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差异化生源背景下的工程制图课程教学改革研究

2019-01-17宋佳吕文静

教育教学论坛 2019年49期
关键词: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宋佳 吕文静

摘要:自2015年起,高等职业技术教育生源扩大,涵盖了普通高中文、理科生,艺术生,职高或中职毕业生。生源多样化为室内设计专业职业教育教学带来了新问题。论文分析了建筑是能专业不同生源特点、存在问题,从工程制图的课程特点出发讨论隐形分层教学、垂直考核方式对生源多样化状况下的学生团队精神、创新能力和实践动手能力的影响。探索切实可行的教学策略,为高职高专教学改革提供一定思路。

关键词:差异化生源;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中图分类号:G642.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9)49-0099-02

工程制图是高职室内设计专业的基础课程,是室内设计师所必备的职业技能。课程的主要任务时培养学生空间表达能力、图纸绘制技巧,为后续专业学习奠定基础。[1]

近年来,高职院校开始拓展招生途径,生源扩大所带来的学生个体素养差异,给教学带来了诸多困扰。基于生源特点,关注差异化对专业教学的影响,将分层教学、垂直考核的方式应用在评价体系中,完善适应学生生源及课程自身特点的教学环节。

一、生源状况

近年来,随着高考适龄学生人数的逐年下降,高职院校的生源状况发生重大的变化。一方面高职的招生分数线呈下降趋势,生源质量有所降低;另一方面,高职需要通过扩展招生途径来补充生源不足的形势,随之而来也带来了生源水平的差异化,给课程教学带来了诸多困扰。如我院在建筑室内设计专业的招生,也转向多种形式招生,如表1所示。

2015年和2016年我校只面向江苏省招生,为扩大生源,招生类别包括文科、理科、艺术生和中职生;2017年始,我校建筑室内设计专业面向全国招生,生源质量有所提升。不同类别的学生在设计基础、学习积极性、接受能力上都存在差异。

二、工程制图课程现状

工程制图课程经过多次校企调研和专家讨论,课程的目标定位在培养学生能熟练地识读施工图,以达到能够胜任建筑装饰行业的室内设计师、工程管理、建筑装饰材料营销员等岗位(群)工作的需要。课程内容包括:绘图基础、投影的基本知識、组合体投影、剖面图和断面图、建筑施工图、建筑装饰施工图,本课程是后续专业课程的实施、学生职业能力必需的知识与技能。

(一)分层教学在工程制图课程中应用

1.课前准备。教学准备阶段,通过测试、调查问卷、座谈及单独访谈等方式对2017级建筑室内设计专业学生的学习状况、知识水平、特长爱好及社会环境进行数据采集,为后期制定教学改革方案提供依据。

在了解班级基本情况后,教学过程不以学生入学成绩、入学类型进行划分。通过课前绘图测试检查学生的制图、识图、空间表现等方面的知识储备;通过三视图测试检查学生的识图能力、绘图表现、理解力、执行力。根据测试的综合成绩,对学生进行划分,将学生分为综合分数一般的基础型、与综合分数靠前的提升型。

2.课中应用。依据教材与课程标准,针对不同层次的学生特点,制定对应的教学目标。

基础型层次学生基础弱、领悟弱、容易自暴自弃,教学以掌握常用制图国标内容,在理解室内装饰施工图形成基本原理的基础之上,能够读懂和绘制简单的室内施工图。教学方法上以理论教学浅讲,实践以临摹为主,培养学习的兴趣和成就感。

提升型层次的学生基础好、领悟能力、自主性好,教学在掌握基础型教学内容的情况下,全面掌握室内装饰施工图形成原理,熟练掌握绘制全套的室内施工图和绘制技巧,部分内容与后期技能竞赛内容行接轨。教学方法上以理实结合,精讲精练,引导和启发思维,培养自学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3.课后评价。课程评价强调差异性与鼓励性,对不同级别的学生以垂直评价、过程式考核为主、考试为辅,强调学生在自身的基础上有一定的提高和进步。考察重点在学生们实际应用室内装饰制图知识的能力、看图能力、识图能力、作图能力。

对基础层和提升层的学生,课程评价都以强调自身基础上的提高和进步为主,不做横向评价。

(二)分层次教学的效果

在生源差异化的现状下,工程制图课程采用分层次教学,课程从横向评价转变而侧重纵向评价,使综合分数一般的基础层次的学生能适应教学进度,上课玩手机、聊天情况减少,帮助他们克服学习的恐惧和畏惧,班级整体学习氛围得到提高;综合能力靠前的提高型层次学生,在较好的学习氛围下,也掌握了职业必备的知识能力,学习主动性与专业创新性得到提升。

三、总结

随着生源多养化的扩大,分层次教学是高等教育改革的必然趋势[2]。以室内专业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为导向,基于工程制图课程,将分层次教学法应用与课程改革中。在实施过程中发现:如何准确划分学生层次结构、精准把握针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评价尺度,这些还需要在今后的教学过程中继续思考。

对比改革前后的教学成果,可以看出,鼓励基础较薄弱的学生,提升综合素质较好的学生班级学习氛围更加积极。

参考文献:

[1]黄金凤.建筑制图与识图课程隐性分层教学策略探析[J].江苏建筑学院学报,2016:101-104

[2]于慧.大学物理分层次教学探索与实践[J]山西农业大学学报,2013,(03):423-426.

猜你喜欢

工程制图课程改革
关于电气类工程制图的教学改革探讨
工程制图小班化教学的实践与探索
关于组合体尺寸标注的探讨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