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稳定性研究现状
2019-01-17闫双银
闫双银
(大连康复疗养中心小平岛疗养区,辽宁 116023)
兰索拉唑是质子泵抑制剂的代表药物,其疗效显著,生物利用度高,不良反应较少,在临床广泛应用于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和反流性食管炎等胃酸异常分泌及相关疾病。兰索拉唑在治疗胃镜下活动性非静脉曲张性上消化道出血中止血效果有明显优势,且作用持久,并可以有效降低患者出血率和病死率。另外,兰索拉唑还是预防及治疗应激性溃疡最理想的药物。该药在临床应用效果好,越来越受临床青睐,在广泛使用中也发现了很多配伍稳定性问题,现就注射用兰索拉唑配伍稳定性进行综述。
1 常用溶剂
张萍萍等[1]将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溶解于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4 h内含量、pH值、不溶性微粒均在合格范围内。夏金云等[2]将注射用兰索拉唑用10 ml灭菌注射用水溶解后,分别加入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氯化钠注射液和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液12 h内无色,与10%葡萄糖注射液配伍6 h即出现微黄色,与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液配伍8 h变成微黄色,与5%葡萄糖注射液配伍6 h变成微黄色。pH 值、含量和有关物质的变化均在合格范围内。结果表明6 h内均可以配伍,但最好与氯化钠注射液配伍。
2 抗生素
2.1氨曲南 赵建芳[3]将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注射用氨曲南0.5 g用灭菌注射用水5 ml分别溶解后,各取2 ml混合,出现乳白色混浊液体。说明不宜配伍。
2.2头孢替安 吴本凤等[4]将注射用盐酸头孢替安1 g、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分别用氯化钠注射液250 ml、 100 ml溶解,然后混合,出现乳白色絮状物沉淀。说明不宜配伍。
2.3盐酸左氧氟沙星 蒋微[5]将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 用氯化钠注射液稀释,盐酸左氧氟沙星氯化钠注射液备用,各取2 ml混合,出现深灰褐色颗粒沉淀。说明不宜配伍。
2.4奥硝唑 闫双银等[6]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 溶于氯化钠注射液100 ml中,0.5%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备用,各抽取5 ml混合,出现黄色液体。谢会红等[7]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 溶于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 中,奥硝唑氯化钠注射液备用,各抽取1 ml混合,出现黄色液体并有黑色细丝状絮状物。说明不宜配伍。
3 中药注射液
3.1灯盏花素 肖霞[8]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注射用灯盏花素50 mg分别溶解于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250 ml中,各取5 ml混合,立刻变为亮黄色。说明不宜配伍。
3.2丹参 陈影[9]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 200 mg分别用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和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溶解后,各取5 ml混合,立即出现黄绿色液体。王艳霞[10]将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分别用氯化钠注射液250 ml溶解后,各取5 ml混合,出现黄绿色液体。李爽等[11]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注射用丹参多酚酸盐(具体剂量文献无叙述)分别用氯化钠注射液 50 ml和10 ml溶解后,各取5 ml混合,出现黄绿色浑浊。说明不能配伍。
3.3舒血宁 吴青俪[12]将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舒血宁注射液20 ml分别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和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溶解后,各取10 ml混合,立刻变为黄绿色液体。张林梅等[13]将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舒血宁注射液20 ml分别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和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溶解后,各取5 ml混合,立刻出现白色絮状物。说明不宜配伍。
3.4氨溴索 李爽等[11]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50 ml溶解后,直接加入盐酸氨溴索注射液(具体剂量文献无叙述),出现乳白色混浊。说明不宜配伍。
3.5罂粟碱 李爽等[11]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50 ml溶解后,直接加入盐酸罂粟碱注射液(具体剂量文献无叙述),出现白色混浊。说明不宜配伍。
4 维生素类
4.1维生素B6李爽等[11]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 50 ml溶解后,直接加入维生素 B6注射液(具体剂量文献无叙述),出现铁锈色浑浊。李彩风等[14]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 100 ml溶解后,直接加入维生素B6注射液0.1 g,出现咖啡色液体。说明不宜配伍。
