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化学教学有效性开展方法探究

2019-01-16黄艳

新课程·中学 2019年11期
关键词: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核心素养

黄艳

摘 要:隨着教育改革的深入,核心素养逐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各学科教师纷纷将视野投放其中,以求通过课上课下两个阵地来贯彻落实核心素养,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化学教师在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基础上,应多措并举,以提高其教学有效性。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化学;有效教学

初中是学生第一次接触化学这门学科的时间,而核心素养是现代素质教育思想下的教育目标之一,教师要想在学生刚刚接触化学的情况下,培养学生拥有终身学习的实力和品格,必须要从课堂教学、实验教学以及课下教学三方面,分别渗透核心素养的教育思想。

一、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课堂教学

1.深化教材分析,展开层次化教学

化学课本是化学教学的根基,所有的教学内容都要从课本开始发展和设计,所以要想在化学课程当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教师首先要深入地研究教材内容,通过分析整理,展开层次化地教学模式,利用提前设置的问题,引导学生由简入难地学习课程内容,从而充分掌握化学的课本知识,打好核心素养的文化基础。

比如在学习“常见的化学反应——燃烧”这节课时,这是学生第一次正式学习燃烧反应,虽然燃烧现象在日常生活中比较常见,但是化学和生活看似息息相关,其实也存在着很多不一样的地方,需要学生去了解和认识。因此我就设置了几个具有难度差的问题,如下:

第一,所有的物质都能燃烧吗?燃烧的现象一般有何特征?

第二,具有可燃性的物质在哪些条件具备的情况下可以燃烧?

第三,分析火柴头、蜡烛、木材、煤炭这些可燃物中最容易被点燃的是什么?“点燃”这个词又意味着什么?

第四,为何在高温干燥的季节,即使没有点燃,也可能会发生森林火灾呢?

通过这四个问题,将学习内容分成了四个层次,让学生在寻找问题答案的过程中,从物质可燃性开始研究,总结燃烧的现象特点,探索燃烧的必须条件,分析“点燃”在燃烧中的意义,以及了解实践生活中燃烧知识的应用。从基础到深化,让学生逐层递进的掌握课本的知识。

2.构建生活情境,增强学生理解力

在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中,学生的文化基础是根基,所以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除了分层教学法,教师还应该学会运用构建生活情境的方式,通过特定的课堂氛围,激发学生的情感体验和深度理解,让学生对化学课本的掌握更进一步。

比如在学习“物质在水中的分散”这一节课时,教师需要让学生认识溶解现象,并且能对生活中常见的溶解现象进行分析和理解。因此我就设立了一个生活情境,来让学生体验生活中溶解知识的应用。首先我在上课的时候拿一件又脏又旧的衣服,然后和学生说:“同学们,大家都来看一眼,这件衣服很脏,现在老师需要将它清洗,已知污渍的成分主要有氯化钠、食用油、碘等,你们觉得应该怎么来清洗呢?”学生在这样的情境之中,就会积极展开思考和讨论,通过分析污渍成分在各种液体当中的溶解性质,而得出最后的清洗步骤。在这样的教学过程中,学生会因为受到情境的感染,而充分调动他们的积极性,让他们学习的效果更好。

3.组织课堂活动,锻炼实践能力

在培养核心素养的大背景下,学生的实践能力越来越受到教师的关注和重视,因此积极组织课堂活动,成为每一个初中化学教师需要掌握的技能。在课堂活动当中,可以通过辩论、表演、模拟演示、小实验、手工作业等形式,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在实践当中,通过自己的大脑和双手,完成活动的任务,或者达到实验的目的,以此提高学生的发散思维和动手能力。

比如在学习“环境污染的防治”这节课时,我就组织学生展开课上调查的活动。首先将学生分成五人小组,然后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讨论分析并且记录空气污染的主要物质及其主要来源,学生在讨论之后,将记录内容整理为表格形式。接下来,就需要学生通过所学化学知识,探究实验室中安全处理污染物质的方式,并且写下其实验原理及实验步骤。最后,由每个小组选取一到两名同学上台讲解本组的调查结果和解决方案,通过小组之间的对比,让学生互相弥补和促进。通过这样的活动,既活跃了课堂氛围,提高了学生对于化学的喜好,同时又锻炼了学生实际的动手能力和理论应用能力。

二、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实验教学

1.提高学生安全实验意识,培养学生科学实验精神

化学实验教学是化学教学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对于化学实验教学来说,首先要进行的就是实验室安全教育,教师要培养学生具有严谨的科学实验精神,在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步骤和操作,都要按照标准和规则执行,形成严格的实验室行为习惯和操作习惯,这样才能保证实验室的安全。此外还要提高学生的责任意识和环保意识,在设计实验或者操作实验的过程中,既要保护自己,又不能伤害他人,更不能产生环境污染的现象。

比如在进行“实验室制取氧气”的实验当中,以高锰酸钾加热而生成锰酸钾、二氧化锰和氧气的化学反应为原理,通过排水法或者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在此实验当中,学生首先就要学会正确使用所有化学装置的方法,尤其像酒精灯这种容易造成火灾的化学器材,需要学生谨慎使用;其次就要学生注意化学试剂和药品的使用,在该实验中,高锰酸钾具有强氧化性,因此在取用试剂的过程中,必须要避免皮肤沾染,更不能闻和品尝;最后则要求学生严格执行实验的标准,在完成试验后得当处理化学废料,切记不能将其直接倒入下水道,造成不可预估的危险和损失。

