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关怀护理对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的影响
2019-01-17周晓萍
周晓萍
精神分裂症是临床常见的慢性精神障碍疾病,患者在临床上往往出现感知觉障碍、思维障碍、情感障碍、意志和行为障碍、认知功能障碍等症状。该疾病发病率较高,且病情反复,难以治愈,对患者和家属的生活质量造成了极大的影响。患者治愈出院后会经过较长的恢复期,在恢复期内疾病容易再次复发,所以应该给予患者优质的护理以稳定患者的病情。人文关怀护理强调以患者为中心的护理理念,有科学可靠的护理依据,对患者进行生理、心理、社会全面的、个性化的、人性化的、系统的优质护理。目前我国精神分裂症发病率因人们生活压力的增大而升高,该疾病已经成为危害公众健康的疾病之一。本次研究选择了11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研究,旨在明确人文关怀护理的效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2017年1月—2018年12月本院收治的116例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进行分析,随机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各58例。对照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30∶28,平均年龄(51.7±4.9)岁。研究组患者的男女比例为29∶29,平均年龄(52.1±4.3)岁。两组患者均确诊为精神分裂症患者,均处于恢复期,患者及其家属自愿参加此次研究。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检验结果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有生活护理、睡眠护理、饮食护理、用药指导、安全护理等。研究组患者在其基础上进行人文关怀护理,具体如下:(1)护理人员应当评估患者生理、心理状况,明确患者的需求,了解患者的文化程度、人际关系等,制定个性化护理方案;(2)所有进行人文关怀护理的护理人员都应该经过专业培训,培训教师为高级心理咨询师和资深精神科护理专家,培训一周,除相关护理知识培训外,要加强护理人员的责任意识,使其接受以人为本的护理理念,在工作中大方热情,乐观开朗;(3)在日常护理中,注重细节护理,比如多对患者嘘寒问暖,巡查病房时做到轻手轻脚,耐心解答患者的问题等,让患者处于温馨舒适的病房环境[1];(4)向患者和家属进行健康宣教时,要注意患者的接受度,询问其感受,选择患者和家属能够接受的语言和方式进行宣教,将治疗方法、护理方法以及并发症等耐心告知患者和家属[2];(5)定期组织患者进行集体娱乐活动,在活动中,护理人员要注意聆听患者的心声,鼓励患者和其他患者交流,增强彼此之间的感情,激励患者积极乐观地对待生活[3];(6)生活护理上,除了日常精心的饮食、运动护理外,护理人员可以给予患者一些惊喜,让患者感受到温暖,比如患者生日时给他送上蛋糕和祝福卡片等[4];(7)定期安排患者家属探视患者,让患者感受到亲情的温暖,促进其康复。两组患者均持续护理一个月[5]。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的PANSS量表评分[6],分数越低,患者的精神状况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调查数据采用统计软件SPSS 20.0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用(±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数据显示,对两组患者干预前的PANSS量表评分比较,研究组的平均PANSS量表评分为(98.5±4.9)分,对照组的平均PANSS量表评分为(99.1±4.2)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0.708,P=0.480)。干预后,研究组患者的PAN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研究组的平均PANSS量表评分为(36.2±2.1)分,对照组的平均PANSS量表评分为(59.2±4.3)分,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t=36.605,P=0.000)。
3 讨论
有学者认为,现代护理的核心是人文关怀,对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来讲,只采取药物治疗的效果比较有限,应该在治疗的基础上给予患者人文关怀护理,能够有效地改善患者的精神状况,改变患者不良的生活习惯,一方面有利于治疗,另一方面也能够增强患者适应社会的能力,从而减少复发的次数,有利于康复[7-8]。本次研究中,研究组患者干预后的PANSS量表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证明了人文关怀护理的有效性[9-10]。人文关怀护理是一种以人为本的人性化护理,首先护理人员都是经过人文关怀专业培训上岗,能保证护理质量,其次每位患者享受到的护理都是独特的,有针对性的护理更加有效,再次在具体护理中,人文关怀着眼于细微之处,让患者在护理细节中感受到温暖,此外,定期组织患者集体娱乐以及安排家属探视,能够使得患者在集体娱乐中感受到愉悦,在家属探视中感受到亲情的力量,逐渐消除内心的不良情绪,感受到生活的美好,增强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及面对社会的勇气。相比之下,常规护理缺乏人文关怀,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不够,需要进一步优化[11-12]。
综上所述,人文关怀护理对于恢复期精神分裂症患者会产生积极影响,能够降低患者的PANSS量表评分,改善其精神状态,促进其早日康复[13-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