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广东商业银行精准扶贫领域业务思考

2019-01-17李清涛

西部论丛 2019年2期
关键词:贫困地区商业银行精准

李清涛

党的十九大以来,扶贫工作的重点已由扶贫攻坚转而重视精准性,而广东省由于地域、经济、人文等发展的不平衡,扶贫工作政策与执行的差异化较大,从而对商业银行如何更好的介入扶贫工作有著更高的要求。笔者期望通过对广东扶贫政策及制约因素的探究,思考商业银行精准扶贫的新模式。

一、广东商业银行精准扶贫工作所面临的挑战

(一)政策对与商业银行落实金融扶贫的支持有限

目前从国家到省级政府都高度重视金融扶贫工作,但在政策下达与执行过程中仍然存在不少的制约因素。例如着重短期成效,未形成常态化的资金投入机制,难以对长期的扶贫攻坚战形成有效的稳定支持;扶贫资金存在政府部门内部的多头管理,在商业银行合作模式上未能规范与统一,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商业银行准入难度;投入的资金没有形成规模优势,且对于扶贫资金使用的管理能力较弱,导致扶贫资金效率不高。

(二)商业银行机制与有待优化

由于当前广东省内经济发展不平衡及地域文化差异等原因,衍生的扶贫需求呈现多层次、个性化的特点,但银行一贯奉行风险厌恶的保守理念,在产品设计、精准营销、业务审批、风险控制、资源配置等方面的创新突破不足,难以满足扶贫市场的多元化需求。同时,扶贫一线金融布点不足、扶贫人员人力不足也难以满足后续的追踪管理与风险防控。

(三)各地域间金融资源分散,难以实现规模经济

广东有着“七山一水二分田”特征,农业资源相对有限,且粤东西北经济发展落后的贫困地区基础建设与组织管理能力较弱,农村合作社、农民协会、龙头企业等机构的组织辐射带动作用不足,商业银行为这些区域提供金融服务,必须投入大量资源建立“基地”与“触点”。但由于无法实现规模经济效应,收益很难覆盖较高的前期投入、运营与管理成本,对于盈利为主要目标的商业银行来说,投入产出比较低,精准扶贫动力不足。

(四)贫困地区自然条件与扶贫对象观念因素会加大银行风险系数

广东省贫困地区多是自然条件恶劣,经济来源较为单一,抗风险能力十分赢弱。而且,部分扶贫户易将银行信贷与政府帮扶概念混淆,在观念上存在误区,甚至出现恶意骗贷的现象。另外,大部分贫困地区的农村产权登记、评估与交易体系尚健全,在缺少优质担保物、借款人缺乏稳定偿还能力的情况下,银行面临的风险极大。

二、商业银行精准扶贫工作对策与建议

(一)打造层级丰富的扶贫金融政策体系

一是注重发挥财政手段和杠杆作用,加强对银行金融扶贫政策的完善,政府通过贴息政策、费率优惠,因地制宜的差异化监管等措施,吸引商业银行的金融资源注入。二是合理、科学的提高扶贫不良贷款容忍度,允许商业银行根据实际合理的进行个性化利率定价。三是建立扶贫地区金融评估机制,加强金融精准扶贫的政策导向,完善扶贫金融统计与监督考核机制。

(二)建立商业银行扶贫信用体系

1、完善贫困地区信用担保体系。一是完成担保体系建设,建议政府扶持农村担保机构的发展,并鼓励担保机构加强与银行合作,优化农村信贷担保制度,降低运营成本。二是建立风险补偿机制。设立金融扶贫专项、保险、扶贫企业发展等基金,探索“政府增信+扶贫户”“政府增信+公司+扶贫户”“政府+金融机构+扶贫户”等多种扶贫模式,提升扶贫资金的引导和使用效能。

2、建立农村征信体系。加强信息系统建设,缓解信息不对称问题,实现政府内部扶贫相关部门间的信息合作共享,及时更新各层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情况,降低商业银行甄别客户与风险管理成本。

3、健全农村产权管理体系。因地制宜结合扶贫地区特点拓展可抵押物范围并完善抵押权注册登记制度的同时,推动资产评估、产权交易等交易平台的建设。

(三)创新商业银行精准扶贫模式

1.创新产品服务。一是创新涉农贫户扶贫资金投放模式,根据不同农作物种植周期、季节性定价等特点,实现贷款时限、信贷产品的个性化产品组合 。二是根据扶贫户资金需求,提供“随借随还”“循环贷”“整贷零还”“零贷整还”等多样化还款模式。三是探索运用大数据和互联同等技术,对信用好的农户采取白名单主动预授信,简化贷款程序,实现自动授信、审批、入款的际准化、智能化管。四是引导社会资金注入,通过产业基金等方式参与扶贫开发,拓展资金来源渠道。此外,组织营销银行对公企业客户参与扶贫工作,开展爱心捐赠、扶贫产品分销等多种活动。

2、积极对接政府增信机制。参与建立“政策性但保公司+贫困户” “财政补贴+贫困户”等政府增信机制,为有生产经营能力的贫困地区企业提供信贷支持。

3.扁平化银行内部运营机制。加强银行内部部门间协作,明确扶贫目标、明确扶贫支持重点、明确具体工作措施、明确资源保障与激励政策、明确责任主体与职责。在各级机构建立绿色通道,对于重点地区提出的人力资源、费用、信贷、抵押担保等需求予以优先支持。

4.提高精细化管理水平。通过集中化经营、批量化操作和专业化经营提高业务运作效率,解决金融扶贫成本难题。

5.严控扶贫信贷风险。加强贷前管理,对资质优、生产经营能力强的扶贫户建立信贷白名单库,实时动态掌握贷款扶贫的生产经营情况,出现风险第一时间行动化解风险,运用大数据、云技术等互联网科技,融合银行与政府数据资源,及时识别扶贫信贷风险及监控资金使用情况。

参考文献:

1.来源:学术期刊《农村金融研究》2016年9期

作者:刘献良 李彦赤

篇名:《商业银行精准扶贫模式研究及相关建议》

2.来源:学术期刊《农村金融研究》2013年5期

作者:农村产业金融部课题组

篇名:《农业银行金融扶贫模式初探》

3.来源:学术期刊《邮政研究》2017年5期

作者:陈群 袁闽川

篇名:《商业银行金融支持精准扶贫策略探讨》

猜你喜欢

贫困地区商业银行精准
比亚迪集团扶贫
2020中国商业银行竞争里评价获奖名单
三部门发文鼓励政府 采购贫困地区农副产品
精准扶贫美了乡村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基于因子分析法国内上市商业银行绩效评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贫困地区农户的多维贫困测量
2018中国商业银行竞争力评价结果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