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儿科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与探索*

2019-01-17张亚停方建培梁立阳

中国医学伦理学 2019年12期
关键词:儿科学儿科人文精神

张亚停,方建培,梁立阳

(中山大学孙逸仙纪念医院儿科,广东 广州 510120,zytgz@126.com)

敬畏生命、关爱患者、仁心慈爱是医学人文精神的主题。医学人文教育是培养医学生人文精神的教育,为现阶段医学培养工作的重点[1-2]。本文主要讨论通过在儿科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以期改进儿科学教学工作,为培养具有人文精神的卓越医学人才奠定基础。

1 医学人文教育的内涵及发展情况

医学以维护人的生命和健康为目标,医生不仅要治疗患者的身体疾病,还要给予患者心灵上的抚慰,故其同时具有较强的人文属性。尊重人的生命权与健康权、关爱与敬重生命、医学科学与人文结合,是医学人文关怀的重要内容。医学人文强调在医疗活动过程中以患者为中心,把患者视为一个整体而并非受损的机器,坚持“医乃仁术”。在医学教学中,要求医学生除有效掌握知识和技能外,还需培养自身的人文素养,为将来临床工作的开展打下良好基础[3]。

我国医学教育体制中关于人文教育的内容相对较少,课程设置上表现为重专业、轻人文特点,虽然开设医学伦理等课程,但对人文精神培养仍然不足。医学教育过程中,人文思想的养成既需要学生在学习与实践过程中不断思考,在交流与沟通中不断感悟和体验,还需要教师对其进行正确的引导,采取多元化的教学途径,以增强整体培养效果。

2 儿科学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开展的必要性

2.1 社会环境因素致使医学生职业认同感偏低

儿童机体各项机能尚未发育成熟,免疫力低,而儿科门诊量具有季节变动特征,在门诊高峰期,常出现医院儿科门诊人力、物力资源配置无法满足就医需求的情况。为应对此种状况,儿科医护人员常连续奋斗在一线,身心俱疲,工作压力巨大。同时,医患关系紧张、医疗纠纷频发,杀医、伤医等恶性暴力事件时有发生,儿科就诊环境也较为复杂,这也导致了很多儿科医生辞职,在上述社会因素影响下,医学生职业认同感普遍下降。

2.2 儿科学工作性质特殊

儿科在医院诸多科室中极具特殊性,因主要诊治对象是儿童,他们不能清楚充分表达自身主观感受,还有尚未建立起语言表达能力的婴幼儿,这就要求儿科医生更需具有耐心、爱心;同时,一些患儿的病情发展较快、病情容易反复,家长常无法接受患儿的病情加重甚至死亡,所以对医患沟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要求医生不但要具有高超的医术,还需有良好的人文修养,以提高医患沟通水平。

2.3 儿科学工作突出矛盾多样

弱势群体亟须保护与部分医师人文情怀缺乏存在矛盾:从社会学层面展开分析,弱势群体是指在文化、经济、政治等诸多方面居于弱者地位,在社会活动中竞争力严重缺乏的群体。就临床工作而言,弱势群体除指社会层面弱势人群外,生理性弱势人群也是一个方面,即因年龄、疾病等客观因素,自主能力缺乏或丧失的人。在临床工作中,生理性弱势人群通常不具在知情同意过程中自主参与和决策的能力,无法充分表达自身真实情感充分表达,故更易处于被动地位。尤其是儿童因表达、判断、认知等能力不足,不能有效理解临床各类信息,无法对获益与风险作出正确评估,另外,从法律层面而言,儿童未及法定可签署知情同意文件的年龄,不具完全民事行为能力,需法定监护人代为签署。如何在临床工作中保护儿童,更好履行知情同意程序,是研究者、伦理委员会共同关注的问题,也对人文关怀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儿童表达能力不足与相关人员沟通技巧缺乏同样也存在矛盾:近年来,医疗纠纷事件频发,医患关系紧张,是医疗系统正在面对的严峻问题。研究显示,医疗纠纷的发生,多为非技术性层面原因引起。据夏建军等[4]报道表明,在其所展开的针对某医院于2011-2015年期间发生的医疗纠纷事件中,由医患沟通不畅等非技术原因引起的纠纷占比为60.7%,而医疗沟通不畅,多与医务人员人文素质不高相关。

