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组织体系建设:时代要求与发展路向
2019-01-18蔡文华
蔡文华
(中共重庆市委党校 党建教研部,重庆400041)
《中国共产党章程》规定,“党是根据自己的纲领和章程,按照民主集中制组织起来的统一整体”[1]31。党的各个机关所构成的组织体系是这个统一整体的表现形式,系统性和整体性是党组织体系的基本特征。党的优势在于组织的力量,“每个党员,不论职务高低,都必须编入党的一个支部、小组或其他特定组织,参加党的组织生活”[1]29。党员是组织的细胞,党的组织网络将所有的党员联系在一起,以共同的信仰和理想为纽带把成员凝聚起来,实现自己的纲领和目标。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提高党的建设质量,需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强化组织体系建设的系统性和协调性,按照组织类型,分层次、有重点,做到上下连贯,确保各级组织规范运作,创新发展,激发组织活力,展现出党的整体战斗力。
1 党组织体系的结构与要素
中国共产党是一个组织体系严密的政党,党员是党组织的细胞,各级组织是这个体系的支架。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通过的党纲在申明自己的立场后,指出实现这一目标的途径就是成立无产阶级政党的组织,“本党承认苏维埃管理制度,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并承认党的根本政治目的是实行社会革命”[2]3。中国共产党要发挥出组织核心作用,必然要把自己先组织起来,这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建设的必然要求。一大纲领提出党员资格的问题,并规定“凡有党员五人以上的地方,应成立委员会……委员会的党员人数超过五百,或同一地方设有五个委员会时,应由全国代表会议委派十人组成执行委员会。如上述要求不能实现,应成立临时中央执行委员会”[2]4。从纲领的规定看,中国共产党是按照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建立起组织框架的,基层组织是党的根基,中央组织是党的中枢。二大通过的章程进一步明确了这个体系,把组织作为一个部分单列出来,章程首次提出基层党组织的最小单位是小组,“凡有党员三人至五人均得成立一组,每组公推一人为组长,隶属地方支部……各组组织,为本党组织系统,训练党员及党员活动之基本单位,凡党员皆必须加入”[2]93-94。从这一条看,党员与组织的关系非常密切,任何党员都必须在党小组这样一个单位内活动,无产阶级政党的纪律特性得到充分体现。党组织是依靠党员聚集在一起而形成的,那么在组织建设过程中,凝聚党员以及推动组织运转的要素又是什么呢? 二大党章在“组织”这个部分专门规定了党的机关和党的干部设置要求,可见,机关是组织的主体,干部是组织的关键。从最早的党章看,党的组织结构是“党小组—党的地方执行委员会—区执行委员会—中央执行委员会”的纵向层级,在这个结构体系中,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上级组织发挥对下级的指导作用,而中央执行委员会产生于党的全国代表大会,民主集中制的原则得到充分体现。为规范组织运转,二大党章对党组织机关的产生、组织机关的规模、组织机关干部任期等都做了明确规定。
党的二大之后,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发展基本遵循了党章的规定,党的四大通过的《对于组织问题之议决案》,决定设立中央组织部,力求对地方党组织建设有更好的指导。经过不断完善,党的组织体系相对固定下来,组织成员、组织骨干(党的干部)、组织机关构成了组织体系的横向坐标,在不同的层级,这些要素都是存在的,各级党组织也都由这三个要素构成。而党支部、基层党委、地方党委、中央委员会①按照《中国共产党章程》的规定,党的组织包括党的中央组织、党的地方组织、党的基层组织,其中党的基层组织包括党的基层委员会、总支部委员会、支部委员会。党组也是党的组织形式之一,存在于中央和地方国家机关、人民团体、经济组织、文化组织和其他党组织的领导机关中。《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规定:“党员人数较多或者党员工作地、居住地比较分散的党支部,按照便于组织开展活动原则,应当划分若干党小组,并设立党小组组长。”从表述看,党小组不是党的一级组织,而是党支部的活动单位。构成了党组织的纵向坐标②纵向坐标的说法是相对的,因为中央机关和地方党委机关内也有基层组织,包括领导班子成员在内的机关党员都编入一个支部,这也是党组织体系复杂性的体现。,这个纵向坐标是有层次的,不同层级党组织的功能和地位不一样,发挥的作用也不同,横向和纵向的坐标共同构成组织体系的物质形态,也是组织体系的主要内容。有理论观点认为,“党的组织由中央组织、地方组织和基层组织三部分构成,是一个完整的组织体系”[3]127。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组织体系建设过程中,组织制度和规范也是重要内容,如民主集中制的根本组织原则,规范党员发展、支部工作、基层党组织选举、干部选拔、党组工作、党的代表大会等方面的党内法规制度,党的纪律要求等,这些构成了组织体系的文化形态。可以说,中国共产党的组织体系是一个内容复杂、要素多样但又层级鲜明的立体结构,它不同于一般的社会团体或经济组织,政治性是中国共产党组织体系的根本属性,政党理想和政治目标是组织体系的内在凝聚力,集体行动是组织体系的外在表现和功能展示。对于成员数量众多、组织机构庞大的中国共产党而言,既要确立党员在党内的主体地位,发展党内民主,又要始终保持党的团结,就必须始终确保组织的严密性,因此维护党的集中统一,加强纪律建设就成为维系组织存在并发挥组织作用的决定性因素。