4.2复方三维B(Ⅱ) 李爽等[11]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注射用复方三维B (Ⅱ)(具体剂量文献无叙述)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溶解后,溶液变成暗褐色且有沉淀。说明不宜配伍。
5 止血类药物
5.1氨甲环酸 吴燕等[15]将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10 ml溶解后,抽取5 ml与氨甲环酸注射液(具体剂量文献无叙述)混合,立刻变成乳白色,静置2 h后颜色变成深棕色。说明不宜配伍。
5.2酚磺乙胺 刘春娟等[16]将酚磺乙胺注射液3 g加入5%葡萄糖注射液200 ml静脉滴注,完毕后序贯滴注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50 ml,溶液变为淡红色。说明不宜配伍。
6 其他药物
6.1氨基酸 蔡美蓉[17]将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10 ml溶解后,取1 ml与复方氨基酸注射液1 ml配伍,立即出现白色混浊絮状液。说明不宜配伍。
6.2还原型谷胱甘肽 李爽等[11]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50 ml溶解后,直接加入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具体剂量文献无叙述),出现白色混浊。说明不宜配伍。
6.3长春西汀 李爽等[11]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50 ml溶解后,直接加入长春西汀注射液(具体剂量文献无叙述),出现乳白色浑浊。说明不宜配伍。
6.410%氯化钾 温虹[18]将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10%氯化钾注射液10 ml分别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和5%葡萄糖注射液500 ml溶解后,各取5 ml、1 ml混合,出现颗粒状白色沉淀。说明不宜配伍。
6.5果糖二磷酸钠 李爽等[11]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50 ml溶解后,直接加入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具体剂量文献无叙述),出现蓝灰色浑浊。高杨等[19]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溶解后,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备用,各抽取5 ml混合,立即出现白色浑浊。秦萍等[20]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溶解后,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备用,各抽取5 ml混合,立即变为茶色。张晶[21]将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静脉滴注完毕后,序贯滴注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加入氯化钠注射液100 ml,莫菲氏滴壶内呈现为橘色,数分钟后出现黑色沉淀。说明不宜配伍。
6.6表柔比星 张晓芹等[22]将注射用兰索拉唑 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溶解后,加入盐酸表柔比星注射液30 mg,出现淡紫色。说明不宜配伍。
6.7二乙酰胺乙酸二胺 李爽等[23]将注射用兰索拉唑液和注射用二乙酰胺乙酸二胺分别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各取5 ml混合,出现白色浑浊物。说明不宜配伍。
6.8血凝酶 谢春华等[24]将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注射用血凝酶2 u分别用氯化钠注射液溶解后混合,立即出现黄色浑浊。说明不宜配伍。
6.9溴己新 李媛媛等[25]将注射用盐酸溴己新4 mg、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分别用氯化钠注射液20 ml溶解后,各抽取5 ml混合,立即出现白色混浊。说明不宜配伍。
6.10梧丙酯 吴爱琴[26]将注射用梧丙酯180 mg用5%葡萄糖注射液250 ml溶解,同时将注射用兰索拉唑30 mg用氯化钠注射液100 ml溶解,然后将两者混合,出现淡黄色液体。说明不宜配伍。
7 讨论
7.1个别文献只是在临床输液过程中,发现相邻的两组输液在输液管接续液中发生变色、沉淀、浑浊等反应,然后通过重新配液还原事实而得出相应结论,没有在实验室条件下严格进行外观、不溶性微粒、pH值、含量等研究,不够全面、准确,结果有待商榷,但提示临床配伍使用要慎重。
7.2文献中有多处同一药物配伍剂量及方法相同相似,虽然结论都是不能配伍,但配伍反应结果却各有不同,主要反应在变色、生成沉淀等不同。比如与舒血宁注射液配伍后,吴青俪[12]的结果为黄绿色;张林梅等[13]的结果为白色絮状物,均为24 h后无变化。与维生素 B6注射液配伍后,李爽等[11]的结果为5 min见灰色浑浊,60 min见铁锈色浑浊;李彩风等[14]的结果为10 min变成咖啡色,随着时间的延长颜色逐渐加深。与果糖二磷酸钠注射液配伍后,李爽等[11]的结果为5 min见蓝灰色浑浊,60 min见蓝黑色浑浊;高杨等[19]的结果为白色浑浊,静置24 h后无变化;秦萍等[20]的结果为茶色,并逐渐加深,2 h后有黑色沉渣出现。为什么会出现如此大的差异,考虑与配伍条件(温度、光照等)、配伍速度、配伍浓度,以及观察者记录的准确性均有很大关系。
7.3注射用兰索拉唑可以用氯化钠注射液作为溶剂,也可以用10%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注射液、5%葡萄糖氯化钠注射作为溶剂,但必须在6 h内使用,最好现配现用,与5种抗生素(氨曲南、头孢替安、头孢曲松钠、奥硝唑、左氧氟沙星)、5种中药注射液(灯盏花素、丹参、舒血宁、氨溴索、罂粟碱)、2种维生素类[维生素B6、复方三维B(Ⅱ)]、2种止血类药物(氨甲环酸、酚磺乙胺)、10种其他药物(复方氨基酸注射液、还原型谷胱甘肽、长春西汀、10%氯化钾、果糖二磷酸钠、表柔比星、二乙酰胺乙酸二胺、血凝酶、溴己新、梧丙酯)不能配伍。
7.4临床上确需将兰索拉唑与其他药物配伍使用时,应分别静脉输注,在更换药物时先加入溶剂(如氯化钠注射液)冲洗输液管,防止兰索拉唑与药物直接接触,产生配伍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