3 儿科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价值

3.1 从提升教师人文精神角度增强医学生职业认同感

目前医学院校的教师大部分来自临床,这就要求教师自身需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才能在儿科学教学过程中就如何与患儿及家长有效沟通问题进行示范。因此,临床教师应加强其自身的人文学科修养,并注意不断更新自身医学人文知识,将人文精神充分融入医疗工作与临床教学当中。此外,在工作中留意相关的人文教育素材,比如在冬季检查之前,教师先把手搓热然后再施以相关操作,于细节处体现对患儿的关爱,并在教学实践当中进行整合与应用,使学生通过此素材更好地认知和领悟人文精神,通过言传身教,展开人文素养培训。应把教师的人文修养作为一项重要的综合素养评价指标之一,组织医生定期参加医学人文方面的学习和训练,以不断增强人文精神,增强医学生的职业认同感。

3.2 人文精神对解决儿科多样化突出矛盾的作用

儿童无法在知情同意过程中参与,无法有效获取信息,为充分体现人文思想,除需由法定监护人签署知情同意书外,还要注意采取适宜的关爱方式。以提高患儿配合依从性,增强患方治疗满意度,预防纠纷事件。

在儿科工作中,无受益的治疗,风险再小,也不宜执行,而受益较大,但有较高风险的治疗,在完善风险管控措施,取得监护人知情同意后才可以实施执行,这也是对患儿和家庭的关爱。

3.3 提高沟通能力的意义

在儿科工作中,因患儿缺乏完善的认知和语言表达能力,需要通过灵活、恰当的沟通技巧,正确处理医患关系,提高整体服务水平。在语言沟通中,可通过培养语言修养、开展治疗性交谈、运用交际性语言表达等方式,达到增强沟通效果的作用。其中培养语言修养包括遵守保护性医疗原则,避免语言恶性刺激;坚持科学性原则,所表达内容要逻辑明确,合乎事实;坚持柔和、亲切原则,以轻柔、稳重的语言交流,使患儿内心得以抚慰等。

治疗性交谈为通过列举典型案例等方式降低患儿及家属的恐惧;交际性语言为在开展诊疗过程中,通过向患儿问询“几岁啦”“上几年级”等内容,转移患儿注意力,以消除疾病和诊疗带来的痛苦。而肢体语言沟通包括表情、操作技巧、态度、抚触等方式的运用,均为人文关怀的重点内容。

4 儿科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途径

除了在校期间获取常规医学人文知识外,医学生在进入儿科临床工作前,临床见习与实习期均为融入医学人文教育的重要阶段,要在此阶段的儿科学教学中融入医学人文教育,其具体实施途径主要是以下几点:

4.1 借助互联网

互联网以其便捷、信息面广的优势,为医学人文教育的开展提供了新的途径。慕课(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 ,MOOC)[5]为现阶段被广泛关注的一项新型在线教育形式,主要采取短视频呈现方式开展知识讲授,学生可以在线完成知识掌握、提交作业、考核等学习内容[6]。在儿科学人文教学中,学生可以提前在网络上学习有关医学人文(比如儿科医患沟通)的课程,并且和教师进行互动学习和提问,参加医学人文方面的考试;除此之外,也可以利用微博和微信传播医学人文精神,例如引导医学生建立微信群,教师在微信群中发布有关儿科医学人文教育示教的小视频、现实版的儿科医患沟通视频,分享更多的学习资源,更灵活地开展人文知识的学习。同时,还可以利用微信群进行调查,明确学生对医学人文知识的具体需求,从而不断地改进医学人文教育方面内容,以满足学生个体化及全面化的学习人文知识的需要。

