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封面设计中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的有效沟通

2019-01-17张华

出版科学 2019年6期
关键词:文字编辑有效沟通

张华

[摘 要] 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读者对阅读内容和阅读载体的选择权越来越大,国民阅读情况整体呈现“浅阅读”态势。正因为如此,封面设计愈发成为图书的核心竞争力,其地位和作用不断得到提升和强化。然而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的工作仍存在脱节现象,精准定位、科学协调双方关系,对优化封面设计效果、提升图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封面设计 文字编辑 美术编辑 有效沟通

[中图分类号] G237[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 1009-5853 (2019) 06-0052-04

[Abstract] With the advent of the information age, readers have dramatically increased choices about reading content and reading carriers, and the overall national reading situation tends to display a“shallow reading”situation. Therefore, the cover design has become the core competitiveness of books. Its status and role have been continuously enhanced and strengthened. However, there is still a disconnect between the work of text editors and art editors. Accurate positioning and scientific coordination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two parties are of great significance for optimizing design effects and improving book quality.

[Key words]Cover design Text editor Art editor Effective communication

除丰富的思想内涵、精湛的写作技巧、较长的生命周期外,一本高质量的图书还必须要有出色的封面设计。简单来说,封面设计就是依靠文字、图形、色彩的编排来体现设计的构思、立意,将不同形态的文字、图形、色彩置于不同的位置,从而产生不同的视觉效果,其范围主要包括封一、封二、封三、封底,以及书脊、扉页、勒口、护封、环衬等[1]。

清末民初,西方近代印刷技术在我国广泛传播,国内出版环境也因政治形势的变化而稍显宽松。此后,新文化运动加快了图书封面从古典走向现代的步伐,大批出版界人士开始将图书封面设计置于举足轻重的地位,绘画、摄影、比喻、象征等手段手法被普遍运用于图书的美化装饰。

据鲁迅研究专家王观泉统计,鲁迅一生出版过著译集四十余种,为青年作家从校订到装帧设计“包干”的书不下20种,大约有20种杂志与鲁迅发生过密切的关系或直接由他主持[2]。鲁迅亲自参与图书、杂志封面设计,并对书籍装帧方式进行系列创新,影响了陶元庆、司徒乔、丰子恺等一大批美术家,他们进入图书封面设计领域并取得了瞩目的成就。陶元庆为鲁迅设计了《中国小说史略》《坟》《朝花夕拾》《彷徨》等封面,丰子恺设计的封面有《春雨》《弘一大师纪念册》《阿Q正传》等,闻一多设计的封面有《猛虎集》《巴黎的鳞爪》《落叶》等。

闻一多先生曾对图书封面的价值进行分析:“从主体上讲,美的封面可以引起购书者的注意;美的封面可以使存书者因爱惜封面而保存图书;美的封面可以使读者心怡气平,容易消化吸收书的内容。从客体方面讲,美的封面可以辅助美育,美的封面可以传播美术。此外,还有别的直接或间接的经济价值,不胜详述。”[3]

无论时代形势如何变化,图书封面设计永远离不开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在现代图书出版事业中,编辑通常是指策划、采录、组稿、校对、审定各类社会精神文化产品的从业人员,图书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都是编辑职业的一种,前者是指在图书出版机构内专门从事书稿审读、加工、校对等工作的人员,后者是指图书出版机构内采用美术技法对图书进行装帧设计的人员。

在传统图书编辑流程中,一般是文字编辑先编校书稿,再由美术编辑进行装帧设计,最后责任编辑(通常由文字编辑担任)敲定成稿。传统图书编辑方式容易造成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工作的脱节:文字编辑在对文字进行处理的过程中,会更多局限于文字的编校质量,较少考虑给美术编辑留出设计空间;美术编辑无从介入图书的选题、策划、编校等流程,对书稿相关内容缺乏理性认识,也难以使装帧设计中的美术技法与图书内容完美契合。

造成此类现象的根本原因在于,高等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专业课程设置存在重理论、轻实践的弊端,出版社缺乏对两类编辑实务的交叉培训。在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彼此缺位、缺乏专业互动的情况下,双方便会常常就图书封面立意、字体、构图、色彩等问题产生分歧和矛盾,无法实现两者表现力和创造力的高度融合[4]。

1 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进行有效沟通的必要性

有效沟通是一个动态的双向互动过程,信息发送者将有效信息清晰、准确地传达给信息接收者,信息接收者及时将反馈信息输送给信息发送者,以便双方更好地理解对方的意圖。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必须进行有效沟通,前者要尊重后者的专业创作,后者要把前者的要求理解透彻,让图书封面设计蕴含“文眼”“图眼”“思眼”三要素,以提升编辑效率、扩大传播效果、创造附加价值。