从以上分析看,系统性是党组织自身的属性,党组织以体系化的结构方式存在,这一体系具有层次性、多主体性等特征,不同层级组织的职能职责、任务、工作方式存在差异,上下级组织之间地位不一样、组织规模不一样,中央组织作为中枢机构更多地是进行宏观谋划,对全局性事务进行指导。地方层级的组织则承上启下,既贯彻落实中央的决策部署,也要发挥主观能动性,因地施策,指导下级党组织。基层党组织则处在组织体系的末端,是党组织的坚强战斗堡垒,党的支部负责直接教育、管理、监督、服务党员,也是宣传党的政策、贯彻党的决定、推动生产发展、联系服务群众的最前沿阵地。各个组织都围绕中心任务开展工作,践行党的宗旨,完成全党制定的目标和任务,在这一点上,上下级组织具有高度一致性,这是凝聚各级组织的内核和主线。由于党组织体系中各级组织地位职责的不同,各个层级组织成员有各自行使职责的范围和权限,他们履职尽责的方式不一样,这就决定了各层级组织中党员干部在能力建设方面的要求不同,组织体系建设也包含这种差异性,这种差别具体表现为不同层级组织建设对成员的要求有所侧重。换句话来讲,各级组织要履行好本级组织的职责,也要遵循党员在党内法规面前平等的原则,在敦促组织成员履行好党员义务的前提下,使其成员充分发挥出与所在组织层级要求相符的作用,如对中央这一组织的高级领导干部而言,严肃政治纪律、示范带头作用的要求更加突出;对基层干部而言,务实的作风、联系服务群众的能力要求更重要。
尽管不同组织之间存在差异,但是在民主集中制这一根本原则的要求下,上下级之间的关系有其内在的逻辑规定,如下级必须服从上级、全党必须服从中央,所谓服从就是无条件遵守,这并没有否定下级组织的地位和能动性,其依据在于党的最高领导机关是党的全国代表大会和它所产生的中央委员会,它是全党意志的集中代表,是统率全党行动的最高司令部,全党各级组织服从中央,才能把全党意志转化为实际行动,维护好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这需要各级组织切实维护中央权威,贯彻中央的决策,同时也要根据自身组织层级的特点来因地因时因人做出科学决断,在服从上级组织的同时,实现上下级组织之间的良好沟通和协作,这是组织体系建设的关键环节,它超越于单个层级组织建设之上,组织间的沟通协作机制是组织体系建设的润滑剂,这一机制直接决定了组织沟通的成本和实效,沟通的不畅、信息传递的失真都会造成组织体系运转的低效率,也会导致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的出现。如前所述,组织形态是组织体系的物质基础,组织制度和纪律要求是组织体系的文化基础,在推进组织体系建设过程中,党内法规制度是最为坚实的保障,一方面在于党内法规制度的执行需要党员干部的政治觉悟、政治信仰和政治忠诚作为支撑,另一方面在于党组织履行职责、党组织之间的协调沟通必须依靠制度来规范和约束。党的实践也证明,组织必须制度化才能规范有序,而制度建设也要与思想建设深度融合,组织体系的内聚力才更强。组织体系建设的途径服从于组织建设的目标,围绕中心工作实现阶段性任务和长远战略是组织体系建设的出发点,从这一层面来看,分析组织体系的结构和要素,最终也是要实现组织自身的壮大、组织战斗力的增强,也可以说,在组织体系建设的框架中,组织形态建设是形式,组织制度是保障,而组织力量建设是关键。
2 党组织体系建设的时代要求
2018年7月3日,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习近平在会议上强调:“党的力量来自组织。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4]组织建设一直都是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组织力量的壮大离不开组织体系的健全和完善,不同历史时期中国共产党加强组织建设的重心有所不同,革命战争年代,发展党员、壮大组织是重要任务;新中国成立后,党的组织机构日益完善,组织体系逐渐成熟,执政条件下干部队伍建设、组织制度建设成为重点。经过多年的实践探索,党的组织体系已基本成型,在改革开放不断深入的背景下,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实施,组织体系建设也有更多新的要求,以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此外,组织体系这个概念以前较少出现在党内文件和党的领导人讲话中,随着全面从严治党的深入推进,组织建设的系统性更加突出,尤其是中央提出要加强以上率下的示范作用,对中央委员的要求更严,党的中央组织建设也更加规范,因此,组织体系成为整个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中的关键一环,这是确保党的坚强领导,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的组织保障。