4.2 引入“情景模拟”教学方式

在儿科学教学中,还可通过“情景模拟”开展医学人文教育,此模式为通过采取角色扮演、实物演示、多媒体等手段设立教学场景,模拟真实的儿科医师面对家长和患儿的场景来开展人文教育。医学生可将自身在特定的案例情境中融入,例如让一名学生扮演一个患儿的家长,让学生体验家长的求医心态,同时让另一名学生扮演儿科医生,尝试与家长沟通,并引导学生进行换位思考,学会理解患儿家长的焦急和恐惧心情,通过角色扮演,让学生明确开展儿科临床工作的重要性。并以此为例设计一些不同的“情景模拟”,在情景模拟中培育学生的人文素养。

4.3 在医学人文教育中尝试采取PBL等教学法

基于问题的学习(Problem-Based Learning,PBL),这是一种以问题为导向的教学方法,通过学生合作学习,起到解决问题、掌握科学知识、增强终身学习能力的作用。基于案例的学习(Case-Based Learning,CBL)以PBL教学法为基础发展而来,旨以通过特殊案例,使学生具备批判性思维。以团队为基础的学习(Team-based learning,TBL)教学法重在培养学习者团队协作精神。在上述教学方法问题和案例设计上开展人文教学,可以以教师自身经历或工作过程中遇到的典型案例为素材,内容突出人文教育,涵盖医学伦理、医患沟通等,例如如何接诊患儿,如何和家长解释患儿住院时减少陪护可降低感染机会,可帮助医学生掌握解决问题能力,培养批判思维、团队协作精神,并可帮助学生掌握有效地与患儿家长、护士及上级医生沟通技巧。在真实儿科临床教学案例中,教师通过细心回答患儿家属所提出的问题,以温和、耐心的态度为学生留下深刻印象,在后续的教学中通过言行同化,使学生树立以患者(患儿)为中心的思想;在带领学生前往病房学习的过程中,若遇到患儿哭闹,教师需耐心安慰患儿,并让学生参与其中,使患儿能停止哭闹并配合医生检查,患儿与家长获得充分的人文关怀,可增强医学生应急处置及团队协作的能力。利用这些新的教学方法,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可充分挖掘人文精神,把握教学时机,不断深入人文教育教学。

5 效果及评价

好的医生必须具备较高的人文素养,人文教育开展效果如何,还需开展多种形式的评价工作,比如学生的自我评价、教师评价、患儿家长的评价等,其中来自患儿家长的评价是最重要的评价之一。此外,还有基于临床标准化病人的考试,除了调查学生对儿科学知识的掌握程度,重点在于评价医学生的人文素养。包括沟通技能考核,签署患儿治疗同意书是否知情理解的考核以及患儿出现并发症时和家长解释病情能力的考核等。技能操作考核方面,包括如何提高儿科检查技巧,骨髓穿刺、腰椎穿刺掌握度等。除原来有关技能的打分外,如何和家长及患儿沟通,让家长及患儿配合医生的检查及医生的职业精神也应作为评分点。

6 结语与展望

医学人文教育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应该贯穿整个儿科学教学的全过程。医学人文教育体现了医学对生命的关怀,医学人文教育旨在培养医生重视医学人文精神,从而使医生不仅有高超的医术,还要具备良好的人文修养[7]。在目前的医疗环境下,儿科学教学更需要人文教育,通过不断更新儿科学教学中医学人文教育的理念,达到提升医学生人文素养,推进医学人文教育进程的目的。

猜你喜欢

儿科学儿科人文精神
我国儿科急诊医学发展的现状与对策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中国中西医结合儿科学》杂志稿约
医学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课的实施路径研究
医学生科研能力培养中人文精神教育策略的思考
白金十分钟自救互救实践创新展现新时代人文精神价值
SSE教学模式在普通本科-儿科专业后期临床教学中的应用
孩子可以看电视吗?看美国儿科学会怎么说
北京大学第一医院儿科2019年国家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