1.1 有利于提升编辑效率

图书封面的设计要求主要包括:美学追求与书稿内容的和谐统一;注意对腰封的使用,提供名家推介、媒体点评、内容摘编等相关图书信息;根据图书的读者定位和投入成本,选择封面用纸和工艺,采用合适的定价,以适应读者的阅读需求。

由于出版社的美术编辑一年要设计几十甚至上百个图书封面,很难将每本书的主题内容了解清楚,也难以让每本书的封面都做到形神兼备。实际上,往往正是因为美术编辑将书稿内容理解浅薄化,才会导致设计处理简单化,无法准确传达图书的核心思想,最终导致封面设计失败。

如若美术编辑能参与图书选题策划的全过程,对作者的整体想法、文字编辑的编校有所了解,文字编辑或多或少掌握一些藝术审美和平面设计的知识,从不同角度帮助美术编辑分析多种方案的优缺点,那么,文字编辑就可以从编校的角度合理预留设计空间,美术编辑可以直接在装帧设计中反映图书作者的写作风格和中心思想,使得编辑周期极大缩短,最大化实现封面设计从内容到形式的跨越。

1.2 有利于扩大传播效果

作为一种文化产品,图书必然同时包含文化属性和商业属性,因此图书封面的设计应集营销、美学、传播等功能于一体。2018年我国共出版图书100.09亿册(张),图书品种位居世界第一,印刷业总量和整体出版市场处于世界第二,但出版物的平均生命周期、单品种平均印刷数呈现递减趋势[5]。随着信息量出现指数增长,以功利化、娱乐化、碎片化为主要特征的“浅阅读”愈发盛行,“读图时代”全面来临。图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现状,使得众多出版社将封面设计当做图书营销的重要环节。

当一份书稿经过文字编辑编审定稿后,美术编辑可从艺术角度来弥补文字符号表达的不足,还能体现文化内涵、营造文化氛围,用艺术语言(线条、图画、色彩等)增强视觉竞争力,从而提高图书的吸引力,让人们回归到纸质阅读中来。特别是在我国人均阅读量长期较低的情况下,推广全民阅读成为建设文化强国的重要组成部分,优质的图书封面设计有利于扩大传播效果,不断激发读者的购买欲、刺激读者的阅读欲,继而提升出版社的品牌价值,培养读者的信任感和忠诚度,同时实现公益和商业的双重目标。

1.3 有利于创造附加价值

文本内容质量的高低从根本上决定了图书的价值大小,这一价值能否得到充分发挥,却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封面设计的质量。精准定位、科学协调美术编辑与文字编辑的关系,对优化设计效果、提升图书质量具有重要意义,也有利于创造图书的附加价值。这种附件价值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

一是促进编辑人员的能力增长。文字编辑大多来自人文社科及自然科学等各个专业,对美术编辑业务并不精通,在客观上容易出现重文字生产、轻美术设计的问题。美术编辑大多来自平面美术设计专业,拥有美术设计方面的专长和相当程度的审美能力,不过在文字运用能力和学术知识水平方面会有所欠缺。经过与对方的长期配合,文字编辑会并重内容生产和美术设计,美术编辑会在文字水平和学术知识上获得长进,使图书的封面设计彰显更大吸引力。

二是促使编辑队伍的关系融洽。图书的编辑流程是一环扣一环、一步接一步的关系,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的工作界限绝非泾渭分明。在长期的通力合作中,编辑之间的思想沟通会愈发频繁,这有助于营造良性的内部沟通交流氛围,不断重塑编辑工作人员的传统角色和定位,促进编辑团队集体意识的提高,构建互帮互助、合作共赢的融洽关系,让编辑对自身事业产生真正热爱。

2 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如何和谐统一

时代发展导致行业竞争加剧、社会分工细化以及受众需求增多,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的工作都具有很强的专业性,“文美分工”有利于发挥不同编辑的长处,却容易忽视必要的沟通协作。毕竟图书封面设计是一个专业交叉性极强的工作,优质封面的设计往往与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的沟通协作密切相关。

除具备较强的文字能力、审美能力、设计能力外,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必须进一步明晰自身的定位和职责,达成互为表里的协作关系,增强与对方、作者乃至读者的有效沟通能力,以实现图书封面设计与文字内容的和谐统一。

2.1 “文美”双方充分了解作者、读者的需求

在传统出版流程中,编辑人员与作者、读者的联系较弱。随着数字出版时代的到来,图书出版市场愈发走向垂直细分,读者群体对图书服务的需求日渐增长,编辑活动必须深入洞悉作者、读者对封面设计的内在需求。此时,文字编辑、美术编辑应借助各种信息化手段,与作者、读者围绕书稿展开频繁、有效的互动。