2.开展小组合作实验,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

化学实验课程可以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如果利用小组合作的形式展开实验,那就可以同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让学生拥有当今社会必不可缺的一项能力。

比如在完成“二氧化碳的制取”实验中,我就安排学生分小组进行实验,每个小组以三人为最佳。首先让学生在小组内部进行讨论,研究实验的反应原理,设计实验方案;其次每个小组按照各自的实验方案,来准备实验所需的化学器材和试剂等内容;接下来三人就可以开始实验,分别负责实验器材的组装、化学试剂的取用、实验现象的记录以及实验结果的验证;在完成实验之后,学生还可以开展对比实验,通过改变试剂、试剂用量等条件,来观察几个反应现象的差别,总结不同的实验结果,由此分析其中的原因。

3.组织开放式实验,促进学生的创新思维

在传统的化学实验教学过程中,只注重实验结果,而不注重实验过程,教师通常都是严格按照课本要求,并且在自己的演示之下,让学生来重复和模拟实验,这就导致学生没有思考的过程,只是按部就班地完成了一项作业,观察到了实验现象,至于是通过如何的思考过程,得到这样的实验步骤,学生就一概不知,完全没有掌握这个实验背后的原理和本质。因此要想提高学生的实验能力,就要开放实验过程,让学生自主思考实验原理,剖析实验原理的可行性,并且通过主动尝试,来探索实验的结果,以此锻炼学生的创新能力。

比如在进行“实验室制取氢气”的实验过程中,一般都是利用锌与稀硫酸反应,但是在课堂学习中,学生知道镁、铁、铝等金属也可以制成氢气,由此就引起他们的思考,为何实验室不用这三种材料呢?为了探究这其中的缘由,我便让学生展开开放实验。学生分别选取了大小、形状相同的镁条、铁片以及铝片与等质量等浓度的足量的稀硫酸反应,由于是探究实验,所以我要求学生用量较少,只要观察现象分析原因即可。在实验完成之后,学生通过实验现象便得出结论:镁与稀硫酸的反应过于激烈,不利于氢气的收集;铁与稀硫酸反应速率太慢,也不利于氢气收集;而铝的表面有一层致密而结实的氧化铝薄膜,阻碍反应继续;所以在实验室中我们一般不选用这三种金属来制取氢气,而是选用与稀硫酸或稀盐酸反应速率较为适中,且能持续不断产生氢气的锌粒。学生通过这样的研究就会发现,并不是化学反应方程式成立,就可以用来作为实验原理的,必须要考虑到它的价格、反应速率、污染情况、危险状况等多方面的内容。

三、核心素养下的初中化学课下实践

1.设计具有研究意义的课后作业

在传统的化学教学中,教师安排的课后作业一般都是一些习题类型的内容,给学生增加了学习压力,还会造成学生对化学的厌倦感。因此在现代素质教育核心素养的背景下,教师就应该设计具有研究意义的作业,让学生对作业感兴趣,能够自己深入研究和探索,对化学产生更浓厚的兴趣。

比如在学习了“粗盐的初步提纯”之后,我就为学生设计了一个有趣的家庭作业——制作一个过滤漏斗。学生可以利用500毫升的可乐瓶,将瓶盖去掉之后捆两层过滤纱布,然后就可以填充细沙、粗砂、石子、鹅卵石等过滤物,按照从细到粗的顺序排列,再加入清水清洗砂石;最后则可以利用雨天收集的雨水或者洗过菜的脏水来进行过滤实验,查看过滤之后水是否干净了,如果没有,研究其失败的原因;如果成功了,就可以将这些水用来冲马桶,提高学生的节水意识。

2.开展具有探索意义的课外活动

除了课后作业,教师还可以让学生开展课外活动,来完成一些教室里完成不了的任务,进一步促進学生的实践能力,提高学生的社会参与感。

比如在学习了“环境污染的防治”一课之后,为了让学生加深环保意识,我就设计了一项课外活动——电子垃圾手工艺术展。如今手机电脑等电子设备众多,更新换代的频率也非常之快,而淘汰的旧设备,就变成了一些电子垃圾,如果随意乱扔,就会造成严重的污染。所以我要求学生将家中所有废旧手机等电子设备收集起来,如果有部分器件还能使用,比如手机电池,就可以让学生发挥自己的能力,制作一些像“小闹钟”“小手电”之类的手工品;而剩余的废旧材料,则可以制作成具有环保概念的艺术品,通过照片或视频的方式将自己完成的手工品或艺术品记录下来,分享到校园网络之中,提醒大家注意环保。最后在活动完成之后,学生还需要把这些电子废品投放到相应的垃圾站中处理。

总之,核心素养视域下初中化学教学是有规律可循的,广大化学教师应注重对其规律的探究,重视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促进其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李剑辉.基于初中化学“核心素养”的教学对策[J].计算机教学,2017(26).

[2]时衍琴.如何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J].中学教育,2017(10).

[3]雷光荣.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探索[J].科学教育,2017(5).

[4]周才萍.核心素养视角下初中“化学方程式”的教学[J].中学化学,2018(4).

编辑 杜元元

猜你喜欢

初中化学有效教学核心素养
浅谈高中英语有效教学策略
小学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策略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新理念下小学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分析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