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课标中的古代语文观

2019-01-16王舟勇

新课程·下旬 2019年11期
关键词:语文教育

王舟勇

摘 要:语文课程改革离不开古代的语文教育传统。跟旧课标相比,2011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17版《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更加重视古代语文教育传统。从语文观论,这两大新课标里起码具有五种古代语文观,它昭示我们只有继承古代语文教育传统,才能更好地革新语文教育。

关键词:新版语文课程标准;古代语文观;语文教育

2011年的《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2017年的《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相继发布并且在实践中推行,语文教育一线对改进后的新课标反响不错,认为新课标“更重视语文教育传统”“更重视语言和言语教学”“有更加务实的教学内容系统”,确实有利于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提高。仅就“重视语文教育传统”而论,义务教育新课标在“五大领域”中都不忘继承古代的语文教育传统,而普通高中新课标在自己的“必修和选修课程体系”中也时时与古代的语文教育传统呼应。总之,两大新课标都非常重视“古代语文观”的体现。下面,以义务教育新课标为主,结合普通高中新课标,我们来谈谈五种古代语文观。

一、识字观

识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语文学习的起点,所以古人和今人都十分重视识字教学。将义务教育新课标中的识字观与古人的识字观进行比较,既可窥见“新课标”与古代传统的一脉相承之处,又可发现古代传统在新时期的新发展。

1.根据“六书”进行识字教学

义务教育新课标在第一学段中就强调“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实际上就是要求我们要根据汉字特点“六书”进行识字写字教学。因为“六书”中的“转注”和“假借”是用字方法而非造字方法,所以实际上是用“象形”“指事”“会意”和“形声”来识字。按“六书”识字,古人说得非常清楚。例如,清代王筠曾说过:“人之不识字也,病于不能分,苟能分一字为数字,则点劃必不可以增减,且易记而难忘矣。苟于童蒙之时,先令知某为象形,某为指事,而会意字即合此二者以成之,形声字合此三者以成之,岂非执简御繁之法乎……总四者而约计之,亦不过二千字而尽。当小儿四五岁时,识此二千字非难事也。”

2.用生动形象的形式促进识字教学

义务教育新课标第一学段和第二学段都强调“(让学生)喜欢学习汉字,对学习汉字有浓厚的兴趣;有主动识字的愿望,养成主动识字的习惯”,这实际上就是提倡要使用生动形象的识字教学方式。而在后面的识字写字教学建议中提到的“要运用多种识字教学方法和形象直观的教学手段,创设丰富多彩的教学情境,提高识字教学效率”就更加直观地说明了这个意思。这些指明了的生动形象的教学方式,包括古代常用的“韵语和对偶”“故事和图画”等识字形式。不过新时期由于多媒体教学设备的引入直观手段更多,教学情境更加逼真,像通过电脑辅助识字教学、汉语拼音辅助识字教学等方式在古代是不可能有的。这样做都是为了适应儿童的身心特点,充分激发儿童的兴趣爱好,进而提高儿童的识字效率。

3.用习帖练字的实践方式促进识字教学

义务教育新课标在第三、第四两个学段中都强调了“用硬笔或毛笔练楷书或行楷”这一点。从先练硬笔到后练毛笔,从写字姿势习惯到写字的审美等都一一有具体要求,甚至还鼓励通过“电脑打字”来了解汉字的间架结构。这跟古人重视“习帖练字”是一致的。因为习帖练字既能加强对字体结构的了解,又能提高审美水平,还能锻炼意志力,是一种不仅能促进识字和应用,还具有美育和德育价值的识字方式。

4.用人文精神促进识字教学

义务教育新课标在识字教学建议部分这样强调“要将儿童熟识的语言因素作为主要材料,同时充分利用儿童的生活”,以此作为目的来进行识字教学,并且“练字的过程也是学生态度、性情和审美情趣养成的过程”。儿童熟识的“语言材料”就是指其身边发生的富于教育性充满人文色彩的生活事件,包括影视与书籍中的事件。也就是说要结合儿童的生活实际在富有人文精神的活动及游戏中来进行识字教学。这与古人将“王祥卧鲤”“孔融让梨”等孝悌故事列入蒙学识字读物中是同样的做法。义务教育新课标不是把识字当成单纯的识字教育,在识字教材中设置了许多道德和文化内容,把识字上升到传播道德与文化精神的新高度,当成一项具有教育意义的重要的基础性工作,使学生在识字的同时也受到了道德和文化教育。