2.1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是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作出全面从严治党的战略部署,以坚定的决心和顽强的意志加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党内政治生态明显好转。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的实施过程中,党的组织建设也更加规范有序,多项组织方面的法规制度出台,党员教育管理、干部选拔运用、基层组织建设、党组建设等都稳步推进,思想建党与制度治党在组织建设层面得到充分展现。中央通过开展群众路线教育实践、“三严三实”专题教育、“两学一做”学习教育等活动,通过活动的形式扩大组织成员的参与度,进一步增强了党员意识,强化了党员的组织观念,提高各单位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在制度建设方面,支部标准化建设进一步加强,“三会一课”更规范,党内政治生活愈加严肃,党内请示报告、党内监督、党内问责等更加健全,党内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更加严明,组织纪律也充分发挥出对党员和各级组织的制约作用。总的来说,党的组织工作和组织制度在全面从严治党的实施过程中有很大改观,党的集中统一领导得到加强,各级组织管党治党的主体责任更加明确,基层组织软弱涣散的局面得到改变,党员的组织观念得以强化。在反腐败的高压态势下,腐败分子得以清理,违纪行为得到及时纠正,党员干部队伍更加纯洁。在这样一个良好的局面下,组织建设有扎实的基础。
组织的强固不仅是全面从严治党实效的体现,也是把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保障,组织体系是组织建设的依托,随着中央对执政党建设规律认识的加深,组织体系建设在全面从严治党战略中的地位更加突出,健全而严密的组织体系成为全面从严治党的物质载体。组织建设自身需要进一步从整体上进行规划,形成更加严密的组织网络,已有的组织制度也要按照制度治党、依规治党的原则加以落实。可以说,不管是中央一级还是基层的党组织都应按照全面从严治党的标准和要求来加强自身建设,从各个层级破解管党治党不严、主体责任缺失等问题。因此,新时代完善组织体系布局,增进组织之间的协调,运用好组织方面的法规制度,都要继续以从严管党治党的决心加以推进,把党的思想建设、作风建设、纪律建设与组织体系建设结合起来。目前,党的组织制度体系不断完善,各项改革举措已经落地且呈现出一定的效果,组织工作更加务实规范。中央提出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正是在这些有利的条件下深化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的重大举措,是深入推进全面从严治党的必然要求。
2.2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是执政党进行自我革命的迫切需要
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在领导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建设的过程中不断探索社会主义建设规律和共产党执政规律。改革开放以来,执政党以极具创新精神的勇气和姿态推进各项改革,经过40 多年的实践,中国的经济、政治、社会、文化等各个领域的改革全面突破,中国共产党自身建设也与时俱进地稳步推进,党的十八大以来,为适应全面深化改革、全面依法治国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需要,执政党勇于自我革命,着力解决思想、组织、作风等层面的顽疾,对腐败现象和腐败行为零容忍,坚持反腐败无禁区、无死角,党的组织机体得以很好净化。习近平指出:“有没有强烈的自我革命精神,有没有自我净化的过硬特质,能不能坚持不懈同自身存在的问题和错误作斗争,就成为决定党兴衰成败的关键因素。”[5]591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伟大社会革命,涵盖的领域广泛,触及到利益格局的深刻调整,需要实现体制机制的重大突破,执政党必然以党的自我革命推进社会革命。
“中国共产党的自我革命,是全方位的革命,是全过程的革命,更具积极谋划、自觉发动、自主掌控的特性……这样的革命,覆盖党的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反腐倡廉建设、制度建设各个方面,是通过自我革命使思想理论充满创造力、使组织体系更具动员力、使作风形象更有亲和力、使制度体系更加成熟定型、使反腐倡廉更加标本兼治。”[6]与社会革命的要求相比,党的自我革命需要不断向前推进,以自我净化、自我完善、自我革新、自我提高来巩固党的领导地位。经过多年的发展,党组织体系日趋稳定,表现为党组织机构十分健全,组织制度非常完善,组织之间的工作协调和事务承续比较规范,信息沟通比较畅达,这种稳定是组织建设和制度治党的成果,也隐含了组织建设制度改革的不足,这就是组织体系建设中的突出问题,稳定性也蕴含了一定的惰性,容易滋生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难以解决组织活力不足等难题。推进党的自我革命就是要加大改革力度,进一步破除组织体系建设中的弱项,如基层党组织的组织力不强、地方党委工作制度落实不够、党组自身建设较弱、中央权威的实践转化等问题,通过发现、查找、整治组织体系中的各种突出问题,破除组织间的沟通壁垒,增强组织的凝聚力和动员力,形成强大组织合力,这也是新时代党组织体系建设的一个重要出发点。
