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互动促发展的苏州探索
2019-01-17杨知评
杨知评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加快建设制造强国,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2019年李克强总理所作政府工作报告也指出,要推动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深度融合,坚定不移地建设制造强国。这既是对当前我国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问题的准确把握,也为未来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指明了方向。苏州是全国一流的制造业大市,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已连续六年超过3万亿元,服务业产值位居长三角城市第二位,我们有责任、有能力为全省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做出更大贡献。
一、苏州促进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实践探索
回顾改革开放40多年的辉煌历程,苏州二、三产业发展大致经历了工业率先崛起、生产性服务业迅猛发展、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三个阶段。
工业率先崛起。1978—1992年,乡镇(社队)工业异军突起,实现了从农村到城市、从农业到工业“农转工”的重要转变。乡镇工业由经济总量的“三分天下有其一”壮大到“半壁江山”,完成了罗斯托所说早期工业化的“起飞”,成为苏南模式的典范。这期间,苏州的制造业特别是家用电器产业开始崛起,苏州生产的“四大名旦”长城电扇、香雪海电冰箱、孔雀电视机、春花吸尘器风靡全国。1992—2012年,苏州紧紧抓住浦东开发开放等机遇,大力发展开放型经济,实现了“内转外”的重要转变。大量外资制造业企业特别是全球500强企业纷纷落户苏州,如飞利浦、西门子、博世、丰田、日立、三星等,推动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等产业迅速发展,全市工业总产值突破3万亿元,苏州成为全国第二大工业城市。近十年来,一大批自主创新企业也蓬勃发展,在生物医药、纳米技术、人工智能等产业创立了新的增长点。
生产性服务业迅猛发展。随着制造业的兴盛,对服务业的配套需求不断加大,金融、现代物流、电子商务、信息化服务、人力资源外包等生产性服务业迎来了发展的春天。如金融业,其规模由小到大,实力由弱转强,至“十一五”末,在苏金融机构总数发展至450家,金融机构本外币存款余额14225亿元,贷款余额10832亿元,双双突破万亿,成为全国首个贷款余额超万亿元的地级市。可以说,在这一阶段,服务业快速发展为制造业兴盛提供了有效支撑,但服务业与制造业之间关系主次分明,还是属于被动式、配套式、跟跑式发展。
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党的十八大以来,苏州进入全面深化改革新阶段,走上了“量转质”的道路。苏州产业结构于2016年实现“三二一”战略性转变,2017年第三产业占比首次过半,进入钱纳里所讲的工业化后期阶段。这一时期,苏州经济总量已处于全国城市的第一方阵,虽然仍是全国一流的制造业大市,但服务业在经济发展中的作用从被动从属转向提升带动,表现在制造业分离发展现代服务业力度不断加大,工业设计、产品研发、检验检测、智能化生产、流程外包等服务外包业务快速增长,基于“互联网+”云服务、大数据等技术的外包新业态不断涌现,有效推动了制造业转型升级,提高了制造企业的市场竞争力。2018年,全市第二产业增加值8933亿元,第三产业增加值9450亿元,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双轮驱动”的发展格局已然形成。
从苏州二、三产业结构的演进历程可以看出,制造业与服务业不是此消彼长、非此即彼的关系,而是相互促进、互为融合的,经历了从低级到高级循序渐进的过程。在产业发展初期,制造业与服务业的关系松散、分工简单,服务业以满足人们基本需要的生活性服务业为主,与制造业直接提供服务的关联不大,生产服务大多为制造业内部整合的服务环节。随着产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产业链日益完善,产业技术趋于稳定,制造业企业内部服务外部化明显增多,生产性服务业开始崛起。而科技的进一步发展,使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边界逐渐模糊,二者之间的直接渗透、上下游延伸和跨产业兼并重组持续增多,产业融合态势日趋明显。以市场细分化、制造服务化、制造定制化、小批量多品种、弹性制造等为标志,制造业与服务业的融合发展趋势增强,已成为生产力进步的显著标志、产业发展的主流趋势和产业结构演变的一般规律。
