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分型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9-01-17赵艳丽
赵艳丽
024000内蒙古赤峰学院附属医院神经内科,内蒙古 赤峰
脑小血管病具体指脑内小血管发生病变所引起的疾病,也是诱发脑卒中的主要病因。而脑小血管病在血管性认知功能障碍中也占据重要影响地位,尤其是在老年人群体[1]。一般情况下,需接受颅脑磁共振检查才能够发现脑小血管病,以腔隙性脑梗死与白质病变为主要临床表现。但受其隐蔽性以及无症状性特征的影响,脑小血管病临床诊断备受神经科室的关注[2]。由此可见,深入研究并分析脑小血管病影像学分型与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及影响因素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资料与方法
2018年1月-2019年2月收治脑小血管病患者80例,按照MoCA量表评分方式分为两组各40例。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所有患者及家属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试验组男20例,女20例,年龄46~79岁,平均(57.75±6.73)岁。对照组男22例,女18例,年龄48~80岁,平均(57.80±6.69)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纳入标准:①1年内未发生急性脑血管病;②经颅脑MRI检查确诊为脑小血管病;③无大面积脑梗死病史。
排除标准:①先天智能障碍;②临床资料不完整;③不同意本次研究。
方法:①白质病变评分与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计数:参考年龄相关白质改变评分量表,可以对大脑左右半球细化成幕下区、顶枕区、基底核区与额区[3]。影像学专业医生负责影像学评估,结合MRI突显的白质高信号范围,将各区域分成四个不同等级标准并评分,总分为0~30分。对患者皮质下白质或深部灰质内直径腔隙病灶进行观察,并对具体数量进行记录。②动脉硬化危险因素的评估:对两组患者进行家访,对高血压、高血脂、糖尿病与吸烟史进行统计并整理数据。
评价指标:对两组患者MRI表现、危险因素和认知功能障碍相关性进行系统分析。
统计学方法:数据采用SPSS 17.0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采用t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结 果
两组患者高胆固醇血症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分析:根据两组患者高胆固醇血症和脑小血管病的相关性对比结果显示,试验组患病率为50.0%(20例),高于对照组的85.0%(34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1.168 1,P=0.000 8,P<0.05)。
两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计数与脑小血管病相关性分析:通过对两组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计数和脑小血管病相关性的比较,试验组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计数为(5.86±2.69),高于对照组的(4.21±2.03),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096 5,P=0.002 7,P<0.05)。
讨 论
脑小血管病会对大脑的小静脉、大动脉以及毛细血管产生影响,近年来,在老龄化趋势明显的背景下,患有脑小血管病的老年患者数量明显增加。现阶段,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形式集中表现在白质高信号、大脑微出血与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计数三种形式[4]。
有研究结果表明,脑小血管病会严重影响患者的认知功能,而且脑小血管病认知损害最严重的就是执行功能,甚至会累及到认知功能。本次研究中,将MoCA量表作为对认知功能障碍识别的主要指标,因认知筛查域相对全面,且强调对执行功能的检查,优势显著[5]。主要的病理生理学机制就是在损害脑血管基础上,导致脑组织受到影响,而脂质的过氧化使得脑组织被损伤程度增加,胆固醇量较高也会生成大量的β-淀粉样物质,并在大脑组织中沉积,引发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
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计数是脑小血管病的基本特征,同样也被当作大血管脑卒中发作的预警信号。特别是在时间推移下,患者本身的认知功能损伤与发生抑郁症风险系数会显著提高。借助MRI对脑小血管病患者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计数进行观察,即可对认知障碍进行科学预测,科学化的采取预防措施,尽量减少发生脑小血管病的概率。
本次研究中,试验组高胆固醇血症患病率、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计数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证实,在临床诊断脑小血管病的过程中,采用影像学检查方式具有一定的可行性。与此同时,对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产生影响的因素主要包括高胆固醇血症和腔隙性脑梗死病灶计数,所以要给予两种影响因素必要的重视[6]。
综上所述,因脑小血管病的影像学表现会同时存在,所以在后期研究过程中,也要对不同影像学分型的独立风险以及组合风险进行系统分析。只有这样,才能够为血管性认知功能损害诊断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