二、语感观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标都很重视语感的形成。义务教育新课标在“课程基本理念”部分就说要“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语感,发展思维”,普通高中新课标在“基本理念”部分也说“普通高中语文课程应继续引导学生丰富语言积累,培养好语感”。因为语感是语文知识能力积累到一定水平的产物,是一个人具有较高语文素养的表现,所以新课标非常重视语感教学,并认为语感在诵读、默读与品读的大量实践中形成。

语感是一个新词,语言学家夏丏尊是最早提出“语感”概念的人。他说,语感是“对于文字的灵敏的感觉”。古代虽没有语感这一明确的概念,但并非没有重视语感训练的事实。实际上古代也有“语感的通俗而直观的说法”,如“一目十行”“闻言知义”“倚马可待”等说的就是语感。

古代的教育典籍和教育家对“朗读和默读”推崇备至,他们借此来训练语感。《学记》首倡“呻其占毕”,“呻”就是诵读;苏轼说“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强调读是理解的必由之路;朱熹在《读书之要》中指出“观书先需熟读,使其言皆若出于吾之口,继以精思,使其意皆若出于吾之心”,也深谙阅读之道。这些经典著作与大家之所以如此强调“熟读”,是因为“熟读”中深藏着学习语言“形成语感”的规律。

1.阅读中学习内容从不熟到熟,学习者从初步感读到透彻解读,符合循序渐进的言语认知规律。

2.在不熟到熟的无数次诵读和默读的重复中,以声求气,以气识文,默而志之,使学生的意识和言语建立了一种条件反射模式,形成了良好的语感,从而也潜移默化地积累了汉语的词汇、句式、语法乃至表达的技能技巧等。

关于语感的科学概念,不同的研究者从不同的角度给予了不同说法。西方学者洪堡特、索绪尔、萨丕尔、乔姆斯基等大家都分别作过概述。我国的著名教育家叶圣陶认为语感是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觉;著名语言学家吕叔湘认为语感就是“语义感、语法感、语音感”。我国著名语文教育家李海林先生也重视对语感的研究,他的一个经典定义是“所谓语感,就是言语主体对言语对象的一种直觉同化”。

语感是阅读主体对语言文字的敏锐感受力、正确理解力以及流畅的表达力,即在瞬间有闻言知义、望文知义以及快速表达的能力。也就是说语感不仅包括“听觉语感”和“视觉语感”,还包括“即兴说话”和“快速作文”能力。

三、质疑观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标特别重视“质疑”,因为这涉及“发现与探究”新的学习理念与方式。义务教育新课标第四学段目标说“对课文的内容和表达有自己的心得,能提出自己的看法,并能运用合作的方式,共同探讨、分析、解决疑难问题”。普通高中新课标在“课程内容学习要求”部分说“努力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进行阐发、评价和质疑,对文本做出自己的判断”。这些关于质疑的观点就是强调在语文学习中要大胆进行质疑和探究性学习。

古人很早就有质疑观。自孟子倡导“尽信书,不如无书”的读书精神,“质疑——释疑”就成了读书的一条重要原则,并为后世的明白读书人所效法。“质疑”就是对文本中的疑难之处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试图解决这一疑问。质疑意味着阅读开始深入文本的关键处、核心处;释疑,就是针对提出的疑问进行多方辨析和解答,释疑意味着语文学习目标的达成。

清代教育家陆世仪分析了读书“质疑——释疑”的心理机制:“聪明既发,读书须有许多疑处,疑处即悟处也,孔子之所谓愤与悱也。”意思就是说,如果读书时注意力集中,感觉、思维都会很活跃,这就肯定能发现文本中的疑难之处,这些疑难之处其实也就是孔子所说的“愤”“悱”的地方,这些“愤”“悱”疑难之处就是需要我们进一步领悟理解的地方。陆世仪的分析既揭示了阅读从“生疑”到“悟疑”的心理过程,又说明了质疑其实是释疑的基础。总之,古人的分析论述都证明了:对文本中难以理解的地方一定要“质疑”,然后再运用自己的智慧与经验“释疑”。

读书无疑,盲从别人,将永远不能明白文中的深味,只能算个“初读者”。读书有疑,并探疑解难,方能解文中深味,成为“精读者”。读书不仅要发现书中的瑕疵,还要读出自己的真知灼见。如此读书,才能体现阅读“增知、长智、愉情、审美、立德”的功能与价值。不过,疑一时难释处一定要阙疑。

