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现阶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其成因的剖析和解决途径的寻求
2019-01-16陈炎苹
陈炎苹
摘 要:中国是个农业大国,长期以来农业人口占大多数,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国强民富的重头戏,而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的解决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摆在中国各级领导面前的亟须解决的迫切问题。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着中国梦的具体实现,必须得到相关部门应有的重视。以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铺门镇河南村为例,对现阶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及其成因进行剖析,并试图找到解决现阶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农村留守儿童;问题;解决途径
农村留守儿童(the ‘left-behindchildren),是指其父母双方或一方经常外出到城市打工,而自己则留守在贫困的农村生活学习的小孩。他们一般与自己的双亲中的一人,或者与祖父母、外祖父母,甚至双亲的其他亲戚、朋友一起生活。
一、河南村留守儿童的现状
近年来,中国社会出现了一个新名词——农村留守儿童。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越来越多的农村青壮年从全国各地农村涌入城市务工挣钱,中国广大农村地区也随之产生了一个颇为特殊的未成年人群体,即农村留守儿童。本次调查发现,河南村的留守儿童大多处于0~14周岁。在他们的父母进城务工之后,一家人往往聚少离多,缺乏正常的沟通,远远达不到父母监护自家小孩的角色要求,而占绝大比例的祖孙隔代教育又往往不尽如人意,这种状况容易导致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亲情饥渴”,导致他们在心理健康、性格等方面出现偏差,对基础知识的学习也为此受到影响。
据粗略统计,现广西贺州市铺门镇河南村共2353人,413户人家,平均每户有六口人,该村约91%的小孩为留守儿童。在接受调查的29位小学生中,24位学生的家长(即监护人)常年不在家,农村留守儿童人数约占总人数的82.75%,绝大多数留守儿童由其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监管。本次调查发现,约62.02%的留守儿童家长只接受过小学教育,10.34%的留守儿童的实际监护人为文盲。广大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受教育程度低,健康知识缺乏,法律意识薄弱;绝大多数农村留守儿童的临时监护人(爷爷奶奶或外公外婆)为文盲,仅凭他们的老经验抚养孩子,认为只要孩子不饿着不冻着即可,绝少对农村留守儿童的学业进行有效引导,也极少能关注到农村留守儿童的心理健康问题。在这样的家庭环境中成长起来的广大农村留守儿童大都性情孤僻、不合群、自卑,对发生在自己周围的人和事表现得相当冷漠,不善于表达自己的合理诉求。
在平时,河南村的留守儿童甚至连想找个聊聊天、诉诉苦的人都难。91.67%的河南村留守儿童只能通过打电话与父母联系,其中54.17%的农村留守儿童每周与双亲的通话时间不超过4分钟,并且37.5%的农村留守儿童在一周以上或者相隔更长的时间才能联系外出的父母一次,更让人心疼的是有8.33%的留守儿童甚至与父母一年到头就没有联系过。其中一半的孩子表示他们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一起到父母打工的城市生活,但也有41.67%的被调查对象明确表示他们并不想和外出打工的父母生活在别的城市。河南村四分之一的留守儿童表示他们平时与照顾他们的临时监管人很少或基本不聊天。
由于家庭和学校监管不力,导致相当数量的农村留守儿童产生厌学、逃学,甚至辍学等现象。
二、原因剖析
究其原因,近年来出现在中国的农村留守儿童现象,有家庭方面的原因,也有社会方面的原因。一方面,广大农村家庭的贫困落后,使留守儿童的父母不得不走出农村涌入城市打工;另一方面,随着改革开放的进一步深入,中国社会长期的城乡二元制及残酷的现实社会对“农民工朋友”的不公平待遇,使得广大农民工朋友没有办法及能力带着他们的父母、孩子一起走进城市生活。
1.“农民工”从事的工种令他们无暇顾及孩子
大多数“农民工”弃农进城所从事的工作,一般都是劳动强度很大、工作时间又极长的工种,这就使得他们在工作之余根本无暇顾及自己的孩子,更没有精力天天去操心自己的孩子的学业和身心健康。
2.“农民工”的工资和福利水平跟不上
绝大多数的“农民工”的薪资水平和福利保障与城市工人相比,差距很大。以“农民工”的薪资水准,很难承担他们一家老小在城市一起生活的各种支出。无奈之下,广大农民工朋友只有忍痛将老人与孩子留在农村了。
3.中国大多数省市当前的户籍制度不允许异地中考、高考
户籍制度使“农民工”的子女在城市的学校上学很不方便,即便有城市学校愿意接收“农民工”子弟,“农民工”也很难承受其高额的費用。而城市中面向“农民工”子弟的那些学校基本上都是民办的,其教学质量不仅远远比不上城市的公办学校,甚至也无法与农村学校相比。
