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支气管解剖位置叩击排痰对于呼吸内科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价值研究
2019-01-17赵少锋
赵少锋
【摘要】目的 探究根据支气管解剖位置叩击排痰对呼吸内科患者肺部感染的预防效果。方法 将我院100例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分成A组B组各50例,前组施予支气管解剖位置叩击排痰,后组施予常规叩背排痰法帮助排痰。结果 排痰后A组患者的PaO2(96.4±1.7)、SaO2(97.2±2.2)、PaCO2(36.7±1.6)和排痰有效率90.0%、肺部感染率6.0%均更优于B组患者的(78.9±3.5)、(67.3±2.4)、(52.8±3.3)、70.0%、24.0%,P<0.05。结论 呼吸内科患者采用支气管解剖位置叩击排痰法帮助排痰,可有效降低其肺部感染率,提高排痰有效率并改善其各气血指标。
【关键词】呼吸内科;支气管解剖位置;叩击排痰;肺部感染
【中图分类号】R5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ISSN.2095.6681.2019.25..01
支气管的结构由粘膜、软骨及平滑肌组成,作为空气出入的通道。当支气管受到细菌或病毒的侵袭就会出现感染,使支气管发炎、肿胀,粘液增加的同时呼吸道发生收缩,加重呼吸困难[1]。本文旨在探究根据支气管解剖位置叩击排痰在预防呼吸内科患者肺部感染中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展开研究前已征得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研究对象共100例为2016年9月~2018年8月我院呼吸内科住院排痰困难患者,将其均分纳为A、B两组。A组(50例)患者年龄22~73(49.6±9.4)岁;B组(50例)患者年龄23~72(49.4±9.2)岁。组间基线资料对比差异甚微,不构成统计学意义P>0.05,二者可比。排除以下情形患者:①临床资料不完整;②肺部易发生感染;③存在精神障碍;④合并重大器官疾病。
1.2 方法
A组患者施予支气管解剖位置叩击排痰:引导患者面向自己(护士)取侧卧体位,护士肩部、手肘和手腕呈放松状态,手掌以固定形状(手掌空心、手背隆起的杯状)维持,通过观察支气管体表的投影范围明确支气管解剖的部位,对其按由下向上的方式轻轻地实施叩击,每天分别在患者三餐进餐前1 h实施15 min叩击各1次,并于叩击后予以患者吸痰处理,结合患者实际排痰情况对叩击时间和力度进行调整。
B组患者施予常规叩背排痰法帮助排痰:指导患者取侧卧体位,护士五指并拢后以部分手掌空心弯曲手指并隆起手背,对患者背部用腕关节由外往内、从下往上实施节奏均匀的叩击,叩击过程患者可进行深呼吸使效果增强,同时避开患者的肾脏、脊柱和心脏前区域,每天早、中晚餐前1 h各实施叩击1次,每次15 min,并于叩击后予以患者吸痰处理,结合患者实际排痰情况对叩击时间和力度进行调整。
1.3 评价标准
观察两组患者的血氧分压(PaO2)、动脉血氧饱和度(SaO2)、动脉血二氧化碳分压(PaCO2)等血气指标和排痰效果[有效:排痰后患者的SaO2>95%,痰液粘稠恢复正常,咳嗽无排痰障碍,呼吸道分泌物完全清除;无效:排痰后患者的SaO2<95%,痰液粘稠≥II级,呼吸道分泌物含量增多]和肺部感染率。
1.4 统计学分析
本研究展开借助SPSS 20.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并进行加强分析,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采用(x±s)、(%)进行表示,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比较分别以t和x2来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排痰后A组患者的PaO2(96.4±1.7)、SaO2(97.2±2.2)、PaCO2(36.7±1.6)和排痰有效率90.0%(45/50)、肺部感染率6.0%(3/50)均更优于B组患者的(78.9±3.5)、(67.3±2.4)、(52.8±3.3)、70.0%(35/50)、24.0%(12/50),组间差异有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 论
呼吸内科住院患者在呼吸道分泌物量大、气道阻塞时,采取一些治疗方案已经无法达到预期的效果,由于患者的器官机能可因缺氧发生衰退,导致呼吸道不通畅,此时尽管予以吸氧也仍难以解决患者的缺氧情況[2]。本文施予50例患者支气管解剖位置叩击排痰,根据支气管的解剖部位进行叩击定位,沿着支气管解剖部位遵循自下往上的叩击原则实施叩击,可在患者的各级支气管层层发挥作用,在提高呼吸道分泌物排除的基础上,还能够对肺泡分泌物和肺内细小支气管的分泌物的排除起到促进意义。患者呼吸管顺畅度得以提升利于氧交换,改善了各项血气指标,减低肺部感染率,与常规的叩背排痰法比较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呼吸内科患者采用支气管解剖位置叩击排痰法帮助排痰,可有效降低其肺部感染率,提高排痰有效率并改善其各气血指标。
参考文献
[1] 陆 青,赵红黎,李玉英,等.沿支气管解剖走向叩击排痰法对肺部感染防控效果的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6,31(5):399-401.
[2] 葛 丽.老年肺部感染的观察与排痰护理[J].基层医学论坛,2016,20(10):1428-1428.
本文编辑:吴 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