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联网模式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的使用
2019-01-17郝瑞麟
郝瑞麟
摘 要: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众组织,对培育广大青年具有重要意义,因此高校的共青团工作尤为重要。在如今的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校中的共青团工作也需要贴合互联网时代的特点,运用这一便利的方式来进行相关工作,提升共青团组织工作的效率,加强组织的团结与凝聚力,对青少年学生进行更好地教育。
关键词:互联网 高校共青团工作
中国的互联网已经具备一定的规模,在互联网逐渐发展的情况下,人们的工作、学习、生活甚至社会发展的进程都逐渐地被互联网因素所影响。自第三次科技革命爆发以来,电子计算机以及互联网技术不断地发展,且功能也越來越强大,相应而生的还有许多新媒体技术。在这样的大环境之下,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接触并使用互联网。“互联网+”模式是互联网逐步发展和实践的一项重要成果,目前在工业、商贸以及医疗等领域已经开始运用,鉴于互联网技术在以上领域运用过程中较为成功,因此在共青团工作中运用互联网技术也并非不可能,只要使用得体,便会推动共青团建设工作。
一、互联网与共青团工作结合的特点
1.及时性强
随着互联网的逐渐发展与普及,越来越多的电脑软件以及平台诞生,最显著的变化就是人们之间的通讯、联系及交流变得十分便利。另外,最近几年间,传统手机的使用逐渐减少,智能手机的使用越来越普遍,这一变化也使互联网的使用更加便利。这一便利性也推动高校的共青团工作向新的阶段迈进。高校共青团可以利用网络新媒体传播信息迅速的特点,及时地向同学们传达相关信息与文件,让学生更好地跟随共青团中央的脚步。
2.信息量大
高校的共青团工作应注意工作内容的全面性,不论是传统文件还是旧媒体,都会受到信息传播量的限制,导致相关信息传递不全面或者保存不完整。互联网的信息传播十分便利,且不受信息传播量的限制,可以有晓地避免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的种种问题,便于工作顺利开展。
3.互动性强
新媒体网络的普及使得人们的交流越发便利,不论是网民们经常活跃的论坛还是微博,人们在遵守网络相关管理条例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一个既定的主题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见解,这无疑体现出了互联网给人们带来了更强的互动性。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于2008年提出“努力构建影响全体青年的传媒体系,不断推动团属媒体的建设”,因此在高校共青团工作中可以更好地运用网络平台的互动性,进一步加强对青少年思想引导的同时,也更多地听取群众的意见与想法,更进一步地贴合群众生活、尊重群众。
二、互联网在共青团工作中的运用方案
1.具备自身特色的团建网站
在互联网不断发展的大背景之下,各高校或下属学院也要树立新的工作思路。各高校团委可以在利用横幅、宣传板以及线下活动等传统形式的基础上,建设具有自己特色的共青团工作网站,紧紧跟随团中央的各项要求,响应团中央的各项号召,努力做到开展共青团工作并与学校自身特色相结合。
共青团网站的建设在团建工作中日益重要。在我国,团属互联网的建设已经取得了初步的成效,建设了一批优秀的团建网站,例如“中国共青团网”等,内容十分丰富,并且经常性开展例如“我的青春我的梦”主题征文活动以及重大历史事件纪年活动等,在社会上引发了较为强烈的影响,并且在网路上形成了青少年的教育阵地。这些网站中的专题活动等内容具有极高的互动性、参与性,能够很好地将共青团工作与学生的日常生活联系在一起,使学生们更好地铭记历史、服务社会、接受团中央的教育,让青少年广泛地参与到活动当中来。
2.利用网络平台进行宣传教育
互联网使用越来越普遍,给人们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其中各类新媒体平台例如QQ、微信、微博等等,使人们特别是青少年学生群体的联系更加密切,更使得许多重要信息可以利用这些新媒体平台中的渠道进行传播。因此,根据这些新媒体平台的强大功能,各高校或下属学院可以进行相应的公众号建设,最大化发挥新媒体网络平台的功用。现代学生对于微信等软件的使用非常频繁,各类商家或企业也趁机利用这个平台进行宣传,那么共青团建设工作也可以通过推出共青团官方账号来进行相关工作宣传,加强思想教育。
在这个过程中,由于网络信息资源的复杂性,更应当注意各类资源的整合,创新思维,将共青团的各类文件以、要求以及具有正能量新闻报道等以更加具有互动性的形式推送给青少年。在加强网络推送建设的同时,也要注意线上活动与线下活动相配合。
随着新媒体平台的逐渐发展,学生们也能够将团建工作的建议或思想及时地向上汇报,也便于让各高校团委了解学生对于活动开展的真实想法,避免推送的团建内容与学生日常生活的距离太远的情况,从而更好地发挥网络新媒体的作用。
三、团建工作运用互联网时应注意的问题
1.建立完善的网络信息管理系统
互联网中包含的内容十分广阔,自然其中包含许多消极的信息。因此共青团要凭借新媒体网络平台来进行工作,首先要注意甄别这些不良信息。青少年学生自身认知能力并不完全成熟,因此各高校以及下属学院可以根据网络上的情况以及学生反应的问题来对网络信息进行“过滤”,对不良信息进行防范与剔除。
高校或下属学院可以借助学校拥有的技术力量资源,设置校园网络内部的防火墙,在团建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可以有效控制不良信息的出现。
除了不良信息之外,相关舆论也要进行监管控制,高校可以开展新媒体相关的“运营团队”进行相应的监管,确保学生们在学习共青团思想的同时能够具备端正的思想态度,而不是产生偏激的想法。
2.建设具有高校特色的团建工作品牌
高校团建活动在注重新媒体平台运用的同时,还需要与线下的相关实践活动相结合、协调,结合自身的特色形成独特的品牌活动。例如,可以结合高校各自的校训或者一直坚持的办学理念来制作一些活动方案并予以实施,满足青少年学生精神文化需求的同时。
另外,还可以以社会热点等作为话题,让学生们加深对这些事件的理解,并对学生们的舆论进行正确的引导塑造健康、和谐的校园环境,也加强学生们对团中央相关内容的理解,推动互联网与团建工作结合,更好地开展相应工作。
参考文献:
[1] 李琳.高职院校共青团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引领作用——以南京城市职业学院共青团工作为例[J].南京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18(1).
[2] 陈前.高校共青团工作网络化转型探索与思考——以广东 Z 大学为例[J]. 广西教育学院学报,2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