了解作者的写作思路及对封面设计的要求。作者是图书思想内容的创造者,最熟悉所著图书的风格、内涵、定位等信息。责任编辑可让作者深度参与封面设计,针对图书封面设计提出具体要求,提供一些私人素材作为设计参考;结合美术编辑的设计方案,不断给出反馈意见;邀请行业专家写出书评,并将之当做腰封的主打部分,以提升图书对大众的吸引力。

关注目标读者群体对封面设计的具体意见。编辑要认真分析读者群体的心理特点,运用读者的注意规律、感觉规律、知觉规律、记忆规律、思维规律进行封面设计[6],为读者搭建提出各类反馈意见的平台,促进编辑与读者的沟通交流,结合多数读者的选择确定最终封面。

2.2 “文美”双方磨合出高效高质的协作机制

在图书编辑的过程中,有以美术编辑为主导、以文字编辑为主导、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共同主导等多种情况。文字编辑与美术编辑应当淡化权限,磨合出一种高效率、高质量的协作机制,充分发挥各自的专业优势,真正实现版面设计内容与形式的融会贯通。

首先,文字编辑应增强审美素养、掌握设计知识,以免向美术编辑提出外行要求;列出图书开本、装帧方式、设计素材、读者对象等信息,对封面的字体、色彩、风格提出初步设想,并附加实现方案、参考封面及时间进度要求;在编校过程中尽可能体现文字节奏,给予美术编辑充分的设计空间。

其次,美术编辑应转变传统工作方式,从图书选题策划的环节开始着手,与文字编辑同步进行工作,完整地参与一本书的制作过程,加强与各环节工作人员的沟通协调,以寻找合适的艺术设计元素;向文字编辑提出封面设计方案,详细说明艺术创意和设计思路,并要求文字编辑在编校环节予以密切配合。

最后,文字编辑在与美术编辑意见不统一时,要与之逐一分析不同封面的优缺点,多从专业角度提出建设性意见,担当起协助设计的角色。值得强调的是,文字编辑不能越俎代庖,最终应由美术编辑来确定封面效果。

2.3 多方协作搭建复合型编辑人才的培养平台

若要完全撬动“文字编辑为主,美术编辑为辅”的陈旧格局,根本之策在于改变相关专业在高等教育机构中的培养模式:根据学科前沿动态和专业发展方向,灵活调整课程大纲;加强与行业企业的合作,构建协同育人平台,精选校外专家、导师参与校内授课;加强校外实习实训基地建设,兼重学术知识和专业技能的培养训练,提高毕业生对行业企业相关岗位的适应能力。

另外,培养复合型编辑人才不仅是院校的责任,出版单位也应根据自身的需求和优势发挥积极能动作用。出版单位需从人才储备、人才引进、入职培训、继续教育等多个环节,建立良性运转的绩效激励、技能培训、人才晋升体系:将图书销售效益与职位晋升、进修机会等绩效激励内容挂钩,为新进编辑人员制定完整职业发展规划;组织优秀编辑前往图书装帧设计展、平面设计比赛等处,进行常规性学习、培训;邀请特聘专家或技术团队进行集中授课,帮助编辑人员掌握以学科交叉为核心的综合实践能力;构建成体系的内部培训系统,强化“自我造血”能力,实现两类编辑角色的良性沟通互动。

3 结 语

文字编辑和美术编辑无法就图书封面设计问题达成有效沟通,是一个在出版界普遍存在且长期难以得到解决的难题。专业院校和出版单位要从培养机制、激励机制、培训机制等多方面进行改革,让两类编辑人员重新找寻自身在出版流程中的角色和定位,增强与作者、读者的沟通交流,磨合出高效、高质的协作机制,有效发挥图书封面设计的美学和营销功能,创造出更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注 释

[1]周国清,朱美琳.当代出版家范用的书籍装帧艺术探析[J].出版科學,2009(2):30-36

[2]陈宁.“拿来”与创新:鲁迅的书籍装帧艺术[J].中国书画,2015(2):122-123

[3]闻一多.《闻一多全集》(第二卷)[M].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1993:7-9

[4]杨涛.阅读,从气质开始:封面设计魅力解读[J].出版发行研究,2007(6):60-61

[5]刘宇,周建新.改革开放40年我国图书出版业发展的历程与经验[J].出版广角,2018(17):11-14

[6]孙瑞英.基于读者认知过程规律的图书封面设计研究[J].出版发行研究,2014(4):87-89

(收稿日期:2019-10-13)

猜你喜欢

文字编辑有效沟通
新媒体时代新闻文字编辑的创新与实现
新媒体时代电视新闻文字编辑的转型策略分析
电视台新闻节目文字编辑技巧浅谈
自媒体时代下高校辅导员与大学生有效沟通的困境与出路
浅谈企业管理中有效沟通
农村小学教师与家长有效沟通技巧的研究分析
浅谈触觉形象设计下的有效沟通
领导干部如何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新媒体时代文字编辑转型及创作策略
浅谈如何培养文字编辑的工作素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