2.3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是实现新时代奋斗目标的有力保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新时代有艰巨的历史任务,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必须具有更强的使命和担当才能实现新时代的奋斗目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战略,党的十九大提出要在本世纪中叶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这些任务的根本保证就是把党建设得更加有力,确保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不断提高执政能力和执政水平。党组织的凝聚力、组织力都是执政党力量的体现,只有健全的组织体系才能充分释放组织的活力,激发领导干部和党员的使命意识。
当前,中国还处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攻坚阶段,执政党所面临的挑战依然严峻,要防范各种风险,解决各种困难,就必须不断增强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作为组织主干的机关和关键要素的干部能够发挥出最直接的作用。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先后出台多部制度和多项措施激励党员干部在新时代有新作为,就年轻干部的培养选拔工作提出明确要求,党内容错纠错机制进一步完善。这些都只是针对组织体系中的个人,对于组织本身的建设而言也必须予以高度关注,新时代组织路线的提出就回应了这一要求。在新时代组织路线中,组织体系建设是重点,发挥组织优势,主要依靠党员干部,他们是骨干力量,但是组织机关是党员干部发挥作用、实现党的领导的平台,也是执政党的存在方式,组织机关的自身建设是确保党员干部愿作为、能作为、有作为的关键。鉴于新时代奋斗任务的艰巨,执政党必须整合组织资源、协调组织关系、减少组织损耗、激发组织活力,从优化组织机构着手,强化各级组织的政治功能,把组织建设得更加精密紧致,能够做到上下协调、步伐趋同,党员的新陈代谢比较健康,基层党组织能成为战斗堡垒,地方党委能很好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这些预期成效既是组织体系建设的要求,也是加强党的领导和改进党的建设的切实保障。
3 党组织体系建设的发展路向
马克思主义政党学说具有极强的实践性,中国共产党在推进社会主义建设的伟大实践中探索执政党建设规律,组织体系建设作为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重要内容,必将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程中发挥出重要作用。纵观党的十八大以来全面从严治党的理论与实践,可以看出,组织体系建设将在全面从严治党向纵深推进的背景下,按照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向前推进。
3.1 政治建设是组织体系建设的统领
作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政治性是中国共产党最根本的属性。党的十九大首次把政治建设纳入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并将党的政治建设作为统领。政治建设之所以起到统领作用,是因为它直接决定党的建设的方向。在长期执政条件下,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面临着挑战,政治上的先进性是解决各种挑战的治本之举。《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指出,“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目的是坚定政治信仰,强化政治领导,提高政治能力,净化政治生态,实现全党团结统一、行动一致……要突显党的政治建设的根本性地位,聚焦党的政治属性、政治使命、政治目标、政治追求持续发力”[7]。组织体系建设要遵循党的建设新布局,就必须把政治建设作为统领,强化各级党组织的政治功能,以政治建设引领其他各个方面的建设,“党员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自觉做到思想上认同组织、政治上依靠组织、工作上服从组织、感情上信赖组织。所有党组织和全体党员都必须牢固树立一盘棋意识,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齐心协力、步调一致开展工作,形成党的组织体系整体合力”[7]。政治要求和政治能力是贯穿于组织体系中的一条主线,没有政治建设这跟主线,组织体系缺乏内在的凝聚力和连接点。