三、寻求解决途径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河南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身心健康等方面都存在着比较突出的问题。这些看似简单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却是不容我等忽视的,此问题已经不再只是一个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的问题了,它已逐步演变成为一个社会问题了。长期以来,中国是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占大多数,三农问题的解决是国强民富的重头戏,而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的问题的解决又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是摆在中国各级领导面前亟须解决的迫切问题。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的有效解决,关系到国家的长治久安,影响着中国梦的具体实现,必须得到相关部门应有的重视。要想有效解决农村留守儿童问题,家庭、学校、社会及政府各部门需要协同合作、共同努力。
1.家庭教育应到位
家长应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教育观。目前大多数农民文化程度不高,他们误以为教育孩子是学校的事,是学校老师的事,家长只管给够钱,就万事大吉,可以高枕无忧了,至于读书学习那是学校、老师和孩子的事情,家长不用管。他们一般会认为自家孩子学习成绩的好坏只是由孩子聪不聪明决定的。这种错误观点是时候要改变了。家长应牢固树立“子不教,父之过”的家庭教育责任观,明确教育自家的子女是自己作为家长应尽的职责,而且自身文化的高低并不影响家长对子女的教育。即使家长外出务工,那也要把教育自家孩子的那份责任承担起来,与学校、社会共同努力把家庭教育工作做好、做到位。家长平时应主动与孩子的班主任、科任老师勤联系,把握孩子在学校的基本表现,同时向老师说明自家的情况,与老师共同商讨教育好孩子的策略和方法。这样才不至于使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出现盲区。
另外,家长还应与孩子的临时监护人多联系,把握孩子的学习、生活、品行动向。当问题出现苗头时,就狠狠地将其扼杀在摇篮里。
最重要的是家长要保证与孩子的亲子沟通。与孩子的沟通时间“间隔越短越好”,保证及时熟悉孩子的生活、學习、心理、情感变化,亲子沟通的内容力求全面、细致,在沟通的过程中,要明示家长对孩子的爱和所寄予的厚望,希望孩子能理解自己的家境与现状、明了家长外出打工而让自己留守在农村学习生活是迫于生计。另外,家长与孩子的沟通方式要尽量多样化。除了打电话外,还可以采用书信等传统沟通方式进行有效交流。每一个孩子在自己的父母心中都是一块无瑕的翡翠,只要孩子们心里装有爸爸妈妈和其他亲人对他们的爱,他们就有好好学习天天向上的原动力,就会更努力学习,做得更好,学习、生活更上一层楼。
2.学校应给予农村留守儿童更多的关爱
学校应针对农村留守儿童的现状给予他们更多的关爱。除了合理运用“六一儿童节”和“五四青年节”等节日组织农村留守儿童排练和演出积极向上的文艺节目之外,还应该将“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等洋节日洋为中用。在“父亲节”这天,学校应加强农村留守儿童对其父亲的亲子电话或视频互动,在这一天,破例允许学生带手机回学校一天,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父亲浓浓的爱意,以便将这份爱化为学习的动力,努力学习,天天向上。在“母亲节”这天,也破例允许学生带手机回学校一天,除了让农村留守儿童感受到来自母亲浓浓的爱意之外,还应教育留守儿童:自己的生日是母亲的受难日。如果没有父母亲,就没有活蹦乱跳的自己。老师应教育留守儿童要爱自己的父母,无论父母是贫穷或是富有。天底下只有父母是无私地、不求回报地爱自己的那两个人。在“感恩节”这天,老师要教育农村留守儿童要懂得感恩父母亲、感恩学校的老师、感恩爷爷奶奶、感恩外公外婆,感恩一切爱自己、帮助过自己的人。还要教育留守儿童要有“大爱”,要助人为乐,要尽自己的能力去帮助那些亟须帮助的人,让世界充满爱。
3.整个社会也应关注农村留守儿童的健康成长
“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我们应该共同促成农村留守儿童的身心健康成长,要净化各个学校周边的社会环境,这就要求各有关部门务必“加强对学校周边环境的监管、打击力度,尤其是网吧、录像厅、游戏厅等,这些不良场所自制力比较差、没有什么鉴别能力的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很大的吸引力,极容易使留守儿童误入歧途。”
同时我们还应积极融资建立免费开放的书店、图书馆、体育馆等可以促进农村留守儿童身心健康的场所。让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逢生麻中,不扶而直”,他日成为可造之材,国之栋梁。
中国近代维新救国的代表人物梁启超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少年胜于欧洲,则国胜于欧洲,少年雄于地球,则国雄于地球……”广大中国农村留守儿童也是祖国的花朵,祖国的青少年,他们同样肩负着实现中国梦的伟大使命;他们是早晨八九点钟的太阳,未来同样充满着无限可能!关注中国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不只是小事、家事、更是关乎治乱兴衰的国家大事,是关系民族未来发展的头等大事,需要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尽管现阶段中国农村留守儿童存在着诸多问题,但在家庭、学校、社会、政府的大力支持和共同教育下,相信让人头痛的农村留守儿童问题会得到妥善的解决,农村留守儿童也会有一个光明的未来。
参考文献:
[1]周林,青永红.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M].四川教育出版社,2017.
[2]谢妮,申健强,陈华聪.农村留守儿童教育现状研究[M].经济科学出版社,2010.
[3]叶敬忠.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06.
编辑 王彦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