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总管结石47例临床观察

2019-01-16朱小刚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上半月 2019年11期
关键词:胆总管结石

朱小刚

【摘 要】 目的:观察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总管结石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94例胆总管结石患者,根据不同治疗方法将其分为两组各47例,对照组采用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观察组在此基础上采用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术后2周比较两组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发症发生情况和临床疗效,术后2个月复查对比结石清除效果。结果:治疗前两组的临床症状积分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的临床症状积分(2.17±0.74)分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05±0.68)分(P<0.05);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74%)明显高于对照组(80.85%)(P<0.05);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8.51%)明显低于对照组(23.40%)(P<0.05);观察组结石清除率(93.62%)明显高于对照组(74.47%)(P<0.05)。结论: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总管结石能够有效清除结石,减轻患者临床症状,降低并发症发生率,疗效较好。

【关键词】 胆总管结石;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利胆排石汤

【中图分类号】R657.4 【文献标志码】 A【文章编号】1007-8517(2019)21-0109-03

胆总管结石是临床常见肝内胆管结石疾病,主要发生在左右肝管汇合部上方的各分支胆管中,在胆管结石病例中的占比约为15%~30%,临床表现为右上腹疼痛特征,随着病情的进展疼痛可逐渐扩散至肩胛处,部分重症患者甚至会因反复发热出现黄疸,具有病情复杂、顽固性强的特点,严重威胁患者身体健康[1]。目前多采用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患者,但由于外胆管、肝内解剖结构较为复杂,增加了手术难度,导致患者容易发生胆管狭窄、出血等风险事件,影响治疗安全性,因此有必要研究行之有效的辅助治疗方案[2]。中医药学博大精深,在胆石症排石、溶石方面具有良好的效果[3]。为观察更加高、安全的治疗方案,笔者就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的可行性进行研究,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收治的胆总管结石患者94例作为研究。根据不同治疗方案将其分成两组,每组47例。观察组男24例,女23例;年龄29~67岁,平均(43.19±1.37)岁;病程3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2.25±0.52)年。对照组男25例,女22例;年龄26~69岁,平均(43.46±1.15)岁;病程2个月至6年,平均病程(2.19±0.63)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实用内科学》[4]中胆总管结石的诊断标准,经影像学检查确诊;②遵医嘱接受手术治疗;③结石直径<0.5 cm。排除标准:①凝血障碍;②严重器质性功能障碍;③妊娠及哺乳期女性;④合并急性重度胆道感染;⑤合并结核或肿瘤;⑥肝内、胆囊、外胆管同时存在多发性结石;⑦胆囊或肝内胆管结石>1.0 cm;⑧总胆管下端狭窄。

1.3 方法 对照组采用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治疗,患者经气管插管全麻后取平卧位,经右肋缘下行斜向切口,切除胆囊,切开胆总管,使用瑞士EMS公司提供的EMS-IV型超声弹道碎石清石系统行碎石处理,胆道镜取石,常规冲洗胆管,放置T管引流。操作过程中持续向患者胆管中灌注0.9%生理盐水,维持术野清晰。术后给予患者常规护肝、抗炎治疗,术后16~20d拔除T管。观察组患者在上述基础上采用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药方成分包括金钱草、鸡内金、乌梅、郁金、茵陈、虎杖各30g,海金沙、威灵草各20g,赤芍、白芍各15g,木香、郁金、黄芩各12g,制大黄9g。随证加减治疗:肝胆湿热重者,加蒲公英、白花蛇舌草各30g,滑石、黄柏各10g;血尿者加白茅根30g,小蓟、地榆炭、栀子各10g;肝气郁结者加柴胡、香附各10g;肝郁脾虚者加白术15g,焦三仙各10g;疼痛剧烈者加延胡索、川楝子各10g;便秘者将制大黄调换为生大黄9g。药方先用冷水浸泡30min,再以文火煎煮至300mL,1剂/d,早晚2次分服。术前服用1周,术后待患者排气功能恢复后再服用2周。

1.4 观察指标 ①根据《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评价患者治疗前和治疗后(术后排气功能恢复后用药2周时)的临床症状,评价项目包括右上腹疼痛、右上腹压痛、口苦咽干、恶心呕吐、上腹饱胀5项,采用4级评分法按照患者症状由轻及重评为0~3分,总分15分,评分越高表明症状越严重。②根据《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6],结合治疗前后患者的症状积分变化情况判定疗效:①无效:症状无变化或病情加重,超声提示结石无明显变化,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②有效:症状、体征减轻,超声提示与治疗前比较结石减少或变小,临床症状积分减少≥30%;③显效:症状、体征明显改善,超声提示有少量结石残留,临床症状积分减少≥70%;④痊愈:症状、体征消失,超声提示无结石残留,症状积分减少≥95%,治疗有效率=(痊愈+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③统计并发症,包括感染、胆管狭窄、出血。④术后2个月患者经B超、X线复查,根据《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7]评价结石清除效果,结石清除:X线、B超复查结果显示,碎石后结石完全排出,清除率=结石清除例数/总例数×100%。