从党组织体系的要素看,党员、干部、各级组织都是组织行为主体,党员、党的干部具有较强个性特征和行为特点,而各级组织、各个组织单位也因党员和领导干部的差异形成不同的组织风格和组织能效,这些差异性来自组织要素的相对独立性,虽然不同个体与组织在政治建设层面的要求一样,但是他们在理解政治要求、执行政治纪律方面存在差别,政治建设的侧重点也有所不同,这是用政治建设统领组织体系建设的难点所在。对一般党员和党的干部而言,主要是个体的政治价值认同、政治信仰外化、政治行为自律等方面的要求;对组织来讲,中央组织要有政治权威,切实履行政治建设的表率作用,地方和基层组织则要确保党的领导地位得以实现,坚决贯彻落实中央的决定和决策部署。党组织在加强政治建设的过程中,受到的影响因素较多,如党员和领导干部自身的观念认知差别,上下级组织的信息不对称,组织之间的行为博弈等,需要最大限度克服各种不利因素。从政治建设与组织体系的关系看,组织体系是政治建设的主要依托,政治建设本身也融入到组织体系建设之中,具体来看,政治建设既要靠组织强制约束,也要发挥组织的教育、引导和激励作用,由此,政治建设不仅是统领,而且是组织体系建设的内在要求。
3.2 组织体系建设要在依规治党的要求下开展
中国共产党成立之初只有50 多名党员,现在已经拥有8 900 多万名党员,90 多年来,中国共产党带领人民夺取了革命胜利,取得社会主义建设的辉煌成就。除了科学理论指导和坚定理想信念外,严密组织体系和铁的纪律也是中国共产党成功的原因。自党的二大通过第一个章程以来,党组织始终遵循党章和其他党内制度,组织的制度化水平不断提高,党的组织体系呈现出稳定发展态势。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央高度重视制度建设,把制度治党、依规治党作为重要原则,把党的建设制度改革纳入全面深化改革战略之中,一批基础性主干性的法规制度陆续出台,制度框架初步确立,组织制度成为党内法规制度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共中央政治局关于加强和维护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的若干规定》《中国共产党地方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组工作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工作机关条例(试行)》《中国共产党农村基层组织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等法规相继出台,进一步规范了各级党组织的职责和工作程序。《关于新形势下党内政治生活的若干准则》《县以上党和国家机关党员领导干部民主生活会若干规定》也从党内政治生活层面丰富了组织体系建设的内容。
“一个政党内部如何管理,只能靠党内法规。党内法规的主要功能是管好党自己。”[8]162018年2月,中共中央印发的《中央党内法规制定工作第二个五年规划(2018—2022年)》提出完善党的组织法规。“全面规范党的各级各类组织的产生和职责,夯实管党治党、执政治国的组织制度基础,为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实现党在新时代的历史使命提供坚强组织保证。”[9]包括《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工作条例》《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在内的多部党内法规将会新制定或进行修订完善。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必须严格落实各项组织制度,特别是党内政治生活、党内监督等涉及组织职责的党内法规。组织建设的法规是显性的,是各级党组织开展工作的依据,直接规定了组织行为的原则要求和行动标准,而党内政治生活等法规则对党员干部的和各级机关的组织纪律、职责等提出更加具体的要求。随着党内法规制度建设水平的提高,这些法规制度的整体性和协调性已经显现,制度内容也非常严密细致,是组织体系建设的基本遵循和指南。落实这些法规制度,需要进一步加大执纪监督力度,明确责任主体,使各级组织依规依纪加强自身建设。
3.3 更加注重组织体系建设的协调性和前瞻性
党的组织体系本身具有很强的系统性、完整性,从支部到地方、中央的组织网络十分健全,组织结构十分稳定。但在改革开放深入推进的形势下,党组织自身也面临一些新的问题,如一些基层党组织的“软”“弱”“散”现象仍较突出,少数地方党委管党治党不力依然存在,党中央的权威需要进一步加强,贪污腐败现象和极少数腐化的党员干部侵蚀组织肌体,损害了组织的纯洁性,影响到执政骨干队伍建设。新世纪以来,中央提出按照共产党执政规律推进党的建设,提高党的建设科学化水平,党组织建设的规范性得到进一步增强。然而我们要看到,与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相比,组织建设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不合理的制度需要完善,影响到组织合力的体制机制需要健全。