二、制造业与服务业互动融合是
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必然要求
党的十九大做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的重大判断。与全国其他城市一样,推动高质量发展成为苏州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经济工作的重中之重。在现代产业体系中,制造业是坚实根基,服务业是重要支撑,推动二者深度融合关系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全局,必须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在产业边界日益模糊化趋势下融合发展符合本质规律。随着科技的进步,特别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制造业和服务业的关联不断加深,越来越多地呈现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发展特征。诸如数字经济、共享经济、创意经济、智能经济、外包業务和流程等新业态、新模式,它们兼具制造和服务环节,很难按照习惯上的制造业和服务业“两分法”进行界定,传统的产业统计目录和划分门类也需要进行不断更新。特别是智能制造,在苏州已有广泛应用,由此衍生出来的个性化定制明显增多,这一新兴的生产方式涵盖研发设计、生产制造和营销服务全流程,已经将制造业核心价值链的生产与服务业核心价值链的服务捆绑在一起,促进二者的深度融合已是大势所趋。
在产业结构力避空心化情势下融合发展符合客观需求。当今西方发达国家纷纷实施“再工业战略”,一些发展中国家也在加快制造业大国建设步伐,我们正面临着高端制造回流和国际产业转移分流的“双向挤压”,做优以服务业为主的经济格局是大势所趋。但纵观世界产业发展历程,凡是主动放弃制造业,片面追求服务业速度规模的,很多都陷入“产业空心化”的窘境。事实上,与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相比,由于城市能级和区位的限制,苏州在发展总部经济、现代金融等服务业方面有着天然劣势,实体经济是苏州立足之本,我们生产服务业的发展必须依托于制造业之上。世界城市经济发展实践也证明,经济发展好坏,不能简单地通过服务业占比高低来衡量,不能为了发展服务业而发展服务业,一味盲目追求提高服务业比重,而要根据城市实际情况和发展需要进行决定。因此苏州不能拘泥于“第三产业发展滞后情结”,仍应坚守制造业根基,以制造业改造提升带动生产性服务业发展,进而推动服务业总体规模的扩张,更好地服务实体制造业发展转型。
在产业体系迈向高端化态势下融合发展符合现实需要。先进制造业具有智能化、集约化的特点,现代服务业则兼具专业化程度高、知识密集等优势,二者的深度融合是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着力点,可以产生“乘数效应”,助推产业实现高端化发展。一方面,制造业的转型离不开服务业的支撑和助力,通过建立健全基于制造的服务系统,将价值链由以产品制造为中心向以服务客户为中心转变,可以提高制造业的生产效率,提升产品附加值,为制造业企业提高核心竞争力提供更多可能。例如在苏州落户的紫光工业云,通过云计算、大数据等关键技术领域持续创新,打造典型场景化智能制造和工业云服务解决方案,为制造业转型升级提供柔性制造、定制制造、协同制造、智能制造等创新能力,在推动制造业网络化、智能化、服务化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另一方面,服务业的发展对制造业有很强的依附性,制造业转型过程中也会衍生出新的服务业门类,可以进一步拓展服务业发展的市场空间。
三、政府深化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对策思考
要充分利用苏州制造业和生产服务业发展的基础优势,以激发企业发展创新活力、发展潜力和转型动力为主线,加快制造与服务的深度融合,大力发展新技术、新产品、新模式和新业态,努力形成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叠加效应、聚合效应、倍增效应。
聚焦科技创新推动融合发展。技术创新是产业发展升级的动力源泉,也是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发展的重要支撑。一是发展智能制造。以智能制造为抓手,努力形成一批在全国有影响力的智能制造先行区。重点瞄准增材制造、智能医疗器械、机器人及核心零部件、物联网及传感器、高档数控机床等领域,加快智能车间和智能工厂建设,大力发展智能装备和智能产品,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全面提升企业研发、生产、管理和服务的智能化水平。二是推动“两化”融合。聚焦新材料、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等优势产业,将新一代信息技术、互联网、大数据等融入产业发展的全过程和各环节。三是促进协同创新。整合利用在苏高校、科研院所等创新资源,围绕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重大需求,加大研发资金投入,开展创新联合攻关,促进科研成果高效转化。