1.5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3.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

计数资料以例数和百分比(%)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資料以(x±s)表示,行t检验; 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临床症状积分比较 治疗前,组间临床症状积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 两组疗效比较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2.4 两组结石清除效果评价比较 观察组结石清除率为93.62%(44/47),对照组为74.47%(35/47),观察组结石清除率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临床中碎石取石术是治疗肝总管结石的主要手段,但患者术后容易出现结石残留、胆管狭窄情况,影响预后效果,因此寻找行之有效的辅助疗法改善患者临床症状,提高治疗安全性成为值得探索的课题。中医药学历史悠久,胆总管结石在中医学领域中隶属“黄疸”“胁痛”“胃脘痛”范畴,发病机制复杂,患者发病与饮食不节、中焦湿热、情志抑郁、虚劳久病、脾胃虚寒等因素密切相关,致使患者肝胆湿热、肝郁气滞、胆失疏泄、肝郁血瘀,造成胆汁瘀滞,形成结石,是故临床治疗应以改善肝内血液循环、扩张肝内胆管、增强胆汁排泄为指导理念。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临床症状积分改善效果优于对照组,证实观察组右上腹疼痛、口苦咽干、上腹饱胀等不适症缓解效果更加理想。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采用的中西医结合疗法效果更加卓越。结合术后2个月复查结果可知,观察组结石清除率显著高于对照组,表明观察组结石清除更加彻底。分析后可知,利胆排石汤中含有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等有益成分,方中鸡内金、威灵草可祛瘀活血,化坚消石;金钱草可清热利湿、利尿通淋,增加胆汁释放量;郁金、茵陈可疏泄肝胆;海金沙、黄芩可清除湿热,发挥着良好的镇痛作用;虎杖、赤白芍可化瘀,疏通血流;大黄、木香、乌梅可和胃、清利湿热,诸药联用共奏清热利湿、镇痛消炎、溶石、扩张胆管之功效。结合患者病情辨证治疗可提高治疗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强化治疗效果。现代药理学[8]证实,金钱草可松弛胆总管括约肌,促进胆汁分泌,为胆汁生成和排泄创造有利条件;黄芩、大黄可发挥解毒消炎作用;海金沙含有黄酮苷,具有清热利湿、利尿排石的良好功效,兼具杀菌作用,可降低患者术后胆结石残留、胆管狭窄风险。

观察组并发症发生率远低于对照组,证实观察组采用的利胆排石汤可有效防控胆管狭窄等不良事件发生,保障手术治疗的安全性。分析后可知,采用利胆排石汤能够发挥清热利湿、利尿排石、镇痛杀菌的积极作用,抑制肝胆内草酸钙沉积,促进排石,防控感染等不良事件,提高治疗安全性。与上述分析结果相吻合,龚立荣等[9]在常规取石术治疗基础上采用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

86例肝内胆管结石患者,总有效率达92.00%,高于单纯性手术治疗患者的80.00%,且前者中医症状积分改善效果更加明显,胆管狭窄等并发症发生率更低,证实在围术期内采用利胆排石汤治疗胆总管结石患者疗效显著,安全性良好。

综上所述,在常規手术治疗基础上给予胆总管结石患者利胆排石汤辅助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临床不适症,提高结石清除效果,降低并发症发生风险,提升疗效,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刘会春. 胆道镜在肝内胆管结石治疗中的应用[J]. 肝胆外科杂志, 2016,24(5):396-397.

[2]贾琦, 张鹏. 中西医结合治疗肝外胆管结石简况[J]. 中医药临床杂志, 2017,29(2):146-148.

[3]吴震宇. 利胆排石汤治疗肝内胆管结石取石术后胆结石残留及胆管狭窄疗效观察[J]. 中华中医药学刊, 2015,33(6):1480-1482.

[4]上海第一医学院《实用内科学》委员会. 实用内科学(下册)[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1981:37.

[5]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9.

[6]郑筱萸. 中药新药临床研究指导原则(试行)[M].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 2002:12.

[7]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后勤部卫生部. 临床疾病诊断依据治愈好转标准[M]. 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 1987:29.

[8]赵扬, 谭艳云, 刘映红, 等. 中药“四金”治疗泌尿系结石的研究进展[J]. 中医药导报, 2018, 24(10):114-116.

[9]龚立荣, 王林, 帅平, 等. 利胆排石汤辅助取石手术治疗肝内胆管结石37例疗效观察[J]. 四川中医, 2018,36(5):112-115.

(收稿日期:2019-08-15 编辑:杨 希)

猜你喜欢

胆总管结石
改进法二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合并胆囊结石
腹腔镜胆总管探查术对胆总管结石的治疗作用研究
胆总管结石采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观察
胆囊与胆总管结石使用腹腔镜联合胆道镜治疗的临床研究
腹腔镜和胆道镜联合治疗胆总管结石临床分析
超声在临床诊断胆总管结石中的价值
对比分析腹腔镜胆道探查术与传统开腹手术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的临床效果
三镜联合胆总管一期缝合治疗胆囊结石合并胆总管结石(附80例临床报告)