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中不必锦书来 心上仍觉真情浓
2019-01-17杨铠源
旅居端州的唐朝诗人李端收到一封家书后,喜不自禁:“开拆远书何事喜,数行家信抵千金。”仅仅一句便可以想象,这封书信款款而来的时候,拆信人内心的喜悦定是溢出了嘴角,攒上了眼眉。但是,当下快节奏的生活中却再难觅家书身影,家书似乎成了泛黄的晦涩典籍被束之高阁。而书信文化的式微,折射出的正是传统生活与现代生活的碰撞。
许多人为书信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而焦虑悲戚,但依笔者愚见,既然这种碰撞难以避免,那么在碰撞中尽量减少损失,取得进步便是当务之急,而在碰撞中融合实在不失为良策——不必囿于花笺锦书的传统格式,以现代的短信、电子邮件也可传递真情,传承书信文化的核心价值。
《圣经》有言:“ 凡事都有定期,天下万务都有定时:生有时,死有时。”事物的兴衰都有其自然规律,现代通信方式取代传统书信的主导地位也是发展必然,因此,强行为不加改变的书信文化“续命”恐怕只能是一厢情愿。人们执着于书信文化的何去何从,推本溯源,是在留恋木心笔下“从前的日色变的慢,车马,邮件都慢”的传统生活。但是,如果不能对传统推陈出新,古为今用,如果人人都安于所謂的“岁月静好”,社会怎么发展,民族怎么进步,国家又如何富强?
现代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收集、传递、储存文化资源的方式发生根本变革,也会使人与人之间的信息交流、表情达意更加便捷,人们不必再苦于“临风叹兮将焉歇,川路长兮不可越”的无奈,不用再感慨“一春犹有数行书,秋来书更疏”的孤寂,只需数秒便可与思念的人互诉衷肠,心心相印,既然如此,又何必抵制现代生活的必然降临呢?
当然,现代的奔波劳顿,疲于奔命也和现代信息技术有着一定联系。但是,这很大程度上是人类的不正确使用所致,并不能怪罪短信,电子邮件等工具。余光中先生将电话说成“催魂铃”,呼吁“给我一封信”,也只是因为不堪写作时电话之扰。而现在,电话可设置勿扰模式,短信可定时发送——即使应用现代技术,我们也可以休息时从容不迫,工作时高效快捷,不是吗?
无论在信笺上倾诉所见所思,还是在键盘上敲击所感所悟,亦或在电话中哽咽所言所忆,我们所表达的真情是不变的。那么,不必为书信形式的变化而失落,让传统书信和现代生活更好的融合,不必云中锦书,但觉真情浓厚!
作者简介:杨铠源,字永渠,山东烟台莱州人。原名凯源,幼时其父附会阴阳五行之说改名铠源,故极恶人误书其名。稍长,自取朱元晦“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之意,表字永渠,愿如长长水渠,得源头活水汇入而历久弥新。少多颠沛,先后辗转山东德州,河北衡水,广东深圳等地,而思乡情日切。 永渠好诗词,志在北大中文系,诵读颇多,亦有拙作,然不强知,唯期触景生情之时信手拈来三两句已矣。永渠性细腻,遇事辄推其物理,乐此不疲,尝独自比照研习英汉语法之同构、政史事件之相通云云。永渠重自得,好音律而己之声不忍卒听,好篮球而己之力不堪担当,好美人而己之貌不遂人意,然信乎陶渊明“但识琴中趣,何劳弦上音”之论,仍以歌唱篮球自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