士宗《黄帝内经素问直解》:“鲍鱼,腌鱼也,味咸气臭。”《景岳全书》:“鲍鱼即今之淡干鱼也。”张景岳于《类经》又再补充:“诸鱼皆可为之,惟石首鲫鱼者为胜,其气味辛温,无毒,鱼本水中之物,故其性能入水藏,通血脉益阴气。”张景岳的记载,是源于《唐本草》的“杂鱼并用”,《唐本草》还 描述了鲍鱼的制作方法,曰:“鱼去肠肚,绳穿,淡暴使干。”事实上,鲍鱼用何鱼腌卤,并无一定规律,张景岳认为“石首鲫鱼者为胜”,掌禹锡注《蜀本图经》亦有另一意见:“考其实,则今荆楚淡鱼……旧云沔洲、复洲作之。”笔者认为鲍鱼药源当从《唐本草》“杂鱼并用”之说。至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考证,亦认为鲍鱼为腌鱼,其曰:“鲍,即今之干鱼之萧折,皆以萧蒿承曰法鱼,曰今俗通呼曰干鱼。”值得留意的是,李时珍认为不应以盐腌卤,其说是遵《名医别录》之“勿令中咸”,并认为后世注家以盐腌卤是“诸注反自多事”。但笔者认为,鲍鱼若是杂鱼去肠肚而晒干,不加盐,臭味未必明显;若以盐腌卤之,则臭味大增,方符合史书的记载。
2 今之鲍鱼相当于古之鳆鱼
而后世论述的贝壳类海产石决明,在秦汉之际又名为鳆鱼。历史上有记载王莽十分喜爱石决明,《前汉书·王莽传》当中有“啖鳆鱼”的记载。根据《本草图经》的注解,认为:“鳆甲,王莽所食者,一边着石,光明可爱。”《后汉书·伏隆传》曰:“诣阙上言,献鳆鱼。《注》鳆似蛤,偏着石。”清·段玉裁《说文解字注·鳆》曰:“郭注三仓曰。鳆似蛤。一偏着石。”而根据《康熙字典》引《广志》:“鳆无鳞有壳,一面附石,细孔杂杂,或七或九。”《曹植集十卷·请祭先王表》又云:“先王喜食鳆鱼。”《唐本草》对石决明的描述亦同:“此物是鳆鱼甲,附石生,状如蛤,惟一片无对,七孔者良。”《证类本草》云:“石决明又名鳆鱼甲,一边着石……此虫族,非鱼类,乃是同名耳。”《医学衷中参西录·石决明》:“此物乃鳆甲也,状如蛤,单片附石而生,其边有孔如豌豆,七孔九孔者佳,宜生研作粉用之。”本文引《重修政和经史证类备用本草》关于石决明的配图以例之,见图一。
图一
后来经笔者查证,古代动物学专著李元的《蠕范》(1735-1799年)曾提及了贝壳类石决明还有另外三个别名:“鳆,鲍鱼也,石鲑也,石华也,石决明也。”但由于《蠕范》没有列入清代《四库全书》,令该书未能广泛流传,到后来商务印书局重印,并载入《丛书集成》。笔者推断大约是明清时期,石决明的别名鲍鱼才开始流传,但将石决明当作鲍鱼,如和珅《大清一统志》“鳆鱼俗名鲍鱼”,估计仍然是少数,至少《景岳全书》《医学衷中参西录》《本草纲目》等书均没有混淆过鲍鱼与石决明(鳆鱼)。清代吴瑭的《吴鞠通医案》中有三处运用过鲍鱼,根据药性以及炮制方法,推断该三处均是石决明肉,是将鲍鱼等同石决明的其中一个医家。古代鱼类品种名称混淆屡见不鲜,一种鱼类可能有数个名字,例如今之鲨鱼,与上述讨论的盐腌鱼(鲍鱼)与石决明(鳆鱼)性状有很大的差别,但根据李时珍《本草纲目》的考证,鲨鱼古名“鲛鱼”,又
有一别名为“鳆鱼”,南人通谓之“沙鱼”,沙鱼之命名,一直沿用至今。因此鳆鱼一名,又再次出现歧义,习医者必须仔细研读《本草纲目》对本品之描述:“古曰鲛,今曰沙,是一类而有数种也,东南近海诸郡皆有之。形并似鱼,青目赤颊,背上有鬣,腹下有翅,味并肥美,南人珍之。大者尾长数尺,能伤人。”方可知其性状。
根据上述考证,《素问·腹中论》四乌鲗骨一藘茹丸需送服鲍鱼汁,当属腌鱼或淡干鱼,并非贝壳类海产石决明,本方之治法,应当重新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