聚焦供给优化推动融合发展。随着消费的升级,多元化、个性化的需求明显增多,优化制造业和服务业产品供给、创新供应链管理势在必行。一是优化制造模式。利用人工智能、云计算、3D打印等技术,培育网络化协同制造、个性化定制和服务型制造等制造新模式,推动大规模标准化生产向柔性定制生产变革。二是创新供应链业态。鼓励传统制造业企业与电子商务企业开展网上销售、品牌推广、物流配送等战略合作,实现制造、营销、物流等生产流通一体化。支持现代供应链创新业态,鼓励大型零售商依托自身消费者顾客信息优势和市场优势,向制造零售商、零售制造商、品牌规则控制商转变。三是培育细分市场。支持企业走“专业化”“精品化”发展道路,精心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高、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
聚焦平台建设推动融合发展。载体平台在破除行业和企业发展壁垒、加快资源要素流动、共破产业技术瓶颈、推动产业协同发展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一是促进产业聚合。围绕主导产业和前沿产业,鼓励社会力量组建各类产业发展联盟,增强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关联度,让市场来决定配置资源。二是打造公共平台。聚焦“工业4.0”,建立健全智能制造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体系,发挥政府的推动作用,积极培育孵化智能服务企业和能力,积极搭建具有国际先进水平的服务外包平台。三是发展平台企业。鼓励有條件的平台集成企业利用自身优势,多业态、多功能、多业务融合发展,引导平台集成企业积极探索各类服务产品定制和反向定制等互联网服务新模式,赋能各类传统和中低端制造企业,推动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改造,提升企业能力和产品、服务价值。
聚焦资本整合推动融合发展。制造业服务化转型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仅靠企业自筹资金很难实现,要全力构建多层次的资本市场体系,加大制造业和服务业之间的跨领域资产整合。一是开展金融业务创新。支持企业利用资本市场、债券市场进行直接融资,开展兼并重组。鼓励金融机构创新金融手段和金融信贷产品,开展订单贷、供应链等金融业务,为企业服务化转型提供专项金融支持。加快建设中新金融创新合作试验区、台资金融机构集聚区和金融服务外包集聚区、科技保险创新试验区,力争在2020年集聚全市超过85%的传统金融机构和新型金融机构,业务总量占全市65%以上。二是发挥融资导向作用。重点支持引导制造业龙头企业向上下游产业、向相关产业延伸,形成上控资源、中联物流、下建网络的产业链;支持服务业企业,利用其在研发、设计、物流等环节的控制力,加速向制造业渗透,建立制造工厂。三是注重政府基金引导。充分发挥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杠杆作用,撬动更多社会资本以债权投资、股权投资以及风险投资等方式开展全产业链布局。
聚焦政府服务推动融合发展。良好的政策体制环境,可以降低企业运行的制度成本,增强制造业和服务业融合发展内在动力。一是营造良好环境。进一步优化政府服务,对新业态和商业模式要更有弹性、更加宽容,放宽市场准入,简化行政审批程序,综合运用税收优惠、差别化资源价格等手段,引导制造业和服务业企业联合发展,探索搭建制造业与服务业融合发展示范区。二是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健全知识产权信用体系,规范发展服务交易市场,强化对侵犯知识产权等失信行为的惩戒力度,鼓励企业开展生产组织变革和商业模式创新。三是加大人才引育力度。完善人才政策,吸引具有创新能力的跨界人才,健全激励创新的股权、期权等风险共担和收益共享机制,营造有利于融合发展优秀人才脱颖而出的良好环境。四是创新政策。对新的融合发展企业要及时指导和规范,出台相应的政策予以支持,及时总结和分析,并且要有相关的法律和制度来及时保障。
(作者系苏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长)
责任编辑:高 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