四、记诵观

跟旧课标相比,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标对记诵都提高了要求。义务教育新课标四个学段都有记诵汉字和优秀诗文的要求。记诵的汉字从3000个左右提高到3500个左右,记诵的优秀诗文240篇(段)没有变化。普通高中新课标在“课程目标”部分也强调“积累较为丰富的语言材料和言语活动经验,形成良好的语感”,在高中新课标的附录部分增加了“古诗文背诵推荐篇目”:“文言文32篇”“古代文论选段6篇”“诗词曲40首”。之所以如此强调记诵,是因为记诵既是一种好的学习方法,又是继续学习和进步的前提。

“记诵”是古代语文学习的第一方法。蒙童入学, 老师只是要求学生做到熟读、背诵,诵读《三字经》《千家诗》《百家姓》一直到四书五经。车胤囊萤、匡衡偷光、苏秦“头悬梁,锥刺股”……是古代记诵的佳话。这充分说明了记诵的重要性所在,古代许多文人、学者之所以学有所成,与他们自幼刻苦记诵是分不开。古代的记诵观其實也影响到现当代人,现代人借鉴古人精心记诵,并尝到了记诵的甜头。鲁迅15岁时差不多背完了十三经,鲁迅在《人生识字糊涂始》中曾说:“我们先前学古文也用同样的方法,教师并不讲解,只要你死读,自己去记住,分析比较去。弄得好,是终于有些懂,并且竟也可以写出几句来的。”

古人和今人都很重视记诵的原因:第一,是因为记诵加深对文本的理解并能形成语感。朱熹在《训学斋规》中说:“读得熟,则不解说自晓其义也。”刘大魁在《论文偶记》中也说:“烂熟后,我之神气即古人之神气。古人之音节都在我喉吻间,合我喉吻者,便是与古人神气音节相似,久之自然铿锵发金石声。”第二,是因为记诵是进一步思维的基础。张载在《经学理窟·义理》中说:“不记则思不起。”他从记忆是思维基础的方面,强调了记忆材料对于思维的重要性。章学诚在《文史通义·内篇三》中说:“故记诵者,学问之舟车也。”从记诵是做学问的基础承载物的角度,强调了记诵对于做学问的重要性。

五、实践观

实践是现代叫法,古代叫“践履”。践履原义为“足踏地”。语文学习实践有两个层面的意思:一是指语文学习本身就是一种实践活动,因此学生应在实践中学习语文;二是指要将语文学习中所学得、习得的知识和道理运用到语文实践中去,接受实践的检验,即要做到“学以致用”。

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标非常重视在实践中学习语文和运用语文。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标中关于“语文课程是一门学习语言文字运用的综合性、实践性课程”的定位,就强调了语文学习的“实践性”。

古代教育家重视“践履”,倡导“知行合一”的“践履”观。例如荀子在《儒效》篇说:“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而止矣。”强调“行”是“学”的继续,是“知”的最后阶段、最高境界。朱熹则认为:“论先后,知为先;论轻重,行为重”,还说:“学之之博,未若知之之要;知之之要,未若行之之实”。这些言论都辩明了知与行的关系,将“学以致用”作为语文学习的终点。

古今之人之所以重视语文学习中的实践环节,是因为“行”具有推进学习,让人彻底地掌握语文知识在现实生活中的作用,也即陆游在《冬夜读书示子聿》所言“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当然,这其实也是“知行合一”精神的完美体现。

总之,义务教育和普通高中新课标中的很多理念实际上是古代语文观的继承与发展。这充分说明,语文作为古代“经史子集”的继承和发展,它是不能完全脱离古代的语文教育传统的。当然,一方面,我们要“厚古”,即继承和发扬古代语文传统;另一方面,我们也不能“薄今”,而应该与时俱进,发扬与光大古代优良的语文传统。只有这样,语文教育改革才能走在正确和科学的道路上并取得丰硕果实。

参考文献:

[1]王筠.文学蒙求[M].清道光十年刻本.

[2]孔庆东,等.审视中学语文教育[M].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1999:14.

[3]叶圣陶.叶圣陶语文教育论集[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0:266.

[4]李海林.论语感的定义和特征[J].沈阳师范学院学报(社科版),1996(3):60.

[5]张伯行.朱子语类辑略[M].上海:商务印书馆,1936.

编辑 张佳琪

猜你喜欢

语文教育
浅谈信息技术对高中语文教学的影响
小学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意趣培养研究
呼唤和谐的儿童本位观
幼儿故事教学法在幼师语文教育中的应用浅析
语文教育教学方法创新研究
小学语文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语文教育教学要做到“文道美统一”
穷其本然,化为践履
语文教学中的生命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