党的十九大以来,中央提出要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更加注重组织建设的整体性,这意味着要把组织层级、组织领导者、组织骨干、组织成员、组织制度、组织文化作为一个有机体系,优化组织关系。所有的党组织都要有内在的凝聚点,上下级组织之间能够形成良性互动,从工作指导看,下级服从上级的指令,全党服从中央的大政方针和重大决策部署。从民主集中制的根本原则看,基层组织又是中央决策的基础,更是执行中央决议的基本单位。因此,新时代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必须要统合上下组织的关系,尊重基层党组织的基础地位,尤其发挥出中央委员会和地方党委中的基层组织作用。地方党委要更好地发挥承上启下的作用,及时传递基层组织意愿,同时坚决贯彻执行中央的部署。不同层级的组织机关在履行自身职责的前提下,要加强沟通协作,形成组织合力。
党员是组织体系的最基本要素,组织成员是否合格关系到组织质量如何,加强组织体系建设,必须要培养一批政治上忠诚的后继者,党员来自于人民群众,成长于社会之中,群众基础也是党组织体系的基石。从现在的形势看,加强党组织体系建设,首先就是要培养一批愿意向党组织靠拢,对党忠诚、对人民群众负责、有担当和作为的年轻人,把优秀的人吸纳到党组织内,确保党组织新陈代谢健康,因此,年轻一代人的思想政治工作显得尤为重要。党组织的梯队力量有了保障,高质量的党员队伍和干部队伍才有基础,这是一项具有前瞻性的工程,也是加强组织体系建设的源头管理之举。
3.4 按照提高党的建设质量要求推进组织体系建设
组织工作是党建工作的重点,组织体系建设是党建工作的难点。习近平强调,“党的全面领导、党的全部工作要靠党的坚强组织体系去实现。党中央是大脑和中枢,党中央必须有定于一尊、一锤定音的权威。党的地方组织的根本任务是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有令即行、有禁即止。党组在党的组织体系中具有特殊地位,要贯彻落实党中央和上级党组织决策部署。每个党员特别是领导干部都要强化党的意识和组织观念”[4]。新时代,党的组织体系要着眼于提高质量,增进组织工作效率,加强各级组织之间的协作沟通,提升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提高整个党组织的粘合度。对于基层组织而言,要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强化政治功能,发挥好联系服务群众的桥梁作用,不断扩大组织覆盖和工作覆盖,当好中央政策的“传声筒”,做好上级党组织和人民群众的“勤务员”,进一步提高推动发展、服务群众的本领,让群众依赖党组织、信任党组织、支持党组织,换句话说,基层组织要更接“地气”,把战斗堡垒作用转化为党在基层执政的实效。地方党委和各级党组则要增强“四个意识”,把维护中央权威与领导地方发展结合起来,既突出党组织在本地区本部门的领导作用,也要肩负起“承上启下”的职责使命,做维护中央权威的模范,做下级组织的表率。中央机关作为党组织体系的中枢,其地位不言而喻,中央机关和中央委员要在贯彻落实党章的基础上,依规依纪履职尽责,坚决遵循民主集中制原则,尊重党员主体地位,集思广益,发扬民主,发挥政治引领作用和示范带动作用。
当然,党组织体系本身的要素较多,涉及的体制机制问题也较多,如给基层减轻负担,提高组织执行力,完善集体领导制度等,这些不仅是现实难题,也是激发组织活力的长远问题,都要从制度层面予以关注。要根据党的建设面临的新情况和新问题,着眼于提高组织体系建设质量这个目标,推进改革,不断创新,用新的思路、新的举措和办法解决新矛盾和新问题。在坚持好传统和好经验的基础上,解决存在的难题。例如,注重新兴业态的基层党组织建设,优化基层组织设置,在扩大组织有形覆盖面的基础上提高覆盖实效性。充分利用互联网优势,提高网络党组织工作水平,通过互联网技术增进组织之间的沟通协作,丰富组织间的交流手段,降低组织交流成本,从技术层面减少形式主义和官僚主义现象。再比如,切实加强支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使基层党组织工作有章可循、有规可依、有力可发,把基层党建工作做得更加实在。还可以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提高党内监督实效,确保党组织的纯洁。
加强组织体系建设是新时代提出的新要求,是中国共产党集多年组织建设经验的新思考,党的组织建设虽然已经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新时代的任务和全面从严治党的要求相比,还需要进一步加强和完善,这是时代给予的考题。中央对于组织体系建设的定位和要求,回应了党建工作中的难题,体现出马克思主义执政党自我革新的勇气。当然,党组织体系建设是一个宏大命题,本身具有一定的复杂性,解决组织体系建设中的一些新问题,需要把握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结合全面深化改革和全面依法治国的战略举措,进一步探索其内在规律,这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社会主义建设过程中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把握,也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